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遊戲之「抄襲是個圈」

2020-12-23 網娛觀察家

作者 / 艾木子

昨晚,《極限挑戰》第六季播出。

經歷了第五季的人員「換血」,《極限挑戰》第六季再換嘉賓,除保留原「男人幫」成員王迅、張藝興外,新邀請了郭京飛、鄧倫擔任常駐嘉賓。

用一季時間讓觀眾接受了「男人幫」的解體後,節目數據反倒稍有回升。首播當晚,CSM59城市網收視率達2.267%、收視份額佔9.38%;CSM全國網收視率達0.75%,高於第五季首播時1.812%和0.62%的收視數據。

但僅僅過了一個晚上,今天上午,《極限挑戰》第六季被爆出,遊戲環節抄襲韓國綜藝《新西遊記4》。

事件最早從韓國論壇theqoo發酵,有韓國網友將《極限挑戰》第六季中「看圖識人/物」以及「戴小孔帽子踢足球」的遊戲片段與韓國綜藝《新西遊記4》中的遊戲片段進行對比,發現從遊戲規則到鏡頭設置,兩個遊戲片段幾乎完全相同。

圖片來源:微博@韓流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遊記》作為韓國綜藝製作人羅英錫在2015年推出的韓國網綜,與中國頗有淵源。第一季首期在中國西安進行錄製,並在韓國網站NAVER和中國騰訊視頻同步播出,首播日點擊量在韓網中網同時突破500萬次。

也正因此,該風波在韓國及中國的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韓國網友更是藉此來了波更廣義的「文化攻擊」。

但另一邊,也有網友指出,此次涉及到的兩個疑似抄襲環節,其中「戴著小孔帽子踢球的遊戲」在《新西遊記》之前,曾出現在某日綜之中,如今再次借鑑算不上侵權;看圖識人則可類比於「你畫我猜」,屬於通用遊戲,不構成侵權。

必須承認的是,相比於綜藝整體創意、框架以及商標的抄襲,娛樂向綜藝中關於遊戲「借鑑」的侵權問題一直處於版權的灰色地帶,是否真的構成侵權,其實要考慮非常多方面的因素。

國產綜藝遊戲「借鑑」史

如果你是《極限挑戰》的老粉,你一定覺得今天的場景似曾相識。

就在去年,《極限挑戰》第五季上線後也曾引起熱議。

當時的節目中,新加入成員迪麗熱巴、雷佳音、嶽雲鵬在第一期,進入了節目專門為其準備的貨櫃,並通過遊戲,最終完成新嘉賓的亮相。但播出沒多久,該內容被爆疑似借鑑韓國綜藝《Running Man》中某期開頭畫面。

追根溯源,觀眾對於《極限挑戰》內容版權的關注,源於《極限挑戰》第一季引進時被「截胡「的版權,網傳當時《極限挑戰》本計劃購買韓國《無限挑戰》的綜藝版權,但口頭約定後,版權被央視購買,改為《了不起的挑戰》,《極限挑戰》在聘請了《無限挑戰》及《Running Man》的部分拍攝團隊後,不得已推出了無版權的近似版本。

好在節目的六位嘉賓,依靠節目中碰撞出的「默契」以及不按劇本、套路進行互動模式,組建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男人幫」,在後續的幾季中,原創篇幅情節大量增加,《極限挑戰》也暫免於輿論風評。

然而第五季、第六季連續兩季再次將節目推到風口浪尖。

即便是買了節目整體版權的綜藝,也逃不開現成「遊戲」的誘惑,加之相比於照搬節目整體框架,國內觀眾及綜藝製作團隊對於節目中遊戲環節「借鑑」的寬容度更高,競技類綜藝中,被「借鑑」的遊戲也越來越多。

在去年,同樣經歷了「換血」的《奔跑吧》在某一期中,採用的綁住嘉賓手腳讓其跪在地上吃蛋糕的遊戲環節,被網友發現在遊戲形式和道具布置上,原搬日本綜藝《NTV人氣番組NO.1決定戰》。

《爸爸去哪兒》在引進時雖然購買了韓國版權,但第五季中,陳小春戴「包公面具」、杜江砸熟雞蛋過關的遊戲環節還是被揪出疑似借鑑《新西遊記4》。

除此之外,由於很多遊戲本身不涉及臺本,侵權判定也較為模糊,老牌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也均被爆遊戲設置「借鑑」日本綜藝《VS嵐》。

也難怪有網友調侃,日韓綜藝幾乎養活了國產綜藝遊戲的大半江山。

但事實上,「遊戲借鑑」這事,日韓綜藝人也沒少做。

比如說韓國的爆款綜藝《Running Man》曾在遊戲設置上,借鑑日本綜藝《VS嵐》。

一個名為「房與房之間」之間的遊戲先後出現在日本的《マジカル頭悩パワー!!》、韓國的《神話放送》以及中國的《快樂大本營》中。

包括此次陷入質疑的「小孔帽」遊戲,在《極限挑戰》第六季之前,曾出現在《快樂大本營》節目中,當時,同樣引發了國產綜藝借鑑《新西遊記》的熱議。

但不管你是否承認,嚴格來說,經歷了日本綜藝上的初亮相,《新西遊記》中的爆紅,《快樂大本營》中的「借鑑」,到了《極限挑戰》,你其實很難界定,該遊戲環節是否真的構成侵權。

既然抄襲是個圈,

誰該為「遊戲借鑑」負責?

嚴格來說,綜藝節目的版權屬於集合權利,一般包括文字腳本、製作流程、節目大綱、分鏡頭劇本等多項版權在內。

購買綜藝節目版權並非直接購買創意,而是購買綜藝的固定的臺本和拍攝方案。

雖然綜藝節目整體而言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但由於我國著作權法只保護節目製作程序、技術和知識,綜藝中屬於「創意」層面的遊戲規則、情節設定等並不屬於著作權保護的範疇,只有通過技術方案實現遊戲效果,是可以依靠技術方案保護方面的法律進行保護。

但這並不意味著,綜藝中只借鑑遊戲環節的行為可以完全規避侵權問題。

智慧財產權專家徐西江律師在接受網娛君採訪時對該問題給出了明確的判定,他表示,當下綜藝節目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就綜藝節目中的遊戲環節而言,判斷是否侵權首先要判定遊戲環節是否具有獨創性。

舉例來說,像《王牌對王牌》中常用的「傳聲筒」、「你畫我猜」等遊戲並非某一綜藝製作團隊獨創,即屬於公有領域的資源,任何節目都可以進行使用,但如果一個公用領域的遊戲通過鏡頭切換、畫面設置成為了劇本情節的一部分,再被挪用就會構成侵權。

由此延伸出的是,針對劇本類綜藝,特定情節下的遊戲即具有獨創性,但如果並非首次出現,遊戲本身亦可以劃分至公有領域資源。

但就遊戲而言,是否具有獨創性其實很難判斷。一方面,創作領域的創意重合的確時有發生,另一方面,對於設計跨國侵權問題的節目來說,對於著作權保護的不同定義決定著很難界定遊戲是否為原創,再加上針對遊戲進行的法律制裁實則很難做到,越來越多的競技類綜藝節目開始「舍大保小」,在不碰觸節目整體創意框架抄襲的基礎上,採用「借鑑」的原則。

但如此「借鑑」,在更多人看來,即便最終「罪名」不成立,同樣是對「創意」的沿襲,在如今綜藝環境大好的情況下, 相比於抄完了再去想著「亡羊補牢「,花心思研發原創遊戲,真的就那麼難麼?

相關焦點

  • 「叔圈綜藝」的出圈之路
    不過,本著看哥哥們為了出道拿出十八般武藝的吃瓜群眾很快就失望了,這並不是一檔「姐姐們」的姊妹篇綜藝,而是一檔以簡單遊戲為主題的代際互動觀察類綜藝。然而在失望之餘,以胡軍王耀慶為代表的大叔們卻給人帶來了意外之喜,情商智商雙高、段子雞湯齊飛的叔叔們,著實為一檔主題本來非常平庸的綜藝增色不少。看夠了鮮肉們的各種才藝展示,大叔們來綜藝中拯救觀眾的審美疲勞了,「叔圈」綜藝出圈的同時,也在加速破圈。
  • 綜藝遊戲之:抄襲是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但僅僅過了一個晚上,今天上午,《極限挑戰》第六季被爆出,遊戲環節抄襲韓國綜藝《新西遊記4》。 必須承認的是,相比於綜藝整體創意、框架以及商標的抄襲,娛樂向綜藝中關於遊戲「借鑑」的侵權問題一直處於版權的灰色地帶,是否真的構成侵權,其實要考慮非常多方面的因素。 國產綜藝遊戲「借鑑」史 如果你是《極限挑戰》的老粉,你一定覺得今天的場景似曾相識。 就在去年,《極限挑戰》第五季上線後也曾引起熱議。
  • 國產王炸綜藝來襲|面對選手抄襲,王一博直言喜歡「原創」
    張大奕繼「小三」、「懷孕」、「婚紗照」等各種事件之後,又有網友指出,她5月份新上的產品全部都是抄襲。之前的,唐七公子的成名之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也被指抄襲。《偶像練習生》是對其重點IP《produce101》的侵權;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證據確鑿,法院宣判。
  • 「叔圈綜藝」破圈,中年危機如何成為轉機
    不過,本著看哥哥們為了出道拿出十八般武藝的吃瓜群眾很快就失望了,這並不是一檔「姐姐們」的姊妹篇綜藝,而是一檔以簡單遊戲為主題的代際互動觀察類綜藝。然而在失望之餘,以胡軍王耀慶為代表的大叔們卻給人帶來了意外之喜,情商智商雙高、段子雞湯齊飛的叔叔們,著實為一檔主題本來非常平庸的綜藝增色不少。看夠了鮮肉們的各種才藝展示,大叔們來綜藝中拯救觀眾的審美疲勞了,「叔圈」綜藝出圈的同時,也在加速破圈。
  • 一檔韓國「電競選秀」綜藝,目標居然不是破圈
    電競破圈的道路還很漫長,在這條路上,綜藝是電競的破圈抓手嗎?最近有一檔韓國的「電競選秀」綜藝,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去破圈,而是努力講好電競硬核故事。01電競「明星」助陣,選手水平「不一般」「明星」是各類綜藝節目的常客,而選秀節目的導師,自然也是由在該領域頗有建樹的「明星」擔任。
  • 這檔「抄襲」Netflix 真人秀的內地綜藝,究竟想幹嘛?
    這些年,內地綜藝「借鑑」或者「模仿」國外節目模式的例子,不勝枚舉。
  • 《RunningMan》遊戲抄襲日本綜藝?
    近日,SBS綜藝節目《Running man》(以下簡稱《RM》)陷入「抄襲風波」,觀眾質疑節目中出現的遊戲有抄襲日本富士電視臺綜藝節目《VS嵐》之嫌,引發輿論關注。左圖為日本《VS嵐》,右圖為韓國《RM》在本月6日播出的《RM》中,成員們與首爾市民一同玩起了桌球遊戲。
  • 綜藝濾鏡是「提咖」的重要因素 | 演員選擇綜藝法則
    從目前口碑來看,作為唱跳能力靠前的選手,王鷗的口碑卻未能與之成正比,不少人指出她拿了「藍盈瑩劇本」,輸贏心過強,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也有不少網友見縫插針科普她的各種歷史。演技自然是演員的立身之本,但從大量演員因綜藝而收穫人氣,得到更多的曝光和商務資源,進而在影視項目前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在影視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這樣的「提咖鏈」說明了「人氣」對於演員來說亦是不可或缺的底氣,綜藝則是幫助其獲得人氣的「性價比」最高的途徑。有的演員登上綜藝實現國民度的提升,有的演員則暴露缺陷,惹來諸多「黑料」,也有像王鷗這樣的參加不同的綜藝會獲得兩極化評價的演員。
  • 被「帶貨王」吳亦凡狂贊的設計師蘇五口,除「抄襲鞋」外,還為潮流圈帶來何種新創意?
    吳亦凡作為潮流圈公認最能帶貨的男明星之一,最近他的潮流新綜藝《潮玩人類在哪裡》又在微博熱搜刷屏了!由三位最頂尖的潮流ICON吳亦凡、吳建豪、李燦森擔任發起人,並邀請國內 55位頂級穿搭潮人的豪華陣容,讓這個綜藝註定離不開球鞋與潮牌!
  • 「日本帝王級牛郎」羅蘭創立品牌被曝抄襲!正式道歉並已全面撤除
    以年收入超過3億日幣而爆紅於電視綜藝圈的「日本帝王級牛郎
  • 從動森到塞爾達:在遊戲裡使用「綜藝體」是否搞錯了什麼?
    「標題字體」在遊戲中的使用讀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的字體出了什麼問題。雖然遊戲中的對白字幕算不上「大段」正文,但也無疑屬於「用於讀的字」,卻使用了為標題廣告而設計的綜藝體。《曠野之息》中的綜藝體地名。
  • 韓媒點名國內綜藝《我家那小子》抄襲.
    有趣就無罪,從《尹食堂》到《我家的熊孩子》,抄襲肆虐。SBS《我家的熊孩子》出現中國抄褻版。「冒牌和抄褻的天堂」中國,此次從編輯到攝影棚結構也原封不動地學習《爸爸去哪兒》開始,一直到《孝利家民宿》、《 Show me the money》、《尹食堂》中國對韓國人氣綜藝節目的「追隨」漸入佳境。
  • 抄襲「愛情公寓」,笑死我了
    原標題:抄襲「愛情公寓」,笑死我了 關於「愛情公寓」抄襲風波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膩了吧! 可今天小黑要安利給你們的這部片紙,居然"無恥"的抄襲「愛情公寓」。 更氣人的是這部抄襲的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居然有6.9分!
  • 那些豆瓣9.0的「神作」,都是抄襲的嗎?
    但自打「抄襲」這頂帽子扣在諾蘭頭上,「發現諾蘭的抄襲」仿佛還形成了一種流行文化。誰要是先發現了抄襲證據,仿佛便能把大旗插到未知大陸上一般。看似是那麼回事兒的講法無數,子虛烏有的謠言漫天飛舞。相似之處乍看挺多,創作時間又相隔30年,「諾蘭抄襲」的說法就這麼傳開了。直到2020年,這幾張圖已經傳了好幾百手,被壓縮成了AV畫質,仍被視為諾蘭的把柄。但這真是個把柄嗎?
  • 這個夏天,請務必期待「元氣哥哥」玩轉代際新綜藝
    畢竟,誰不想當個簡簡單單的「吃瓜群眾」,看看自己的「爸爸」「叔叔」「兄弟」「子侄」玩屬於自己童年的遊戲會怎麼樣,自己能不能輕鬆勝過他們?而他們又能否認同這些遊戲?首先這款綜藝的本質是一款「代際新綜藝」。與之前的「代際綜藝」相比,以往的代際綜藝更多以「慢綜藝」「觀察類」「家庭情感」「長輩溝通」等為關鍵詞展開,雖不乏溫馨之處,但很少有能讓幾代人「玩」在一起的歡樂向「代際綜藝」。
  • 國產綜藝被罵「抄襲」,有些話不得不說
    最近幾年,我們的綜藝好像很喜歡「引進」「借鑑」國外的成功案例。從選秀到真人秀,無一例外。如果拿過來,能融入自己的想法和特色,有自己的東西,那還另說,可大部分,都「水土不服」,甚至翻車。最近,有關幾檔綜藝節目的抄襲風波,鬧得沸沸揚揚。
  • 《青你2》練習生「抄襲臺灣創作者」!陸網友氣炸:丟臉丟到牆外
    大陸網紅「林小宅」去年參加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雖然沒有成功出道,但也讓她的知名度和人氣都高漲不少,原本是網紅的她節目結束後也回歸自己原本的事業,也在YouTube上開通頻道準備拓展海外知名度,但繼先前頻頻因為戀情、緋聞登上新聞版面,負面爭議纏身的她近來再度被翻出抄襲事蹟,引發網友熱議。
  • 天貓首個「遊戲同好日」,用熱愛撩動「Z世代」
    由此,如何為年輕人定義「創造」,提供「選擇」,並且為其呈現「展示」的舞臺,成為與之溝通的核心問題。捱過疫情重壓下的2020,人們對新年充滿了期待和憧憬。誰能給到跨年的第一場驚喜,誰就能搶先佔領年輕消費群的心智。
  • 關於「米菲兔」被「抄襲」,我的看法
    在國內一位藝術家的展上,《鴨兔元旦》系列和荷蘭卡通形象「米菲兔」有相當緊密的關聯,似乎已經是不打自招的「抄襲」實錘了。
  • 這綜藝太可怕了,中國韓國都在「抄」它
    也不得不承認,它是上半年當之無愧的國產綜藝流量之王。中國的娛樂圈,已經被這類選秀和偶像佔據了大片天地。但在隔壁日本,20多年來最流行的都是同一部異類綜藝。在節目裡種植的「新男」大米,還被送到了首相官邸。好吃到安倍都忍不住發推打call。前段時間,國產綜藝抄襲韓綜的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