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彌留之際的唐伯虎,寫下平生最後一首詩,道盡了一生的無奈

2020-12-23 塵世曉書僮

唐伯虎是公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詩文雙絕,另外在藝術也有著很高的造詣,尤其是他的美人圖,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把歷史上四位最有名的美人描繪的活靈活現。其實說起這位才子,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大部分的人可能對於這位唐伯虎的影響,還是停留在影視劇,認為他英俊瀟灑,還有八位如花似玉的妻子,以及一位紅顏知己秋香。其實這只是後人一種美好的想像而已,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始終是鬱郁不得志。

唐伯虎,原名唐寅,少年時代的唐伯虎家境還算不錯,可是後來由於捲入了一場科舉舞弊案,還一度入獄差一點丟掉性命,正是這個原因,他的後半生過得極為悲苦,不僅妻子離他而去,他所取得的功名也被收回,所以他最終看淡了一切,選擇去到鄉間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的形象與影視劇裡的相差十萬八千裡,過得並不快樂。

晚年的唐伯虎更是窮困潦倒,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處於迷離之際時還寫下平生最後一首《臨終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奈,也寫盡了一生的委屈,可見唐伯虎的晚年過得極為悲苦,時常是入不敷出,連生活都成問題,這也使得他極為傷感,在這首詩中他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寫下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整首詩每一句都傷感,字裡行間也充滿了憂愁。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絕,而且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對於這位才子來說,他正是感受到了那種無奈,生活雖然很美好,可那是對於有錢的人,對於那些富裕的人家,大部分的人都活得很痛苦。由於後半生沒有功名,再加上沒有錢,唐伯虎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每個人其實都一樣,生活帶給我們希望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痛苦。

唐伯虎是一位活得很通透的詩人,他知道生活很悲痛,可是他又無能為力,所以在開篇的兩句中,他以一種極為傷感的筆觸,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更加的憂愁;每個人生活在這陽間,總有散場的一天,終有一天要離開,去到另一個世界,不過這沒有什麼好悲傷。

最後兩句再次描寫了他對於人生的解讀,寫得也更加的深刻,」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其實無論是陽間,還是陰間那都一樣,沒有任何的區別,同樣會有許多的痛苦,只是把離開當成是一次遠遊,從而離開了這裡,去到了異地他鄉獨自漂泊。可見唐伯虎是真正看淡了,寫得也是極為傷感,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唐伯虎的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在這首《臨終詩》中,正是表達了他對於人生的看法,其實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一樣,那種痛苦是與生俱來,不要以為離開了陽間,去到了陰間所有的痛苦都會消失,其實也是一樣,始終還是會有悲痛,同樣也要受盡無數的折磨。這首詩在寫作手法上也是有突破,同時對於人生的解讀也最為深刻,活著的人應該要好好活著,無論有多少痛苦,那也是要勇敢地去面對,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活好這一生,才能夠活得更加精彩,這也正是此詩最為感人的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唐伯虎最著名的一首題畫詩,頭兩句平平無奇,後兩句卻流傳千古
    據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登上皇位那天早晨,突然聽到了嘹亮的雞鳴聲,百官以為祥瑞,朱元璋也很高興,於是當即寫下了一首《詠雞鳴》的詩作,當他寫下前兩句的時候,群臣忍不住笑出了聲,但是後兩句一出,卻令眾人盡皆嘆服,詩曰:
  • 蘇軾醉酒後寫下一首詩,卻道盡人生無奈,發自肺腑,感人至深
    宴席上,他們歌舞吟詩,那麼,這又是一番什麼場面,蘇軾又寫了一首什麼詩呢?我們來一起欣賞吧《送錢藻出守婺州得英字》老手便劇郡,高懷厭承明。聯紆東陽綬,一濯滄浪纓。錢藻先做了一首五言絕句,然後在座的人各取一字為韻。而蘇軾分得的英字。故以英字為韻。所以叫得英字。【詩詞感悟】這首詩夾敘夾議,語言流暢,對仗工整,既有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又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前五句,是寫離別。朋友將要去遠方,那種惜別的深情以及朋友的讚美,老手,高懷,是實寫。
  • 倉央嘉措深情的一首情詩,28字道盡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許多人不熟悉倉央嘉措的名字,但你一定聽說過他的詩。他的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成為了網紅情話。寫下如此美麗作品的倉央嘉措,是一個非常悲傷的少年。他之所以被稱為少年,是因為倉央嘉措的一生極其短暫,他只有21歲,卻在最美好的年華戛然而止。當倉央嘉措14歲進入布達拉宮時,他一生都與佛陀為友。
  • 唐伯虎五十知天命,寫一首俗詩,疏狂如李白,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真實的唐伯虎雖然有才,但並不是傳說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懷才不遇,而且生活貧困,非常的曲折坎坷。25歲時,唐寅家中出現重大變故,一年中有五位至親之人相繼去世;29歲時,唐寅中榜解元,卻被懷疑與「徐經會試洩題案」有染,因此被判終生不得再試。此後,妻也離開了他。後來他裝瘋賣傻躲避被寧王利用。唐伯虎曾寫了30首「落花詩」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黯淡凋零的命運。
  • 李季蘭:一生未出嫁的才女,寫下一首詩道盡夫妻之情,成千古名作
    01在這些不出名的詩人中,他們的才華是體現在他們所寫下的詩裡的,其中有一位就是這樣,她叫李冶(李季蘭),是唐朝的一名女性詩人。這雖是大多數古代女子的命運,有的女子卻並不是這樣,比如宋代的李清照,在嫁人之後也是沒有放下自己的滿腹詩書,她的一生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李清照,李治也是如此,她一生未嫁人,卻是滿腹經綸。
  • 李白的絕筆詩,道盡一生的無奈與悲哀,開篇兩句就讓人心疼
    當時已是詩名遠揚的賀知章,按照年齡算是李白的前輩,而且賀知章時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從哪方面來看,都應該是李白去拜謁賀知章。但是,賀知章性情灑脫,久聞李白是寫詩高手,主動放下身段去客棧看望李白。看到氣質不凡的李白,賀知章對他讚不絕口,緊接著讀了李白的作品《蜀道難》,賀知章激動到無法言說,稱李白為「謫仙人」。
  • 杜甫四處碰壁,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道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李白是唐朝最浪漫最瀟灑的詩人,無論何時,他的詩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灑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而和他齊名的杜甫則是和他截然相反,杜甫的詩沉鬱頓挫,讀後令人悲從中來。
  • 唐伯虎「天命」之年,寫了一首最狂的詩,桀驁不馴,技壓李白
    二十九歲,因牽連徐經科場案下獄,最後被罷黜為吏。三十歲,夫妻失和,休妻… 至此,唐伯虎開始落魄不堪、放蕩形骸,常常浪跡於花間柳巷,與宋朝著名詞人柳永一樣,因失意放蕩墮落。但除了尋花問柳,唐伯虎還有一大愛好,那就是自嗨。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季節燃燒著光陰,指尖流年裡,微漾的儘是經年的回憶。夜未央,是誰在寂寂無聲中,輕觸著記憶的石碑?雪紛飛,是誰的思念,涼透了這一季的時光。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 唐伯虎寫下一首詩,雖是大白話卻十分有哲理,可為「警世名言」
    說起唐伯虎,第一時間總能想起那部《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不知道看過的人有多少?《唐伯虎點秋香》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吳門四家」之一,「吳中四才子」之一。 他的詩文以才情取勝。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兒時的美好一去不復返,記得那個時候讀辛棄疾的詞是不能夠理解,他為什麼會那麼傷感,直到長大了之後,再次讀他的作品,突然發現那種傷感,還有那份憂愁,其實與自己極其想像,以他這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來說,每一句都感人至深,道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一生的委屈。
  • 杜牧很有哲理的一首詩,感慨年華易老,寫盡了人生的無奈!
    古人的智慧可謂是無窮無盡,尤其是唐朝那些偉大的詩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不僅寫下諸多優美的經典名篇,同時他們也喜歡把對於人生的解讀融入進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些作品別具一格,不僅很是抒情,另我還充滿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我們去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以及對於人生真為深沉的感悟。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古人往往喜歡悲春傷秋,每到當了春天,原本大充滿了勃勃生機,處處繁花似錦,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卻又要生出許多的悲傷,認為眼前的繁華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自然而然要生出許多的悲傷;到了秋天,大地又是一片肅殺,此時又要開始傷秋;正是這樣的一種心理變化,使得他們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詩作
  • 離家多年,李白始終沒有實現抱負,無奈寫下一首詩,惹人心疼!
    縱觀古代詩人,大都有著政治抱負,且很多詩人的一生,都處於出仕與歸隱的矛盾中。即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他也曾一心想要入朝為官。我們都知道李白是在他四十二歲的時候,即公元742年,才得到玄宗的召見,供奉翰林。但也僅僅任職了兩年,就被玄宗賜金放還。
  • 他與海子顧城等人齊名,一首詩只有一個字,但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以他的《回答》來說,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詩人異常的憤怒,用一種極為悲痛的口吻表達了內心的不滿,還有對於人生的無奈,通篇洋洋灑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我個人卻是偏愛北島的另一首《生活》,這首詩只有一個字「網」,看上去很獨特,一首詩僅以一個字能夠概括嗎?
  • 唐伯虎詩一首
    『警世』(明)唐伯虎這不,在這首叫做《警世》的詩中,他又販賣了一通勸世界、糊稀泥的理論。大家看了之後,千萬不要信以為真。他老人家可是每月拿著萬把塊的政府工資,可以隨時去泡妞喝普洱茶的作家協會「專職作家」哦。下面,我嘗試用幽默的口吻來翻譯一下。
  • 唐伯虎一首少男少女詩,將閨房之情趣展現得淋漓盡致,無一字多餘
    唐伯虎三十歲時進京監督會試,因被牽扯進「會試洩題案」而被貶黜革職,從此丟掉烏紗帽,開始了為期一生的流浪。屋漏偏逢連夜雨,唐伯虎一朝虎落平陽,妻子也馬上轉頭改嫁,這給這顆失意的靈魂造成了雙重打擊。
  • 一次烏龍事件讓唐伯虎前途盡喪、妻離子散,唐伯虎:我樂意
    拋卻影視劇對我們的影響,唐伯虎確實是一位富有才情的「風流」才子,但他的一生並不容易,反而到處都是坑,今天和大家所說的這則歷史真相足以顛覆我們從民間戲曲中對唐伯虎的認知。三、家道敗落、縱情聲色可好景不長,在唐伯虎24歲那年,他父親、母親相繼離世,家道中落,要說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父母離世之後,自己的妹妹、兒子也都先他而去,這對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來說打擊太大,生活一下子從山峰墜落到懸崖。
  • 周星馳的「唐伯虎」騙了一代人,而真實的唐伯虎窮困潦倒,只能以一首「絕命詩」,終了一生!
    相信很多人對「唐伯虎」的第一印象,是星爺電影中的唐伯虎。生性瀟灑,浪蕩不羈。其實,星爺的「唐伯虎」,可以說是歷史上真實唐伯虎的「反面」。「唐伯虎」的瀟灑不羈在星爺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將唐伯虎這一歷史人物演繹得深入人心,活靈活現,他,才高八鬥,對子張口就來;舞墨作畫,甚至還耍得一手「唐家霸王槍」!看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絕對搞笑,尤其是為了混入華府謊稱自己是唐伯虎的仇人,拿著筷子敲一個破碗,隨手來得一波「freestyle」!還記得他唱的freestyle嗎?
  • 年近花甲的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寫下的這首詩,被稱為七律之冠
    《全唐詩》裡的四萬多首詩中,到底哪一首七律可以排第一呢?那我個人認為杜甫的《登高》絕對有資格,這首詩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所傳遞出來的那份情感,那都是無人能及。雖然還有《黃鶴樓》那種經典名篇,但是杜甫這首更接地氣,也更具有感染力,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每一句都感人至深,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早年一度是四處流浪,後來他投靠了好友嚴武,去到了成都,並在他的資助下建了一座草堂,生活總算是安定了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