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孔聖枕中丹-治健忘諸證】

2021-03-04 民間偏方奇效方大全

 請點擊上面 免費關注... 

孔聖枕中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由龜板、龍骨、遠志、菖蒲四味蜜丸,黃酒送服。

孔聖枕中丹主要用於治療心血虛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有補心、安神、益智之功。

「孔聖」,指孔子,歷代尊為「聖人」;「枕中」,古時枕形箱篋,中可儲物。

本方取龜(版)屬陰而靈、龍(屬)陽而靈,借二物之陰陽,以補身之陰陽,假二物之靈氣,以補心之靈氣,再佐以芳香苦辛之味,通腎起以開心竅。

本方服之可治健忘諸證,使人智慧聰明,讀過之書猶如古時聖人一樣過目成誦,又如藏於枕篋一般勞記不忘。故稱為「孔聖枕中丹」。

別名孔子大聖知枕中方(《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孔子枕中散(《千金翼方》卷十六)、孔聖枕中丹(《醫方集解》)。

處方龜甲 龍骨 遠志 石菖蒲各等分

製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重鎮安神。治思慮過多,陰虛火旺,健忘多夢,心悸怔忡,頭暈失眠,遺精盜汗。

用法用量每次1克,食後用酒和服,一日三次。

備註方中龜版滋陰降火;龍骨鎮心安神;遠志、菖蒲既能安神益智,又能祛痰利竅。配合成方,共奏滋陰降火、鎮心安神之功。

摘錄《醫心方》卷二十六引《葛氏方》

推薦閱讀:

1、照方抓藥,藥到病除

2、專方妙方秘傳

3、中醫最高級秘方

4、對症下藥,卓效良方

5、清宮御醫的幾個祖傳效方

6、一劑愈神方,收藏轉發功德無量

小編的請求:

微信改版後,小編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來越少人看到,小編都快要失業了~為了能繼續為大家服務,請喜歡和支持民間偏方奇效方的朋友,千萬!一定!要記得星標哦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一起為中醫智慧加油!

相關焦點

  • 天王補心丹
    方藥分析:    天王補心丹為安神名方,出自《校注婦人良方》。本方以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陰虛血少,虛火內擾證。臨床症見心悸怔忡,虛煩失眠,神疲健忘,或夢遺,手足心熱,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本方治證,多由憂愁思慮太過,暗耗心腎陰血,以致心腎兩虧,陰虛血少,虛火內擾所致。
  • 一個古方-----天王補心丹
    方藥分析:    天王補心丹為安神名方,出自《校注婦人良方》。本方以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陰虛血少,虛火內擾證。臨床症見心悸怔忡,虛煩失眠,神疲健忘,或夢遺,手足心熱,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本方治證,多由憂愁思慮太過,暗耗心腎陰血,以致心腎兩虧,陰虛血少,虛火內擾所致。
  • 一個古方----天王補心丹
    方藥分析:    天王補心丹為安神名方,出自《校注婦人良方》。本方以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陰虛血少,虛火內擾證。臨床症見心悸怔忡,虛煩失眠,神疲健忘,或夢遺,手足心熱,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本方治證,多由憂愁思慮太過,暗耗心腎陰血,以致心腎兩虧,陰虛血少,虛火內擾所致。
  • 健忘,記憶力減退怎麼辦才好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了健忘。比如,中醫四大經典中的《內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中都有關於健忘的論述。 中醫如何治療健忘呢? 一般來說,治療健忘的經典名方是唐代藥王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的開心散,開心散由人參、茯苓、遠志、菖蒲四味藥組成,又名定志小丸。 從文獻中可以看到,開心散衍生出了很多類方,包括孔子大聖知枕中方、菖蒲益智丸、小定志丸、遠志丸和聰明湯等等。這些藥方的主藥與開心散基本相同。
  • 靈素之問|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
    臣意即診之,告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為藥精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將發臃。」遂曰:「扁鵲曰『陰石以治陽(陰)病,陽石以治陰(陽)病』。夫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故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中寒,即為陽石剛齊治之。」臣意曰:「公所論遠矣。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裡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
  • 年老體衰苦健忘,藥王親制開心方
    開心散最早見於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又稱《千金要方》,《千金方》),由遠志、人參、茯苓、菖蒲四味藥組成。開心散的組成至今存在著一定分歧,這個分歧又有兩個方面,其一,開心散組方中藥物數量的問題,比較常見的版本(目前國內流傳的《千金要方》有40多個版本,宋刻本版《千金要方》被認為是比較正統的版本,但國內已佚,日本上杉氏仍珍藏,1848
  • 卷之一 治諸風
    生烏犀屑(研)硃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半兩)熬成膏),成劑,盛不津器中,並旋丸如猝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  [卷之一\治諸風] 靈寶丹  (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治中風手足不仁,言澀。
  • 從《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看孫思邈的養生理念
    《千金要方》第二十七卷、《千金翼方》第十二卷,兩個整卷中,大談養性。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將養生大要總結出十條:「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曰養形,四曰導引,五曰言論,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把「嗇神」、「愛氣」列為首二條,所謂「嗇神」,就是恬澹虛無,排除雜念,做事有節有度,絕不放縱情志。所謂「愛氣」,是在嗇神的前提下,以己之神,養己之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語)。
  • 從《千金方》裡,翻出一張美白方!兩味藥,治皮膚粗糙、黑厚
    本文理論依據:《千金要方》、《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常常說,在中醫的浩瀚海洋裡,有數不清的珍寶。 它們都凝結著歷代中醫人,對人間蒼生的一片大愛。 現在,我給你說的這個,就是一顆很容易被忽視的珍珠。
  • 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千金方》
    在它喉嚨中卡著一根大骨頭,吞吐兩難,怪不得老虎痛苦萬分。於是孫思邈指引老虎到自家門口,順手將大門上的門環取了下來,撐住老虎的嘴,而用手從門環中伸入老虎的喉嚨,終於把那根卡住的骨頭取了出來。老虎得救以後,不願離開孫思邈,就一直在他的大門口守侯。但老虎守在門口,把前來求醫的病人都嚇跑了。孫思邈平時看好了許多病人,他們為了感激他的恩情,所以凡被他治好的病人都在他屋後栽一棵杏樹。
  • 吳茱萸湯證治探析
    由此觀之,吳茱萸湯在《傷寒論》中應用廣泛。在現代臨床,也多將吳茱萸湯應用於嘔逆、煩躁、頭痛、胃源性眩暈、視神經嘔吐、精神分裂症、嗜睡症、更年期症候群等[1],但吳茱萸湯的深層病機尚需探究。現據相關原文來探析吳茱萸湯的相關證治。
  • [101-06]-備急千金要方<用藥>
    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每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倍其數,合七百三十名也。
  • 一味開心散,可治善忘,甚至老年痴呆!
    在名詞解釋中,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狀。多因心脾虧損,精氣不足,或痰濁擾心等所致。這是日常忘事的升級版,有點嚴重了。心脾兩虛,是指心血不足和脾失健運共存的證候。年老精氣不足,也就是腎精、脾氣、心神不足。簡單說法,就是精氣神不足。腎精,是先天之精。脾氣,為水谷之氣(宗氣)。神從廣義上講包含人的情緒、精神神志等,而在狹義中心主神,神即心神。精可化氣,氣能生精,精氣化神,神御精氣。
  • 孫思邈曾說:解死人衣,灸臍中,凡落水經一宿猶可活.......真的假的??
    名醫孫思邈曾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五·備急方》記載到:「治落水死方:解死人衣,灸臍中。凡落水經一宿猶可活。」宋代名醫王執中在他所寫的《針灸資生經》中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至於他老人家是從孫真人那裡抄襲來的還是經過他本人治療總結的,我們已經無從考證。
  • 中醫外治之箍圍療法
    徐大椿《醫學源流論》強調「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圍藥」。 two 2 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詳細記載了本法的應用:「凡癰,無問大小,已覺即取膠如手掌大,暖水浸令軟,看大小當頭上開一孔如錢眼大,貼腫上令相當,須臾乾急。若未有膿者,即定不長。已作膿者,當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