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下午5點半,張江集電港的高樓已被夜色吞沒。助殘志願者夏燕平像往常一樣,提早一刻鐘在便利店內等待服務對象——在園區工作的盲人蔡東嶽。
"志願者工作快做了三年。"夏燕平展示手機,向記者介紹經歷,"今年的服務時長累計68.56小時,服務次數25次。"2017年底,浦東殘聯推出"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項目,通過網上預約、定點定時、全程陪護,讓盲人出行像網約車接單一樣便捷。
在App上盲人可以通過"下單"的方式尋求志願者的幫助
項目伊始,夏燕平從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助殘服務的照片,她心想幫助有需求的人竟能如此直接與快捷,便在App上註冊接單,一幹就是三年。
正說著,蔡東嶽在同事引導下來到了便利店。"我在集電港一家企業兼職,從事音頻測試方面的工作。"蔡東嶽邊說話,邊挽住夏燕平。一男一女,一個盲人一個健全人,就這麼組隊從夜色中出發了。
"來,要下臺階了,一、二、三,下來了!"
"小心,前面的盲道有車擋住了"
"綠燈了,我們開始過馬路了哦"
……
有一首歌唱得好,"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出行服務中的夏燕平就仿佛成了蔡東嶽的眼睛。同時,在步履一致,並肩同行中,他倆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蔡東嶽與夏燕平
因為從龍東大道3000號回川沙的家,需要坐公交車再換地鐵,碰上晚高峰一趟路就得1個半小時,無論在公交車上,還是地鐵站中,他們都會利用空閒交流最近的際遇,話不停,挽著的手臂也未曾鬆開。
"我做志願者沒想那麼多理由,因為能幫助別人就很快樂,何況我們已經是朋友了,幫助朋友更加快樂!"夏燕平看看身邊的蔡東嶽,小夥子立馬接話,"對啊,我們早就是朋友了!"
我們也忍不住被逗笑,12月底的上海陰冷得過分,但他倆卻那麼的溫暖,行走在寒風中,互相扶持。健全人可以做志願者,視障者也可以通過App做志願者。
12月18日的中午,浦東圖書館無障礙服務中心裡熱鬧非常。何瑞芸和陳信豔正在忙著排練浦東新區盲協籌備的一出話劇。
何瑞芸與陳信豔
63歲的陳信豔是志願者,也是一名視障者。"我雙眼2000多度近視,眼底有些問題,將來很有可能會失明。"她看著記者,訴說幫助他人的理由,"很簡單,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體會志願者的心情,因為將來我也會需要他們幫助,我會告訴未來幫助我的人,曾經我也是你們的一份子。"
何瑞芸是這次演出的編劇之一,小姑娘笑起來很靦腆,但提到陳信豔對她的幫助,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一般,"過去出門都需要親人來陪伴,但誰都要上班,誰都有事情,親人也無法一直相伴。在App上下單後,讓陳老師這樣有心的志願者來接單,解決盲人最大的需求——有人陪自己出門,一次次相伴出行到如今一起參與話劇,陳老師就像是我的親人。"
白天黑夜,志願者與盲人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角落。
下單接單,手機上的數字與文字記錄著愛心傳遞。
如果你也有心,也可以註冊成為志願者,加入幫助他人的隊伍,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光明。(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蕭君瑋 記者 董怡虹 孔明哲)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