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現實生活和夢境的關係

2021-03-05 慈誠羅珠堪布

再談現實生活和夢境的關係

緣起的意思,是指待緣而生,待緣而起。或者是從緣而生,從緣而起。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的生滅,不是因為其他的萬能神、造物主,而是有因緣的。如果沒有因緣也可以生滅,果就會毫無章法地產生,世間的規律就會亂套,不可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請注意,此處講的緣起,與前面介紹的無因無緣,不生不滅並不矛盾。緣起,是從凡夫五種感官的角度而言的,中觀稱之為世俗諦。後面加個「諦」字,表示真實。如果不深入觀察,這些東西都是非常真實的,所以稱之為「諦」。

「起」有兩種意思:第一,即從因緣當中產生的意思。比如種子產生果;第二,是相互觀待的關係,包括左右、上下、長短、快慢等所有對立的事物。其中右的緣就是左,左的緣就是右。因為有左,所以有右;因為有長,所以有短等等,這些相對、抽象的概念都不是物質,佛教稱之為觀待法。本來觀待法隸屬於精神,並不是物質,但在很多時候,我們的精神會與外面的事物混在一起。如果不混在一起,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辦法溝通。

緣起這兩個字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內容,即緣起和空性實際上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凡是從因緣當中產生的東西,都是空性,都不成立,都是虛幻而沒有實質的。就像夢中的景象,無論夢裡看到的再怎麼真實,醒來以後,一切都是一場空。所有我們認為真實的事物,都需要有來、住、去。比如一尊佛像的來處,是佛像製造廠;同時,它看得見、摸得著,所以現在是存在的、留住的;第三,將來它也會去往別的地方。一個人,是從某個地方來到這裡,然後在這裡停留兩三天,之後又去往另一個地方。因為有來處、去處、住處,我們也會認為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我們的現實生活也和夢境一樣,沒有來處、去處,所以當下也不存在。儘管我們會認為,當下的現象與夢境不同,是存在的。因為當下不會出現不合邏輯的現象,而夢裡卻會出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比如人死了又復活了,自己可以飛起來等等。

相關焦點

  • 《火星生活》比夢境更長的夢境是現實
    現實是一場不能被叫醒的夢遊,可能我死於某個平常的冬天,可能我從未脫離過夢境。我們在閉眼後沉入夢境,將夢境作為意識的延伸,意圖抓住片刻的放鬆與歡愉。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不同的解讀,也持有不同的態度,對我來說現實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終點,聽起來好像很任性,但是嗯...啊...呃...就是很任性。
  • 《盜夢空間》現實與夢境
    內心一直有個疑問,當夢境足夠美好並且真實時,你是不是願意一直不醒盜夢空間,就是Cobb的自我救贖,一層層夢境的破碎,都是強制自己和妻子的分離。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層夢境會有怎樣的突發事件,能把自己從夢境中拽醒的是對現實的堅定的追求。回到之前的問題,當夢境足夠美好和真實時,你是否願意一直不醒。很顯然,Cobb的妻子Mal選擇不醒。
  • 《盜夢空間》:現實可能是夢境,夢境可能是現實!
    街道上製造夢境那一段和酒店走廊失重那一段的構造和構思很是讓人佩服本片導演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因為你不曾看到過這麼有思想、有想像力的電影,每一層夢境中都有其精彩之處,而將這幾層夢境連貫起來,就更顯得其巧妙的構思。當然小李子+型男湯姆哈迪+諾蘭大師典型的倒敘插敘故事結構,真的非常精彩了。
  • 夢境和現實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現實與夢境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更是如此,從小開始,有多少人就夢想著能夠自由的控制著自己的夢境,關於夢的影視作品也一個一個隨之誕生,及至前些年《盜夢空間》的上映可以說將夢的演繹發揮到了完美,圓了很多人對於夢的憧憬。關於夢,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其與現實的區別。在充滿夢想的年紀裡,你是否曾經思考過夢境和現實的區別呢?就如同在夢中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而一旦意識到了,夢也就醒了。
  • 《千與千尋》現實和夢境
    千與千尋,「夢境」與現實,究竟哪一個才是應該留住的。 意外闖入神秘魔法世界的千尋,在白龍,無臉男,鍋爐爺爺等朋友的幫助下,成功救下變成豬的父母並順利離開,所有關於那個世界得記憶也隨著她的離開而消失。 千尋和河神白龍還能見面嗎,白龍最後有沒有被湯婆婆大卸八塊,這些都是宮崎駿先生留給電影的空白,讓觀影者產生無限遐想。
  • 《全面回憶》:夢境與現實的交相輝映
    面對升職的消息,他嗤之以鼻,並未表現出強烈的欣喜之情,而面對負責籤署保密協議的辦公人員他也是惡言相向,抱怨不公與特權,極盡冷嘲熱諷,顯示出他對工作本身的無感和對階級分化的厭惡和無奈。現實與夢境的巨大落差讓他最終選擇「定製夢境」。通過這一技術,他妄圖實現全身心的沉浸式的「圓夢」。這種「圓夢」類似於《盜夢空間》中的入夢。
  • 《盜夢空間》:分不清的夢境與現實
    ,他們曾一同進入夢境,在第四層夢境中,他們打造了屬於自己兩人的幸福世界,在夢境中生活了50年後,他們雙雙老死跌落到迷失層。在迷失層中,梅爾分不清到底是夢還是現實,柯布為了使梅爾「清醒」,在重回現實世界之前,他給她植入了一個意念——不能把夢境當真。但當他們回到現實世界後,植入梅爾腦中的意念在牢牢地生了根,她始終懷疑現實世界是夢境,所以她一直要求柯布與他一同離開「夢境」,回到「現實」,而回到現實的方式就是在夢境中死亡。
  • 視頻 | 夢境與現實的不期而遇
    小憩時刻,即那些從世俗中抽離的時刻,現實與夢境交錯的時刻。看似堅固的現實只是表象,而最善感、最飄忽不定也最隱晦不明的夢境之中,潛藏著生活的真實。鳥、西瓜、透明柜子、管樂四重奏的旋律,這些最常見的事物,人們不會意識到它們第一次在生活裡出現的情境,也本無意從茫茫往事中調取。然而在某個時刻、因某種機緣,它們會成為那個至關重要的形象,成為讓夢境與現實相遇的媒介。
  • 《夜以繼日》-夢境與現實的選擇
    麥與亮平分別對應著朝子對愛情的夢境和現實。朝子和麥在一起的時候,屏幕的景象大多都處在偏暗的環境之中。夜店、黃昏的路、晚上路邊的小聚、地下停車場還有天微亮的清晨,這些場景就如同在夢中一樣,有些黑、有些看不清。
  • 《香草天空》:夢境與現實的游離不清
    該片講述了富二代大衛在遇到夢中的女孩後不幸毀容並和她分手,由此開始經歷了一系列越來越奇怪的事情。影片於2001年12月上映,並使湯姆·克魯斯憑藉片中表現獲得第28屆土星獎最佳男主角。這是一部燒智商的電影,整部電影有點混亂,一直在夢境,現實,夢境現實中變幻,可能稍微一不留神,就分不清夢境和現實了。而這種明明基調很文藝的故事,卻又十分燒智商。當然這樣的故事創意還是勾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 平行世界或許真的存在,科學家研究後,發現夢境和它有關係
    平行世界或許真的存在,科學家研究後,發現夢境和它有關係說起平行世界,這僅僅還是人類的一種猜測而已,目前並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而量子力學的理論認為,我們所存在的宇宙會朝著多個方向進行發展,而宇宙的本身也是如此的
  • 難以區分的夢境和現實,《想見你》只是黃雨萱的夢中夢
    看到這條微博後,不少網友也紛紛分享自己夢境成真的經歷:有夢到考題的/有夢到大姨媽的/還有夢到彩票號碼的……這不禁讓我想到最近看的一部電視劇《想見你》,還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把視頻關掉了!因為這視頻會涉及很多劇透!故事講的啥大家都清楚啦。
  • 穿梭於夢境與現實——《那時我們四個人》
    實驗動畫獎用於鼓勵最具實驗和探索性的動畫作品。《那時我們四個人》的獲獎理由是,「它是一部典型的意識流實驗影像,情感細膩、想像豐富自由、形態變化多樣。在現實和想像、個人和社會、抽象和具象之間自由穿梭,在色調運用和敘事方式上非常出色。」
  • 《紅辣椒》:構建真實與夢境的橋梁
    夢對於人類來說一向是一個神秘的領域,沒人知道自己會做什麼樣的夢,大家對於夢的好奇程度是不分年代也不分地域的,古有《周公解夢》,今有弗洛伊德和榮格對人的夢境大談特談,從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尋求夢境的含義。《紅辣椒》出自日本天才導演今敏之手,今敏在動畫電影方面的造詣在業界是公認的頂級,但是知名度卻遠不如宮崎駿,這也和他只留下四部完整的影片和幾部動畫短片就英年早逝有分不開的關係。
  • 《在劫難逃》劉雨奇是造夢大師,趙彬彬是夢境,細節才是現實
    《在劫難逃》已經更新至第10集,觀眾表示依舊沒有看懂,發生的一切究竟是現實還是夢境。其實劉雨奇就像是造夢大師,趙彬彬充當夢境,孫曉萌是夢境中的現實代表,他們每一個人都活在現實生活中,只是上演了一場「白夜行。」
  • 《盜夢空間》:夢境和現實如何區分?圖騰真的有用嗎?
    說到這裡的話,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區分現實和夢境?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不可能是一個問題,因為不管做什麼夢,你總有醒的時候。而從這部電影的角度來看,因為築夢師可以人為直接構築夢境世界,藥劑師可以讓人直接沉睡並且保持清醒狀態進入夢境世界,所以區分夢境和現實的手段便直接設定了一個「圖騰」的存在,用「圖騰」來判斷夢境和現實。
  • 詩意在夢境中照進現實,電影《路邊野餐》關於人生的回味與思考
    關於過去和未來,人們不會過多地停留在對過去的回憶中,而是滿懷希望地對未來充滿憧憬。夢境裡一事一物,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絲蹤影,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就在於看待人生的心境不一樣。夢境與現實的結合,能夠吸引觀眾深入電影當中,成為電影美學中的成功典範,畢贛執導的電影《路邊野餐》就是這樣。
  • 你能分清夢境與現實嗎?
    現實中的夢境裡時間流逝真的會變慢嗎?從主觀感受來看,真的會。午間打了個瞌睡,做了一個感覺長長的至少一兩個小時信息量的夢,結果醒來一看表,發現居然只睡了十幾分鐘而已。在某些與夢境類似的意識狀態裡,也很明顯地有這種主觀時間遠遠長於實際時間的情況,比如2004年前後曾在國內很多中小學校園和某些娛樂場所風行過一陣的「死亡遊戲」。
  • 夢如人生:夢境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讀《夢寐》,其中一則一則簡短小文,讓你不得不驚嘆於夢境的奇特——夢中境況,就像真的一樣,夢中情景,簡直是詩人與現實生活有所交集的另一種生活。 夢中,參廖法師和現實中一樣,帶著捲軸來拜訪蘇東坡。醒來,他還記得夢中「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這樣兩句詩; 生日前一天,蘇東坡在夢裡和弟弟子由一起去京城,途遇僧人,手託木塔,木塔裡面的舍利子燦然如花。後來僧人把舍利子分成三份,三人各自服下。
  • 《一千零一夜》簡介,夢境與現實的相互照耀
    這個缺點嚴重地影響了她的生活,使她在工作上難以展開拳腳、實現理想,同時也不敢向愛慕的老闆柏海表達情感。一次意外的機會,她和柏海參加了好夢科技公司推出的改善睡眠的高科技手環測試。手環中功能磁共振儀器發生故障,誤將凌凌七的腦電波數據傳輸到了柏海的夢境模型中,這一失誤,讓凌凌七獲得了進入柏海夢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