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媽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父親為讓孩子「練膽」,竟把9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扔」在了人流密集的火車站,這一做法在網上引起熱議。
公共視頻顯示,浙江金華火車站人流密集,一位身著灰色抓絨上衣的男孩被一男子帶至車站進站口後,男孩獨自隨人流進入了進站口的實名驗證區,男子則在一旁停留片刻後離開,離開前還向男孩揮手示意。
金華站警務區民警看到男孩孤零零一個人,很是奇怪,便上前詢問。男孩一開始沒開口,民警把他帶到邊上的報警臺,過了十來分鐘,男孩終於告訴了民警他媽媽的手機號。根據手機號,民警和男孩母親取得了聯繫。
孩子母親說,孩子一早就被父親帶出門了,她並不知道他們的去向。接到民警電話後,才知道父親把孩子「扔」在了火車站。她後來了解到,孩子父親這麼做是想練練孩子的膽量。
原來, 男孩平時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加上在學校有時不配合老師的管理教育,父親就想「教育教育」孩子,把孩子獨自「扔」到火車站,讓他自己想辦法回家,藉此機會一方面懲罰一下孩子,另一方面也鍛鍊一下他的膽量。
所幸,民警及時發現,聯繫了男孩家人,一個小時後男孩的媽媽和姐姐,一起從蘭溪趕到金華火車站,接男孩回家。
男孩父親的這一舉動引發網友吐槽:部分網友認為「內向有錯嗎?這種『糾正』的意義是什麼?」也有網友表示「萬一孩子碰到壞人怎麼辦?」「再好的初衷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01
從小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他們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確保孩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孩子的性格問題,或許是大部分媽媽茶餘飯後都會聊起的話題。在這個社交至上的社會,很多人都認為外向的性格才是好的,就連有些父母,面對自家內向的孩子,也會覺得很是遺憾。有些媽媽覺得孩子經常讓自己犯難,因為孩子的性格內向怕生,不愛說話,見到長輩不打招呼難免有些尷尬。
實際上,我們經常把孩子簡單定義為「內向」或「外向」,本身就是一種帶有偏見的行為,很多時候只是大人們根據孩子表面一時的特徵來判斷,並不真實和全面。不論是內向型性格還是外向型性格,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家長們要耐心地花時間去了解孩子,才能認識到孩子最真實的一面。
內向型孩子都是潛力股
大部分父母對內向型的孩子會感到十分焦慮,擔心寶寶不善言辭會吃很多啞巴虧。殊不知,表面內向的孩子,其實內心裡有很多的能量待開發,他們身上同樣有很多值得稱頌的優點。
內向型孩子比較害羞話不多,一旦和周圍的小夥伴熟悉了,也會主動關心別人,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小朋友,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慢熱型。被家長們定義為內向型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溫和友好、心思細膩、情感豐富、做事也比較認真謹慎。
內向型寶寶大多數喜歡獨處,家長不知道他們在鑽研著什麼,也可能經常被周圍的人忽視。有研究表明,往往被稱為社會精英人才的人,內向型性格要比外向型性格的人多出3倍不止。所以,大部分內向型的寶寶都是潛力股呢~
外向型孩子也有弱點
並不是外向型性格的人就是無可挑剔的。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潑可愛,口齒伶俐,討人喜愛,甚至有不少父母覺得,外向型的孩子,會更容易獲得光明的前途。殊不知,孩子的未來並不是完全由性格決定的,外向型性格的孩子也有弱點。
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固然很自信和果敢,但是他們容易忽視周圍人的感受,延遲滿足能力差,領導能力不足。所以沒有一種性格是完美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辦法,正確引導。
引導內向型的孩子
要改掉給孩子貼標籤的習慣
家長習慣把孤僻、脾氣差等負面標籤貼給孩子,這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可能導致他們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所以,家長應該儘可能的改掉給孩子貼標籤的習慣,因為內向型的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奇怪」,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處事方式和思維習慣。
尊重內向型孩子的性格
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內向型的性格,家長不要強行讓寶寶改變,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父母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空間,減少一些對孩子性格的懷疑和焦慮,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讓孩子內向型性格的優點能發揮到極致。
引導外向型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耐心和傾聽
面對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家長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鍛鍊寶寶的自制力和自控力,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思考時間,讓孩子學會耐心,不再衝動。
當孩子向你表達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以身作則,讓他看到家長是如何認真傾聽的。讓孩子學會傾聽他人,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較好的語感。
讓外向型孩子學會讓步
對於外向型孩子來說,讓他學會讓步,主動配合其他人,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在生活中是要配合和協作的。更有利於孩子磨平性格的稜角,塑造更好的外向型性格。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因為性格內向或者外向就被劃分為兩個群體。
02
如何教育內向的孩子呢?
不要強迫孩子「合群」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過年走親戚的時候,孩子們往往會被家長強迫著開口叫一些素未謀面的親戚。孩子不開口家長們就會認為孩子沒有禮貌。其實,我們可曾想過當自己面臨著一個陌生環境時也很難做到泰坦自若,就像開學時老師要求每個小孩子上講臺去介紹自己一般。
在日常生活中,內向的孩子往往更加容易被貼上「不禮貌」「不合群」的標籤,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更加不應該強迫孩子「合群」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需要家長自己慢慢地去發現。
給予孩子鼓勵和關懷
父母們要正確地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性格,究竟只是喜歡自己獨處,還是害怕、抗拒與人交流。在生活中有許多內向的孩子,他們也渴望著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成一片的,只是因為從內心害怕被他們拒絕從而選擇在一旁觀望。家長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嘗試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多陪孩子進行嘗試,不論孩子敢不敢邁出這一步,家長都不要責罵孩子。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家長就是全世界,若連家長都責罵孩子,孩子會更加的自卑內向。
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告訴孩子「你以為,上學的時候在你來說是如此的煎熬,但實際上你會結交許多新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更有可能學會如何調節負面情緒,變得不再這麼抗拒人群。
鼓勵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如果在某件事情上有著強烈的興趣,那麼請給予他一個大膽嘗試的機會,解開孩子的枷鎖讓孩子勇敢地去追求這些興趣,這樣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在一個外向的世界中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讓他積極參與一些活動能夠培養孩子的信心,也更加可能讓他自己改變內向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們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內向的孩子不比外向的孩子差,請不要再一味地認為內向的孩子就是比外向的孩子差了,摒棄這個觀點,鼓勵孩子,說不定孩子會給你們一些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