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賞析 現存《永樂大典》中的美容醫方

2021-02-12 中醫藥文化雜誌

● ● ●

《永樂大典》為我國明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為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修纂而成,約於永樂五年(1407)定稿,至次年冬抄寫完畢。


►永樂大典——全書正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錄六十卷,共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總字數約 3.7 億字。

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八千餘種,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雖屢經劫火,至今留存下來的不過數百冊,但其中的資料十分珍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在目前存世的《永樂大典》殘卷中,於「花」、 「妝」、 「油」等條目下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美容用醫方。這些醫方不僅體現了中醫藥在實際應用中的一個方面,也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

  

追求美麗是人類的天性,美容之術大抵在人類進入文明時期前就已產生了。中醫藥在美容中的應用源遠流長,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有「治面皰 黑 幹 黑髮禿身臭方」的專篇,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作燕支(即胭

脂)、香澤、面脂、手藥、紫粉、白粉之法,唐代《千金翼方》《外臺秘要》中皆收錄了魏晉以來大量美容美髮的方劑。


►五代 韓熙載夜宴圖

但《永樂大典》中收錄的美容醫方並非來源於醫書,而是採自《事林廣記》與《山居備用》。《事林廣記》為南宋陳元靚所編著的一部日用百科型的類書,原本無存,現有經後人增廣和刪改的元、明刊本流傳,內容包括天文曆法、地輿農事、器用官制等四十多個門類。《永樂大典》所錄「閨妝」類醫方全部出自此書。《山居備用》原本亦無存,從其保存在《永樂大典》的部分內容看,應也是一部成書於南宋的以農事為主的日用類書籍。且二書中的美容醫方有重複。可見自宋元以來,美容類方藥已經逐步獨立出來,以產品的形式在《永樂大典》殘卷中所記載的美容醫方按作用大致可分為養發類、美顏類、香藥類及治瘡瘍類。

  


1. 養發類

這一類的醫方有宮制薔薇油、香發木犀油、潔鬢(又作發)威仙油、惜發神梳散、擦頭竹油、烏頭麝香油、金主綠雲油、生禿烏雲油等。

顧名思義,多有養護頭髮,黑髮防禿,使頭髮易於梳理的功效。其製作除惜發神梳散外,皆以麻油為溶媒,入降香、柚花、桂花等香花葯物,浸制而成。如潔鬢威仙油以威靈仙、側柏葉、牙皂、黑牽牛、黃柏皮入真麻油浸收,有除垢膩、潔鬢長發之效。金主綠雲油用蔓荊子、南沒石子、柯子肉、躑躅花、白芷、沉香、附子、卷柏、覆盆子、生地黃、茯苓香、芒硝、蓮子草、丁皮、防風等藥物切細炒黑,清香油浸七日,用以按摩頭皮,可黑髮生發。而惜發神梳散是用上當歸、荊芥、黑牽牛、白芷、威靈仙、側柏葉、柯子等藥物研末,隔夜糝發中,可去風屑、除垢膩、解氈結。養發類方劑在全部美容醫方中約佔三分之一,與唐代方書相比,比例大大增加,體現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於養發護髮的重視。

2. 美顏類

面脂或面油是美顏的基礎用品。《永樂大典》 「油」條目下載有一般面油的製法,即以臘鵝脂、藿香、茯苓香、三柰、甘松、黃臘、幹胭脂粉、麝香,熬三五沸後,用紗帛濾過,洗面後擦用,可使膚色光膩。據同條所引《文昌雜錄》的記載,此種面油為宋太宗時初制,以白玉盒盛裝,因此又名玉龍膏。可見面油當時已不僅是婦女的專利,男性亦在使用以潤澤肌膚。又有內宣黃芪膏,以麻油浸黃芪、防風、赤芍藥、 天麻、地黃,慢火熬香後入黃蠟收膏,可御風露、悅顏色,較一般面脂更佳;太真紅玉膏,用杏仁、滑石、輕粉、腦麝,以雞子清調勻擦面,可使「色如紅玉」。


►古代面脂

亦有以黃柏皮、土瓜根、大棗所制的孫仙少女膏,可洗面、洗浴通用。除清潔、滋潤用品外,即是有修飾作用的粉妝類。最簡單的如唐宮迎蝶粉,即是淨粟米研粉,用時以水調之,亦可摻和花粉香料,作香燻用。又有玉女桃花粉、錢王紅白散。前者用益母草燒灰火煅,調和煅石膏、滑石粉、蚌粉、胭脂和麝香,可去風刺、滑肌肉、消瘢點;後者用白及、石榴皮、白附子、冬瓜子、篤耨香,法酒浸後塗面,可使面容盈潤。書中還載有畫眉集香丸,即用麻油浸燈芯燒後凝煙,調入麝香,用以畫眉。

上述美顏類方劑多由三類藥物組成,一是溶媒或賦形劑,如鵝脂、麻油、黃蠟、棗膏、米粉或其他粉劑,多兼有潤澤或修顏作用;二是香料藥物,常用的如麝香、藿香、甘松、茯苓香、篤耨香等,一般不傷肌膚又有治療作用,如甘松「主黑皮 黑 幹 黑 曾 」 (《本草拾遺》);三是治療性藥物,如黃芪、赤芍、地黃、黃柏、益母草、白及、石榴皮等,或益氣養血,或活血清熱,或收斂利溼。值得注意的是,太真紅玉膏中含有「輕粉」 (即氯化汞的粗製劑),此類含汞或鉛之品,如硃砂、水銀、胡粉、密陀僧等藥物,短時間內可明顯祛斑嫩顏,自《千金翼方》以來,一直應用在美容藥方中,但長期使用,不啻飲鴆止渴,應儘量不要使用。


3. 香藥類

據應劭《漢官儀》所載,漢代郎官口含雞舌香奏事,為使口氣芬芳,可見香藥的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永樂大典》 「閨妝」條目下記有燻衣、擦齒、含咽等不同用途的香藥方。燻衣笑蘭香即是用藿香、茯苓香、甘松、白芷、木香、茴香、丁香等十餘種香料所配,可燻衣,亦可常帶。牢牙欖香散以香附子燒灰存性,研末擦齒,可愈牙宣、闢口氣。透肌五香圓用丁香、麝香、陵香、木香、藿香、白芷、當歸、桂心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常含咽,可使口體俱香。另有唐代以來婦人用來貼面裝飾的「面花」,亦有用香藥所合,如「面花」條目下載「薔薇面花子」,即用甘松、零陵香、藿香葉、丁香、白芷香、黑茴香,入黃丹、蜜,腦麝為衣而製成,既可飾面,又可留香,一舉兩得。


►唐代 面花

4. 治瘡瘍類

宋代以來,隨著纏足陋習的興起,纏足用及治療纏足後果的方劑也被列入「閨妝」的範疇。如西施脫骨湯,即是用乳香、杏仁、樸硝、桑白皮等藥燻足浸洗,使足軟易縛。太乙靈應膏以露蜂房、杏仁、蛇蛻、玄參、黃芪、虢丹、亂發、麻油等熬製而成,外貼治療婦人臁瘡。金蓮穩步膏和玉屑飛雲散皆用治腳趾腫爛癢痛。前者由黃柏皮、黃連、荊芥穗、黃丹組成,清熱利溼,消腫斂瘡;後者用煅石膏、滑石、枯白礬研末,收溼斂瘡,亦治婦人陰汗。又有主治足部肉刺的削刺金刀散,先用刀削去肉刺,用石灰末、糯米、烏頭、硇砂、黃丹,棗肉和貼。觀此類方劑即知纏足危害之甚,但也不需一概棄之,可辨證應用於腿足部的瘡瘍類疾患中。

 

 

 《永樂大典》殘卷所錄美容醫方的意義從醫藥學發展的角度看,美容醫方體現的社會性價值大於其治療學意義。這類方劑或產品的使用範圍和流行程度,一定意義上反映著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價值取向。在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歷史時期,如唐、宋、明的繁盛之時,皆有大量美容醫方的記載,甚至專著的出現,如約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由著名文士胡文煥編著的《香奩潤色》一書,收錄了百餘首美容醫方。尤其是自宋以來,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小手工業的興起,大量丸、散、膏、丹類成藥在藥鋪中售賣,以保養為主的美容養顏類醫方也逐漸從醫藥中獨立出去,形成專門的一類產品,不用經過專門的辨證論治過程,即可自行使用,甚至成為市民的日常用品或社會的流行時尚。這也是美容醫方未被《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普濟方》等大型醫書專列,卻被收入《事林廣記》等日用百科類書籍的原因。

以往由於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美容醫方往往沒有得到重視。如《永樂大典》殘卷中出現的 20 餘個美容醫方,大多未被《中醫方劑大辭典》所收錄,即便是收錄者,也是引自《本草綱目》等書,未點明方劑的最早來源。而傳統美容醫方作為專門用途的一類方劑,理應得到進一步的整理研究,其對於中藥方劑的開發及中醫藥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有著一定意義。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

《中醫藥文化》海外版

輕鬆一點   

關注中醫藥文化資訊 

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發展

進入中醫藥文化雜誌 官網微信平臺中


輸入「秋季刊「

便可獲取 最新「海外版秋季刊」 全文

同時歡迎各界專家投稿

投稿地址

http://www.shzyyzz.com/zyywhzz/ch/index.aspx



相關焦點

  • 《永樂大典》,究竟用的是什麼紙?
    7月初的時候,法國巴黎德魯奧拍賣公司的兩冊《永樂大典》拍出天價,立即掀起了一波大典熱,朋友圈當時連刷了好幾天屏。國寶回家,大家自然喜聞樂見,各種討論一時鋪天蓋地。其中就包括《永樂大典》宏大的開本、特殊的裝幀、考究的手繪版框、工整的臺閣字體……當然還有它精美的書頁用紙。還是得說紙,畢竟我們是一個討論紙的公眾號。所以問題很簡單,《永樂大典》究竟用的是什麼紙?
  • 中國藏家拍得兩冊《永樂大典》,回顧曠世大典的尋找之路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本世紀初啟動大典仿真影印以來,到2004年已經完成中國大陸所藏全部163冊《永樂大典》的影印出版,並2014年再次影印出版了新發現的一冊。目前,累計仿真影印出版海內外233冊,約佔現存總量的56%。2013年,《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全三冊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仿真出版。
  • 《永樂大典》國內影印出版情況
    作為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巨大的文獻價值、版本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早已為世人所熟知,現存殘卷的規模雖僅及原書的百分之四,但每一冊《永樂大典》都是一座資料寶庫,有許多可供挖掘利用的珍貴資源。這一出版方式不僅使《永樂大典》永無災厄之虞,也讓今天的人們能據此充分感知這一誕生於六百年前的偉大文化奇觀的恢弘氣勢和不朽神韻。目前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已出版海內外殘存《永樂大典》共計221冊,其餘部分正在洽談中。
  • 「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如果被找到,意味著什麼呢?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其規模遠遠超過前代編纂所有類書。《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多達22973卷,11095冊,總字數高達307億之多。
  • 鄭雲豔丨民國以來《永樂大典》海內外流通價格變遷考
    自此之後,清朝又纂修了《全唐文》等不少其它大型圖書,官員私竊《永樂大典》出宮之事屢禁不止,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到光緒元年(1875)清朝重修翰林院清點《永樂大典》時,所存已不足5000冊,即原書的一半已不知所蹤。20年後的1894年,翁同龢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當時翰林院剩約800餘冊《永樂大典》,即所剩卷冊已不到原書的十分之一[9]。
  • 《永樂大典》手抄冊驚現國外拍賣會,華人女子豪擲6500萬,值嗎?
    書中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集古今之大成類書,是我國古代一種大型的資料性書籍。
  • 現代科技解鎖敦煌醫學「古方密碼」
    姚陽陽是甘肅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學研究生,他所在的課題組負責敦煌醫學古藥方中當歸成分測定工作,因此,他除了上課,更多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  【同期】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學研究生 姚陽陽  當歸是敦煌醫方中用量非常多的一味主藥,(我們利用儀器)從當歸當中採出之後,測得(到)一些阿魏酸類含量的高低,可以衡量敦煌醫學,它裡面藥效成分,是非常有力的一個證據。
  • 古代「四大神器」至今下落不明,網友:永樂大典已成千年不解之謎
    我國古代有「四大神器」,分別是黃帝的軒轅夏禹劍、夏朝時期的禹王九鼎、戰國時期的和氏璧、明朝時期的永樂大典,而如今這「四大神器」下落不明,網友:永樂大典已成千年不解之謎。
  • 《永樂大典》正本究竟毀在了大火之中,還是作為殉葬品被存放在了永陵地宮?
    很多人知道,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奇書,《永樂大典》一直命運多舛。它原書一萬多冊,可是歷經幾百年滄桑,最終不僅正本徹底消失,副本也僅存兩百多冊。那麼時至今天,我們還能發現它曾經消失的蹤影嗎?咱們先說九年前的一樁意外。那是2010年的一天,廣州中山大學的康保成教授,意外收到一冊來自臺灣地區的書籍影印件。打開一看,他驚喜交加。為什麼?
  • 【大象視界】兩冊永樂大典6500萬,更震撼的國寶800年後驚現人間!
    而說來巧合,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四大鎮館之寶《敦煌遺書》、《四庫全書》、《永樂大典》以及《趙城金藏》。而這四大鎮館之寶在民間,幾乎見不到有流通,而就在2020年,《永樂大典》和《趙城金藏》竟然先後出現!今年7月在法國小拍拍出812.8萬歐元的兩冊《永樂大典》據業內人士統計,海內外已知存世的《永樂大典》總計418冊、800餘卷及部分零頁,分散於世界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公私藏家手中,中國國家圖書館先後入藏《永樂大典》224冊,上一次發現《永樂大典》,還是在6年前的2014年8月,在洛杉磯漢庭頓圖書館新發現的1冊《永樂大典》,因此,這位藏家花費了6500萬元
  • 永樂大帝朱棣-永樂劍
    1388雙色大明永樂劍現存英國
  • 淺談古方三黃片
    提示:點擊上方"齊魯賽鴿"↑免費訂閱本刊爆料|合作:0533-3170005  微信:3230442615        這裡所說的「古方三黃片」,是指的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方論》一書中的瀉心湯一方,「三黃片」。
  • 娛樂知乎《女醫明妃》裡的美容古方真能讓人變美嗎?
    由劉詩詩、霍建華、黃軒等主演的古裝電視劇《女醫明妃傳》目前正在熱播,雖然三個人的虐戀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但似乎比這更具吸引力的,是劇中提到的那些美容養生古方,比如讓古代女子膚白貌美的「七白膏」、「桃花姬」,以及養發的「淘米水」,劉詩詩在劇中飾演的明朝女醫談允賢堪稱是大明朝的「美容顧問」,劇中從太后到皇妃
  • 《推背圖》與歷史之20,永樂大帝朱棣
    他在宮中修建了很大的鑄造兵器的地下室,廣招天下賢士,日夜練兵。永樂大典編修《永樂大典》為了籠絡人心,特別是籠絡文人,朱棣決定編修《永樂大典》。從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開始組織編修,永樂五年完成。主編為解縉、姚廣孝等。編修完成後,朱棣賜書名為《永樂大典》 ,並親自為它作序。《永樂大典》裝訂為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約13億7千萬字,該書編成後,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
  • 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
    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徵,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
  • 永樂大帝——朱棣
    永樂年間,內閣成員不僅可以和皇帝從容議事,而且可以幫助皇帝閱讀奏章。此外,閣臣還有一個特權,即可以向皇帝上「密揭」,也就是打小報告,這就無形中提高了內閣的身價。明成祖讓解縉、胡廣、楊士奇、楊榮等七人入直文淵閣,他們都來自翰林院,官級雖只有五品,但都才華出眾。明成祖對他們很重用。由此看出,明成祖設立內閣不過相當於內廷秘書處,其權力無法與前代丞相相比。
  • 《奮鬥在洪武末年》:284萬字明朝小說,永樂大典記錄不朽傳說!
    書生當國,藩王虎視,削藩靖難,血火刀鋒中,殺出凜凜新明朝。一個失業的錦衣衛,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劍,右握鋤,一劍平天下,一鋤養萬民。這是個小特工,奮鬥成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鈞,錦衣衛擔八百!
  • 王海平長篇歷史小說《永樂盛典》問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李海濤 李佳)記者7月8日獲悉,由中國作協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編劇委員會主任王海平撰寫的長篇歷史小說《永樂盛典》,近日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據了解,《永樂盛典》全書分上下兩冊,約9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