金城觀丨歷史選擇了經典,感恩圓夢的敦煌與文化傳播的使者

2021-02-07 蘭州日報

歷史選擇了經典

圓了夢的《大夢敦煌》迎來了更加輝煌的時期。

2002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評選開始啟動,給《大夢敦煌》提供了一個精品劇目孕育的母體。

2002年10月,《大夢敦煌》被確定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我們的想法是:能進入國家精品項目就很滿足了,沒想過再拿好名次。

隨著初次評選信息的披露,專家組雖有個別不同意見,但社會評價反響十分熱烈,一下子又激起了我們的信心。舞臺劇評選,過去一直是專業人士和領導的事情,如今群眾參與評選,也體現出一種面向市場、面向觀眾的導向。蘭州市政府非常重視劇目修改提高工作,專題進行安排部署。

2003年3月5日,程士榮、段文杰、樊錦詩、蘇孝林、陳維亞、金石聲、趙大鳴、張千一、高廣健、韓春啟等著名專家組成了高層次的修改工作專家組,由我領銜,對《大夢敦煌》進行精雕細刻,而且是一邊演出一邊修改。

2004年2月,《大夢敦煌》再度入圍「國家舞臺精品工程」初選項目,獲文化部40萬元資助金,這就意味著初選已獲成功。

2004年10月29日,經過三次修改的《大夢敦煌》在金城大劇院接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專家組和社會評價相結合的再次審查。

2004年12月21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通過評審組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甘肅省蘭州歌舞劇院的舞劇《大夢敦煌》成功入選「十大精品劇目」,併名列榜首。

「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這份榮譽的價值是任何獎項都無法比擬的。何況,在初選劇目名單上,蘭州歌舞劇院創演的《大夢敦煌》位列8臺舞劇、歌劇、歌舞劇類劇目第一名,終於拔得頭籌、脫穎而出了。

2004年12月2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對舞劇《大夢敦煌》予以通報表彰,並獎勵人民幣50萬元。

2009年9月21日,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揭曉,《大夢敦煌》榮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18臺「優秀保留劇目大獎」榜單。

2009年10月中旬,文化部《關於50臺精品劇目演出經營情況的調查報告》公布,在最重要的經營情況指標裡,《大夢敦煌》的投入產出比位列14臺舞劇類(包含歌舞、雜技)劇目第一名。

2009年11月,蘭州大劇院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稱號。蘇孝林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文藝突出貢獻獎」。

2010年5月,北京陽光明麗,月季花開得正豔。舞劇《大夢敦煌》首演10周年系列活動由中宣部、文化部主辦,5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甘肅廳召開「舞劇《大夢敦煌》首演10周年座談會」。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董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大夢敦煌》和蘭州歌舞劇院給予了高度評價。

董偉副部長說:「參加這個座談會,我是受命而來。蔡武部長讓我來參加座談會,是在確立一種文藝的導向。精品是演出來的,不但演遍祖國大地,還走向世界,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更是難能可貴。我覺得今天的座談會,在向全國文藝界昭示和倡導一種正確的文藝方向,所以我要表示祝賀!」

董偉副部長從四個方面總結了《大夢敦煌》對全國的舞臺藝術創作的啟示:

第一,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是創作藝術精品的重要前提。

第二,精誠團結的優秀團隊,是藝術創作的根本保證。

第三,面向市場,面向觀眾,是實現兩個效益、打造演出品牌的必由之路。

第四,大規模的海外商演,為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提升我國「軟實力」進行了有益探索,值得提倡。

董偉副部長還講道:「這個劇繼承《絲路花雨》之長,又勇於創新和超越《絲路花雨》。超越,這個詞是我用的,你們主創人員很謙虛,沒有講。」我非常佩服能把話說到人心裡的董偉副部長。

董偉副部長的講話也給了在場的主創人員很大的鼓舞。座談會結束,他走過來和我握手,說:「向你們祝賀!」我悄悄在他耳旁說:「董部長,您講到我們心坎裡了,講出了我們沒有講、不敢講的話。這些話實際上一直在我心裡放著,今天終於由文化部的領導講了。」

超越《絲路花雨》的目標,就是當初我給蘇孝林交的底,對外不說,但要努力做好,今天終於有響聲了。

從演出場次來說,《大夢敦煌》10年間演了800餘場,再過10年、20年,定能超過《絲路花雨》的總水平,這就是「超越」的概念。

董偉副部長還講到,《大夢敦煌》的海外演出場次高達102場,佔演出總場次的八分之一強,百場演出全部面向主流社會進行商業化運作,這一點更是難能可貴。

《大夢敦煌》沒有辜負文化部的希望,現在已經在海外國家的40多個城市演出240場,比10年前的102場增加了138場。而且在國外的一個城市連演了13場,這在中國的舞臺藝術作品中是從來沒有過的。

《大夢敦煌》是目前為止中國文化產品「多演出、多產出」,以市場方式「走出去」的成功範例。

感動甘肅,讓夢想成真!

回顧歷史,《大夢敦煌》產生在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期,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經典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精深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它將有價值的、本土的、先進的文化資源,和當代科技、商業、消費文化結合起來,構築了具有甘肅特色的傳統文化體系,打造了「敦煌藝術」文化品牌的成功典範。

感恩圓夢的敦煌

「在古絲綢之路上,東來西往的商人、使團、求法僧、百姓在這條千裡的煙塵道、生命道上穿梭,形成一個個居住點。但敦煌與這些居住點不同,就像這條長路上的赫赫王者,蹲伏在古絲綢之路上。那些在長路上遠行的人們,只要看見敦煌的一盞燈,他就知道,活了下來。」這是葉舟筆下《敦煌本紀》裡的敦煌。

「漫漫黃沙大漠孤煙,絲綢之路上駝鈴陣陣,色彩斑斕的飛天壁畫跨越千年,訴說著整個華夏民族的悠久文化傳承。在那很遠很遠的地方,有號稱天之鏡、沙之眼的月牙泉。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這是餘秋雨筆下的莫高窟和月牙泉。

蒙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恩賜,給了我們內心的純潔與平靜。作為甘肅人,我們是敦煌的兒女,無上感恩!

《大夢敦煌》就是甘肅人的夢想。在《絲路花雨》《西出陽關》的機緣下與《大夢敦煌》連結,這一切都是敦煌的安排。感恩相遇,圓夢敦煌。

之所以如此,關鍵還在於甘肅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著堅定的信心,有著堅持堅守的從容、奮發進取的勇氣和創新創造的活力。

實踐者的意義就在於在順境和逆境中的那份堅持,自己的期望就是對實現夢想的一份安慰和捍衛。

正如許多媒體對《大夢敦煌》的報導,包括深度報導研究與評價,總結了《大夢敦煌》成功的意義。

《華商報》載《<大夢敦煌>秦地知音多》一文:「記者有兩個震驚,一是蘭州作為一個西部黃河之濱的山城,竟能排出如此精美絕倫的舞劇;二是在全國各個大投資劇目捧得諸多光彩奪目的獎盃後紛紛『歇菜』的今天,《大夢敦煌》卻堅持『民間』路線,相信優秀藝術的出路。」香港《文匯報》載《舞劇絕唱 藝術精湛》一文:「《大夢敦煌》的成功,提出了一個如何在新世紀演繹與詮釋歷史題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課題。」

山西《生活晨報》載《誰說老西兒不愛高雅》一文:「由《大夢敦煌》的成功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並不是因為所表現的藝術是高雅的,觀眾就必須喝彩,當你所表現的高雅藝術是貼近生活的,和觀眾是用心交流的,觀眾才會喝彩。」

《長沙晚報》載《高飛的金鷹》一文:「《大夢敦煌》為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民族藝術寶庫的大門,民族藝術家們力求帶領觀眾用今人的視角去審視敦煌藝術,希望以現代的審美觀念解讀一段歷史。在中國文化傳統精神與當代舞蹈觀念的碰撞摩擦中,再現民族藝術光芒。」  有夢想才有實現夢想的激情,夢圓了還會萌生新的夢想。《大夢敦煌》正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審視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精神如何更好地服務當今社會和人民。如今再排一臺歌劇《大夢敦煌》,成為蘇孝林新的夢想。

讓《大夢敦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走出去,推動敦煌文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總書記向甘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甘肅視察的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習總書記訪洞窟、看文物、聽座談,諄諄囑託,要求「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不斷堅定文化自信」。

8月19日下午,蘇孝林在敦煌座談會上,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甘肅兩臺敦煌文化題材的舞劇——《大夢敦煌》和《絲路花雨》的創作演出情況。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詢問了《大夢敦煌》和《絲路花雨》兩臺劇的區別,以及在國外演出看劇的觀眾是外囯人多還是中國人多等情況。

《絲路花雨》的最大成就,就是復活了敦煌壁畫裡的故事和舞蹈形象,並創造出一種與壁畫風格相協調的古典舞種——敦煌舞。

《大夢敦煌》是告訴人們莫高窟是怎麼來的,主要表現了用心血創造壁畫藝術的人。用最好看的舞蹈和最動聽的音樂演繹出了敦煌莫高窟的愛情故事,並創新、歌頌了用鮮血和生命堅守與保護敦煌莫高窟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敦煌文化研究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還要求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借鑑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總書記的關心不僅讓蘇孝林倍感振奮,也給了甘肅人民極大的鼓舞。

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甘肅一直在努力。

文化傳播的使者

實際上,《大夢敦煌》從創排開始,就確立了「走出去」的目標,而且是以市場主體的身份積極主動去開拓市場。

當初,《大夢敦煌》的首場演出選擇放在北京,就是瞄準了全國演出市場和國際演出市場。

記得在北京的演出後,就有外交方面的人士提出:《大夢敦煌》可作為文化外交的一個好項目走出去。

為發展新形勢下的跨文化交流,加強中外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同時積極學習借鑑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劇組一直在尋找「走出去」演出的機會。他們一刻不停地開拓國際市場,雖然與國外演出商的談判接連不斷,但由於出國商演成本很高,始終沒有談成。

2005年,經過認真考察、核算,劇組毅然選擇澳大利亞為突破口。在當地演出商不願承擔風險的情況下,劇組自己操作,自擔風險,以10萬澳元的勞務費僱用澳大利亞尼克爾公司代理演出事務,一個月內在澳大利亞兩個最大的城市——雪梨和墨爾本連續演出26場,實現演出收入近千萬元人民幣。雪梨演出成功,走出了《大夢敦煌》國際商演的第一步,產生的影響力有力地開拓了潛力巨大的歐洲市場。

緊接著,《大夢敦煌》劇組近200人的陣容赴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三國的11個城市,巡迴演出32場,獲得了巨大成功。演出商大喜,演出訂單隨後而至。

一年後,《大夢敦煌》再次帶樂團登上歐洲舞臺,赴法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四國巡迴演出了44場,用蘭州人的話說:「滿福地很!」

2012年8月,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大夢敦煌》在日本東京巡演。

2017年1月至2月,《大夢敦煌》在德國的漢堡、不萊梅、勒沃庫森、林根、漢諾瓦、沃爾姆斯、維騰、羅森海姆、法蘭克福和呂登賽爾德等10座城市進行了為期48天共22場巡迴演出。

在德國首站——漢堡美爾劇場演出時出現了突發情況,開演時間到了,還有一部分觀眾未能到場。劇組人員獲悉,受到漢堡劇場附近突發的安全事件的影響,警察對交通進行了管制,有些觀眾沒能及時趕到,只看到了演出的下半場。第二場演出是在不萊梅。1月18日晚,那些只看到了下半場演出的觀眾專程驅車100多公裡趕來彌補遺憾,他們表示:「一定要看到完整的《大夢敦煌》,因為能在德國看到這臺來自中國的經典舞劇,對我們來說非常難得。」 去美國演出,一直是陳維亞、蘇孝林和劇組全體演職人員的心願。這個願望快要實現了。2020年1月9日至12日,《大夢敦煌》要在紐約林肯中心David H. Koch劇院演出。

作為紐約古典音樂界的中心,林肯中心是所有藝術家憧憬的舞臺,同時也是匯集了劇院、歌劇院、音樂廳、室外音樂廳的紐約文化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藝術會場,規格高,藝術影響力強。它從不以金錢和名氣為衡量標準,而是以自己認可的藝術為標準。

《大夢敦煌》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才讓林肯藝術中心接納了它,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此次演出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高端對外文化交流品牌「中華風韻」重點推送呈現。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大力支持,大型舞劇《大夢敦煌》被成功納入2020年「歡樂春節」赴美演出系列活動之一,並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支持。

在美國演出的啟動儀式上,陳維亞高興地表示,在紐約的舞臺上呈現《大夢敦煌》,是劇組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也是這部作品誕生以來的一個新的裡程碑。

首次在美國亮相,首演的口碑極為重要。陳維亞在演出前對全體演職人員進行鼓勵,對一些細節提出了要求。他說:「憧憬了二十年的舞臺,今天就在我們的腳下,你們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全世界的優秀藝術家都以在這裡演出為榮,能在這裡演出,是所有搞音樂舞蹈的人心中的夢想。」

陳維亞的話語激勵了大家,讓劇組100多位演員情緒高漲,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信念力量,讓他們在世界頂級藝術殿堂創造了奇蹟。

演出當日,近2000名觀眾觀看了這臺有著「可移動的敦煌」「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的中國舞劇。獨具匠心的舞蹈編排,古樸典雅的背景音樂,引人入勝的舞臺布景以及感人肺腑的劇情故事,深深打動了在場觀眾,他們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連續4場演出,蘭州歌舞劇院的百名演員以優美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藝,將一個以敦煌為背景的古老愛情故事呈現給了一萬餘名美國觀眾。我不禁想,在同一個劇場裡的不同人,放下了對彼此價值觀的偏見,在《大夢敦煌》的故事裡,為對方熱情喝彩,甚至流下了眼淚。共同的情感和愛,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變得柔軟、變得平和、變得友好。因為價值觀的不同,國家與國家,文化與文化,人群與人群之間,是那麼不同,但有一個核心的東西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性,是與智慧結伴的善良。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在致辭中表示,創編於2000年的舞劇《大夢敦煌》已經連續上演20年,是中國舞劇的標杆式作品,體現了敦煌文化、中華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大夢敦煌》不僅讓敦煌「活起來」,還帶動了敦煌「走出去」。目前,中美關係正在經歷複雜形勢的考驗。《大夢敦煌》來美演出,能夠加深中美兩國人民對於彼此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為中美關係注入正能量,推動兩國友好和民心相通。舞臺上的演員和數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行者一樣,是新時代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使者。

《大夢敦煌》的主演還受邀做客「紐約會客廳」欄目,與主持人暢聊舞劇《大夢敦煌》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回首走過的路,人文交流始終在中美關係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美人文交流,不但加深了兩國人民對於彼此的理解和認同,而且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文化軟實力。

舞劇《大夢敦煌》以絲綢之路文化為元素,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傳播好敦煌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為增加美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為國爭了光。

在美國的國際知名芭蕾大師、美籍華人舞蹈家、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終身教授蔣齊說:「《大夢敦煌》在美國紐約的4場演出,一場比一場反響熱烈,觀眾越來越多,讓我們十分欣慰,備受感動!」他同時發來了美國網站及自己朋友圈的截圖和簡訊截圖,表達了當地觀眾對於舞劇的喜愛。

紐約國會議員競選人Tom Zmich及夫人Karina Zmich觀看了演出。夫人在社交網站 Facebook上發文說:「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出,建議所有的人都應該去看。」

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的演出達到了《大夢敦煌》藝術演出的頂峰。這一切證明,《大夢敦煌》是一部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的舞劇。夢起敦煌,是千年的祈禱。

經與典,是《大夢敦煌》,是智慧與藝術。

《大夢敦煌》揚人文之善,連接的是人類共同的壯美心靈。歷經20年,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從北京中國劇院的首演,到美國林肯中心的演出,《大夢敦煌》一步一步走來。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大夢敦煌》已成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殊意義的標示,內涵更加豐富。

今天,當我們追憶《大夢敦煌》這部國家舞臺經典的前世今生時,內心深處仍然是激動、感動、震撼,更是一種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更多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思考、情懷和作為。

相關焦點

  • 敦煌的文化價值與標本意義
    文化的繁榮使得敦煌有了底蘊、有了自信、有了希望,如果沒有這群有文化的敦煌人的堅守,如果沒有如此悠久的歷史延續,敦煌的輝煌燦爛如何創造,沒有文化自信的時代,是不可能造就出如此兼容並蓄、輝煌燦爛的文明的。但是,敦煌絕不是絲綢之路上的唯一明珠,絲綢之路是一串明珠的組合,如武威、張掖、酒泉、瓜州、龜茲、高昌、于闐、天水、慶陽、平涼等,皆是明珠。
  • 通過數字遊戲傳播傳統文化
    數字遊戲不僅帶來引人入勝的視聽和互動體驗,也成為一種強大的新興媒介,具備獨特敘事能力,能夠承載信息,影響玩家、傳播文化。  今日,在遊戲中接觸歷史知識、體驗傳統文化、感受人間百態,已經成為青年一代的常態。我國數字遊戲玩家已經超過6 . 5億。最流行的國產手遊,每天登錄人數超過1億。
  • 「雲遊敦煌」推出「雲採絲巾」 科技+文創助力弘揚敦煌文化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手打造的「雲遊敦煌」小程序24日推出「雲採絲巾」,這也是2018年雙方首創的「敦煌詩巾」升級版。用戶可以用敦煌壁畫中的圖案自行設計絲巾,通過相關的AI技術進行「雲試戴」並可以一鍵購買。用戶每購買一條絲巾,將為敦煌莫高窟第427窟數位化保護進行公益捐助。
  • 中國珠寶敦煌文化主題產品"雲"上展示
    &nbsp&nbsp&nbsp&nbsp敦煌歷史底蘊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藝術形象精美絕倫,已經成為了人類文明的寶庫,一代代的「莫高窟人」堅守在這裡,讓敦煌文化和莫高窟精神走向世界。
  • 譚盾《敦煌·慈悲頌》-穿越敦煌千年歷史 重現中華文明史詩
    穿越敦煌千年歷史重現中華文明史詩敦煌·慈悲頌它是一部氣勢宏偉,意義深遠的巨作,它像一個千年的夢想,擁抱著歷經磨難的人類,給我們帶來此刻的慰藉與未來的希望……由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的2020年蘭州市惠民演出——《敦煌·慈悲頌》將於2020年12月26-27日每晚8點在蘭州音樂廳震撼上演。
  • 「春綠隴原·悅享經典」展演劇目—— 舞劇《彩虹之路》完美演繹...
    ……11月17日晚,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策劃立項,中國歌劇舞劇院和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歷時五年聯袂打造的舞劇《彩虹之路》,作為「春綠隴原·悅享經典」惠民展演劇目亮相蘭州音樂廳,帶領觀眾重返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開啟了一段跨越時空的「鑿空之旅」,唱響了絲綢之路千年文明的動人交響,跌宕起伏的故事讓現場觀眾震撼不已。
  • 【畫倉】敦煌遺書
    時間丨藝術丨深度丨我們 沒有新的藝術,只有新的藝術家 ▲ 你有高山,我有流水 流散到海外的近三百幅敦煌遺書
  • 《關山月》描繪壯闊美景《蒼黃》勾勒敦煌魅力《經典詠流傳》演繹...
    《關山月》描繪壯闊美景 《蒼黃》勾勒敦煌魅力《經典詠流傳》演繹甘肅絕美風光魏晨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上宣傳甘肅文化旅遊當晚,首次登上《經典詠流傳》舞臺的魏晨用一曲《關山月》作為自己對家鄉甘肅的獻禮讚歌。當撒貝寧問其為何選擇《關山月》唱給大家時,魏晨率性地說:「詩詞裡的天山和玉門關都是甘肅的美景,我想通過演唱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甘肅、喜歡甘肅。」「那酒一樣的黃河水,那山一樣的故鄉人,那夢一樣的黃土黃;別問我故鄉在何方,身像胡楊一樣立邊疆。」談起家鄉甘肅,魏晨作為蘭州人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 以敦煌文化為媒 謀美育教育之彩
    調膠礬,刷土、蛤粉,勾線,上色,不再是美術生的「專利」,這已經成為選修課上每個學生都會經歷的特殊體驗,每一道程序都飽含著學生對敦煌文化的欽羨和認可。優質的課程最直接受益者便是學生,2018級繪畫國畫班的談玉香就是其中一位,她選擇臨摹的作品是《藥師佛》,「敦煌壁畫表現出的不僅是美學價值,更是他背後的文化信仰和期許。」
  • 紀錄片《不可思議的中國——我在敦煌等你》拍攝完成
    圖片由甘肅省文旅廳提供  因為敦煌,因為蘭州牛肉麵,一個是甘肅的文化基因,一個是舌尖上的家鄉味道。  據了解,為擴大「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文化旅遊品牌形象在法語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藉機大力宣傳甘肅省冬春旅遊線路產品,應甘肅省文旅廳邀請,從10月18日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語頻道攝製組在甘肅多地拍攝紀錄片《不可思議的中國——我在敦煌等你》。該片從小人物的視角,向法語地區的遊客展現真實多樣的甘肅魅力,傳播中國文化。
  • 巴塘「天籟」童聲榮任文化傳播使者
    藏區第一個少兒合唱團——巴塘天籟童聲合唱團將於即日啟程,9月13日飛抵臺北,開始為期9天的在臺文化交流活動。本次文化交流活動由臺灣安妮時代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國臺辦九州文化傳播中心主辦;高雄信義國小、臺北明道國小、臺中太平國小、嘉義阿里山國中小、雲林草嶺生態地質小學、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等單位協辦。
  • 一周記丨展現歷史風物人文故事 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3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從敦煌文獻中整理取材創作而成的聲樂套曲《敦煌廿詠》,10月11日在蘭州大學首次演出。五言律詩《敦煌廿詠》又稱《敦煌古蹟二十詠》,創作於唐代,主要描寫敦煌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共二十首。
  • 敦煌》專家學者坐鎮,在科普與娛樂中探秘敦煌文化
    敦煌》即將上線 用唯美大秀復刻歷史瞬間  《登場了!敦煌》將以「敦煌探索團」四位嘉賓的視角,帶領觀眾領略敦煌每一個隱秘而偉大的文化細節。十期的節目將從音樂、美食、美術、飛天、匠心、運動、潮流、風俗、邊塞、文書這十個主體維度切入,全面解構多元豐富的敦煌文化。  不僅如此,《登場了!
  • 《敦煌》:給孩子的文化藝術啟蒙書,成年人打卡敦煌的旅行錦囊
    最後,傷痛欲絕的飛雪,選擇與殘劍雙雙歸入塵土。這一切悲涼的基調,都與背景處敦煌雅丹的蒼涼完美契合在一起。敦煌,是一節歷史課、文化課、藝術課、地理課、傳承課。張大千曾說:「如果你想成為畫家,一定要去一次敦煌。」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
  • 日本人為出資億元拍《敦煌》,他們為何如此痴迷敦煌文化?
    因為日本本來就是古絲綢之路(包括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站,之所以對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城特別特別感興趣,又源自他們的文化尋根心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唐朝初年,日本曾進行了一場影響日本歷史極為深遠的改革——「大化革新」,全面模仿唐朝的一次改革。從一定意義上說,日本的文化,就是本地土著文化與唐文化結合的產物。因此,現代日本人對唐文化極其重視,認為唐文化才是他們的文化之根。
  • 沉痛悼念中非文化的傳播使者毛呂克先生
    中非文化的傳播使者,笑工場的親密朋友、演員毛呂克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9月22日下午不幸辭世,享年39歲。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自2017年國家把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列入國策,堅定文化自信有著深遠意義。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
  • 敦煌國樂 絲路流芳 記「敦煌國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
    正是在這種契機下,2018年7月16日至7月22日,由剛剛度過60華誕的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榮譽出品,中國樂器協會、敦煌市委宣傳部、敦煌國際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敦煌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華夏璇音藝術傳播中心全程策劃執行的「敦煌國樂」大型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在敦煌成功舉行。
  • 感恩奮進 追夢圓夢|論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
    引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是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的動力源泉和終極目標。「新市民·追夢橋」把搭「感恩之橋」、建「奮進之家」擺在首位,目的是要喚醒和激發搬遷群眾的感恩之心、奮進之志,共同構築新市民精神家園、提升新社區文明程度、匯聚新家園信仰力量,讓搬遷群眾夢想開花、人生出彩。  搭「感恩之橋」、建「奮進之家」,要築搬遷群眾追夢圓夢思想之魂。
  • 「新市民·追夢橋」搭「感恩橋」,建「奮進家」:築牢追夢圓夢思想...
    導 讀引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群眾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是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的動力源泉和根本目的,把搭「感恩之橋」、建「奮進之家」擺在首位,就是為了築牢搬遷群眾追夢圓夢思想之魂。1月至今,全州工會依託「職工之家」、新時代工人講習所等112個工會服務陣地及工會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在安置點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理論、抗疫情先進典型事跡、感恩教育等宣傳活動321場次,先進典型故事巡講7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