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2月16日電 「我是一名普通的網格員,網格內的問題解決了,我就履職了,群眾滿意了,我就開心了。」日前,在長沙縣榔梨街道任網格員多年的高明,道出了自己的工作體會。
長沙縣榔梨街道屬於城鄉結合部,是一個人口近14萬,企業1700多家的一個工業型街道,社情民意比較複雜。但有這麼一群人,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他們走街串巷,宣傳政策法規、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調解鄰裡糾紛,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城鄉的每個角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網格員」。
街道因地制宜探索社會治理創新模式,於2017年3月引進網格化數字管理平臺,按照三級網格、五步流程、「6 1」項內容,把人、地、事、物等統籌到大數據信息平臺上,經多次平臺升級,探索實施GBS模式(即網格Grid 大數據Big Data 服務Service)形成的「網格化 社會治理」新模式,讓網格員真正成為網格內的「保姆、管家、片警」。
網格員成「貼心人」 困難「格」裡解決
8點30分,55號網格管理員高明和信息員黃軍已經開始了巡查工作。一路上,不少居民主動跟他們打招呼,有個騎電動車的戴伯看到他們立馬靠邊停車,抓著高明的手說:「高主任,六合公組的組級路路面有好幾個坑洞,我騎車過來是提心弔膽,生怕掉坑,快幫我們想想辦法。」
聽說這一情況後,高明趕緊來到六合公組級道路上走一遍,確實發現有8處大小、深淺不一的坑洞,大的直徑將近一米,小的直徑四五十釐米,有少數幾個坑洞被用紅色磚塊簡單填補起來,但路面依然不平整。高明立即向村上反映,隨即迅速安排人把坑洞修好了。來往群眾笑著說:「路面平整了,我們出行也就方便了。」
街道根據各村(社區)人口構成、組級建制、發展規劃等情況,劃分為55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管理員和1名網格信息員,網格員都是「貼心人」「幫代員」,為群眾提供更為直接、全面、高效的服務,確保簡事易事就近跑一次,憂事難事上門幫忙解。
截至目前,2020年網格幹部收集社情民意、解決民生問題共計10119件,自處置事件10105件,聯動處置事件14件,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
網格員即「調解員」 矛盾「格」裡化解
「紫東苑小區星聚匯KTV深夜噪音擾民。」2號網格員李存接到有居民反映投訴後,立即組織約談KTV老闆,了解KTV營業情況,要求立即整改,老闆當場承諾調整營業時間,12點以後停止營業,同時對KTV內隔音設施進行完善。
「沒想到反應到社區的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感謝高峰社區,我們晚上可以放心地休息了。」周邊群眾豎起了大拇指點讚。
街道通過整合網格通、「黨員E先鋒」便民通、平安榔梨App、微信網格群,及時掌握社情民意、輿情動態,組建一支涵蓋網格員、黨員、「五老三員」的調解員隊伍,基本實現輿情在一線收集、矛盾在一線化解,形成事前能準確研判、及時預警,事中能密切跟蹤、有效控制,事後能高效引導、妥善化解。今年以來,共排查受理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12起,調解成功率95%以上。
網格群變「微平臺」 滿意「格」裡實現
「何家鋪段泉沿路41號路燈損壞。」近日,榔梨街道土嶺社區17號網格居民服務群發了路燈損壞的信息後,17號網格員李佳迅速在群裡回復表示收到信息,第二天立即聯繫維修人員將路燈修復。
榔梨街道建立55個網格群,形成了傾聽民訴、輿情監管、群眾互助的一個群防群治平臺。當前,為了進一步激發群眾自治,街道開發的「便民通」APP已正式上線,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政務服務事項查詢、居民事件上報等各類民生服務;同步為黨員設置事件自處置、黨員聯戶走訪、網上支部報導等權限,通過積分獎勵,建立黨員志願者隊伍,開展聯戶走訪、治安巡查、事件處置等工作,既可以彌補網格員人力,也可以對網格員的日常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
一張「網」,包羅社會萬象、覆蓋百姓民生,街道110名網格員深入各個網格,發揮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神經末梢」的作用,在「網來網去」中將一個個民生問題迅速解決,及時化解了一些矛盾隱患,形成了暢通渠道、聚焦訴求、強化督查、提升服務的基層治理榔梨模式,用「小網格」描繪出一幅和諧、幸福的民生畫卷,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為民服務不留盲區」。(劉盼 谷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