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太極與巴赫的經典,等待兩百年,只為在《水月》中相逢——雲門舞集《水月》公演倒計時 20 天

2021-02-06 若可文化

在臺灣,除了選舉、媽祖出巡,人最多的場子就是雲門舞集的戶外公演。

 

在亞洲,最有名的現代舞團,大概就是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的演員們的修習方式獨一無二:書法、太極、打坐、參禪。對於年輕的舞者來說一開始或許很無趣,但是潛移默化地,演員們逐漸通過運筆來體會運氣,書法講究凝神靜氣全身心的投入,舞蹈也是一樣。所以我常常想用中國最古老的舞蹈『 雲門 』來命名舞團的林懷民,內心應該是非常淡泊平靜的。

 

但據說他也有焦慮的時候,林懷民先生說:『 他一焦慮時就會去逛誠品,買幾本書,安撫自己的靈魂,家裡積滿了一面牆的書,只不過,那些書,全部代表他的欲望,而不代表他的學問。』所有會使普通人煩惱的事情,也會令他煩惱。

 

但是欲望就是這樣的,你買了一本書,其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會不會看完,所有書評、經驗都是別人的,但是如果你和別人一樣,明天複製今天,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林懷民先生在TED演講雲門裡說道:『 當時我不知道我熱不熱愛舞蹈,可是我逃不掉了,我要發薪水,要養人 …… 』 總有什麼在驅動你去堅持,這麼一堅持就堅持了二十年,都有著未盡的熱愛。

詩人鄭愁予曾經寫給林懷民一首《旋轉橡木》

月在雲門

橡木般的那人

黑衫敞開

一胸刺青的扶疏
頃刻
月出雲門
迎著款款的過橋人

這首詩寫在1971年,雲門舞集在1973年才創立,彼時的林懷民在美國攻讀藝術碩士,一邊學習,一邊跳舞。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但是很少有人想過:未來的事情是交給當下來決定的,那麼我現在想嘗試什麼? 林懷民把自己比喻成一個滾動的石頭,沒有框。而思想其實是你給自己的現實造了一個框。

 


一位同樣在十分年輕的時候接觸舞蹈的福州女生,林姝敏,更多的人知道她是因為2008年奧運火炬在福州傳遞時她的那凌空一躍。舞蹈和舞者也許是相互選擇的。

 

林姝敏,就讀於北京舞蹈學院、國家一級演員、現任福州市歌舞劇院副院長、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理事,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雲門舞集首次在福州公演,在舞蹈屆浸淫了二十年的林姝敏對如何欣賞《水月》又有什麼樣的見地?

 

林懷民對舞者只有一個要求:在舞臺上,不要去思考。而是像動物一樣放開手腳表達自己—『 就像貓跳上樹一樣,不假思索。』

 


這樣的不假思索來自形神合一,自然而然。《水月》正是講求呼吸的舞作,呼吸是自然而然的過程,舞蹈就在身體裡,林懷民回憶起90年代雲門舞者身體訓練的變化:『 我鼓勵他們嘗試,讓身體跟地板接近,呼吸吐納,就像寫毛筆字,都是婉轉的。經過訓練,舞者身上忽然多了很多種語言,我決定用這種身體編舞、拿這些語言來編舞,於是就有了水月。』

 


在挑選古典樂經典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慢板樂章入舞時,林懷民特別選擇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版本,因為「演奏緩慢而內在深沉,成全了舞者各種延展與下蹲的動作」。在氣息相通的基礎上,東方舞作與西方古典樂竟有了水乳交融的完美呈現。

 

『 每當盛夏的晚風吹起,臺灣人便開紿翹首企盼雲門的公演。這一免費的戶外公演至今走過20個年頭,從7月18日至8月1日,連續三個星期六.20年風雨無阻的戶外公演每一年都是臺灣年度藝文大事。 』

 

在盛夏的晚風再次吹起來的時候,雲門舞集的代表作《水月》將於8月19日和20日在福建廣電大劇院首演。



雲門舞集《水月》公演倒計時 20 天!


* 購票方式一 | 演出總票房電話 *

400-666-5093

 

* 購票方式二 | 巨象文化官方微店 *

拉到屏幕最下方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進入巨象文化官方微店     

* 購票方式三 | 若可各門店有售 *

  


* 購票方式四 | 芍園票倉 *

白馬北路芍園文創園3#102

 

* 購票方式五 | 永樂票務 *

      www.228.com.cn      

* 購票方式六 | 新媒體平話 * 

   

     回復 水月 獲取購票連結    


 [   文  /  celia   視頻  /  宇輝   編輯  / 林晶  ]

相關焦點

  • 音畫經典 雲門舞集《水月》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作品是歌與舞完美結合的呈現,來自臺灣乃至全球大名鼎鼎的「雲門舞集」的經典作品,其「靈靜之旅」系列的第二個《水月》。賞「月」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林懷民,大神級的人物,享譽國際的臺灣編舞家。2009年5月12日,林懷民在德國舞動(Movimentos)國際舞蹈節上被頒發終身成就獎,確定了林懷民國際大師的崇高地位。
  • 劇訊丨雲門舞集《水月》全國五城巡演——「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
    歷經百年等待,東方的太極與巴赫的經典,
  • 雲門舞集《水月》演出須知 & 微節目冊
    同年9月,《水月》在歐洲最重要的舞蹈節,法國裡昂雙年國際舞蹈節公演,林懷民因此膺選為舞蹈節「最佳編導」。2000年9月,雲門應倫敦RM公司之邀,在法國進行《水月》舞蹈影片的錄製。這部片子2001年起,在歐、美、澳各國電視臺播映,並發行DVD。
  • 物道|用兩噸半的水,造一場20年的雲門水月
    這是林懷民和他的雲門舞集拋棄20年前種種繁華,才尋回的最適合中國人的「舞」。 林懷民在《水月》中就以「太極導引」為基礎。他說:「讓身體跟地板接近,呼吸吐納,就像樹根一樣,穩穩地扎入地下,這才是東方舞者的語言。」舞臺上的舞者的身體如花一般綻放,他們彼此間和諧地起伏,舞姿圓熟飽滿,動作準確而又輕鬆。
  • 雲門舞集——《水月》要來青島了!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序》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大劇院藝術節的開幕演出,雲門舞集《水月》。古典文學、民間故事、臺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雲門舞碼豐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歡迎,一再搬演,而成為臺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二零一二年,舞團在臺北國家戲劇院呈現第兩千場的公演。
  • 雲門《水月》:一次漫步催生的舞蹈奇蹟
    而東方的舞蹈文化則更多地體現了一種對圓融的追求,比如京劇的雲手,太極中的纏絲,追求的是一種循環往復、綿延相續的東方哲學精神,體現著生生不息的辯證思維。就像我們最偉大的建築,是在空間上無限延展的故宮和長城,是大地上鋪展開來的捲軸,體現的是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為依存,相互相生的宇宙觀念。
  • 雲門舞集《水月》 3000人,為它起立鼓掌20分鐘
    得獎原因是林懷民的舞蹈,無論形式或內容無懈可擊,舞作的美感及所呈現之思想性是獨到的,沒有任何西方舞蹈家可以在那種慢速度中表現那樣的美,只有林懷民。世界媒體爭相報導各種誇:倫敦泰晤士報、法蘭克福匯報、澳洲時代報…  「你若是錯過了臺灣雲門舞集的表演,那麼你已經與完美失之交臂。」
  • 天地有大美——雲門太極的生命之舞
    雲門之名來自於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黃帝時,大容作雲門,……」,也就是黃帝時代中國舞蹈的名稱。創辦者林懷民,享譽國際的臺灣編舞家,也是60、70年代臺北文壇矚目的作家。 雲門舞集因演出許多經典的作品,而享譽世界。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舞劇),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流雲,竹夢,行草等等。
  • 雲門舞集《水月》:這是一場遲到就不能看的演出
    《水月》是雲門舞集「靈靜之旅」系列的第二個作品。創作靈感來自兩個主題:一是佛門的偈語:「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另一個是熊衛先生所創的「太極導引」原理發展成形。以清冷,冥想式的氣氛貫穿全舞,美得令人沉醉。它反映了表象與本質,著力與不著力,男人與女人,真實與虛幻,陰與陽之間的關係。從「太極引導」原理發展成形的舞蹈動作,把中國傳統動作推至現代化的極致。
  • 誰說鏡花水月總成空,《水月》雲門舞集帶來預售福利
    為什麼要去看一次雲門舞集《水月》?2000年8月,雲門舞集應邀參加雪梨奧林匹克藝術節。《雲門舞集·水月》火熱預售演出時間:8月19日、20日演出地點:西環南路128 福建廣電大劇院票價:280元-880元購票方式:發送關鍵詞「水月」 給平話,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 雲門舞集要來福州公演了.這對於福州,是一件重要的事.
    雲門舞集要來福州公演了,這對於福州,是一件重要的事。在挑選古典樂經典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慢板樂章入舞時,林懷民特別選擇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版本,因為「演奏緩慢而內在深沉,成全了舞者各種延展與下蹲的動作」。
  • 人物丨他把兩噸半水搬上舞臺,只為讓你回歸純粹
    1973年春天,26歲的林懷民抱著當「赤腳醫生」的想法,組建了臺灣第一個、也是華人社會第一個職業現代舞團——雲門舞集。 如今,林懷民已經是編舞大師,他的雲門舞集給全世界奉獻了多部豔驚四座的現代舞作品,他也由此被尊為「臺灣之光」。
  • 《雲門舞集的美麗傳奇》
    1973年,一個不一樣的舞團在這樣一個安靜的春天裡誕生了。「雲門」是傳說中黃帝時代一個祭祀的舞蹈。當年的林懷民對祭祀舞蹈非常熱衷,和「雲門」一見鍾情,於是將自己的舞團命名為「雲門舞集」。雲門舞集的誕生仿佛在告訴世界一種古代的文明復活了。
  • 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林懷民舞別雲門
    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當晚的節目,除了近年來深受好評的《水月》《稻禾》《白水》,還有久違舞臺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如果沒有你》等經典片段。林懷民說,雲門舞作是他的構想和意念,而雲門舞者用汗水和青春給予這些舞作血肉和靈魂。此次公演後,周章佞、楊儀君、蔡銘元等9位資深舞者,也即將陸續離開雲門舞臺。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11月上海首演
    以往雲門演出的都是林懷民的作品,告別之際他所推出的最後一套節目,出人意外,拓展新局,引人遐想。獲得2018"英國國家舞蹈獎傑出舞團獎"的雲門舞集,以及被倫敦泰晤士報譽為"中國當代舞界一股強勁的新力量"的陶身體劇場,這兩大超級舞團,交換編舞家,將於11月7-10號在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上同臺獻藝。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如今林懷民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的光環加身,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全版專文報導,但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舞評來自素不相識的臺灣農婦:「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戶外觀眾是最重要的舞評家。」雲門舞集一直堅持下鄉巡演,足跡遍及許多鄉鎮學校與社區禮堂,後來又有了數萬民眾參與的大型戶外公演,一跳就是20多年。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 | 林懷民為雲門策劃的最後一檔演出,開創新局!
    杭城的小夥伴們一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今年11月29日、30日,林懷民將攜雲門舞集來到杭州大劇院。這次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這次是林懷民退休之作,是三位國際級編舞家、兩大超級舞團的聯合呈現,也是雲門舞集+陶身體的組合,以及新舊掌門人之間的合作。
  • 雲門舞集-行草三部曲《松煙》
    ,將書法家運筆揮毫的活力注入舞蹈當中,透過他創立於1973年夏的雲門舞集,寫就一幅淋漓生動的書法。他從當代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亞洲風味系列的作品,運用了西藏及日本的樂器,結構閒散、幽遠淡雅的樂曲,恰與這支舞作形成完美的搭配。諸如「龍安寺」與各種不同版本的「五」,都讓舞蹈得以擁有呼吸的空間,也給予幻想與舞者自由揮灑的機會。自從1998年的「水月」以來,林懷民便一再以太極導引入舞,結合西方現代舞與中國功夫的動作。
  • 【演出】雲門舞集2017巡演:《稻禾》——山水之間的情懷
    有一種精神,叫雲門排練時豔陽高照,舞臺燙得像火燒,舞者腳上傷口被撕開,依然淡定自若地在舞臺演出;首演當日遇到颱風大雨滂沱,各方貴賓都無法從臺北飛到臺東;舞臺上積滿了水,本來已經決定取消演出,但看到穿著雨衣遠道而來,冒雨等待的觀眾;舞者堅持,那我們演《水月》吧。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告別舞臺
    這是臺灣著名舞蹈創作家、雲門舞集的創辦者林懷民的告別之作。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張雪松▲雲門舞集戶外公演深圳特區報訊(駐臺記者 張雪松 文/圖)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是何夕。27日晚,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公益演出「林懷民舞作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