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拿下了坎城欠《燃燒》的金棕櫚!韓國電影到底憑什麼?

2021-01-08 肥羅大電影

奉俊昊的《寄生蟲》點燃了坎城。

當坎城把欠《燃燒》的金棕櫚,還給了韓國電影,這位韓國電影鬼才下跪為他的電影男神宋康昊獻上了金棕櫚獎盃。

隨後他用手帕細心擦拭起這個韓國電影夢寐以求卻一直求而不得的大獎,最後對全世界說: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了我一份大禮。

去年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也是場刊評分第一,但最終大熱倒灶顆粒無收。本屆頒獎之前,一直有影迷表示「坎城欠韓國一座金棕櫚」,而在這一晚,韓國人終於如願。

更令韓國電影長臉的是,本屆坎城被視作小年,大部分獎項的歸屬都頗具爭議,除了金棕櫚和章子怡親自頒獎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憑阿莫多瓦自傳體電影《痛苦與榮耀》拿下影帝),其它頒獎結果公布的時候許多記者送上了噓聲。

但《寄生蟲》始終氣勢如虹,評委會主席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頒獎時也透露金棕櫚是評委們一致通過。

去年是日本電影,今年是韓國電影,相比之下,這幾年的坎城,華語片略顯沉寂。

今年刁亦男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在坎城也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場刊評分為2.7分,在本屆坎城的所有主競賽影片中位列第六,口碑不俗,胡歌也獻上了不錯的表演,可惜最終顆粒無收。

談起為什麼《寄生蟲》會獲獎,坎城評委會主席說,我們評選不單是電影的好與壞,也著重觀影的體驗,《寄生蟲》作為地方電影但也是全球化的一體。

但這並不足以解釋一部導演自己都完全沒指望得獎的韓國商業類型電影,憑什麼能摘下最閃耀的全球電影節王冠。那麼,曾拍過《殺人回憶》的奉俊昊宋康昊的《寄生蟲》憑什麼?或者說韓國電影到底憑什麼?

還有下一個問題就是:當坎城颳起亞洲風,下一座金棕櫚會屬於中國電影嗎?

奉俊昊的《寄生蟲》憑什麼贏了昆汀的《好萊塢往事》?

《寄生蟲》是一部不像坎城最佳電影的電影,它的優秀也不是一個我們習慣的坎城式的優秀。

但又可以說,《寄生蟲》是坎城才能裝下的華麗演出。

回憶一下,傳統坎城獲獎電影的套路是什麼?

深邃、藝術、意味深長。以及,通常有點悶,甚至是,很悶。

去年的《燃燒》,普通觀眾需要看解讀影評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在深意上,《寄生蟲》並不例外,整部電影就是一個韓國社會的隱喻。

但在敘述上,它與過往坎城悶片的不同在於,它保持了商業片的華麗精彩。

這讓它的坎城傳奇更加傳奇。

至於能夠擊敗昆汀,也很容易理解,如果說昆汀的《好萊塢往事》是化骨綿掌,奉俊昊的《寄生蟲》則像六脈神劍,比起昆汀過於強調個人情懷的任性,它更加圓熟平衡,是影評人和普通觀眾都能找到嗨點的電影。

比起《燃燒》的晦澀複雜,它簡單明了又暗藏玄機,碰巧又遇上了今年的評委會主席是強調觀影體驗的伊納裡多,這個金棕櫚,它不拿,誰拿?

電影場刊分數達到3.5分,也打破了場刊最高分無法拿獎的魔咒。由於極強的商業與類型片屬性,這部荒誕諷刺喜劇一登場就令許多觀眾精神一振。

打動觀眾的,是那股細心雕琢的,撲面而來的奉俊昊熟悉的懸疑、驚悚味兒,但,又絲毫不膚淺。

影片開場,我們就看到一家人在房間內搜索免費wifi 信號的熟悉場面,也就是一開場,電影就將觀眾帶入了電影講述的住在簡陋的地下室的一家四口。

然後,又因為兒子同學的推薦,兒子編了一套美國留學、藝術史高材生的豪華履歷,從而來到科技公司老總樸社長家中,為其女兒補習英語,緊接著妹妹也以假身份來到這家為小兒子教授繪畫。

整個過程中,窮人的欲望越來越多,兩家人的差異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出現,接下來就是一個意外接著一個意外帶來的一連串懸疑、爆笑、反轉的劇情,最終導向那個悲傷的結局。

看完電影你不得不感嘆,奉俊昊太狂了。

他的狂,首先在於掌控電影和觀眾情緒簡直隨心所欲。電影雜糅了懸疑、犯罪、家庭、喜劇等各種類型元素,但導演又能讓電影在各種情緒之間遊刃有餘,劇作反轉到讓人目瞪口呆,但居然能不露餡,整個故事嚴絲合縫,沒有一場廢戲。

他的狂,還在於電影有「面子」。

從製作層面的完成度可以看出,攝影與視效上呈現出一種低調的精良,未必華麗炫目,但無論是烘託驚悚氛圍時所用的長鏡頭,還是華麗無比的在三家人之間的交叉剪輯,或是目不暇接的場景切換,都配得上坎城大獎。

而充滿想像力的鏡頭畫面更是炫目,水在空中如水晶般墜落,鮮血四濺如同花朵綻放,影片中的大多數戲份都在室內,甚至被主創自己稱作樓梯電影,但場面調度卻有著複雜的編排與設計,令這場電影狂歡似乎只有升級,沒有終點。

到最後,電影演將黑色喜劇與驚悚片元素完美結合,還能植入作者元素以及他的議題表達,最終是無盡悲傷和無力感。

回歸韓國本土進行創作的奉俊昊不僅回歸了他在韓國時期的頂峰水平,還在類型片藝術表達上更上層樓,用大多數普通觀眾容易接受的類型片和一個新穎的故事,有效地說出了導演要說出的話,還能讓電影一路嗨到收場,這個坎城大獎,實至名歸。

為什麼說奉俊昊宋康昊是集韓國電影之大成?

無論是不是韓國電影,這都是坎城一場「商業類型片」VS文藝片的勝利,一場絕對少見的勝利。

如果說去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代表了平成日本電影的巔峰,那麼,奉俊昊這次奪金棕櫚的《寄生蟲》,則是韓國電影近三十年強勁發展的華麗綻放。

韓國電影近幾年在坎城風頭正勁,2016年非競賽單元的《哭聲》與《釜山行》口碑不俗,2018年創造史上場刊最高評分的《燃燒》,都在抬升韓國電影在坎城的聲勢,尤其是去年《燃燒》大熱倒灶,但累積的虧欠感最終落到了《寄生蟲》頭上。

於是當奉俊昊拿出一部沒有爭議的佳作,一切水到渠成。

某種意義上說,奉俊昊個人的電影生涯可以折射出韓國電影崛起之路。

當年他石破天驚的《殺人回憶》至今依然被中國影迷奉為韓國電影不朽經典。

這部電影被視作韓國電影自90年代開始崛起後的集大成之作,也使奉俊昊首次來到坎城一種關注單元。

2013年奉俊昊又拍了韓國影史最高投資的電影《雪國列車》,2017年他又來到好萊塢與Netflix合作,拍攝了《玉子》,這些電影都不如他在韓國的電影,但卻為他積累了國際知名度。

而這也是韓國電影進入成熟期之後國際化徵途的一部分,當韓國電影還不足以徵服全球市場,忠武路三大導演奉俊昊、金知雲和樸贊卻率先走了出去。

而曾經拍攝過《漢江怪物》,商業片成熟度相對最穩的奉俊昊,又是其中戰績最直接的一個。

他的電影就像一個開在國際的韓國燒烤店,走進他家店門,無需多言,只要坐下來,他自然會給你端上稱心如意的燒烤。但,又帶著韓國本土的風味和韓國電影的精氣神。

《寄生蟲》想要探討的問題與奉俊昊前作《雪國列車》有很強的延續性。帶著好萊塢的敘事方法,又有韓國本土類型片的呈現方式,電影元素非常東方,比如兒子有錢的同學送了一塊石頭擺件給窮人家,這是標準的東方式道具,後來,這塊石頭又成了罪惡的幫兇。

在韓國類型片發展了數十年後,奉俊昊在《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雪國列車》中積累的高超掌控力,將可看性和價值傳達的深刻性融合的本事,在《寄生蟲》中得到了一場盡情宣洩。

更可貴的是,韓國電影人,並沒有在發展中失去自己的本色。

電影中當李善均飾演的樸社長和妻子談到宋康昊扮演的父親身上的氣味,他說那是地鐵裡的人都會有的屬於窮人的氣味,那是導演對生活最敏銳的捕捉,也是窮人才最有體會的東西,但他拍到了。

電影的成功還要歸功於集體出色,對,是每個人都非常出色的演員表演。

宋康昊不必多說,從16年前的《殺人回憶》開始,他在奉俊昊導演的作品裡就一直發揮得非常突出,是韓國電影的門面。

讓我眼前一亮的演員是樸素丹與李靜恩這樣的年輕演員,一出場就大放異彩,轉一下眼珠子都能感覺到那種窮人孩子的小心思。

而趙汝貞本以尺度演出出身,卻能在奉俊昊導演的鏡頭下獻出非常合格的嚴肅演出,這背後,自然是韓國電影工業演員培育之力。

這些好的演員,在一個成熟導演的調度下,將一部好看又不膚淺的類型片帶給觀眾,商業和藝術,這兩者之間的對抗與支撐,把電影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殺人回憶》之後,奉俊昊也再一次標準了韓國電影的高度。

韓國電影也沒什麼了不起,中國電影何時再來一部《霸王別姬》?

電影帶給我的另一個感受其實來自導演奉俊昊,他說這是他第七部電影,第八部在籌備中。

他自己都沒想到一部節奏完美、劇本精良、諷刺犀利、市場受眾廣泛的商業大作能獲獎,但實際上影片獲獎又不意外,因為一切藝術片的優點這個片子都有。

而這正是韓國電影獨特的魅力。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總能在坎城引起關注。

2016年,樸贊鬱攜《小姐》出徵坎城,電影場刊評價不高,但因為涉及話題夠炫目,電影的爭議和關注度還是極高的。

2017年輪到奉俊昊,他與Netflix合作的電影《玉子》也入圍了坎城主競賽單元,電影本身不是他的最佳發揮,又趕上Netflix與坎城的矛盾。

一年之後,又一位韓國導演李滄東再戰坎城。作品《燃燒》是他八年磨一劍的力作,雖然沒有拿獎,但贏回了口碑。

如果總結一下這幾位導演就會發現,即使是李滄東、奉俊昊、樸贊鬱這樣的韓國頂級導演,拍電影的節奏也很慢,似乎也並沒有被資本裹挾,奉俊昊過去15年只拍了五部長片電,平均三年一部,之所以這麼慢,是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搭在了寫劇本上。

李滄東更狠,8年才交出一部《燃燒》。

但是由於這些一流導演的作品往往是厚積薄發,極少撲街,所以韓國電影每年都有力作推出,如連綿潮水,不斷衝擊坎城,最終水滴石穿。

不故作高深,是韓國電影最接地氣,也最有觀眾緣的地方。韓國導演早已摸索出一條成功的本土類型片之路,能夠把想說的議題有效地納入到類型片創作中。

這就是很韓國的韓國電影,帶給世界的東西——貧窮,嫉妒,暴力……這都是人生的某些大實話。

溫存,親情,美好……當然也是。

奉俊昊都不迴避,他把光照進人們最陰暗的地方,也在最亮處,讓黑暗降臨。

去年獲獎的是枝裕和曾說過「什麼是好電影」:「就是讓人看完之後,長久不能忘懷的,會真切地對你的人生造成一點點改變的電影。」

一點點改變就足夠。

但首先,要讓電影好看不累,觀眾才聽得進電影要說的話,在這一點上,韓國電影確實厲害。

不僅因為奉俊昊為韓國電影創造了坎城歷史,還因為電影不迴避真相,更不忌諱好看的商業元素,但好看的電影最終落地有聲。就像餅叔宋康昊說的:「小時候我們家也遇上過困難的時候,基本上,我們那一代,所有韓國家庭都曾遇到過這樣的難關要度過。」

衷心希望,這一場類型片直面生活的勝利,也能被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複製。

韓國電影沒什麼了不起,用心,加專注而已。

今天奉俊昊創造的榮光,當年我們的陳凱歌鞏俐張國榮早就做到,問題是,韓國電影在《殺人回憶》之後又有了《寄生蟲》,而我們何時拍出下一部《霸王別姬》?

相關焦點

  • 坎城獲大獎是韓國電影的勝利 也是奉俊昊的勝利
    【聚光燈】當本屆坎城國際評審團主席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宣布,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時,整個媒體中心爆發出尖叫、歡呼和掌聲。頒獎典禮之後,奉俊昊導演和他的男主角、韓國國民影帝宋康昊帶著韓國的首尊金棕櫚獎盃來到媒體中心,將獲獎的喜悅第一時間和記者們分享。許多媒體感嘆:金棕櫚歸於《寄生蟲》,真是韓國電影的勝利。韓國電影早就勝利了。遠的不說,2018年,在六部亞洲電影入圍坎城主競賽的「亞洲大年」,場刊歷史最高分由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獲得。
  • 奉俊昊眾望所歸摘得金棕櫚,本屆坎城令人心服口服!
    本屆大師班成員、頒獎嘉賓章子怡這是讓無數電影人和影迷都無比興奮的一夜,有太多的話題可說了!奉俊昊的《寄生蟲》拿到了韓國電影的第一個金棕櫚大獎,《大西洋》爆冷拿下評審團大獎,《好萊塢往事》失意,每一項都值得大書特書。
  • 奉俊昊新作《寄生蟲》坎城摘金棕櫚
    》之後,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新片《寄生蟲》摘得金棕櫚。奉俊昊捧起金棕櫚,「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周年,我認為坎城給了韓國電影一個最好的禮物。」這是競爭激烈的一年。獲獎後被媒體環繞的導演奉俊昊、主演宋康昊© Gurdian很多人拿《寄生蟲》和2018年在坎城大受好評但顆粒無收的韓國電影《燃燒》比較,認為這是「還」了一座獎盃給韓國電影
  • 《寄生蟲》奪金棕櫚,韓國電影為何總能點燃坎城?
    韓國導演奉俊昊憑《寄生蟲》拿下本屆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大獎,這是韓國電影前赴後繼入圍坎城競賽單元,並連續四年入圍主競賽之後,第一次拿到金棕櫚大獎。《寄生蟲》拿下金棕櫚大獎,導演奉俊昊(左)與主演宋康昊慶祝得獎。| 圖:視覺中國「坎城欠韓國一座金棕櫚。」這是去年李滄東的大熱門作品《燃燒》在坎城顆粒無收後,大眾的一句玩笑話。
  • 韓國第一座金棕櫚,憑什麼是給了奉俊昊?
    生於1969年的奉俊昊在五十歲這年為韓國電影拿下了第一座金棕櫚,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出生在六十年代的韓國386世代電影人都已經年過半百,這個在當代電影史中做出最重大變革的國度
  • 《寄生蟲》口碑炸裂,奉俊昊這次金棕櫚穩了?
    《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再戰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是否有機會拿下本屆金棕櫚大獎呢?Ifeng電影主筆團來給大家分析分析~《玉子》(2017)《玉子》在他的導演生涯裡並不算一個成功的存在,卻仍然能夠在坎城七十周年的片單裡佔據一席之地,可以看出在福茂眼裡,奉俊昊的位置可以撐起類型片這面大旗,同時也兼顧了電影產業如日中天的韓國。奉
  • 韓國電影憑什麼這麼厲害!
    奉俊昊拿下今年金棕櫚大獎,被認為是韓國電影的驚喜。
  • 捧回韓國第一座金棕櫚,奉俊昊真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全靠幸運?
    站在領獎臺上,奉俊昊提到了自己12歲的導演夢,也為韓國電影發表了宣言:「雖然今天拿到金棕櫚的是我,但我不是唯一一個有此資格的韓國導演。」每一個節點下都有許多創作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奉俊昊似乎總能作出更大膽、但也更符合趨勢的選擇。《寄生蟲》的棕櫚葉為這一連串的「踩點」疊加了最有分量的一環:經歷100年的奮鬥和《燃燒》的錯失,韓國電影已經處在在質變的前夜,迫切需要時代的肯定。奉俊昊圓滿完成了任務,但韓國電影的路還在繼續——本土電影已初顯疲態,《寄生蟲》的成功更像是舊時代的圓滿落幕。
  • 遠被高估的《寄生蟲》,吹得再厲害也比不過韓國電影《燃燒》
    2020年,奉俊昊憑藉《寄生蟲》席捲全球,相繼拿下坎城金棕櫚和金球獎最佳影片,並破天荒的打破紀錄成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外語片。但不得不說,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這部《寄生蟲》都被高估。更不要提亞洲市場,不僅比不過華語商業片,就連在韓國本土商業片中比較,它的票房都不算突出。藝術性而言,《寄生蟲》這部電影甚至比不過17年前奉俊昊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殺人回憶》,相比於《殺人回憶》帶給人的震撼,這部《寄生蟲》只能說中規中矩,電影節奏比較工整罷了,2019年的坎城影展儘管《寄生蟲》取得了場刊最高分,但那年的大熱門依舊是《痛苦的榮譽》。
  • 奉俊昊以及背後的韓國電影
    「前不久,第72屆坎城電影節正式落下帷幕,最終的金棕櫚大獎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斬獲。《寄生蟲》作為一部類型電影,擊敗了馬可·貝羅奇奧的《叛徒》,也擊敗了好評如潮,星光熠熠的《好萊塢往事》,更是擊敗了西班牙電影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一舉成為成為評審團主席伊納裡圖口中「真正具有社會關懷」的佳作,全票當選,實至名歸的同時,也填補了韓國電影在坎城電影節金棕櫚零的突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的光呀。今天來聊一聊奉俊昊以及背後的韓國電影。
  • 《寄生蟲》代表韓國競爭奧斯卡,曾獲坎城金棕櫚獎
    奉俊昊,韓國知名導演,他執導的《寄生蟲》以刊場最高分和評委全票通過的成績斬獲坎城金棕櫚獎。該影片有望衝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本屆起改名:最佳國際影片)。自今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後,《寄生蟲》廣受觀眾好評,六天就超過了400萬人次觀影。
  • 他們靠這部電影摘得第一枚坎城金棕櫚,有望引進,你期待嗎?
    寄生蟲電影獲得了2019年坎城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很多人很關注這部電影,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寄生蟲電影好看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寄生蟲電影導演奉俊昊是韓國知名導演,今年才49歲,執導了很多知名的影片《漢江水怪》、《母親》、《雪國列車》、《玉子
  • 臺片片商手腳真快,奉俊昊新出爐的金棕櫚影片,已定暑期檔!
    首先恭喜奉俊昊導演,為韓國贏得了第一座金棕櫚大獎,這部《寄生蟲》,也讓亞洲電影連續第二年拿到金棕櫚
  • 「倖存者」奉俊昊
    這10年中,現實主義類型片一度成為韓國影壇的對外名片,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產生了模板式的影響力。然而,當奉俊昊回到韓國時,本土影視已顯露疲態。以漫威系列為代表,好萊塢的工業化生產和商業運作進入一個更高的維度,這讓韓國電影抵抗乏力。
  • 【票·資訊】終於斬獲金棕櫚的韓國電影,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到底算老幾?
    2019年正值韓國電影百年,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斬獲金棕櫚,無疑是坎城電影節送給韓國電影的一份厚禮。從千禧年之後開始發力,由借鑑好萊塢類型片起步,到如今徵服世界觀眾,韓國電影在亞洲、乃至世界影壇究竟能排上老幾?小編用一份坎城電影節「獎牌榜「來告訴你。
  • 他憑什麼為韓國摘得坎城首金?
    《寄生蟲》海報時光網特稿奉俊昊執導的韓國劇情片《寄生蟲》剛剛捧獲坎城金棕櫚,緊接著北美就敲定了10月上映,參考去年《燃燒》的路數,不少外媒都猜測影片將衝擊奧斯卡獎。在為韓國摘得坎城首金之後,《寄生蟲》有可能為韓國實現奧斯卡零的突破嗎?
  • 今年坎城金棕櫚,終於給了他!!!
    然後,金棕櫚結果也正式出來了,我們一起看下。恭喜奉俊昊,這也是今年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而且,這還是今年的場刊第一名。同時,去年《小偷家族》之後,又一年亞洲電影拿到大獎,恭喜。而且,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希望你們之後也能儘快看到他。
  • 《寄生蟲》憑什麼拿金棕櫚?
    從8月6號網上爆出資源至今,豆瓣上已有23萬+人次標記「看過」,熱度超過大部分暑期檔院線電影,目前評分穩定在8.8,是奉俊昊導演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高於《殺人回憶》,高於《漢江怪物》,高於《母親》。作為一部金棕櫚電影(備註:「金棕櫚獎」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之首——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這個評分可以說是奇蹟。
  • 「倖存者」奉俊昊
    這10年中,現實主義類型片一度成為韓國影壇的對外名片,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產生了模板式的影響力。然而,當奉俊昊回到韓國時,本土影視已顯露疲態。以漫威系列為代表,好萊塢的工業化生產和商業運作進入一個更高的維度,這讓韓國電影抵抗乏力。
  • 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競逐金棕櫚獎
    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將與其他20部電影一起競逐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新華社照片,坎城,2019年5月20日 (國際)(3)坎城電影節: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競逐金棕櫚獎 5月20日,在法國坎城,法國影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導演瑟琳·席安瑪亮相拍照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