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混血女間諜,活了22歲,臨終前寫了一首詩,字字揪心!
請不要打我的臉,讓我死得好看一點…… 我是中日混血,名人之後。我貌若牡丹,亭亭玉立,有著互相傾心的未婚夫。我本應該和所有的名媛一樣過著優越安穩的生活,可國難當頭,日本人的鐵蹄殘暴肆掠地掃蕩中華大地。哀鴻遍野,舉國淪陷,人民的生活流離失所。我雖一弱女子,也要盡微薄之力把日本人趕出國門。
我依靠著自身的優越條件,成了一名中統特工。我如履薄冰地行走在日軍政要界和汪偽特工總部裡。我的戀人駕駛著軍機,也奔赴在抗戰的藍天上。我幻想著抗戰勝利的那天,我們就可以舉行無數次被推遲的婚禮了,我們就再也不用分開了,可勢單力薄的我等來的卻是槍聲。為了革命,我不畏生死,可我希望自己可以走得好看點,這樣,我的戀人在來世就能一眼認出我......——鄭蘋如遺言
鄭蘋如是中日混血,父親鄭鉞來自浙江蘭溪的一個大戶家庭。他學識兼優,清末通過官費留學來日本留學。母親木村花子出生於名門望族,卻對父親一見鍾情。她在名古屋長大,童年無憂無慮。,母親優越的家世也足夠我們一家衣食無憂。可加入了中國同盟會的父親學業完成後毅然選擇回國,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回報生養他的祖國。
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本開始進攻上海,上海軍民打響保衛戰。鄭蘋如是鄭家高貴的二小姐,也有著日本人的血統,很多同學都紛紛議論,說她會投敵叛國。但她和母親一樣都能深明大義,母親從日本千裡迢迢趕到中國,選擇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她也有了自己深愛的人,他是國民黨中航校畢業的高材生王漢勳,時任上海航空作戰大隊的隊長。日軍一路燒殺擄掠,她怎麼可能會投靠日軍。她愛她的國家中國,也愛自己的戀人。鄭蘋如決定和她的戀人站在一起,把日本人趕出國門。
1937年11月12日上海也淪陷了,鄭蘋如的戀人在匆忙中見了一面,就跟著國軍撤離了上海。他塞給鄭蘋如一張照片,說她是他最愛的人,抗戰勝利後,一定會回來娶鄭蘋如。但鄭蘋如不知道,這一次的生離,竟成了他們的死別。不久之後在一場舞會上,鄭蘋如熱血澎湃即興發表的一篇抗日演講就吸引了陳寶驊的注意。他是國民黨中統局創始人陳果夫的堂弟,覺得鄭蘋如身份特殊,處事落落大方,就多次約見我。有一次他試探性地問鄭蘋如有何打算。鄭蘋如說:「國難當頭,我願為趕走日本人貢獻我全部的力量。」
鄭蘋如成了「中統」特工組織的一員。日軍多次邀請他父親出任官職未遂,她卻伺機主動找上門去。鄭蘋如日語流利,依靠著自己的身世,在日本人的社交圈結交了一大批高官,混得如魚得水。有一次中統讓她暗殺有著「丁屠夫:之稱丁默邨。於是她尋找機會,有意無意地接近丁默邨。說自己是民光中學畢業的學生,表達了對丁默邨這個老校長的仰慕之情。丁默邨對如花似玉的她垂涎欲滴,頻頻約跳舞,出席各種宴會。但這個姓丁的防範意識特別強,兩人去的都是安保嚴密的高檔場所,很難施行刺殺行動。
最後鄭蘋如決定在她的家門口刺殺這個沾滿鮮血的漢奸。1939年8月14日,丁默邨如約來到家門口。丁默邨欣喜若狂,因為家門口早已潛伏好幾個槍手。只要他下車 ,就可以將他擊斃。可是狡猾的丁默邨卻遲遲沒有下車,最後掉頭離去。丁默邨幾次躲過刺殺,中統勸鄭蘋如謹慎行事。但她不甘心,決定深入虎穴,單獨殺敵。孤注一擲的鄭蘋如,帶上白朗寧手槍,再次赴約。
但奸詐的丁默邨早已布下天羅地網,鄭蘋如被抓進了76號(76號是日本在上海的特工總部,裡面有慘無人道的三十八套酷刑,抓捕殺害了無數抗日誌士)在76號的殘忍酷刑下,鄭蘋如多次暈厥,可還是咬定自己是因情生恨殺害他,拒絕出賣中統人員。當時的日本人讓鄭蘋如父親出任汪偽政權的司法部長來救換取就女兒鄭蘋如一命。可鄭蘋如父親以自己有病為由拒絕了,還佯裝毫不在意地笑著說孩子還有幾個了。(這種愛國之心,真心佩服,不過1941年,鄭英伯,這位不願意為日效力去保釋女兒的老人,聽聞女兒死後,痛不欲生,抑鬱而亡。)
1940年的2月,上海初寒乍暖。一個黯淡無光的夜晚,鄭蘋如被押解上車,汽車卻在滬西中山路旁的一塊荒地停了下來。鄭蘋如知道,這就是她今生的最後歸宿地了吧。其實從她走上抗戰前線的那一天,從她堅定回答要加入中統的那一天,鄭蘋如就早已看淡生死,亦不懼生死。她犧牲的時候,年僅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