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校園香地圖」,華理師生研製「十二雅馨」香氛

2020-12-27 光明網

  「聞著親手調製的桂花香,腦海裡就自然而然浮想起秋季的華理校園。」日前,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藝術與化學」學思創團隊以校園內常見的植物和花卉為主調,精心研製「十二雅馨」香氛,12種香氛每種對應一個月份和校園一個地點,匯聚成一份獨一無二的「校園香地圖」。

  這款產品由12支獨立香氛組成,每支香氛都有獨立的名稱——逆風、傲雪、玉立、初戀、守護、笑春、遇見、不染、倔強、及第、探秋、獨放,對應的則是校園裡常見的雪松、臘梅、玉蘭、櫻花、香樟、薔薇、梔子花、荷花、青草、桂花、柑橘、茶花。每支香氛以獨立卡片包裝,卡片上除了香氛名稱外,還印有手繪的植物花卉圖案,以及一句具有校園風格的文案。

  「十二雅馨」既是團隊師生在華東理工大學校慶68周年之際,獻給母校的一份禮物,也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相融合、化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創產品,更是華理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創新創業的一次實戰。

  「我們致力於做出一款藝術和化學相結合的文創產品。」團隊成員、研二學生唐智聰告訴記者。「十二雅馨」香氛的創意,來源於華東理工大學王利民教授開設的藝術與化學公共選修課,也基於團隊長期積累的精細化工日用化學品的科研基礎。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王利民教授,從2018年開始連續6個學期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藝術與化學公共選修課,帶領同學們鑑賞化學中的藝術美,探究藝術中的化學美。在他的課堂上,二胡、書法、青花瓷、連環畫、十二花神都與化學有了關聯。在王利民的指導下,同學們動手動腦,所學的專業知識變成了有溫度的「藝術品」。此外,藝術與化學課程還拓展成為中學的融合課程,目前在上海中學國際部進行授課,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在一年中的12個月份中,華理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花卉?記憶的香與調配的香能夠完美融合嗎?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於實際的產品研製,則經受了許多挑戰。制香小組研究生梁顏等和本科生倪好等同學們前期經過約一年的學習,除了從書本學習香料基本知識和實驗室試驗,還進入國際大型香氛公司學習聞香、識香和調香。

  「十二雅馨」的誕生得到了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黨委宣傳部和校友與發展聯絡處的指導和幫助。「一門優秀的專業課聚攏一批優秀的學生,走出一支優秀的團隊,他們用專業知識創新創造,最終打造成一個既有專業特性又有華理情懷的產品,令人欣慰。」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副主任司忠業說。

  據悉,在「十二雅馨」誕生之前,團隊研發的另一款產品已經上市。今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團隊迅速行動起來,通過自有技術研發出「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並投入生產,為抗疫貢獻一分力量。2020年暑假,團隊攜「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參加「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經過兩個多月的比拼,現已斬獲「挑戰杯」校級金獎、上海市金獎。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孟慶鵬希望通過「十二雅馨」項目達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拓展學生創新創業視野的目的。

  目前,團隊不僅研製出自主品牌「十二雅馨」系列香氛產品,在香氛技術的研究實踐中,形成了「十二月香」和「二十四節氣香」系列香氛發明專利技術。團隊還在謀求與「東方美谷」「美妝小鎮」以及華理科技園等更多產學研用的合作以及自主創業。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維琦 通訊員 張婷)

[ 責編:王麗媛 ]

相關焦點

  • 華東理工師生研製「十二雅馨」香氛 —新聞—科學網
    繪製「校園香地圖」,以常見植物花卉為主調華東理工師生研製「十二雅馨」香氛 「十二雅馨」的誕生,充滿著濃濃的母校情懷,既是團隊師生在華東理工大學校慶68周年之際,獻給母校的一份禮物,也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相融合、化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創產品,更是華理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創新創業的一次實戰。
  • 銘刻校園的香味,華理師生研製「十二雅馨」香氛,繪製獨特的「校園...
    最近,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藝術與化學」學思創團隊以校園內常見的植物和花卉為主調,精心研製了十二種香氛。每種香氛對應一個月份和校園一個地點,匯聚成一份獨一無二的「校園香地圖」。這款「十二雅馨」的誕生,既是團隊在華東理工大學校慶68周年之際,獻給母校的一份禮物,也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相融合、化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創產品,更是華理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創新創業的一次實戰。
  • 滬高校師生繪製「校園香地圖」銘刻校園記憶
    滬高校師生繪製「校園香地圖」銘刻校園記憶 2020-10-28 17:05: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 華東理工大學一群師生以學校植物花卉為主調,研製了12種香氛
    每種香氛對應一個月份和校園一個地點,匯聚成一份獨一無二的「校園香地圖」。誰說理工科的人不會浪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藝術與化學」學思創團隊以校園內常見的植物和花卉為主調,精心研製了十二種香氛,每種香氛對應一個月份和校園一個地點,匯聚成一份獨一無二的「校園香地圖」。勞動報記者了解到,這份「十二雅馨」的誕生,是華理師生獻給母校68歲的生日禮物,這也更是華理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創新創業的一次實戰。
  • 攜「手」抗疫 滬高校師生團隊研發免洗手消毒液
    華東理工大學師生團隊研發免洗手消毒液。 在實現批量生產後,團隊將免將洗手消毒液送到抗疫的一線工作人員手裡,為他們多提供一道安全防護。
  • 2020華理美妝高峰論壇成功舉行,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聚焦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吸引了來自知名企業、校友、‍媒體、華理師生等100餘位代表線下參會,在線直播參與人數達10000餘人次。本次論壇由伽藍集團戰略與採購部總經理李敏主持。開幕式上,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吳柏鈞,華理美妝行業校友會榮譽理事長、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潘秋生,華理美妝行業校友會理事長、上海協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霆章,華理校友與發展聯絡處處長、校友總會秘書長李建偉,華理美妝行業校友會副理事長、華理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文清共同為新成立的華理美妝行業校友會揭牌。
  • 科普|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那麼古代的先民在沒有任何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山川河流,兩山相互分離,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認為是《山海經》混有神話和傳說不能全信,但地理方面的描述仍然可信。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製的,它們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
  • 「光碟俠」出世「必剩客」退場 華理校園興起新「食」尚
    從新學期開始,華理就開展了一系列的「舌尖上的節約」活動。 徐匯、奉賢兩校區的各個食堂前,宣傳海報上醒目的標誌、就餐桌上俏皮的擺臺、電子屏幕上暖心的話語營造了濃厚的節儉氛圍,目之所及都在溫馨提示大家愛糧節糧。其中更有一位機器人「明星」引起學生們的圍觀。在徐匯校區一食堂「工作」的它,會忽閃著大眼睛不斷地提醒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漢代時期,就流行出了一種新的方式,人們研製出一種分上下兩層的馬車,很奇特的是,馬車的每一層都有假人,每當馬車行一裡的時候,下面的假人就會擊鼓來告示人們,而馬車行駛了十裡地時,上面的假人也會隨之響鈴一次,這樣一來,就比徒步測量要輕鬆得多,人們也就只需要記錄下響鈴和擊鼓的次數,後來,人們將這種方法稱做「記裡鼓車」,所計量的那輛車則叫做「大章車」。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禮物是一張中國地圖。據默克爾介紹,那是「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一種說法:霍曼家族以及《康熙皇輿全覽圖》       有一種說法,默克爾贈送的地圖,可能是由18世紀德國著名地理學家霍曼及其家族成員哈斯「接力」繪製並保留下來的,內容是康熙初年的漢地十五省。
  • 華東理工師生團隊研發免洗手消毒液面市—新聞—科學網
    疫情發生後,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王利民立即帶領「化學與藝術」課程團隊投入到「華理香」免洗手消毒液的研發中,並依託產學研合作企業投入生產,現已面市。 「華理香」洗手液是化學與藝術的一次碰撞,是產學研深入結合的範例,更是華理師生將創新創業與抗擊疫情相結合的一次實戰。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古代的地圖竟然是這樣繪製的!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yú)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恰好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設備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信息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當然了,對於沒有現代科技的古人們而言,採用這種原始方法所測繪出的地圖,繪圖的形式也與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地圖大不相同。
  • 十二星座酒店演繹十二種香氛愛戀
    詩云:「一枝紅豔露凝香」,酒店亦然。從走進大堂的那一刻開始,便隨著嫋嫋香氛,踏上芳香之旅。如果把酒店比作星座,不同星座的酒店,香氛自然不同。一年有十二個星座,代表著不同的月份,正好一年的時間。每個月,跟著小編一起,尋找星座的代表,與酒店共同演繹一場香氛愛戀。
  • 「地圖開疆」?日本繪製植被地圖以宣示對爭議島嶼主權
    據日本《讀賣新聞》5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計劃在2021財年期間編制日本北方地區的植被地圖。報導稱,由於日本政府無法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進行現場視察,就計劃利用衛星圖像繪製地圖。此舉旨在向國際社會宣示「北海道東部的群島是日本領土的固有部分」。
  • 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原標題: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新華社東京2月2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天文臺27日宣布,其研究人員參與繪製了高解析度廣域宇宙暗物質分布「立體地圖」。這將有助於人們加強對宇宙膨脹以及宇宙暗物質的理解。
  • 新世界地圖來了!新舊地圖為何出現繪製偏差?
    人們總是沒有停止探尋地球的腳步,自從有了把地球「畫」下來的想法,世界地圖也經歷了多重演變,各種地圖的畫法經過沉澱後留下了主要的流派。然而,大家雖然已經習慣了屋子裡掛著的、書本裡印的世界地圖。但這幅地圖能真實反映我們的世界嗎?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三位研究人員公布了他們繪製的最新世界地圖,他們表示,這才是我們生活世界的真實大小。
  • 在中國早期,人們繪製出世界地圖是什麼樣子?
    在沒有衛星環繞,無法以上帝視角洞察萬物的時代,繪製世界地圖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長期引領世界,並建立了中華朝貢體系的古中國,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世界地圖的繪製。二、最能體現"中央王國"理念的地圖:《乾坤萬國全圖古今人物事跡》該圖繪製與1593年(明萬曆二十一年),是常州府無錫縣儒學訓導梁輈在吸收了傳教士帶來的西方地理信息後,以《古今形勝之圖》為基礎而繪製的一副世界地圖。
  • 如何使用JMP繪製地圖實現數據可視化
    不過,如果你繪製地圖的水平還是停留在「 Google / 百度搜索 + PowerPoint / PhotoShop 加工 」的層次,或者在為「專業的地圖軟體價格太貴」一籌莫展的時候,那就太out了。強烈推薦使用大眾型統計發現軟體JMP,在它的探索性可視化分析平臺「圖形生成器」中,任何會用滑鼠操作的人都可以在幾秒鐘的時間內繪製出一張張活靈活現的數字地圖,再輔以「氣泡圖」、「數據過濾器」、「變量轉換」等個性化應用小工具,馬上就可以讓你的分析水平提升到一個從未有過的檔次。能夠用JMP軟體繪製的數字地圖分為兩類:內置地圖和定製地圖,下面將分別舉例介紹和說明。
  • 智利長寬比例達到24比1,如何繪製全國地圖?
    地圖是根據繪圖法則,將地球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繪製在一定載體之上的圖形。這個載體可以是布帛,也可以是紙張。古代的地圖基本用於軍事領域,屬於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由於非常珍貴,大多都是繪製在布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