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記憶裡總是鬱鬱蔥蔥

2021-01-08 左岸的solo

《那山那人那狗》,我能想到關於這部電影的記憶總是鬱鬱蔥蔥,一片翠綠,對於劇情已然模糊,如同電影的海報一般,一片模糊的綠色主調,大概是距離上次觀影時間太過長久的緣故。模糊的記憶裡我卻清晰地記得電影劇情的平淡如常,沒有曲折,沒有強烈的衝突,只有那山,那人,那狗,行走在湘西如畫的鄉間,淡淡的感覺,溫馨的平常,對我的觀影胃口。今天心血來潮重看了此片,也許是年齡漸長,不再單純如少年,當初觀影的感覺如今還在,而今觀影時多了幾分思索。

不是所有的好故事都要情節曲折,與觀眾產生共鳴才是好故事的前提

《那山那人那狗》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很平常的一個故事,只是講老鄉郵員想讓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陪兒子第一次去山間鄉村送信的路上的點點滴滴,再穿插一些老鄉郵員對自己年輕過往的回憶。看似簡單的劇情,導演單單通過送信路上一個個瑣碎的小事和對話就能把故事講好,來揭示父親和兒子的矛盾,以及讓人感同身受的中國式父子和解——中國人性格裡的內斂,父子間說不出對不起,一路同行的接觸讓雙方理解彼此的不易。電影裡綠色基調的如畫風景也是好故事的加分項,但是讓人共鳴才是好故事的內核。觀眾都在誇這部電影的導演霍建起,說其不虧是美工出身,畫面感很強;我卻想誇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作者和編劇,無奈曝光率太低,我連他們的名字都記不住,可想而知編劇在中國的地位,這也是中國有那麼多內容空洞的爛片的原因。如果把一部電影比作一道菜,編劇是食材,導演是大廚,大廚的廚藝再精湛,也沒法拿一堆爛食材做出珍饈佳餚來。

父親為大愛舍小愛,兒子欣然接受,既平凡又偉大

老鄉郵員父親與母親在電影臨近結尾處有一段對話,解釋了父親想讓兒子接替自己工作的原因,這份工作跋山涉水,很辛苦,但是鄉郵員是當時大山裡村民們與外界聯絡的橋梁,交給外人父親不放心。兒子第一次跟隨父親一起送信,對送信途中的種種不易深有體會,可以說父親在送信途中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兒子,兒子沒有打退堂鼓,也明白了身為一名鄉郵員的使命,從這點來說,父子兩人雖然是普通人,但都是偉大的。把看似普通的工作當成一種使命,而這份工作確實配得上這份使命感,為此甘願平凡,這樣的人是不平凡的人。

寫在最後

我喜歡《那山那人那狗》淡然的鄉村感覺,那裡有一種現代社會缺失了的真誠感,也許這部電影當初之所以能夠在日本收穫高票房和高口碑,正是得益於此,或許日本觀眾的都市生活高壓,在看此片時得以慰藉。城市人嚮往鄉村,鄉村人嚮往城市,人到底該怎麼樣活著?也許你在觀影《那山那人那狗》時會有自己關於活著的哲學思考。

相關焦點

  • 《那人那山那狗》
    第一次看《那人那山那狗》這電影是2013年,之後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依然覺得回味無窮。看著電影中一抬頭看見那片映入眼帘無窮無盡的綠,總會有許多感觸,沒有什麼原因,或許是因為那片綠,因為那裡的人、景、事和自己身邊的很相像,從電影中總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影子。         曾經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地方,也是,那山,一座一座的,連綿不斷,就像電影裡頭的山。
  • 《那人那山那狗》:那人是父親,那山如父愛,那狗卻不是我
    那人是山,而我卻不是那條「狗」。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它是無涯的荒漠;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很多愛來不及便已是終點見過大海,會臣服於大海的咆哮和不可一世;見過高山,會仰望於高山的偉岸和幽深靜遠;見過繁華,會傲躁於繁華的喧囂和曇花一現。在我們面前,是機遇亦是挑戰,是溫柔亦是背叛,是微笑亦是暗箭.。
  • 網友獨家影評:《那山那人那狗》
    但是有一類電影絕對叫大家捧場——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  網友獨家影評:一個考大學失利的青年心不甘的回到了原來的小山村,情不願的接替了父親的工作。開始隨著父親開始第一次帶有輪迴性質的郵遞之路。  網友獨家影評:我原來說,這個相當於中國的「公路片」或者確切的說是「山路片」。
  • 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
    深情含蓄意味深長的驛道--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上人們總是讚美母親的偉大,卻忽視了未知的父親和對渭安的父愛如山。母親節來了,我希望你能在感恩母親期間為你父親預訂一個地方。父愛是什麼樣的愛?讓我們跟隨霍來建造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8),來體會父愛的深沉與沉重。
  • 經典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觀後感昨晚看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那一切,陌生的年代,遙遠的地方,霧氣氤氳的青山綠水間流淌的一支樸素動人的歌謠。父親把一生獻給了山中郵遞員的工作,終因腿病久治不愈而即將無奈地退休。
  • 多角度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
    含蓄雋永的郵路深情——淺評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人們總是在歌頌母親,唱誦母愛的偉大,卻忽略了默默無聞的父親和那偉岸如山的父愛
  • 那山.那人.那狗/那情.那愛.那人生/影評.原創.潭影
    評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這是一條父與子接力的人生旅途,用電影的表現方式,把親情的流露演繹的讓人感動。電影在很多時候是一種相當有張力和彈性的產物,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要想打動觀眾,就得深刻的揭示人內心的美,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在揭示人的內心情感變化上,做足了功夫。
  • 那山、那人、那狗
    那山.那人.那狗那山,是他歷經十年的堅守改變的。承包哀牢山那年,他七十四歲。七十一歲的他,因貪汙和大量不明財產被人匿名舉報,進而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獄中的生活是一般人無法面對的,他唯一的女兒不堪其苦選擇了自殺。
  • 影評《那山那人那狗》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但是也有一些電影是非常搞笑的——親屬關係電影,比如《那山那人那狗》。一個高考落榜的年輕人不情願地回到了以前的村子,接替了父親的工作。開始第一輪郵遞工作。我曾經說過,這相當於中國的「公路電影」,或者更確切地說,「山路電影」。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展開。父子之間的隔閡消失了。你靜靜地坐在電影院裡,面前展開那潤溼捏捏的一幕,那父子間無聲的愛。它是應該。
  • 那山 那人 那狗.那路 那情 那愛.那人生旅途/影評原創,作者潭影
    ——評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這是一條父與子接力的人生旅途,用電影的表現方式,把親情的流露演繹的讓人感動。電影在很多時候是一種相當有張力和彈性的產物,一部電影表達的主題要想打動觀眾,就得深刻的揭示人內心的美,比如像《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親情類電影,在揭示人的內心情感變化上,做足了功夫。
  • 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日本受寵
    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日本受寵2001年08月08日12:39:37 新華社    由中國導演霍建起執導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巖波禮堂上映後,觀看者趨之若鶩。這還是第一部如此深受日本觀眾「寵愛」的中國影片。  巖波禮堂放映影片多以亞洲、歐洲和南美影片為主。
  • 那山那人那狗那導演
    《那山那人那狗》所以,我就有點不安於做原來的事情,經常宅在家裡,空想藝術,空想故事,就是這樣。 手冊:那當時為何選擇這麼一個故事來作為你的處女作呢?霍建起:後來我們家那位(蘇小衛)覺得我有點執迷不悟,她有一次就跟我說,有一個報告,就是《贏家》的原型,是寫一個殘疾運動員的故事。
  • 《那人那山那狗》:一段路,兩個人,講了很多事情
    那年陳好和劉燁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而已,那年電影裡的演員也並不是什麼出名的演員。光聽這部電影的名字「那人那山那狗」,感覺像是你的奶奶會看的那種講述鄉村生活的連續劇。第一影響總是能夠害死人,在當年這電影拍出來的時候,也沒有受到發行公司的重視,據說是一部也沒有賣出去。也是,演員沒什麼影響力,名字也起得土氣,有誰會去花錢看這種東西呢?如果不是在日本取得的成功,這部《那人那山那狗》可能就會在中國電影中慢慢消失,就像是從來沒有來過一樣。那麼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會少了一部優秀的影片。
  • 因為電影名而被忽略的日本高分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主人公(劉燁飾)《那山那人那狗》催淚指數----☆☆☆☆☆五顆星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阿逗。今天阿逗要給大家推薦是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這部電影是阿逗也是第一次聽說。現實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在送信的路上父子倆沒有說過一句話,兒子覺得也挺尷尬,為了打破這僵局兒子多次想鼓起勇氣和父親說話,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直到,到達第一個村子……到了第一個村子,兒子以為會有很多的人來歡迎他的到來,然而現實和想像中總要有些差距,望著空落落的村子兒子心中充滿了委屈。卻不知在他推開房門後等待他的是一張張幸福而又期待的面孔。
  • 本土電影《那人那山那狗》的影像文化解讀
    本文主要根據所學的《文化人類學概論》知識進行闡述分析電影《那人那山那狗》。關鍵詞:文化人類學;美學;文化生態學     《那人那山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的小說《那人那山那狗》,由霍建起執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
  • 《1980年代的愛情》: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
    因為同樣是霍建起導演的另外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不僅色調優美,畫面精美,而且在國內外榮獲諸多大獎。因此,文章的標題就借用了這部電影名字的起法,那山、那水、那人,那雲、那天,那情。山,水,人電影中營造出的世界,位於湖北利川,環境優美,風景迤邐。對於戀愛中的情侶來說,這裡絕對是一個適合觀賞的旅遊勝地。電影中雨波和麗雯的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
  • 修復版《那山那人那狗》21年後喚起觀眾無盡鄉愁
    影片放映後,導演霍建起上臺,與《人民中國》總編輯王眾一、《那山那人那狗》攝影趙鐳一同暢談影片拍攝與修復的過程,以及當年在日本上映時的幕後故事。在4K影片的首映前,本刊總編王眾一對《那山那人那狗》導演霍建起進行了獨家專訪。  王眾一(左二)與霍建起(右二)及其他嘉賓共同回憶有關《那山那人那狗》的往事(攝影:袁舒)中國著名電影導演。
  • 編導藝考影片《那人那山那狗》影評
    影片簡介:《那山那人那狗》是霍建起導演的一部普通卻感人的片子。
  • 《那山那人那狗》:滿滿的詩意
    《那山那人那狗》名字就有滿滿的詩意,這部戲裡並沒有太多人物交談較多是男主旁白,和鏡頭的運動來表達人物的情感。這部影片富有意境之美,這其中重要的畫面留白,與意境的創造有巨大聯繫。我以為我們的到來會在村子裡引起不小的轟動。」多麼淳樸善良的山裡人,他們自發地圍上了「我們」沒有過多言語,只是默默的微笑,那是感恩的微笑。導演巧妙地運用鏡頭語言和幾個特寫鏡頭,讓觀眾彷佛身臨其境,讓人感受大山裡的人那種情懷。05影片中經典情節,就是兒子背著父親過河,通過遠景、中景、特寫、俯拍、跟拍相互結合,全方位的表現河的湍急、道路漫長、以及父親與兒子之間親密的情感。
  • 《那人那山那狗》:二十多年的默默前行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編自彭見明的小說《那山那人那狗》,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之一。1999年,影片在中國市場問世卻一直默默無聞,只賣出一個拷貝更被一些媒體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為零的電影」。2001年被日本引進上映後卻爆火,這顆遺珠才正式開始洗去了它的蒙塵,先後在國內外的金雞電影節、蒙特婁國際電影節與印度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