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浪漫的古鎮,始建於明代,瓊瑤曾在這裡上學,油紙傘很有名

2021-01-18 雁行江湖

十二月的旅行,我來到四川的瀘州,在江陽區,遇見了自己想要的慢生活,從瀘州老窖博物館,到舌尖美味瀘州白糕,當我和朋友說,我最喜歡年代久遠的古村古鎮的時候,他馬上告訴我,要帶我去走一走四川最有浪漫情懷的古鎮:傘裡古鎮。

傘裡,名字讀起來就覺得意境深遠,循著古色古香的街道行走,走進悠哉遊哉的瀘州慢生活,傘裡古鎮始建於明代,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這裡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傘裡古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走進古鎮,各種圖案的油紙傘,讓人走進了一個傘的王國,古鎮歷史久遠,鎮上設有油紙傘博物館,主要展覽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傘裡古鎮,我們還可以欣賞到油紙傘的製作過程,油紙傘歷史悠久,作為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 朝鮮 、 越南 、 泰國 、 日本 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

分水的油紙傘在全國都特別有名,我們百度油紙傘的時候,可以看到這樣的資料,分水油紙傘廠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 桐油 、 石印 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 分水油紙傘的傳統製作技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小小的一把油紙傘,看起來古典大方,要經過很多工序才可以完成,大家知道嗎?最早的傘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的。因為魯班常在野外作業,若遇下雨,常被淋溼。魯班的妻子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像「亭子」,收攏如棍,張開如蓋。這就是最早的雨傘了,然後慢慢演變,傘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看了。

臺灣女作家瓊瑤在7歲的時候,曾經隨父親來到這裡,在瀘南中學求學,在瓊瑤自傳中曾寫下這段童年回憶:「經過了那麼慘烈的一段『逃難』,我們在瀘南中學定居下來,真像到了天堂。在我記憶中,那一年真是快活極了。母親的學生們,都成了我的大哥哥,這些大哥哥們會帶著我玩,教我養蠶,把我扛在肩上去採桑葉,帶我到河邊去撿鵝卵石……

傘裡古鎮的旅行,是悠閒自在的,在古韻悠悠中,感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賦予傘裡的古典浪漫,走進傘裡,走進詩畫田園的瀘州慢生活。

相關焦點

  • 川黔要道上的堯壩古鎮,油紙傘是最大特色,蜿蜒曲折沒有一級臺階
    在我國,最不缺的就是古鎮,而每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地域的不同導致上千年來接收的文化不同,風俗習慣、飲食習慣自然也就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在四川南部,就有一座名不見經傳,但卻魅力十足的古鎮,彩色的油紙傘是這裡的名片,徐志摩說過:"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雨霧朦朧,撐起油紙傘,怎一片詩情畫意了得。
  • 人物 | 中國「傘王」畢六福:一生獻給分水油紙傘
    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姑娘」讓無數人魂牽夢繞,牽引出對油紙傘的浪漫想像。
  • 四川隱藏著一座「神秘」的古鎮,老四川文化扛鼎之作,是羅城古鎮
    這個神秘的老城被稱為「四川文化傑作」, 羅城古鎮住著苗、滿、漢、黎、回、滿、彝七個民族, 其中,主街涼廳街被當地人俗稱為「船型街」,建於1628年明代崇禎元年,至今,這座倖存下來的老街仍保留著明清時代四川文化的人文風貌的一部分, 涼廳街是羅城舊時代的中心,被當地人稱為「船形街」,長
  • 同裡古鎮,邂逅一個最溫柔的冬日
    同裡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吳江區,是江南六大名鎮之一,始建於宋,時至今日已有千年的歷史。古鎮內河流縱橫交錯網狀分布,家家戶戶臨水通船,由於歷史上這裡少遭災禍,鎮上的舊時建築保存完好,整個古鎮保持著古樸錯落的精緻結構,每一步景都似一幅水墨畫。
  • 以傘問情,《仙劍奇俠傳4》手遊與油紙傘的忘年交
    這一次,《仙劍奇俠傳4》手遊將目光瞄準了四川分水油紙傘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正是想要以傘問情,在傘下的小世界裡,為玩家展現一個有情有愛的大世界。一個千年IP與十年IP的忘年交油紙傘,因戴望舒的《雨巷》,而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浪漫,而這點浪漫的起點,就在四川。
  • 一個叫做「分水嶺」的小鎮,藏著關於油紙傘的故事
    作者江子在四川瀘州發現了一個叫做「分水嶺」的小鎮。它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之處,以盛產油紙傘聞名。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這裡擁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油紙傘生產廠,從業人員多達上萬人。然而,當機器生產開始普及時,手工製作開始失去了活力。
  • 四川被「遺忘」的古鎮,曾是四川的省府,如今門票免費卻無人問津
    我國境內古鎮很多,知名的烏鎮、周莊、鳳凰古城都深受遊客歡迎,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快,對古鎮的古樸幽靜都十分嚮往。四川作為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有一座被「遺忘」的古鎮,曾經是四川的首府,如今卻無人問津,郪江古鎮位於位於四川綿陽市三臺縣,它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小小油紙傘 美豔達滸鎮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隆 通訊員 塗佳 3月23日,瀏陽市達滸鎮達興村油菜花基地遊人如織,2019年「春暖達滸·陌上花開」瀏陽市消費扶貧啟動儀式暨達滸鎮第六屆油菜花節系列活動在這裡舉行。 每年油菜花節,達滸鎮人氣火爆。2018年油菜花節首日遊客量突破了2萬人次。
  • 四川被遺忘的古鎮,曾是四川的省府,現如今只有孤寡老人守城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四川被遺忘的古鎮,曾是四川首府,現如今只有孤寡老人守城隨著近幾年經濟收益的不斷增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滿足於生活現狀了,而是想要在精神層次方面追求更高享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在閒暇時刻踏上旅行之路,一些細心的人會發現,現在的旅遊業發展的很是紅火,除了遊客們都喜歡打卡的網紅地之外
  • 高雄美濃油紙傘 半為遮雨半是「景」
    中新社高雄10月11日電 題:高雄美濃油紙傘 半為遮雨半是「景」  中新社記者 冽瑋 陳立宇  青山綠水間,撐一柄油紙傘,嫋嫋走在美濃的氤氳煙雨中,周圍是保持完好的客傢伙房,供奉著祖先也延續著下一代……家住以製造油紙傘聞名的臺灣高雄美濃鎮,制傘匠師吳劍瑛的記憶深處,最美好的點點滴滴均與「傘」有關。
  • 油紙傘養護指南,撐著油紙傘穿漢服拍雪景吧!
    在文中小袍提到,油紙傘製作會有「上油」這道工序。傘面的桐油遇到雨水時,會產生反應,形成一層包漿。如果你買回來不常使用的話,反而會讓桐油幹掉,傘面向中間收縮、逐漸失去彈性,甚至有可能泛黃。所以,一定要多讓油紙傘見見雨水。
  • 「最浪漫」江南古鎮,因一段愛情改名830年!蘇州、上海公交可去
    江南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總是給遊客無數的閃閃發光的感覺。 烏鎮、周莊等古鎮也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旅遊勝地,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這個古鎮,離周莊很近,但光線完全被遮住了,很安靜,遊人很少,那是中國最浪漫的古鎮,因為愛情改名為830年。
  • 油紙傘最後的守望者
    正是放學的時候,教室外的家長越聚越多,大多撐著傘,黑色的、紅色的、藍色的……傘的顏色鮮豔多彩,摩肩擦踵地搭在一起,這其中,有一把黃色的油紙傘,不起眼兒,我卻一眼就看到了,我知道,是爺爺來接我了。黃色的油紙傘是爺爺的「寶貝」,竹子和麻繩構成傘骨,黃色的雨布做傘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潤澤的光,與現在的尼龍傘面不同,這把油紙傘用時髦的話來形容,那叫「低調的奢華」,每次爺爺撐著它出現,總會吸引不少同學羨慕的目光。傘很大,在傘下站著三個成年人都能轉開身。
  • 浙江最「低調」的古鎮,有「江南第一儒鎮」的美譽,媲美烏鎮
    說到浙江,大家一定很熟悉,浙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魚米之鄉,自古以來就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歷史悠久,經濟實力雄厚,是旅遊勝地,浙江有很多古鎮,例如烏鎮、周莊、西塘等,這些古鎮很有名,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參觀,不過,除了這些著名的古鎮,浙江還有一些「低調」的古鎮。
  • 1400年周子古鎮,因愛蓮說作者得名,被稱為嘉陵江最後的碼頭古鎮
    周子古鎮很樸實,很安靜,它不像其他熱門古鎮那樣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沒有遍布小鎮的酒吧民宿,老房子裡住的是當地的居民,他們日復一日安靜的生活在這裡。財神樓是周子古鎮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唐初,清鹹豐年間最後培修,為了紀念畫聖吳道子,後人又命名為畫江樓。
  • 趕在過渡開發前,一定要去四川這些小鎮看看
    佛寶古鎮在四川合江縣東南面,古鎮始建於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積眾數百家,可為巨鎮」。鎮上居民的生活帶著純純的家常味,這裡沒有刻意的小資風情,沒有酒吧,沒有咖啡屋,是真真正正的返璞歸真。長450米的回龍街是全鎮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古街,排排吊腳木樓隨山勢起伏,錯落有致,曾被清華大學教授讚譽為「中國山地民居建築的精華」。據說,這裡也是著名影視劇《傻兒司令》的拍攝地。
  • 潮汕老物件之:阿公阿嬤遺留的油紙傘
    這是我阿公阿嬤用過的油紙傘。它雖然平凡,卻穿越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無聲地講述著一段塵封的愛情故事——這把油紙傘骨架已經不完整,傘面更是被時光的風風雨雨衝刷得千瘡百孔,傘面曾經的精美圖案、昔日那淺褐色的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熟桐油,都隨著油紙傘在為主人遮風擋雨的千千萬萬個日子裡慢慢消磨,以至不復存在。
  • 渝川結合地帶有一座古鎮,存在徽派建築明代建場,現在免費參觀
    渝川結合地帶有一座古鎮,存在徽派建築明代建場,現在免費參觀,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消費能力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產生了消費的勇氣,也不斷追求生活質量,很多人試圖通過旅遊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在旅遊過程中,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也可以體驗到很多東西
  • 創意學農業頭條推薦丨瀘州市分水嶺油紙傘的創意藝術
    2020中國創意農業美學觀賞季瀘州市分水嶺油紙傘的創意藝術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油紙傘的製作始於明末清初,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瀘縣誌·卷第三》記載:「瀘制(桐油)紙傘,頗為有名。分水嶺油紙傘已有400多年歷史,至今仍保留著傳統手工製作工藝,被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2006年至2008年,在瀘州市、江陽區兩級政府文化部門的幫助下,分水油紙傘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實現了申遺「三級跳」:先後成功申報為瀘州市非遺項目、四川省非遺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9年2月,3把分水嶺油紙傘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 樂山這個古鎮厲害了,除了聲名遠播海外,還有好吃的的牛肉特產
    羅城古鎮被稱為「中國諾亞方舟」,距離縣為縣東北部25公裡的樂山60公裡,古鎮街是涼廳街,通稱「船形街」建於明代崇禎元年,在一個山丘上,東西209米,本街是船形構造,兩側的走廊被當地人稱作「涼殿子」,建築風格是川南傳統民居的木造建築式,廳mei內的小攤有固定的店鋪,裡面有五米左右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