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時節,鄉村田野綠意盎然,適宜各種野菜爭相生長,把大地點綴得生機無限。在這些綠色生命中,野蒜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種,因為它纖細柔弱,不用心去找,很難一眼就讓人發現它的存在。
野蒜是家鄉常見的一種野菜,野蒜多生活在溼潤的壤土地裡,她們遍布於北方的山澗、溝渠和田埂旁,就那樣,一棵棵、一片片的簇擁在一起,隨風招展、亭亭玉立在暖陽的照耀下,在春風的梳理下快活地搖曳。
野蒜又叫小蒜、薤白,外形細長,似瘦身版的大蒜,出土的根部掛著個鵪鶉蛋般大小的蒜咕嘟,圓圓白白,珍珠般剔透,煞是可愛。挨近鼻翼來嗅,有點辣,但是並不衝。野蒜的馨香很是特別,仿佛使勁了全身的力氣和心思才聚合到一塊兒,它不像我們平時的大蒜,分瓣渙散開,獨頭獨個。
野蒜有很大的藥用價值,發現普通的野蒜確實功效不凡。
1、野蒜所含大蒜辣素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丙烯,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溫,能溫陽散結,可用於治療高膽固醇和高血脂症。
2、野蒜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殺菌消炎,對多種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感染疾病有治療效果。
3、野蒜所含的特殊香氣和辣味,能促進消化功能,增加食慾,還可加強血液循環,起到利尿祛溼的作用。
野蒜是佐餐佳品,吃法也很多。切成蒜末,或砸成蒜泥,做湯,炒飯,酪麵餅,炒雞蛋,都是清清爽爽唇齒留香。
野蒜生活的環境極其惡劣,在沒有實質性生存土壤的情況下,僅依靠荊棘叢中年復一年腐爛的枯枝敗葉,它就能紮下根來發芽長大。生活在灌木叢的陰影下,終日不見陽光,夾縫中生存,得到的養分也要依靠灌木叢遺棄和施捨。野蒜從不浮躁,它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野蒜處世又是積極的,它耐得了寂寞,忍得住孤單;它不因寂寞而傷心,不因孤獨而消極,平生都積極地把精力投放在努力提升自己上。野蒜的一生是充實圓滿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我上學的時候,常常在路上用手摳也要採幾株,在手中反覆的揉搓,為的是將野蒜的味兒儘量多浸染在手上,在一整天裡都能聞到這種清香。剛刨出來的野蒜由於地溫還比較低的緣故,握在手裡撥涼撥涼,那種感覺很爽。野蒜刨多了,將大頭的野蒜碼整齊,頭挨頭握在手中,每個蒜頭都那樣潔白晶瑩,長長的鬍鬚,長長的莖,幾葉還沒展開微紅嫩綠的小葉,感覺是握一綹綴著潔白珍珠的彩帶!不,那是比什麼樣的巧手織成的的彩帶都要細膩、都要溜滑、都要可人心,那是大自然渾然天成的藝術品。那一顆顆潔白的蒜頭,那一綹綹微紅嫩綠、青綠的蒜葉在渲染大自然的魔力,在滋潤著人們的心靈!
野蒜儘管尋常,但在城市,這卻是珍品,人們想吃到它有時卻不易。野蒜雖生得不金貴,但生命的頑強都在鄉野之外,這是城裡的蔬菜一般所不具備的。所以,鄉野之味,才是珍品。野蒜雖是野菜,卻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