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寶鑑」是什麼?「風月寶鑑」既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書。說它是一面鏡子,是說它是在《紅樓夢》第十二回出現的一面「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的寶鏡。說它是一本書,是因為《紅樓夢》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風月寶鑑》;所以說「風月寶鑑」實際上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作為「風月寶鑑」鏡,它可以照見人的『邪思妄念』。第二重含義是:「風月寶鑑」作為一本書,它照見了真實的『歷史』。
當「風月寶鑑」是一面鏡子時:它照見的是世人的『邪思妄念』
在《紅樓夢》第十二回中,賈瑞因為聽了外面的風言風語,竟然對鳳姐動了歪心思,乘著賈璉送黛玉去蘇州的空檔,時不時的來找鳳姐套近乎。被鳳姐設計整治了兩次,依然不醒悟,還是滿心裡想著鳳姐。
最終因為鳳姐指使賈蓉、賈薔設了圈套導致賈瑞欠了債務,加上他的功課又緊,而且對鳳姐的相思之情依然不減,同時還白白的受了兩回凍,所以在多方面的夾攻之下元氣大傷,得了藥石難以醫治的重症;因此跛足道人給了賈瑞一面「風月寶鑑」鏡,並囑咐他只可照正反面,方可保命。對於這面「風月寶鑑」鏡,原文描述如下:
(道士說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照。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摘自《紅樓夢》第十二回)
有不少讀者覺得賈瑞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敢打鳳姐的主意。實際上賈瑞對於鳳姐動了歪心思,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自然是想著鳳姐的美貌,另一個方面還是想通過鳳姐得些好處。
鳳姐做為榮府的管家人,雖然管理的是內宅之事,但是賈府很多家務基本都是鳳姐說了算,所以作者才會在鳳姐的判詞中,形容鳳姐和賈璉的關係是「一從二令」。也正因為如此,後來賈薔能得到去姑蘇採辦的肥差,以及後來賈芸能得到在大觀園種樹的差事,都是得鳳姐之力。正因為賈瑞有這個心思,所以作者在《紅樓夢》第十一回末尾,提到賈瑞的時候,還不忘寫旺兒媳婦送利銀一事。
賈瑞的『邪思妄念』,也是世人共有的『邪思妄念』,即:財與色。所以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說『風月寶鑑』是「單與那些聰明傑俊、風雅王孫等看照」,因為普通百姓一生只為衣食奔忙,其他無暇顧及。只有聰明人、富貴公子,這兩件物事最易得,也最容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所以作者寫的《紅樓夢》中的這群富貴公子們,大都在這兩件事中奔忙著。
當「風月寶鑑」是一本書的時:它照見了一部分真實的『歷史』
讀《紅樓夢》,常常有不少讀者說《紅樓夢》有正反兩面;而在《紅樓夢》的批語中有「【庚辰雙行夾批: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而脂硯齋先生又有批語「『凡野史具可毀,獨此書不可毀』。所以說《紅樓夢》確實有正反兩面,猶如小說中出現的「風月寶鑑鏡」一樣,正面看,看到的是紅粉佳人,反面看就是「骷髏」。而這個『骷髏』則有兩層含義,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層含義是說:紅粉之相就是骷髏之身,用一句俗語來說就是「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如果看到紅粉佳人,只迷戀她美麗的容貌,最終的結果就是骨髓枯,而《紅樓夢》中的賈瑞正是因為只看了「風月寶鑑」鏡的正面,迷戀鳳姐的容貌到無法自拔,所以才導致他自己很快就變成了一具骷髏。
第二層含義是說:「風月寶鑑」作為一本書,如果只看它的正面,看到的是大觀園中的一群紅粉佳人,如果看反面的話,就會看到無數的「骷髏」。無論《紅樓夢》的正面如何稱頌太平盛世,都遮蓋不住背面的『民不聊生』。
在《紅樓夢》第一回作者就寫到,甄士隱作為一個有自己的田莊是鄉紳,生活很是富足安逸;但是家被一場大火燒了之後,全家去田莊上卻無法安身,因為有『鼠盜』搶田奪地,又有『鼠竊狗偷』;能從一個小有人脈的鄉紳手裡搶田奪地的,恐怕除了官吏再無別人。而『鼠竊狗偷』說明當時盜竊之人極多,而歷來盜多的根源在於貧窮。這實際上就是作者描寫了當時社會的一部分現狀。正因為有這樣的現狀,所以就有了無數的『骷髏』們。
這骷髏,是無權無勢的馮淵、石呆子們
在《紅樓夢》第四回,作者通過『薛蟠打死馮淵案』點到為止的描寫了當時官場,更是通過門子之口寫出當時的現狀是:想要官做的長久,就必須得有『護官符』。什麼是『護官符』?實際上就是官吏們徇私枉法的第一手參考資料,斷案但凡牽扯到『護官符』上的家族,就只能像賈雨村判『葫蘆案』一樣,胡亂判一通了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護官符,有這樣的官場現狀,所以薛蟠才會有恃無恐地喝令手下豪奴打死了馮淵後,便無事人一樣帶著母親妹妹上京去了。從『護官符』來看,薛蟠打死馮淵看似偶爾,實際上是必然,因為有無數官吏在為他們這樣的家族保駕護航。由此可知天下有不少薛蟠,自然天下就有無數個馮淵。
判斷了『葫蘆案』的賈雨村自此便學到了做官的「精髓」,因此短短數年之間,借著賈、王兩府的勢力,便由一個知府升為了大司馬。在宦海數年之後的賈雨村,再也沒有當初的畏首畏尾,斷起案來不僅得心應手,更是「別出心裁」,以訛石呆子「拖欠了官銀」一招就輕鬆解決了令賈璉棘手的問題。天下有無數個『賈雨村』自不必說,自然就有更多的『石呆子』。
這骷髏,是辛苦大半輩子衣食不周的劉姥姥們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可以說是無數手腳不停為衣食奔忙的莊稼人的代表,就像劉姥姥對賈母說的「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裡雨裡,那有個坐著的空兒」,就是這樣也還是換不來一年的衣食,所以劉姥姥只好舍著老臉去賈府打秋風。
劉姥姥有秋風可打,是因為女婿狗兒家與王夫人家曾連過宗,有舊的交情。更是因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曾爭買田地的時候,狗兒出過不少力,周瑞家對劉姥姥的來意不好拒絕,所以才願意破例去替劉姥姥通個消息,不然劉姥姥恐怕連賈府的大門都邁不進去。
可是普天之下,那麼多種田的,『劉姥姥』們自然是數以萬計的,可是有地方打秋風的、能打到秋風的,又有幾人呢?而那些求親無門的,該如何熬過寒冷的冬天呢?恐怕也只能挨餓受凍罷了,那忍不過去的只好賣兒賣女,要是還熬不過去,就只好做『骷髏』了。
這骷髏,是被賣了的晴雯、襲人們
《紅樓夢》中賈府上上下下有幾百個丫環,而這些丫環中,有一大半都是從外面買來的。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襲人、晴雯,她們之所以被父母賣了,是因為被生活所迫。所以襲人的哥哥和母親要贖襲人的時候,襲人哭訴時,有這樣一句「當日原是你們沒飯吃,就剩我還值幾兩銀子,若不叫你們賣,沒有個看著老子娘餓死的理」,晴雯被賣時年紀更小,所以連家鄉父母都不記得。
從作者在《紅樓夢》中的描寫來看,當時買女孩子是十分容易的事情,這一點從賈薔去姑蘇置辦唱戲的樂器、行頭和採買學戲的女孩子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因為元春省親,賈薔從姑蘇一帶買來了十二個唱戲的女孩子、十個小尼姑、十個小道姑,這一總就買了至少三十二個女孩子。
能被賈府挑中的女孩子,基本都是長相都較為出眾的,那些沒有被挑中的,結局又怎樣呢?而芳官等後來的結局也是很悽慘,而這其實就是當時社會中,無數出生在底層的女孩子們的命運。
結語:在《紅樓夢》元春省親時,賈府在奢華無比的大觀園中,仿照農家建造了一處田莊『稻香村』。在賈政試寶玉詩才一回,為大觀園各處樓臺亭閣題匾額和對聯時,對於稻香村一處,寶玉的評價是「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而後來黛玉為『稻香村』題詩時,在《杏簾在望》中寫道:「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作者如此安排的意義十分深遠,可以說這正是作者寫《紅樓夢》的立意所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紅樓夢》中所描述的,正是當時社會真實的全景圖。
聲明:本文僅以《紅樓夢》前八十回作為參考依據,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