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人格的人不同於普通的冷淡、避世,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心都在迴避。因此,迴避型人格的人,總是帶有盲目性、強迫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
老周的女兒今年五歲,到了該去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無論家裡怎麼勸說,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卻始終待在家裡,怎麼也不肯去上學。
束手無策的家人們只好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而張醫生第一次見到小美時,也頗了一番功夫,才讓這個內向的小姑娘和自己講話。
「和阿姨一起去買棒棒糖好不好?」張醫生拋出了對小孩子來說無法抵擋的誘惑。
「不。」小美怯生生地搖了搖頭,「我想待在家裡。「
」為什麼啊?「張醫生問道,」小美,你不覺得外面的陽光很好嗎?你不想去幼兒園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嗎?「
「不想。」小美繼續搖頭,「我就想待在家裡,外面的小朋友們不喜歡我。」
「怎麼會呢?」張醫生有些詫異,「難道你一個朋友也沒有嗎?」
「本來有小樂的,她長得可愛,又會唱歌,可是我不會跳皮筋,長得也難看,連她也不喜歡我了。」小美眼淚汪汪地說道
「怎麼會呢?你很好看啊,而且有誰會因為跳皮筋不好就討厭別人呢?」
「可是她們都不喜歡我。」小美執拗地搖著頭,「我不想去上學,就想在家裡待著,我一個人也能學寫字,學畫畫……"
像小美這樣的孩子,即使是專業的心理醫生也會感到棘手。他們明明外在條件不錯,但卻極為內向,總是覺得自己低人一頭,心中存在著會被他人厭棄的被害意識,因此在與人交往時,也會處處小心看別人有臉色,一旦覺得他人對自己稍有不滿或是鄙夷,就立刻像烏龜一樣,縮進了自己的殼裡。
這種情況,不止昌在小孩子中常見,成年人中,也可以遇到不少。
在生活中,迴避型人格的人雖然怕失敗,沒有自信,不願結交新朋友,顯得很怕生,但是真正交往下來,我們卻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其他人格類型的人那樣可怕。與迴避型人格的人交往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緩慢而小心,儘量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喜愛,如果貿然急匆匆地衝過去,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把他們嚇跑了。另外,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批語指責他們時,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然一個不小心,或許就是一封絕交書了。
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