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上海視障人士出行,能夠一鍵「下單」

2020-12-23 瀟湘晨報

12月15下午5點半,張江集電港的高樓已被夜色吞沒。助殘志願者夏燕平像往常一樣,提早一刻鐘在便利店內等待服務對象——在園區工作的盲人蔡東嶽。

"志願者工作快做了三年。"夏燕平展示手機,向記者介紹經歷,"今年的服務時長累計68.56小時,服務次數25次。"2017年底,浦東殘聯推出"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項目,通過網上預約、定點定時、全程陪護,讓盲人出行像網約車接單一樣便捷。

在App上盲人可以通過"下單"的方式尋求志願者的幫助

項目伊始,夏燕平從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助殘服務的照片,她心想幫助有需求的人竟能如此直接與快捷,便在App上註冊接單,一幹就是三年。

正說著,蔡東嶽在同事引導下來到了便利店。"我在集電港一家企業兼職,從事音頻測試方面的工作。"蔡東嶽邊說話,邊挽住夏燕平。一男一女,一個盲人一個健全人,就這麼組隊從夜色中出發了。

"來,要下臺階了,一、二、三,下來了!"

"小心,前面的盲道有車擋住了"

"綠燈了,我們開始過馬路了哦"

……

有一首歌唱得好,"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出行服務中的夏燕平就仿佛成了蔡東嶽的眼睛。同時,在步履一致,並肩同行中,他倆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蔡東嶽與夏燕平

因為從龍東大道3000號回川沙的家,需要坐公交車再換地鐵,碰上晚高峰一趟路就得1個半小時,無論在公交車上,還是地鐵站中,他們都會利用空閒交流最近的際遇,話不停,挽著的手臂也未曾鬆開。

"我做志願者沒想那麼多理由,因為能幫助別人就很快樂,何況我們已經是朋友了,幫助朋友更加快樂!"夏燕平看看身邊的蔡東嶽,小夥子立馬接話,"對啊,我們早就是朋友了!"

我們也忍不住被逗笑,12月底的上海陰冷得過分,但他倆卻那麼的溫暖,行走在寒風中,互相扶持。健全人可以做志願者,視障者也可以通過App做志願者。

12月18日的中午,浦東圖書館無障礙服務中心裡熱鬧非常。何瑞芸和陳信豔正在忙著排練浦東新區盲協籌備的一出話劇。

何瑞芸與陳信豔

63歲的陳信豔是志願者,也是一名視障者。"我雙眼2000多度近視,眼底有些問題,將來很有可能會失明。"她看著記者,訴說幫助他人的理由,"很簡單,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體會志願者的心情,因為將來我也會需要他們幫助,我會告訴未來幫助我的人,曾經我也是你們的一份子。"

何瑞芸是這次演出的編劇之一,小姑娘笑起來很靦腆,但提到陳信豔對她的幫助,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一般,"過去出門都需要親人來陪伴,但誰都要上班,誰都有事情,親人也無法一直相伴。在App上下單後,讓陳老師這樣有心的志願者來接單,解決盲人最大的需求——有人陪自己出門,一次次相伴出行到如今一起參與話劇,陳老師就像是我的親人。"

白天黑夜,志願者與盲人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角落。

下單接單,手機上的數字與文字記錄著愛心傳遞。

如果你也有心,也可以註冊成為志願者,加入幫助他人的隊伍,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光明。(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蕭君瑋 記者 董怡虹 孔明哲)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你是我的眼!上海盲人出行,能夠一鍵「下單」,預約志願者陪護
    2017年底,浦東殘聯推出「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項目,通過網上預約、定點定時、全程陪護,讓盲人出行像網約車接單一樣便捷。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項目伊始,夏燕平從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助殘服務的照片,她心想幫助有需求的人竟能如此直接與快捷,便在App上註冊接單,一幹就是三年。
  • 我是你的眼:點亮你的前路,溫暖我的世界
    「顧姐姐,你忘啦,這是我家,我比你熟悉。」「對對對……習慣成自然了。」發出這銀鈴般笑聲的,一位叫顧瓊,一位叫顧美紅,兩人因為一個叫作「我是你的眼」志願項目而結緣。這是一個針對視障人士的助行項目,由普通人擔任志願者,做視障人士的眼睛,幫助他們穿梭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 《兩束光》:視障人士的藍天
    不知道為什麼,一聽到這首歌,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柔軟。「獨自孤單嗎?流著眼淚嗎?閉上你的眼睛。那蔚藍的天空會來到你的面前。」
  • AI避障正在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善良的科技不會忘掉任何一個人
    隨著全國範圍內殘障人士出行基礎設施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能夠較為方便的出行。不過即便如此,目前殘障人士仍有很多出行細節問題難以解決。以視障人士為例,經常會有長歪的樹枝垂到盲道上。視障人士依靠目前的盲杖和導盲犬,僅能探測腳下的情況,對於頭頂的樹枝卻無能為力。「每次遇到這種樹枝,就只能毫無感知的撞上去,被戳的鼻青臉腫。」
  • 視障人士可在線上隨時「看」電影
    無障礙電影,是專門為了方便殘疾人士觀看的經過加工的電影,它通過增補大量配音解說、字幕或者手語,讓視力或者聽力殘疾人士可以了解電影內容。移動電影院無障礙版專為因出行不便或沒有線下無障礙觀影條件的視力殘疾人打造,可以讓他們在任何場所、任何時間,拿出手機隨時隨地「看」無障礙電影,為其打造一條暢通無阻的「觀」影新通道。
  • 【藝術+】視障人士是如何欣賞視覺藝術作品的?
    自從近200年前發明了布萊葉盲文,對視障人士的關注與幫助就不再局限於對醫療、出行等硬體設施的完善,保障其平等獲得信息以及審美的權利也是整個社會各界努力的方向。1. 語音服務視覺描述是為視障人士提供專門的語音服務,用系統化的視覺描述語言描述藝術品的內容、構圖、甚至是顏色。
  • 視障人士如何「看」電影?「光明影院」說給你聽
    如何滿足視障人士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廣泛關注。  為了幫助視障人士「看」電影,儘可能地感受電影藝術的魅力,近年來,不少公益組織都在努力,成立無障礙電影工作室、推出無障礙電影專場……其中,「光明影院」項目通過在電影臺詞的間隙插入對影片畫面的講解,描述畫面內容以及想表達的內涵,為視障人群講解優秀影片,並在全國進行公益推廣。
  • 《山河故人》出無障礙版,視障人士也可觀看!上海版專師生助力打開...
    今天(5月21日)是全球第九個無障礙宣傳日(Global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Day),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上海版專)聯合多家單位發起了《文娛無障礙》項目,響應「無礙世界,有愛必達」主題活動,推出體驗影片——賈樟柯導演作品《山河故人》無障礙版先導片
  • 你是我的眼,邯山區「天使之眼」讓盲人對電影「看」得見
    電影中的一幕幕場景,通過志願者聲情並茂的描繪,都已經深深刻在了我心上!」散場後,因意外失明的觀眾秦書信動情表示。效果雖好,但電影「講」起來卻並非易事。影片放映前,志願講解員首先向觀眾描繪出故事大綱,介紹主要人物,之後再播放電影,對電影中無對白、僅有畫面或音樂出現的部分進行描述說明,讓視障人士能夠通過聽覺串聯起前後劇情,「看」懂電影。
  • 僅憑一款神奇的貼紙,竟為1300萬視障人士打開了一道任意門
    ——黃裕翔▌ 視障人士的孤獨星球其實,在這個世界裡,從來都不缺勤奮努力的人,而像裕翔一樣,為了自我尊嚴及存在感而執著維護的視障朋友並不在少數,但似乎大家很少會跳出影片回歸現實,真正在乎並且關懷這類人群的孤獨與無助。
  • 我是視障女孩,我偏不做「盲人推拿」|深度人物
    收到第一筆兼職薪水的情景,馬寅青記得很清晰——那是一本長篇,馬寅青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才錄完,收到稿費後,她馬上去淘寶下單了一大堆零食,「我也能靠有聲書掙錢了!」這讓她看到了視障人士的另一種職業可能性。「我不是一個很長情的人,對喜歡的東西從來都是三分鐘熱度。」馬寅青從2010年開始接觸「有聲」,到現在已十年。在有聲書的世界裡,她找到了一種成為「主角」的感覺。
  • 用科技「讀光」:無障礙服務設施為視障人士開啟新生活
    中國殘聯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呂世明表示,引進高科技,為廣大殘障人士提供智能化服務,是幫助他們改善生存狀況、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視障人士先一步分享到科技進步與數位化的成果,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科技普惠。」
  • 百度地圖:已實現針對視障人士的全場景語音交互 提供無障礙電梯...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25日消息,在鳳凰網 · 凰家評測和知乎舉辦的「科技消除障礙」主題圓桌活動上,百度表示,視障人士外出時可以用百度地圖呼喚「小度小度」、發起語音指令,查詢自己的所在位置和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並跟隨語音導航前往,實現全場景語音交互。
  • 口述影像志願者助百名視障人士「看」國慶直播
    「十年前我也看過閱兵儀式,但只能聽見畫外音和解說來猜測宏大場面,對於畫面信息一無所知。如今通過口述影像活動,我終於也能夠感知細節,切身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時間緊迫志願者團隊迎挑戰廣州圖書館自2014年開始嘗試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電影專場服務,每月一場。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光明影院」公益放映「講」電影給視障人士「看」
    記者 李昊 攝「聽電影就像身臨其境」視障人士體驗「觀」影對於視障人士,看電影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光明影院」的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希望。「過去看電影,只能聽到音樂和對話,基本上不知道演的內容。」三亞市盲人協會主席黎紹雲因意外後天失明,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觀看無障礙電影。
  • 專訪視障音樂人陳偉傑:音樂是我的眼,廣州是逐夢人的家
    相比於其他殘障人士可能更傾向於宅在家裡,陳偉傑卻更願意闖蕩四方。至今,因演出的需要,他已經去過北京、深圳、雲南、臺灣等十多個不同的省市,「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他說:「走出去真的很重要,它能讓你對接到更多的資源,這些機遇不是在家裡等著就能來到的。」現在,通過朋友的幫助,陳偉傑在廣州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平常可以錄製音樂,也為從幾歲到七八十歲不等的學生授課尤克裡裡。
  • 走進「黑暗工作坊」感受視障人群的真實生活
    客廳中慢慢觸摸桌子邊緣□記者賀笑天劉瑤實習生王堃文圖核心提示|走進黑暗,對健康的你來講,是每晚的享受,對視障人士來說,卻是一生的磨礪。昨天是國際盲人節,大河報聯合鄭州市和勤青年志願互助中心,邀請公交司機、眼科醫生、企業高管、電臺主持人等一起加入「黑暗工作坊」,體驗白天去懂夜的黑。
  • 視障人士走進影院共賞無障礙電影
    本報三亞12月9日電(記者梁冰)今天上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光明影院」公益放映單元在海棠灣萬達影城舉行,活動邀請多位視障人士走進影院,共同欣賞無障礙版電影《山丹丹花兒開》,共享電影藝術。  「光明影院」是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北京歌華有線、東方嘉影共同推出的公益項目,旨在為視障人群講解優秀影片,並通過全國覆蓋的公益推廣,讓視障人群共享電影這一文化成果,傳播新時代的新思想、新氣象,為公益事業與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 關愛殘障人士 陝西視障公益組織「白手杖」登上央視《星光大道》
    我想摸摸朱迅姐姐的面龐,我也很好奇舞臺到底有多大,等我長大了也要來《星光大道》實現我的夢想……」來自陝西白手杖視障服務中心的盲童馮顥傑在2020年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第二場決賽錄製現場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 國際盲人節 | 你是我的眼 讓我「看見」世界就在我眼前
    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的色彩,卻能讀懂這個世界的聲音;他們看不到周圍人的面龐,卻能感知你我溫暖的存在。今天是第36屆國際盲人節。市殘聯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東莞共有13015名莞籍視力殘疾人士。但你有沒有發現,在街上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由於對周圍環境的陌生感,缺乏安全感的他們更願意把自己封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