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霹靂布袋戲,4萬塊錢一尊戲偶,長得很像絕地武士

2021-01-07 古德漫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來到老郭侃動漫!霹靂布袋戲將中國傳統藝術發揚光大,結合了各種新時代的特效和拍攝技巧,創新成了霹靂國際的追求,而這一特殊的文化產物不僅開始被大陸觀眾所追捧,對於外國人也產生的莫大的吸引力。今天老郭就帶大家看一下,外國人眼中的霹靂布袋戲。

隨著霹靂布袋戲現在越來越火,很多人就希望能有外國朋友來體驗一下傳統的布袋戲,於是這位外國友人就來到了霹靂的一個漫展當中,親身感受了一把布袋戲的文化。截圖中的巨型人偶正是我們的霹靂一哥,素還真的Q版造型,是不是萌萌的。

從百科裡可以搜索到,霹靂系列的布袋戲在2006年2月份就登陸過美國,只是當年因為翻譯、角色更改和收視率的問題,播放兩集就取消了。看來霹靂國際在很早就已經有全球化的戰略目標,或許是因為當時的製作還沒有現在精良,又或者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別,並沒有走出亞洲面向世界。老郭這裡也比較納悶,要說文化差別為啥日漫在西方就很有市場?

果然,這位外國友人給出了答案,當年霹靂布袋戲是在美國的卡通頻道播出,當時的觀眾都習慣看卡通類型的節目,對於布袋戲並不感冒。這個情況也讓老郭想起了小時候大陸也是一樣,把霹靂布袋戲放到了兒童頻道播出,造成大量家長的投訴,最後被封殺,所以說定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這位外國友人的眼裡,如今戲偶的造型都非常華麗,當然他還吐槽了一下,自己實在沒有辦法去分辨出戲偶的性別,感覺每一個都是女性,尤其是其中一個戲偶,長得很像絕地武士中的女性角色。老郭在這裡也想考考大家,圖上的這個人偶是哪個角色?

面對不管是從服裝還是髮型都製作精良的人偶,這位外國友人只有讚嘆的份,看來比起當年,現在的霹靂布袋戲因為各種創新,也能夠讓國外的人接受了,老郭覺得現在霹靂的新劇應該已經引起的很多外國人的注意。

這裡老外也講到了霹靂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周邊的販賣。熟悉霹靂布袋戲的道友都知道,霹靂國際之所以能在布袋戲行業成為土豪,最重要的就是周邊產物產生的經濟價值了,老郭也是很佩服霹靂國家的商業頭腦,各種商品層出不窮,一方面能夠賺錢,另外也推動了霹靂的發展。

小型公仔應該是霹靂賣的最好的周邊商品了,Q版造型更能夠讓年輕人接受並喜愛,尤其是人氣角色的Q版人偶,看起來就連老郭這樣的大叔都想一起抱回家,難怪霹靂布袋戲現在定位為偶動漫,效果確實不錯。

這裡老外也吐槽了一下正版戲偶的價格,將近4萬塊錢一尊,相信也只有死忠戲迷才會剁手購買,而且還一定是家裡有礦的那種,要知道戲偶買回來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老郭也是感嘆,雖然知道霹靂戲偶製作精良確實值那個價錢,但是在動漫領域能夠把周邊商品賣到這麼貴的,霹靂國際也是獨一家了。

可以看出老外對於霹靂布袋戲的初次接觸感覺不錯,老郭覺得這是因為他沒有看過霹靂正劇的關係,要知道大部分中國人都不一定能看懂,何況文化差異巨大的中西方,所以霹靂布袋戲如果要走出去,在正劇能夠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必須製作出具有普世價值觀的作品才行。相比較現在一眼望去都是日漫風格的國產動漫,霹靂布袋戲這種擁有強烈中國風的作品,才更值得去對外推廣,進行文化輸出。

好了,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關於布袋戲如何讓外國人接受,大家有什麼觀點歡迎討論,原創不易,記得點讚分享一下再走哦!

相關焦點

  • 無聊 霹靂布袋戲戲偶推薦
    一個無聊的專欄——霹靂布袋戲戲偶推薦
  • 從布袋木偶戲到霹靂布袋戲
    關鍵詞:木偶戲 霹靂木偶戲 版權 衍生商品傳統的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其特點是戲偶小巧,將木偶的頭、手、腳用如同布袋的衣服相連,在手掌、指頭上操作表演。一、霹靂以布袋戲為基礎崛起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可謂是「家喻戶曉」,是臺灣本土文化中絕對的佼佼者。相對於傳統的布袋戲,霹靂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不但保證了傳統布袋戲迷,還吸引了一大批年輕受眾。將時代創新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霹靂崛起的重要原因。
  •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臺灣霹靂布袋戲偶夜市快閃 攜民眾歡樂過大年   每年春節期間,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廟會,展現特色民俗文化。布袋戲是廟會上最常看到的表演之一,它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基底,又在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深受臺灣島內各年齡層的喜愛。今天(7日)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讓我們走進臺灣的布袋戲文化。
  • 【霹靂布袋戲】傳統文創IP讓粉絲瘋狂
    「素還真,愛上霹靂雖然才三年,與你錯過19年,但我還有未來幾十年與你共度,與霹靂一起度過,餘生請多多指教了。」《霹靂布袋戲》粉絲@誰家少女不缺錢,用這樣一句話,告白霹靂布袋戲當家男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和她一樣,在4月30日對素還真表達愛意的,還有超過千人的烏鎮大劇院現場觀眾和數萬螢屏粉絲。
  • 霹靂布袋戲:從粉絲現象看文創IP的巨大潛力
    「素還真,愛上霹靂雖然才三年,與你錯過19年,但我還有未來幾十年與你共度,與霹靂一起度過,餘生請多多指教了。」《霹靂布袋戲》粉絲@誰家少女不缺錢,用這樣一句話,告白霹靂布袋戲當家男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和她一樣,在4月30日對素還真表達愛意的,還有超過千人的烏鎮大劇院現場觀眾和數萬螢屏粉絲。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  去年在烏鎮大劇院,粉絲從四面八方雲集響應,為類似戲偶眾籌慶生,不少人當眾對其熱情表白,場面不輸影視明星見面會。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文創 臺灣霹靂布袋戲,很炫酷!
    布袋戲又稱作傀儡戲、掌中戲。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早期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裡,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一直跟隨科技脈動,衍生出電視布袋戲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從傳統的劇臺廟會走上螢屏。
  • 你怎麼看虛淵玄來拍霹靂布袋戲?
    說起當初合作的緣起,主要是虛淵玄於2014年的時候,於臺北國際動漫節來臺參與籤名會,而在那次的展覽中,他參觀了同在動漫節參展的「霹靂奇幻武俠世界」,算是他第一次認識到霹靂布袋戲,據虛淵玄本人的描述是「大為震撼」,並且帶了一套DVD回到日本觀看。
  • 《中國好聲音》季軍李芷婷為霹靂獻聲 手握3公斤布袋戲偶喊輕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16日舉辦PILISHOW:英雄時光暨《霹靂英雄戰紀之蝶龍之亂》首映會,邀請《中國好聲音》季軍李芷婷獻唱劇集經典曲目《遠走他鄉》,李芷婷說:「因為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為劇獻聲,非常榮幸!」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這一電視布袋戲劇集,創下了史無前例的97%的收視率,播出4年後,被當局以「影響農工作息」的理由禁播。,不僅僅在戲偶的擬真化上進行了改良,在拍攝上也不斷進行新嘗試,大型布景、隱形地道、動畫合成背景,甚至實景,加上聲光爆破、電腦特效,完全是走數位化路線的動畫片。
  • 華語|【主頁君閒聊】霹靂布袋戲
    主頁君記得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曾經搞過一場布袋戲表演全校的師生看得如痴如醉激動程度不亞於在電影院看美國大片!!進入正題今天要跟大家安利的是霹靂布袋戲首先得來一首霹靂布袋戲的BGM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在19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隸屬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黃強華及總經理黃文擇所領導製作,採長篇單元劇方式演出。
  • 臺兩千尊布袋戲偶被大火燒毀 損失至少逾億(圖)
    霹靂布袋戲位於雲林土庫的攝影棚失火,深受戲迷喜愛的主角一頁書(左起)、葉小釵、素還真等全毀。圖片來源:聯合報中新網10月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霹靂布袋戲攝影棚與倉庫昨日(9月30日)凌晨發生大火,正在拍攝的《霹靂經武紀─梟皇論戰》布景、道具與戲偶全都付之一炬!最遺憾的是,許多珍藏近二十年的霹靂一線劇偶素還真、葉小釵等也葬身火窟,損失非常慘重,初步估計至少逾億元新臺幣,起火原因尚未監定出。
  • 霹靂布袋戲來到CCG EXPO 2017啦!四大看點提前掌握~
    東離劍遊記1 劇情場景還原霹靂此次參展,將把布袋戲劇情中的場景還原到現場,呈現給遊客別具一格的布袋戲情景! 4 首席操偶師表演現場還將邀請霹靂首席操偶師作為嘉賓,攜手霹靂主角們帶來惟妙惟肖的操偶表演,大家在現場可與戲偶親密互動哦!
  • 布袋戲在臺灣
    「說起臺灣的布袋戲,大家都知道的還是電視布袋戲,像霹靂和金光。日本人編劇、霹靂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在日本影響比較大。」金川量告訴記者。  11年前,舞臺劇演員金川量開始學習布袋戲,至今依然不會說多少句閩南話。他每周四在日本橫濱中華街茶莊用日語給當地觀眾演布袋戲,已經持續了七八年。30年前他還學過京劇和崑曲,迷上布袋戲也是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 王金平客串臺灣布袋戲戲偶拍賣官
    王金平客串臺灣布袋戲戲偶拍賣官 ,為全臺灣最大的布袋戲偶商店擔任了拍賣官。進入[海峽兩岸]>>      日前,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出席了高雄新開的布袋戲旗艦店的開幕式,為全臺灣最大的布袋戲偶商店擔任了拍賣官。  日前,全臺灣最大布袋戲旗艦店在高雄開幕。在開幕式上,業者舉辦了一場慈善義賣活動,將一些上過鏡頭的布袋戲戲偶拿來拍賣。
  • 與作品對話:30年成就霹靂布袋戲匠心之作
    要說起霹靂布袋戲的成功,就離不開黃氏兩兄弟。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術業有專攻,大哥擅長企劃編劇,二弟擅長口白絕活,黃氏兄弟在霹靂發展歷程裡都奉獻出了各自所長。用堅持講述初心,黃氏兄弟的霹靂布袋戲大哥黃強華擁有「十車書」之稱,古有學富五車一詞,而他卻因豐富學識被道友稱為「十車書」。
  • 【十年一顧】霹靂布袋戲上過哪些有名的電視節目?
    CCVT4《新聞特寫》隨著霹靂布袋戲在大陸市場的逐漸拓展,霹靂布袋戲近些年在電視熒幕上的報導也不斷增加
  • 風靡B站的霹靂布袋戲,一個你不懂的二次元江湖!
    除了一兩家老牌口碑團隊能夠得到新的贊助,開拍新劇,其他的品牌基本狗帶。就是這樣的艱難環境下,霹靂布袋戲的一系列動作——拍電影、上市、進軍大陸、與日本合作,營收增長……成為二次元軍團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它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霹靂布袋戲怎麼通過營銷,抓住年輕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