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三小野蒜鑽天」又到了挖野菜的好時節了

2020-12-23 肖開心快樂每一天

陽春時節,鄉村田野綠意盎然,適宜各種野菜爭相生長,把大地點綴得生機無限。在這些綠色生命中,野蒜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種,因為它纖細柔弱,不用心去找,很難一眼就讓人發現它的存在。

野蒜是家鄉常見的一種野菜,野蒜多生活在溼潤的壤土地裡,她們遍布於北方的山澗、溝渠和田埂旁,就那樣,一棵棵、一片片的簇擁在一起,隨風招展、亭亭玉立在暖陽的照耀下,在春風的梳理下快活地搖曳。

野蒜又叫小蒜、薤白,外形細長,似瘦身版的大蒜,出土的根部掛著個鵪鶉蛋般大小的蒜咕嘟,圓圓白白,珍珠般剔透,煞是可愛。挨近鼻翼來嗅,有點辣,但是並不衝。野蒜的馨香很是特別,仿佛使勁了全身的力氣和心思才聚合到一塊兒,它不像我們平時的大蒜,分瓣渙散開,獨頭獨個。

野蒜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發現普通的野蒜確實功效不凡。

1、野蒜所含大蒜辣素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丙烯,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溫,能溫陽散結,可用於治療高膽固醇和高血脂症。

2、野蒜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殺菌消炎,對多種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感染疾病有治療效果。

3、野蒜所含的特殊香氣和辣味,能促進消化功能,增加食慾,還可加強血液循環,起到利尿祛溼的作用。

野蒜是佐餐佳品,吃法也很多。切成蒜末,或砸成蒜泥,做湯,炒飯,酪麵餅,炒雞蛋,都是清清爽爽唇齒留香。

野蒜生活的環境極其惡劣,在沒有實質性生存土壤的情況下,僅依靠荊棘叢中年復一年腐爛的枯枝敗葉,它就能紮下根來發芽長大。生活在灌木叢的陰影下,終日不見陽光,夾縫中生存,得到的養分也要依靠灌木叢遺棄和施捨。野蒜從不浮躁,它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野蒜處世又是積極的,它耐得了寂寞,忍得住孤單;它不因寂寞而傷心,不因孤獨而消極,平生都積極地把精力投放在努力提升自己上。野蒜的一生是充實圓滿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我上學的時候,常常在路上用手摳也要採幾株,在手中反覆的揉搓,為的是將野蒜的味兒儘量多浸染在手上,在一整天裡都能聞到這種清香。剛刨出來的野蒜由於地溫還比較低的緣故,握在手裡撥涼撥涼,那種感覺很爽。野蒜刨多了,將大頭的野蒜碼整齊,頭挨頭握在手中,每個蒜頭都那樣潔白晶瑩,長長的鬍鬚,長長的莖,幾葉還沒展開微紅嫩綠的小葉,感覺是握一綹綴著潔白珍珠的彩帶!不,那是比什麼樣的巧手織成的的彩帶都要細膩、都要溜滑、都要可人心,那是大自然渾然天成的藝術品。那一顆顆潔白的蒜頭,那一綹綹微紅嫩綠、青綠的蒜葉在渲染大自然的魔力,在滋潤著人們的心靈!

野蒜儘管尋常,但在城市,這卻是珍品,人們想吃到它有時卻不易。野蒜雖生得不金貴,但生命的頑強都在鄉野之外,這是城裡的蔬菜一般所不具備的。所以,鄉野之味,才是珍品。野蒜雖是野菜,卻是珍品。

相關焦點

  • 三月,唯春光與野菜不可辜負—小編帶你實地挖野菜嘍!
    恰逢春意濃,又聞野菜香 上虞最美的初春三月我們來到虞城山野間為您紀錄沿途的春光與遍地的野菜
  • 農曆三月三,農民家庭為何都要用薺菜煮雞蛋?
    在農村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每年到了農曆三月三時,農村老人常說「三月三,脫了棉衣換布衫」,這是說天氣逐漸轉暖,冬天的棉衣應該收起來;在民間還有「三月三,吃了薺菜賽靈丹」的說法,開春薺菜是農村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用它蒸菜疙瘩,包餃子等,吃法多樣,鮮味十足。
  • 好管家丨吃了親手挖的野菜,瀋陽老夫婦雙雙中毒…這些野菜不能吃!
    每到4、5月份這個時節瀋陽人都樂意去田間地頭挖野菜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現在正值陽春三月,春光燦爛,大地復甦,去郊外田間走一走,轉一轉,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很多城裡的朋友都會三五成群的到野外去挖野菜,現在很多地方都逐漸解禁了,到處都是挖野菜的景象。
  • 青島野菜上市啦 再不嘗鮮又得等一年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也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驚蟄過後,野菜陸續上市,又到了一年裡吃野菜的最好季節。早春時節,星星點點的薺菜花兒點綴在花田裡,煞是好看。春天採些薺菜嫩莖或芽,焯水過後可涼拌享用。鮮薺菜蘸醬、做湯粥或包水餃都是常見做法,一口氣將春天吃到肚裡,這個美味不能錯過。小貼士:薺菜具有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等功效。
  • 周末挖野菜去!約嘛?……
    記得找個有經驗的人一起去,切記不要挖錯了喲,不要挖到有毒的了。吃之前一定要先甄別!再甄別!!春天到了,不妨腸一點這些來自春天的野菜,再安利給父母還會被誇孝順喲~記得找個有經驗的人一起去,切記不要挖錯了喲,不要挖到有毒的了。
  • 舌尖上的春天之湖南野菜版(送採摘攻略大全)|iWanbao
    春季湖南生長的食用野生蔬菜有上百種,清新蔓延到鍋碗瓢盆中,即便細雨綿延,晴朗的顏色還是被家庭主婦輕而易舉放到生活裡了。接下來介紹的野菜,都是湖南人的心頭好。令人吃驚的是,湖南人對於野菜的烹飪,特別溫柔,幾乎都以保持野菜的原生口感為主。世上只有故鄉和愛人總會保有鮮度,一道野菜入口時分,便是這個滋味。
  • 警惕 吃了親手挖的野菜,老夫婦雙雙中毒……野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每到4、5月份這個時節,很多人都樂意,去田間地頭挖野菜。
  • 春天挖野菜指南!
    春天來了,田間地頭長了各種各樣的野菜,不少人就喜歡挖些野菜回家吃,嘗嘗春天的味道。的確,野菜有一定的功效,且風味獨特,是許多人期盼春天大地饋贈。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雞蛋等。功效:小根蒜的作用是通陽化氣、開胸散結,抑制高血脂病人血液中過氧化酯的升高,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 【攻略】德州最全挖野菜攻略!春天你吃野菜了嗎?
    去哪兒挖:薺菜在田野、竹林、水塘邊最多。經典燒法:薺菜鮮肉餃子  3、將切好的三葉芹撒在米飯上即成。  如何辨別:跟水芹菜最容易混淆的是野芹菜。它們最明顯的區分標誌是杆上有沒有茸毛,野芹菜的莖上是毛茸茸的,而水芹菜沒有。其次,野芹菜的葉子寬、短一些更像家芹,而水芹菜的葉齒細長莖也細長。經典燒法:芹菜肉絲
  • 公園裡挖野菜 飽了口福丟了文明
    清明前後是踏青出遊的好時節,北京各公園陸續迎來大批遊客。記者注意到,遊客中不乏挖野菜「大軍」的身影。早春時節,很多植物還沒有露頭,耐寒的二月蘭成了主要採挖對象。記者走訪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東壩郊野公園發現,大片的二月蘭被「掐尖兒」。
  • 春天野菜正當時,這菜正月藥,二月菜,三月變成草,給啥也不換
    哈嘍,大家好,我是蟲媽,今天我又來更新美食菜譜了。說起早春最適合吃的美食,野菜一定在榜首。野菜應該是大自然對春天的饋贈了,不僅給春天增加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也給我這等吃貨增加了舌尖上的美味,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一到春天,人們每天都在等著野菜成熟,然後漫山遍野的尋找野菜、挖野菜。每年到了此時,婆婆都會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出遊,帶上小鏟,漫山遍野地尋找最原汁原味的野菜。今年的情況特殊,沒有邀約好友,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了田野尋找這野菜。
  • 揭秘《蒿香遍地》:原來野菜是葷的!
    何頻先生極為認真地說:「等下次你正式規模性慶祝的時候,我會裝作第一次來這裡,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飯菜。情緒一定像從來沒有發生今天的事一樣飽滿、新鮮!」三個女人一臺戲,何老師這句話把我們都逗樂了。寒冬時節,我竟然命好得邀請到幾位大咖小坐。席間,玉梅姐發表了許多有關文創方面的構思,忽然轉身問何頻老師:「您認同不?」
  • 野薺菜(食話)
    農曆三月三,薺菜賽靈丹。  嚴冬剛過,清明前後,耐寒力和生命力極強的野薺菜,就已經在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地和溪頭邊露出了頭。閒不住的鄉下人這時候便會禁不住挎上一個小籃子,下地採摘野薺菜了。  鄉下的孩子採摘野菜的能力是城裡的孩子無法比擬的。
  • 農村「挖野菜」成風,遍地是村民,野生動物沒了,野菜也不放過?
    每年的3月份都是萬物復甦的時候,尤其是農村已經到了最美的季節,很多花花草草開始破土而出,看上去很有生機。最近幾年農村流行起了「挖野菜、吃野菜」的風氣,這似乎和春天有點格格不入,有些植物剛剛破土而出正要擁抱大自然卻被無情的採食,看著的確令人惋惜。
  • 《春季野菜圖鑑》!吃掉春天這件事,天津人也太會了吧!
    樹上採,地裡挖,天津的這些大爺大媽們到底在幹嘛?無論是超市裡、菜市場中、還是田野鄉間,一年裡踩著點兒才能吃到的野菜已經上市,就算是肉食主義者,也抵抗不住鮮嫩到仿佛能掐出水來的野菜誘惑。「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汪曾祺說這天把薺菜花放在灶臺上,螞蟻都不會光顧;他還說,薺菜在他的家鄉(江蘇高郵)是能上席的,可見薺菜地位不同於一般的野菜。
  • 兩當有這麼多的野菜,來嘗一口春天的味道吧!
    薺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薺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多種維生素,藥理實驗表明,薺菜全草有降壓、擴張冠狀動脈、興奮呼吸、收縮平滑肌等作用。現代中藥學認為,薺薺菜「甘、平、歸心、肝、腎經,具有利尿消腫,明目止血功效」,所以俗語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 周末帶孩子去踏春挖野菜,天然有機,超讚!
    又到了春季萬物復甦的時節,貴港的爸爸媽媽們別再陪孩子在家玩遊戲了,趕緊出去踏青吧!不僅能陪孩子鍛鍊身體,還能體驗大自然賦予的樂趣——摘野菜!  大自然中很多野菜營養豐富,純天然、無汙染,而且能烹製出美味佳餚,有些你肯定吃過,今天跟小編一起去貴港鄉村摘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