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古鎮尋蹤:古道西風無瘦馬,立石古鎮有歷史

2020-12-24 江陽沽酒客

本文配圖感謝傅琨女士友情提供

2012年,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播出了《中國古鎮(24)立石:地下王朝》專題介紹了立石的南宋古墓,800年前石匠們建造的地下王朝。八年過去,古鎮早就恢復了平靜,雖然短暫的驚擾了八百年前的時空歲月,然而並沒有因此重回當初「上跑瀘州,下行重慶,宿於立石」的繁榮景象。

這個在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的立石鎮,古稱立石棧,明清屬於鳳儀鄉。位於瀘州東部,(東)與重慶永川市的吉安鎮接壤,南連百和鎮、雲錦鎮,西連玄灘鎮,北連毗盧鎮。分別距瀘州38公裡、瀘縣53公裡、永川城區40公裡,瀘永高等級水泥路(省道307線)縱貫全境,交通、通訊便捷;水產、礦產資源豐富。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間的古代驛站,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年,每天來往於瀘州、永川、榮昌、合江等幾個地方的客人一般都在立石住宿。古街、古廟、古戲樓、還有古代官人府邸等都順著長長的青石板路得以延伸。

過早的繁華可能讓其已經包攬了人間歡愉,也經歷了足夠的悲歡離合,如納溪樂道一樣,它最終選擇回歸寧靜和淡然。今天你到這個地方,絲毫不能感覺,太史公形容的:」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那種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勞累奔波樂此不彼的情況。大約先輩們已朝聞道,留下的光陰寧願它多一份恬靜,少一些喧囂吧。


當然這只是沽酒客一廂情願的想法,誰又知道當地人的希冀呢?年輕人是大抵不樂意守著平淡與清貧的,但凡有點門路,也不會留在老家發展,你的歷史底蘊再深厚,我還是希望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後闖一闖,拼一下。雖然不一定榮歸故裡,但是至少在我回來的時候,心裡得到更大的安慰。

社會學家曾經說過,對家的依戀每個人都有,不至於嫌棄,然而也不至於死守,也許大多數人會選擇落葉歸根,但是在落葉之前,他們更願意四處漂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在這些可能性產生之前,我們依然可以好好品味一下古鎮過去的歷史。也許有人會問沽酒客,立石為什麼叫立石呢?雖然沽酒客不是本地人,但是愛好研究瀘州民俗文化的我,大體知道它的來歷,這個來歷跟很多上古神話一樣,是一種傳說來呈現,大約當初記錄的不便,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東西更希望它帶有神奇色彩。

相傳有個叫太乙真人的神仙,對就是哪吒的師父,在唐朝之前牽著騾子路過這個地方,口渴想喝水,因為沒有拴馬的木樁,見地下有一塊巨石,便用上神通,把它立了起來,用來拴馬騾,從此立石因此而得名。

傳說當然不是歷史,而歷史已經找不到它真實的原貌,反而民俗習慣的流傳,雖屬於神話,卻也得到了一種默許,第一次來這個地方,或者老一輩人跟年輕的當地人聊過去,都會告訴他們一樣的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人說這個驛站曾經承載過送給貴妃吃的荔枝,那些日行千裡的馬兒,在這裡呼嘯而過,當然是不是真實的,沽酒客也無從考證,不出產荔枝的地方,卻成了它必經之地,假如傳說就是事實,它還真的更具人文底蘊了。

然而到了明清兩朝,交通便利的立石鎮,成了川南地區著名的稻穀產區和交易市場,這些記錄遠比想像中的唐宋,要來到真實的多,每逢趕場的日子,當時稻米的交易量可達到一天萬石計。


所以直到今天這條兩公裡長的古街,其中一段還保留著米市街的稱謂。然而立石鎮的名字其實跟石頭更加結下不解之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瀘州很多地方發現大量南宋古墓群,其中立石尤為矚目。

八百多年前老瀘州的魯班傳人們,雖然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和事跡,然而卓絕的技藝,讓今天的我們能欣賞到跨越近千年的石刻藝術,其規格和形態都令人嘆為觀止。

南宋流行薄葬,大多數墓室打開後,並沒有被盜的痕跡,然而陪葬品寥寥無幾,書寫銘刻也基本不見,唯有這些表現當時人民日常生活的石刻場景,彷佛給我們打開了連接南宋瀘州的時空之門。


時光倒退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立石鎮農民在修建曬穀場時,無意間掘開了一座南宋古墓,這座古墓曾經被盜,卻幸運的留下了諸多石刻,盜墓賊眼裡只有金銀珠寶,不會看中這些笨重又難搞的石塊,昏暗的墓室內,他們也沒有興趣欣賞這些工藝傑作。然而意外的出土,卻從此拉開了立石古鎮宋墓石刻群的序幕。

經過多年文物普查,竟然發現立石古鎮居然有宋墓石雕群16處之多,而直到今天,都還可能有未被發掘的古墓。後來有人說,這裡深埋著一個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地下王朝。


今天立石古鎮已經找不到當年的拴馬樁,而出土的宋墓石刻都全部保存到了瀘縣文物局,經過多年清理編號,一部分在博物館展出,供人瞻仰,雖然並不像當年立石鎮那樣人頭攢動,也有好古者和民俗愛好者對它發出讚美與慨嘆。

大約今天任何一部高清南宋題材的電視劇,都不用比美它真實的樣子,宋朝原來那麼精緻而發達,比之唐朝甚至猶有過之。


在古鎮上,我們看不到更多地下遺蹟,然而血脈的傳承卻清晰可循。這裡有好幾家宗祠,其中以艾氏最大,中國人骨子裡都有尋根問祖的情節,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對於祖輩的追尋,是不變的情懷。家風和家族的傳承,其實就是對祖輩的品德、行為的認可和繼承,好的家風比黃金更加值錢,它才是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關鍵,也是我們的信仰。

可惜如今在城裡,這樣的傳承幾乎無法尋覓。好在瀘州很多古鎮還有保留,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也是以後本土文化復甦的關鍵。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立石的特色必須給大家聊聊,雖然,今天一些老立石人也跟沽酒客抱怨過,說特色在逐漸失色,它就是立石鎮的二郎井。

瀘縣誌上說,立石鎮上最富傳奇色彩的是具有700多年歷史的二郎井,它哺育了立石鎮世代百姓。

這座古井建於石灘上,井邊有二郎神守護,門口有蟾蜍站崗。二郎井井水由三股清泉湧入匯集而成,泉水出水量特別大,每天到此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可井水卻永遠那麼多,從未乾涸。

在冬天,井水溫潤不凍手;於夏日,井水冰涼甘爽。最神奇的是:用井水煮冬寒菜,不放油也能倒掉絨毛,且菜更嫩滑,湯更鮮美,無不稱奇叫絕。不僅如此,用二郎井井水煮飯更滋潤,釀酒酒更醇,泡茶茶更香。」


顯然這樣的情況在過去是,今天則有些不同。有人說因為不重視沒有保護,這口井完全沒有他們小時候的感覺了,希望這只是暫時的吧,也相信今天的條件和能力,好好維護和治理一口老井,讓它復原是沒有問題的。

我不知道一口井給當地人使用了七百多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如果是我一定會非常感恩,而不會一渴成怨。並且大家應該把它當成寶貝一樣呵護它,不要只是索取。

試想一下,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個地方有一口至今還在使用的古井,是多麼讓人羨慕的事情,何況它見證了立石鎮的歷史,也希望它未來還能見證下去。


這幾年立石鎮被進行了一個統一的外部裝飾,就是生硬的用一些仿古牆布似的東西,把老鎮古街的建築給包裹起來,當地人曾自嘲到,歡迎你們來到一個新的古鎮。

沽酒客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古鎮的保護與使用,到底如何做才更有利於它的延續。

是重修,還簡單粗暴的裝點那些不倫不類的牆面風格,雖然看似風格統一,其實讓人覺得滑稽無比;又或是根據它歷史發展的軌跡,保護利用的情況下,儘量修復和維持它的原貌呢?或許這需要更多的調研和實踐吧。


今天的立石鎮,並沒有像鄰居赤水市那樣開發成文旅項目,但是它也希望能有一些新生與活力,希望未來有本鄉本土的人能夠把它的價值再次發揮出來吧。


相關焦點

  • 藏於四川瀘州的原生態古鎮,有700多年歷史,川南第一湖位於此處
    就拿大熊貓基地來說,已經可以說是聞名海內外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而其實對於其他城市來說,也是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的。當提及四川省的瀘州,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瀘州老窖,亦或是「上跑瀘州,下行重慶,宿於立石」這句古話。從這句話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在之前,此地也是一個商人往來聚集的繁華之地。
  • 四川瀘州千年古鎮,歷史悠久規模巨大,原汁原味好有煙火氣
    瀘州是四川、重慶和貴州相結合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成渝地區圈雙城經濟圈南翼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形成了以酒文化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遊資源,特別是在赤水河北岸的瀘州老窖,與貴州的茅臺、習酒同飲一河水,在業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 激流勇進,古鎮吊橋探險,蘇州同裡古鎮,夏季遊玩打卡之地!
    古典寧靜「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首悽涼動人的秋景圖,學過的人都不陌生。聽起這首詞就不禁想起了蘇州的同裡古鎮,它已經有一千多年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的花園、各種故居有數百處,以「小橋、流水、人家」。87版《紅樓夢》的黛玉葬花就是在這裡拍攝。遊覽古鎮不僅是為了感受古風古韻的美,放鬆身心,更妙的是親身參與到小鎮的歷史中,體驗小鎮特有的探險項目,讓自己的古鎮之旅在賞景之餘,變得有趣起來。
  • 挑燈看繁華,又要古道西風騎瘦馬
    挑燈看繁華,又要古道西風騎瘦馬
  • 有一個「天堂」卻被世人遺忘,合江縣堯壩古鎮,來到瀘州必去!
    位於四川省南部的瀘州,有著川南之巔和得天獨厚的美景,其中以位於合江縣的堯壩古鎮最為遊客所知。堯壩古鎮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地處川渝黔交界,受西南三省市影響。距離瀘州市22公裡,距離合江縣20多公裡,去縣城或者市裡都不算太遠。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一個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有著一千年歷史的古鎮。
  •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
    大理「沙溪古鎮」,講述著茶馬古道上的傳奇故事茶馬古道上馬蹄聲清脆悠揚,馬群和滇派商幫的剪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更加悠長,還披上了玫紅色的霞衣。馬背上馱著一袋袋西南國度賴以生存的鹽巴,地參和松茸菌子混在其中,更是邊疆少民們少見的美味。
  • [上海周邊]探訪蘇州的小華山,漫步千年古鎮:甪直古鎮
    這裡山峰聳然,怪石嶙峋,鳥道蜿蜒,山巔有幾塊巨大的巖石矗立在險要處,高達數丈,如同蓮花,名曰『蓮花峰』,故又被稱為「江南小黃山」(黃山山頂也有蓮花峰)也被稱吳中第一峰。這裡的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從東晉的泉井到宋代的摩崖,從元代的大佛到明代的塔林,從清代的御碑到文人騷客的詩篇,無一不透露出著豐厚的文化底蘊。
  • 四川雅安,醉美古鎮,醉在上裡古鎮
    上裡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亦是近代紅軍長徵過境之地。這裡的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多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寬展的戲壩子,是川中場鎮不多見的巧妙設計。現存多座石橋,其中以「二仙橋」為代表。上裡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所以經濟不發達。
  • 川楚古道上的千年古鎮,曾經人山人海,現在人煙稀少
    熨鬥古鎮是川楚古道上的驛站古鎮。它位於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毗鄰漢陰縣、西鄉縣、鎮巴縣,有「雞鳴四縣」之稱,熨鬥古鎮已有1400年的歷史,古鎮裡的建築大多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還有一個關於鐵古鎮的神奇故事。
  • 邂逅束河古鎮,茶馬古道驛站,騎馬舞劍圓每一個俠客的雄心壯志
    可能正是由於遊客比較少的原因,這裡的一切更加富有原生態的味道,沒有人山人海的擁擠,也沒有凡塵俗世的嘈雜,有的只是那些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和一些就歷史價值的古文物景觀;這座雲南的古鎮,一年四季變換不同,不僅地理位置偏好,而且還非常富有自然人文生趣,北臨玉龍雪山,東南方向還坐落有象山、文筆山,而初入古鎮還有一片饒為秀麗透澈的龍潭,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 成都邛崍有個茶馬古道上的第一古鎮,也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每個人都有各種理由,而我的理由很簡單,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喜歡陌生的城市,喜歡遊歷在陌生的山水間……自古詩人例到蜀,好將新句貯行囊。」 對於喜歡旅行的人來說,四川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也因四川之大,景點之多,故值得一來再來。
  • 中國100個最美古鎮之雲南十大著名古鎮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素以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於世,一向被外界稱為「秘境」,古鎮、自然風光、人文景致和民族風俗四大特色形成了獨特的彩雲之南,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這裡的山,雲夢縈繞;這裡的水,滿江春意;這裡的花,爭相競豔;這裡的人,淳樸善良。在這裡古城、古鎮進退之間縱享穿越之美。和水墨江南小橋流水的風格相比更有古色古香,更加具有歷史的厚重感。
  • 四川最浪漫的古鎮,始建於明代,瓊瑤曾在這裡上學,油紙傘很有名
    十二月的旅行,我來到四川的瀘州,在江陽區,遇見了自己想要的慢生活,從瀘州老窖博物館,到舌尖美味瀘州白糕,當我和朋友說,我最喜歡年代久遠的古村古鎮的時候,他馬上告訴我,要帶我去走一走四川最有浪漫情懷的古鎮:傘裡古鎮。
  • 2020天府古鎮旅遊節正式啟動 快來玩轉各大古鎮
    據悉,活動期間將整合成都全市天府古鎮的各類文旅活動、年俗活動,圍繞「民俗薈萃鬧古鎮、多彩非遺趣古鎮、玩味國潮樂古鎮、藝文大觀賞古鎮、浪漫光影醉古鎮」五大主題版塊,組織策劃近300場特色文旅主題活動,並推出十條天府古鎮特色文旅線路,為市民、遊客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最具成都特色,最有幸福味道的中國年。
  • 沙溪古鎮,寧靜的鎮子,是您慢生活的首選,一定不能錯過!
    念想著,有一日,有一日一定要去那些地方,讓那些被無數人讚美過的景致清晰的倒映在我的眸子裡。古鎮之所以成為古鎮,無非是依賴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豐富的遺存。然而,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和充分的了解,古鎮的價值便會在不經意間悄悄流失,正所謂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距離麗江古城7公裡的束河古鎮,寧靜無人和往日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今天我們來看看束河古鎮,這裡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伴隨著麗江的名聲在外,又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裡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從歷史的記載上來看,這裡屬於麗江最重要的商貿重鎮,也是納西先民最早聚集的地方,其實這裡原本應該不是這麼安靜,應該說還說非常繁華的。首先,要從茶馬古道開始,公元680年,吐蕃南徵,在麗江設立「神川都督府」,茶馬古道由此起始,而那個時候的唐代開始禁止茶葉入藏,因此整個雲南也就是成為滇、藏、川間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 隱藏在茶馬古道上的古鎮,有「文化之國」的美譽,現免費對外開放
    說到滇藏茶馬古道,讓人想起茶馬古道的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重要城市, 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雲南省茶葉、布匹、鹽、日用器具、西藏區騾馬、毛皮、藥材等在馬幫下,在橫跨山區的高山深谷之間向南向北,流動不止, 很久以前,形成了一個有特色的城市, 喜洲古鎮,就是其中之一。
  • 川黔要道上的堯壩古鎮,油紙傘是最大特色,蜿蜒曲折沒有一級臺階
    在我國,最不缺的就是古鎮,而每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地域的不同導致上千年來接收的文化不同,風俗習慣、飲食習慣自然也就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在四川南部,就有一座名不見經傳,但卻魅力十足的古鎮,彩色的油紙傘是這裡的名片,徐志摩說過:"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雨霧朦朧,撐起油紙傘,怎一片詩情畫意了得。
  • 江西一座被低估的古鎮,有2200多年歷史,是全省四大古鎮之一
    現在發展在江西很多地方的古鎮,那座寺院內其實很多時候都有各自古老的街道分布,景德鎮的知名度最大,現在景德鎮的地位更高,經濟更強大,但是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鎮景德鎮的發展還是值得學習的,具有代表性的古鎮。除了景德鎮以外,很多方面都說其他的古鎮很有價值,只是,他們的評價並不是特別好,所以漸漸變得悲傷,不為人所知的古老城市,所以,我要看看江西最被低估的古鎮,其實我在這個古老的城市,在發展歷史上說,它的價值也還是很大的,更是江西重點的古鎮。那是吳城古鎮,很多人對於這個古鎮的發展,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嗎?
  • 第十一站:白衣鎮 家風抵萬金 古鎮又逢春
    白衣地靈人傑,名人輩出,文化底蘊厚重,生態環境優美,2014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生態鎮、全國重點鎮,是米倉古道上重要的交通節點,素有「千年風水寶地,百世翰林門第」之稱。2020年9月,白衣鎮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巴中日報、達州日報全媒體聯合採訪組來到白衣鎮,在清幽恬靜的古鎮中感悟純樸家風,追尋千年古鎮的滄桑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