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趙武:如何從險遭滅族的「趙氏孤兒」變為春秋「一代賢臣」?

2020-12-24 歷史象

引言

春秋中期,晉楚兩國經過近百年的爭霸戰爭,盡顯疲敝之態。在晉國元帥趙武執政期間,晉國終於和楚國達成和解,從戰爭走向和平。趙武執政的七年裡,晉國國泰民安,然而和平的表面之下,卻暗含著各種隱患。

晉楚爭霸局勢

但一心為公的趙武無法改變這些,最終在操勞中去世,一個謙謙君子,生在這樣禮崩樂壞的時代,不得不說是種悲劇。

趙武

劫後餘脈:未黑化「趙武」,成年相禮

趙武的祖父趙盾是晉靈公、晉成公時期大權在握的元帥,父親趙朔是晉景公時期的中軍將。趙武出生時,趙家的勢力如日中天。然而隨著趙朔的英年早逝,一場浩劫即將來臨。

晉國趙朔

公元前583年,晉景公為壯公族勢力,時任元帥的敵對卿族欒氏族長欒書也藉機「下宮之難」落井下石。然後晉景公下令討伐趙家,號召平日遭趙氏欺壓的貴族揭竿而起,向趙氏殺去。誅殺趙同、趙括及其子嗣,沒收趙家土地和財產。

下宮之難

幸虧有韓厥的勸諫,晉景公才命令年幼的趙武繼承趙家的家產。遭受如此重大的打擊,趙家的地位在晉國可謂一落千丈,而復興趙家的重任,則落在「孤兒」趙武的身上。

韓厥是趙武的祖父趙盾一手提拔起來的,同時還是讓趙武得以繼承家業的大恩人。

示意圖

晉景公樹立國君權威,收拾侈卿的目的已達到,遂復立趙武。公元前576年,年僅十五歲的趙武提前舉行冠禮。景公暴斃後,厲公希望借用趙武來打壓侈卿的囂張氣焰。可見,趙武及趙氏家族,甚至於各大卿族,對於晉國執政者來講,他們只是穩固權威和地位的棋子,平衡國內侈卿的工具。

冠禮,即舉行加冠儀式,標誌著男性成年,按照周制,男性二十歲舉行冠禮,然而也有不少提前加冠的例子。

晉國卿族勢力

當時晉國的卿大夫家族都在擴大自家勢力,在這種情況下,趙武是不可能拖到二十歲再加冠的。如果不趁早舉行成人儀式躋身大夫行列,趙家就可能永遠告別晉國的政壇。

趙韓魏三家卿族

冠禮結束後,趙武正式成為大夫,按照當時的習俗,趙武需要去拜見晉國各大卿族的領袖人物。趙武首先去拜見的是元帥欒書,不過當年那場浩劫讓趙武記憶猶新,面對這樣個睚眥必報、 手段陰刻的元帥, 年少的趙武不免感到芒刺在背。但在之後趙武掌權晉國時,也並未去打壓欒氏、殺害欒書。

欒書

沒過幾年,晉國的政壇就發生了動蕩:公元前572年(晉厲公九年)初欒書、中行偃殺晉厲公。二月迎公子周悼公繼位。

示意圖

晉悼公繼位為抑制欒書的勢力,決定重新扶植趙家。晉悼公可謂一代英主,實行新政,提拔大量被埋沒的人才(趙武便在其中),削減卿族的勢力。降伏鄭國、挫敗楚國、討伐秦國、打擊齊國,為維護晉國霸業立下汗馬功勞。

晉國版圖

官運亨通,突飛猛進,辛苦耕耘「晉地」

經過晉悼公的長期考驗與觀察,趙武在悼公心中已呈現出治世賢臣的形象,毫不掩蓋對趙武的欣賞。自此趙武始為卿,儘管居八卿之末,但卻跨越了從大夫到卿的質變。

示意圖

當年的「趙氏孤兒」終於成為晉國的軍政一把手,與專橫跋扈的範匄[gaì]不同,趙武是位謙和的賢臣。雖然出身卿族,但趙武執政期間並不為趙家謀取私利,他先後舉薦的四十六個人皆成為國之棟梁,沒有一個人成為趙氏家臣,其大公無私,堪稱千古之楷模。

示意圖

此外,趙武一上臺就立即推行「客大夫制」,積極吸納各國人才。《左傳》記載:

「雖楚有才, 晉實用之」

趙武根本出發點是加強君權、抑制六卿發展勢頭,卻無意間加速晉國的分裂與滅亡。因為趙武去世後,諸卿依然以廣納賢士,但卻各懷心機,將士收於家中,充實私門,導致卿族勢力強於公族。然則也因性格因素,趙武善事文職而並不善戰。

三家分晉

就在悼公準備會盟諸侯,共商伐齊之時,突然薨逝。悼公之死,是晉公室徹底衰敗的起點,後任國君都難以駕馭強悍的六卿。這也是趙武政治生命的巨大轉折點,晉悼公懷揣著偉大的政治理想,卻英年早逝,使趙武、韓起共創大業的抱負遭到沉重打擊,對趙武的傷害不言而喻。

春秋諸侯會盟

晉平公上位後,趙武一直小心侍奉國君,注重德行,對國政的參與也兢兢業業,努力與諸侯共存共榮,盡力維持中原聯盟的穩固與對荊楚勢力的壓制態勢。

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

公元前548年7月,趙武促使諸侯籤訂「重丘之盟」,宣布晉、齊兩國休戰,標誌著以晉國為首的中原聯盟的再度穩固。參照於之後的國際發展,此次盟誓意義極其重大。

弭兵之盟

公元前547,秦景公時期,在趙武倡導的和平稱霸之國策下「秦晉再好」,維持兩國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共處。

國際新秩序確立,但是這個中原共榮圈又凸顯新的問題亟待解決。楚國蠢蠢欲動,新興大國「吳國」的崛起,魯國悍然向莒國發動進攻...這些不穩定因素都將破壞趙武已建立好的「和平方針」。

春秋局勢

天子勞之,賢臣駕鶴西去

趙武從政以來勤勤懇懇,事無巨細,都認真對待。多年來,趙武盡力維護國君地位、抑制國內卿族,同時四處奔走盡力維護諸侯國之間的和平,這些都耗費了趙武太多精力,使他迅速地衰老,年僅50歲左右,卻顯得異常精力交瘁,身心疲憊,著實令人擔憂。

晉國周圍態勢

加之,晉平公的荒誕享樂、公室的腐朽不堪、卿大夫世家的強橫野心更是雪上加霜,趙武對此感到深深的悲涼與無奈。即使趙武依舊如常辦理公務,主持朝政,儘管有韓起、魏舒的全力輔佐,卻難以改變現狀。

晉平公號召命令諸侯為杞國築城

趙武一生忠心侍奉君主而不拉幫結派,推舉賢人而不阿諛奉承,立志要做一個振興國家的賢臣,然而現實讓他極為失望,實為「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公元前541年12月7日,一代賢臣「趙武」憂憤而亡。

春秋逐漸向戰國時代過渡

晉國的霸權再度削弱,墮落的好友韓起最終與其餘諸卿沆瀣一氣,對晉國一切資源進行瓜分。潛移默化中,晉國的分裂在趙武去世後大大加速。

晉國分裂

結語

趙武的諡號是「文子」,確實與這位翩翩君子相符。趙武是晉國最後一位以國事為重的執政卿,就像魯國叔孫豹所說的那樣,趙武死後「晉君將失政矣」

秦晉

可以看出趙武的為政之路與其祖父趙盾不同,他一反其祖之專制、狠辣、凌厲,表現出來的是溫和、忠信、禮義、謹慎。除了其性格原因,不得不說與趙氏家族曾經的中衰有關,趙武作為趙氏唯一的倖存者,他經歷頗多苦難,也承擔太多的責任,因此表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穩重、敢擔當的一面。

趙盾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家族被誅,屢受欺壓的趙武在成年後,心理上並未發生「黑化」,也沒有去「復仇」,這是難能可貴的。

趙武執政時期,是春秋最風平浪靜的時代,諸侯都傾向於趙武的良性統治。他的逝去不僅是一個人的死去,而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春秋的諸侯時代開始走向混亂的戰國時代

參考資料: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舒大清. 論春秋後期晉國和平變法及其文化影響. 《 CNKI;WanFang 》 , 2011孟春娟. 大雅君子社稷純臣——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韓厥. 《 CNKI;WanFang 》 , 2009石國權. 晉平公求才. 《 CNKI 》 , 2000鄭阿靜. 晉平公時期的晉魯邦交. 《 雪蓮 》 , 2015李沁芳. 晉國六卿研究. [D],吉林大學.2012.9李世寬,陳燕妮. 晉悼公復霸時期晉國的外交——以晉楚外交為主. 《 新西部(下旬刊) 》 , 2008張鵬立. 晉悼公運用統一戰線促進晉國復興述略. 《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 , 2014

相關焦點

  • 只剩下一個孤兒的晉國豪族趙氏,後來是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此時,晉國貴族欒氏、郤氏因嫉妒趙氏勢力在晉國做大,遂向景公出具了趙氏謀反的偽證。 被誣陷的趙氏因此被滅族,僅存趙朔之子趙武因跟隨趙莊姬入宮而倖免於難,被門客程嬰舍親子相救。這件事情平息之後,晉國大夫韓厥以趙氏有功為名,勸說晉景公赦免了趙家的唯一血脈趙武,並立趙武為趙祀,歸還了趙氏田邑,趙氏因此得以復興。
  • 歷史的真相—趙氏孤兒案
    中國幾千年的政治中,男人主持,女人參與,形形色色,一些桃色事件經常引發一場大的政治鬥爭和家族鬥爭,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被神話的趙氏孤兒案,還一個清白
  • 春秋故事,一場慘案千古忠義-趙氏孤兒
    「(晉靈公(前624年―前607年),姬姓,名夷皋,晉文公之孫,晉襄公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國君,前620年―前607年在位。晉靈公幼年繼位,年長後喜好聲色,寵信屠岸賈,不行君道,荒淫無道,以重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終遭趙盾、趙穿兄弟殺害。)晉景公覺得這理由很好,他命令屠岸賈去抄斬趙家,屠岸賈親自帶領軍隊把趙家的男女老少殺得一乾二淨。
  • 《趙氏孤兒》真相:一樁由亂倫通姦引發的血案
    然而天不亡趙氏,趙氏主母趙莊姬(當時晉國國君晉景公之姐)在當時正產下一名男嬰,取名趙武。趙家的兩個門客程嬰和公孫杵臼為了保護這位幼主,上演了一出慘烈的「苦肉計」,程嬰把自己剛出世的兒子偽裝成趙孤交給公孫杵臼,然後向屠岸賈「告密」說公孫杵臼藏匿趙孤,於是屠岸賈將公孫杵臼與程嬰的兒子一併殺死,程嬰則將趙氏孤兒藏匿起來秘密撫養。
  • 「趙氏孤兒」真相:被掩蓋的姦情、內訌和陰謀
    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勢力最大的卿大夫家族——趙氏家族慘遭滅門,史稱「下宮之難」。趙武則為程嬰「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按照《史記·趙世家》的說法,趙氏滅門事件發生在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趙同、趙括、趙嬰齊、趙朔等趙氏均死於這一年,但事實上,各種史料的記載顯示,在這一年之後,這些趙氏族人仍然頻繁活躍在晉國政壇上。此外,公元前597年,「趙氏孤兒」趙武尚未出生,根據史料推算,趙武應出生在六年後,約公元前591年,可見當時的趙莊姬遺腹子純屬子虛烏有。
  • 趙武的後代是誰?歷史上的趙武是怎麼樣的?
    於是趙氏一族很快被滅門了。趙朔也死於亂軍之中。趙朔的父親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基因,可以說也是一代才俊,不然才貌雙全的趙姬也不會嫁給他,但是趙朔的優秀還是抵不住權勢爭鬥的險惡,在權勢爭鬥的血雨腥風中英年早逝了,留下遺腹子趙武,成為趙氏孤兒背負起要為滅族血債復仇的重任。趙武在完成自己的復仇大計後,並沒有完全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抑鬱中去世了。
  • 下宮之難後趙氏為何還能崛起?與趙氏孤兒相比,真實歷史更為傳奇
    關於趙氏孤兒的戲曲,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真正的趙氏孤兒與趙氏之後崛起的傳奇。
  • 電影《趙氏孤兒》真實的藏孤之地,趙武在此藏了15年
    藏山風景區,坐落於 太行山 西麓, 陽泉 市 盂縣 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長池鎮,因春秋時期藏匿趙氏孤兒得名。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將遺腹孤兒託付給門客程嬰,程嬰犧牲了自己的孩子,帶著趙朔的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這就是著名的趙氏孤兒的故事。
  • 《史記·趙世家》「趙氏孤兒」故事的來源與演變
    大業是嬴姓始祖,秦國與晉國趙氏都是其後代。景公問韓厥怎麼回事,韓厥當年受趙朔之託,也知道趙氏孤兒的情況。於是他說:「大業的子孫在晉國斷絕香火的不是趙氏嗎?嬴姓當年輔佐商、周天子,到叔帶時離開周王朝到晉國輔佐文侯,得以立趙氏,直到成公時都沒有斷絕香火。而君上您卻滅亡了他們家族,晉國人都感到悲哀,所以佔卜時就顯示出來了吧。希望您好好考慮!」景公感嘆道:「那趙氏還有後代子孫嗎?」
  • 真實歷史的「趙氏孤兒」案:叔叔侄媳私通,引發滅門血案
    只是在比《史記》成書更早的權威春秋歷史著作《左傳》中,對此事的描述卻大大不同,甚至是非善惡,俱都顛倒。至於事件起因,竟是一樁叔父和侄媳私通的桃色事件所引發。晉國國君攻滅趙氏的下宮之難,歷史上又被稱為莊姬之亂、孟姬之亂。晉國正卿(即首相)趙盾執政多年,大權在握,打壓公室,趙氏獨大,晉國國君和其他卿大夫都因此潛藏不滿。
  • 真實的趙氏孤兒案,是自取滅亡還是千古奇冤?
    ,還有長大後光復宗室,為國鞠躬盡瘁的趙氏遺孤趙武。第一個版本是由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左傳》為根據。當時身為晉國大夫的趙盾,作為輔佐君王的重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執政期間獨攬朝政,君王權利也受到極大削弱,欒氏、郤氏等其他家族也被其勢力打壓,在晉國的朝政中趙氏一族獨大,引來朝中各種勢力的不滿。
  • 真實歷史的「趙氏孤兒」案:叔叔和侄媳的私情,引發滅門血案
    只是在比《史記》成書更早的權威春秋歷史著作《左傳》中,對此事的描述卻大大不同,甚至是非善惡,俱都顛倒。至於事件起因,竟是一樁叔父和侄媳私通的桃色事件所引發。晉國國君攻滅趙氏的下宮之難,歷史上又被稱為莊姬之亂、孟姬之亂。晉國正卿(即首相)趙盾執政多年,大權在握,打壓公室,趙氏獨大,晉國國君和其他卿大夫都因此潛藏不滿。
  • 趙氏孤兒的真相(五千年的點滴)
    不過無論如何加工,基本的故事框架一樣:春秋時期的晉國,因為國君晉靈公比較玩鬧,胡作非為,正直的大夫趙盾看不下去,經常勸諫國君。國君自然是不願意聽,正好國君身邊有個奸臣叫做屠岸賈,他為了自己能夠上位,給國君出主意,讓他除掉趙盾。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要趙盾的命的目標沒有能夠實現,趙盾跑到山裡躲著。趙盾的堂弟趙穿看不下去了,直接把晉靈公給弄死了,然後把趙盾又請回來。
  • 《趙氏孤兒案》:一場由亂倫而引發的血案!卻造就了一個強大國家
    讓人們不禁感到有點蒙圈是,不知道電視劇到底要表現趙武的英氣,還是要歌頌程嬰這個人所代表的傳統士人的或者門客的那種氣節和精神。「趙氏孤兒」其真名為趙武,史稱趙文子。給大家介紹一下趙武他太爺趙衰,史稱趙公明(趙成子)。老爺子其實挺不容易,年輕的時候憑著一股執念和狐匽、介子推他們憑著一股執念跟著文公重耳跑了19年。文公終於回到晉國,靠著妹夫秦伯的幫助當上理論晉國的老大。
  • 趙氏孤兒案,感天動地的背後是一場通姦案,與正義絲毫不相關
    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趙盾與大夫屠岸賈不和,趙盾死後屠岸賈執政,他在晉景公前進讒言並鼓動國君派兵將趙氏滅族。換一句話說,趙氏孤兒非但不值得同情,甚至值得我們唾棄,而太史公在記載這段歷史時出了很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實際上的趙氏孤兒案只不過是晉國公卿內部的一次政治洗牌而已,而趙氏孤兒,莫名成為了這個盪氣迴腸故事中的主角。
  • 司寇屠岸賈錯殺一人, 竟全族被滅, 讓趙氏孤兒後代稱雄戰國二百年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 司寇屠岸賈錯殺一人,竟全族被滅,讓趙氏孤兒後代稱雄戰國二百年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 李寶春《趙氏孤兒》、《清輝朗照》4月上演
    2018年4月,李寶春在美琪精演新老戲《斷密澗風雲》、《別窯·路遙知馬力》;今年4月,李寶春又將攜新老戲《趙氏孤兒》、新編京昆大戲《清輝朗照》回到美琪。細看文末,還有套票優惠噢!新老戲《趙氏孤兒》全新結局烈士忠義,最悲壯的史詩劇時間:4月9日(周二)19:30票價:380/280/180/120/80元套票:300元(180元*2)
  • 《趙氏孤兒》用來替換的到底是誰的兒子?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用藝術手法將「搜孤救孤」的故事上升到了忠義與奸佞鬥爭的高度,強化了故事的「忠義」色彩,著眼於「復仇」主題。電影版2010年,電影《趙氏孤兒》上映,成為對元雜劇《趙氏孤兒》最新的改編作品,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趙氏孤兒」的故事。
  • 趙氏孤兒---劇本
    趙氏孤兒其實,網上關於趙氏孤兒的說法形形色色,電影有電影的說法,電視劇有電視劇的說法,文筆類的說法有分為N種,此文只表達自己觀點,不喜勿噴。春秋時期的晉國,由於戰功起家的趙氏家族的權勢和聲望日益膨脹,在位國王晉靈公感到恐懼,默許屠岸賈誅殺趙氏一族,而趙氏孤兒(趙武)就是趙氏家族趙朔的遺腹子,趙氏孤兒主要講的就是趙武在母親趙莊姬、將軍韓厥、晉國大夫公孫杵臼等人的幫助下脫離脫離屠岸賈虎爪得以健康長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