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逼內向孩子學外向,你是在生生折斷他的翅膀

2020-12-24 杏仁家庭教育

自從有了孩子,老母親就有了一顆玻璃心,每天各種擔心,而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更是引起家長的深深憂慮。

你看那誰家小誰的嘴多甜,多會說話!你看看你,家裡聚會讓你發個言都不會,上這麼多年學白上了。

這樣的對話是否經常發生在你和孩子中間。

不跟人交流怎麼行,不愛表現怎麼在社會立足,不懂得說好聽的怎麼獲得領導的賞識。家長用過來人的經驗無時無刻不在擔心,無時無刻不在糾正孩子,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內向星球的人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他們言之有物,不會亂噴一氣,他們會經過深思熟慮過後才會發表自己的觀點,所以內向不是缺點,而是孩子的性格特點。為了家長的訴求,硬逼著孩子學習外向,否認他的內向性格,是對他最大的傷害。

01什麼樣的性格是內向性格

馬蒂·奧爾森·蘭妮的《內向者優勢》一書中有這樣一個理論:人在社交活動中,都有吸取能量的方式,內向性格的人通過自省和獨處來吸取能量,而外向性格的人通過與人交際交流來吸取能量。絕對外向和絕對內向是兩個極端,人在兩個極端之間遊走,只有相對內向的人和相對外向的人。

02內向性格的人有什麼特點

表達有廣度內向性格的人能把自己深思熟慮的內容詳盡表達出來,他們是為了交流思想與觀點,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閒談和天南海北的胡扯。思考有深度內向性格的人大多數時間在思考,面對繁雜的環境,他們無所適從,享受獨處的安寧,他們徜徉在思考的海洋中。有強烈的個人空間感,不喜歡別人坐得太近,或者有人不敲門就進入房間會帶給他極大困擾。

03怎麼判斷你的孩子是內向性格還是單純的害羞

觀察孩子在人多的時候和人少的時候的狀態,內向性格的人無法忍受聚會這樣的場合,他會很難受,極力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在人多的地方就如同魚離開水一樣無法呼吸。

外向型的人則很喜歡聚會這樣的場合,如魚得水, 興奮不已。

如果孩子一到這樣的場合就不舒服,那就說明是內向性格的人。而孩子很適應,只是要人多時發表言論或者其他表現時唯唯諾諾,則是外向性格而害羞的表現。孩子害羞是成長的某一階段或者在特定的某個人面前表現害羞,因為害羞的人在意的是自己在對方心裡的想法,所以只要過了這一階段或者在其他人們面前就不會這樣。看孩子的交流,如果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或者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孩子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很有見地,而人多時則做不到這點,就說明孩子極大可能是內向性格的人。

無論孩子是什麼樣性格的人,都要順應孩子自己的狀態進行發展,強行按照父母的意願去改變孩子的內心,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而且會產生極大的壓力,因為他認為自己內向不好,不被家長的認可就是錯誤的,就違心地去改變來迎合別人,這樣不僅無法發揮孩子本來的優勢,還會扭曲他的行為模式。

如魚得水才有鯉魚跳龍門,內向性格的孩子也有適合自己的行業工作去做,而且會做得更好。不評價是一種美德,會傾聽是一種素養。我們面對孩子時也要學會傾聽,學會不評價,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他所需要的幫助即可,過猶不及,要時刻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應對他所面對的一切,走丟了才知道正確的路,做錯了才懂得怎樣是對的。

資料來源:《內向者優勢》作者:馬蒂·奧爾森·蘭妮

相關焦點

  • 吳鎮宇兒子自曝社交焦慮:孩子內向不是病態,別再逼他外向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然而,在不久前,費曼卻忽然發了一段正兒八經的視頻,自曝自己有舞臺恐懼和社交焦慮,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體諒他,不要喊話他表演才藝。
  • 內向孩子=沒出息?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逼他外向
    內向,非但不是某種能力欠缺,反而是內在豐盛的體現。所以,請好好珍愛你身邊那個內向的孩子,不要逼他開朗,不要怪他安靜,更不要用「沒禮貌」、「不懂事」這些爛標籤給他亂貼罪名。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他們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群體中「充電」。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所以,他們會本能的迴避無意義的社交,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
  • 嚮往的生活張子楓因「內向」被批,家長要不要逼孩子「外向」?
    於是家長們開始焦慮,這樣的孩子,如此怕生還內向,今後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在人際交往中,會不會吃虧?會不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影響?為了讓孩子變得外向,家長們想盡辦法。多接觸別的小朋友,想盡一切辦法,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當眾表演。尤其是親戚們聚會的時候,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逼孩子表演。
  • 別說自己是內向外向了,其實你可能是個中向性格的人!
    原題:你是內向還是外向?
  •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逼他外向
    同樣,內向不合群的人也被當成異類。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他們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群體中「充電」。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所以,他們會本能的迴避無意義的社交,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
  • 吳鎮宇12歲兒子自爆生病:養廢一個孩子,逼他外向就夠了
    而實際上,在《爸爸去哪兒》中可以看出吳費曼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在玩耍過程中不小心落水,但他也沒有開口求助。而被救上來後,顯得尷尬無措,節目組工作人員問他&34;等問題時,他也是尷尬微笑著回應。談到吳費曼的性格,吳鎮宇曾經這樣表示:有時候不捨得改變他,然而不改變他又覺得他會跟社會脫節。而其實有很多的家長也會有和吳鎮宇同樣的想法,所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一點,這樣能夠更好的融入群體和社會中。
  • 吳鎮宇兒子自爆得病:逼孩子外向,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他害怕唱歌或在家人面前彈琴,聲音會忍不住發抖……其實費曼的內向性格,早在《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就有跡可循了。即使自己受了傷,也不會跟任何人說,默默藏在心裡。吳鎮宇對他發脾氣的時候,他也只是強忍著淚水,不說一句話。看著自己的兒子那麼害羞敏感,吳鎮宇隨即也給他起外號:BBgirl。
  • 你是外向還是內向?不要這麼快下定論!
    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嗎?你究竟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呢?早在1921年,心理分析家Carl Jung就充分闡釋了內向和外向的性格類型理論,這也是諸多性格類型理論中最為著名的。他根據力比多(libido)的傾向劃分性格類型——個體的力比多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型的人;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外傾型和內傾型是性格的兩大態度類型,也就是性格反映特有的情境的兩種態度或方式。內向和外向處於連續體相反的兩端,我們通常會偏向某一端,而相對遠離另外一端。
  • 內向的人與外向的人有什麼不同
    不要簡單地認為,一個害羞的人就一定是個內向的人。因為不論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都會害羞。
  • 吳鎮宇12歲兒子自曝得病:逼孩子外向,是最殘忍的教育
    他其實一直小心翼翼地用搞笑的外殼來「偽裝」自己的社交焦慮。2 「你的孩子那麼內向,肯定沒出息吧」當年費曼上節目時,他本身內向又敏感的特質已經有所表現:自己落水了、把臉擦傷了,也只能尷尬地笑著,不求助工作人員,也不敢喊爸爸。
  •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
    你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什麼是一個人的個性,對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對他的未來有太多的支持,你是內向還是外向?如果突然下雨,哪一個地方是最好的避雨地點?選擇你的答案,測試你是外向還是內向?,每個人喜歡你,而且,你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事業發展也很順利,事業特別順利,希望你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不要變得內向抑鬱,永遠保持內心的純潔!
  • 「內向」的孩子非要變「外向」嗎?家長別幹涉,讓孩子自己走
    內向的性格往往會有這些特點,千金都難換1、思維更加縝密大家可以發現,對於一些理科男往往是比較內向的,也不愛與人打交道,但是他們的思維往往更加縝密,對於一些數據的敏感度更強,內向的孩子往往都是這樣子的,他們做事情能夠考慮的非常全面,這是外向的人所達不到的。
  • 爸爸去哪兒開播7年後:毀掉一個孩子,逼他變得外向就夠了
    依舊內向,但也絲毫不影響到他愈發優秀善良。外向的人總會得到巨大的褒獎,而內向的人等於懦弱、自卑、沒出息?好像,內向就是一個二等性格。內向的人需要通過獨處來恢復能量,而外向的人需要通過社交來獲取能量。靜下來想,為什麼那麼多父母逼孩子打招呼或者秀才藝?
  • 性格內向還是外向,這對你的職場各有什麼優勢?---賦能溝通模型
    因為需要找女朋友了,你不想外向,不行嘛,荷爾蒙在那等著你,催著你開始外向,求偶的需要嘛。性格內向的人,職場發展路徑大抵是這樣的。這裡模擬一下職業路徑,歡迎對號入座,也歡迎另起爐灶。因為性格內向,那些學習成績好的,比如說俞敏洪,成績不好,也不會說普通話,在北大找女朋友,根本找不到。
  • 吳鎮宇12歲兒子自爆得病,毀掉一個孩子,逼他外向就夠了
    2你的孩子那麼內向肯定沒出息吧當年費曼上節目時,他本身內向又敏感的特質已經有所表現:自己落水了、把臉擦傷了,也只能尷尬地笑著,不求助工作人員,也不敢喊爸爸。他們的情緒感受能力更敏感、專注力也會更強、創造力上表現得更為獨特。我想,也正是因為張子楓有了這種特質,才會讓徐崢都忍不住誇獎:我不知道這小女孩哪來的,簡直就是一個小天才!個性內向的孩子,身上有很多面,也有很多成長的可能性。內向是孩子的性格,不是孩子的缺陷。
  • 內向的人怎麼變外向 七大步驟改變你的性格
    性格內向的人,話往往不多,選擇沉默是金。這樣的人,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往往沒有更多的朋友。選擇在生活中默默無聞,工作上往往也會因為這樣的性格而黯然失色。性格是可以塑造的,也是可以慢慢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從內向變為外向呢?第一步:心態上對內向、外向有正確的認識。內向的人往往比較自我,比較穩重,但是長期以往,讓人覺得很怯懦,沒有生氣,沒有自信,也沒有鬥志。而外向,是一種積極的心態,陽光,開朗,讓自己更加自信,交流更加順暢,擁有更多的朋友,也會為自己贏得職場的勝利。要堅定的相信,只要想改變,就會努力,就會有成效。改變性格,從現在做起。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
  • 心理萬象:內向的人很孤單嗎?外向的人為什麼有時感覺很孤僻?
    —、不能用內向和外向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人都是內外合一的。把身邊的人說成是內向或者是外向,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都是內外合一的,也就是性格中既包括內向,同時也有外向的成分存在。只不過是他展現和表達的東西根據環境的變化而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環境和氛圍中才有了內向和外向區別。
  • 【吳鎮宇】兒子「費曼」自爆得病,毀掉一個孩子,逼他外向就夠了
    就像你不能勒令禿頭長出頭髮,你同樣也不能要求一個內向的孩子「多說話」。內向不需要改變,只需要理解和接納。「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吧!」這句話來自吳鎮宇的12歲兒子費曼。你的孩子那麼內向肯定沒出息吧當年費曼上節目時,他本身內向又敏感的特質已經有所表現:
  • 「戀愛找性格外向的」結婚一定要找個內向的!優點讓人無法抗拒
    比如外向的人!外向的人就比較懂人情世故!會哄女孩開心!但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不穩重!這裡只是客觀分析!當然也是存在哪些!性格外向但是說的句句有理!我相信這些人年齡一般都已經不小了!並且這種人並不是很多!大部分還是不穩重的!性格內向的人有點也很明顯!有這樣一句話!就是一個人如果不經常說話!總是默默無聞地做事情!那麼他一定在籌劃著什麼!他想的事情會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也比較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