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幼兒園總能看見亮亮一個人獨自玩耍,曾經我也問過小寶:是不是因為亮亮的性格比較孤僻或者脾氣比較壞,才導致了這種現象?
但是小寶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小寶說,亮亮這個人挺好的,平時大家出現什麼事情他都會去幫一把,但是他總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耍,這可能也是他的性格原因。
所以,如果我們邀請他去玩耍,他沒有同意,我們往往不會再去勉強他,反而覺得他這種獨來獨往的性格特別酷。
但是亮亮的父母卻不這樣認為,亮亮的父母不止一次的和我說過想要改變亮亮的性格,讓他變得開朗起來,甚至大大咧咧都不嫌棄,但是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怎麼能說改就改呢?
家長們似乎都有一個偏見,那就是內向並非一件好事,如果孩子有點內向的傾向,就會讓孩子開朗一點。但是卻有研究指出:70%以上的成功者,大多都是內向的性格。這也說明了,內向非但不是壞事,在某些方面來說,可能還是好事。
內向的性格往往會有這些特點,千金都難換
1、思維更加縝密
大家可以發現,對於一些理科男往往是比較內向的,也不愛與人打交道,但是他們的思維往往更加縝密,對於一些數據的敏感度更強,內向的孩子往往都是這樣子的,他們做事情能夠考慮的非常全面,這是外向的人所達不到的。
很多外向的小朋友在平時過於注重別人的看法,希望能夠站在舞臺的正中央,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放棄了一些事情。
2、更懂得傾聽
總是有人都希望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全部都拋給另一個人,卻不管另一個人是否想聽,但是這只限於外向的人,對於內向的人來講,他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心思全部都沉浸在自己的心裡不表達出來。
對於他人的所思所想也能夠出謀劃策,所以他們也往往能夠交到更多的朋友。
3、更加有創造力
李玫瑾表示,平時比較外向的人,往往學習成績比較差,經常三分鐘熱度,但是內向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往往能夠更加沉下心來,對於一件事情善始善終,所以這也是他們的創造力比較強的原因。因為他們常常獨處,思維也往往能夠更加發散出來,創造力也比較強。
4、更讓父母省心
外向的孩子大大咧咧的,一會哭一會笑讓父母理不清頭緒,但是內向的孩子一般都比較乖,他們能夠很好的把控自己的情緒,不會讓父母操過多的心。
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乖乖的去做一件事情,孩子也不會做更多的反抗,叛逆心比較弱,所以常常是父母心中的小棉襖。
面對內向的小朋友,父母可以這樣做
1、多加傾聽孩子的想法
因為孩子是內向人格,所以他們一般情況下不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如果孩子主動與父母溝通往往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父母一定不能以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等理由拒絕,否則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之後可能會變得更加內向。
2、引導孩子進行表達
雖然內向的孩子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每一個人都不是透視眼,並不能夠通過外表的肉體直達心靈,從而到達孩子的所思所想之地,所以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孩子表達出來,別人才能夠理解的更加清楚的。
平時父母要引導孩子進行表達,告訴孩子有什麼事情要及時的表達出來,不要憋在心裡,這樣反而對他不利。
3、教孩子怎樣與他人溝通
內向的孩子往往有特立獨行的性格,所以與他人交往的時間不太長,有時候並不知道應該怎麼樣才能夠與別人溝通。
其實有時候內向的孩子也是非常羨慕外向的孩子的,他們也想像外向的孩子一樣,與他人一起交流一起玩耍,但是由於他們的溝通方式錯誤,可能剛剛下定決心與他人進行溝通就碰壁了,從而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
所以父母平時要教會他們怎麼樣去溝通,怎麼樣處理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內向孩子的弱點,父母在這方面應該多上點心。
4、不去過多阻攔孩子性格的發展
每一個性格都有他們的優缺點,無論是內向外向都是這樣子的,所以,當孩子真的是內向的性格,父母不用著急,讓他順其自然的發展就可以了,只要父母在孩子成長途中教會孩子怎麼樣溝通、怎麼樣表達就可以了。
內向的孩子不用自卑,外向的孩子也不用竊喜,他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所以只要能夠抓住自己的優點將它挖掘,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