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日本在電子科技和製造科技方面都處在全球的前列,可謂實力很強。但是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好的技術」,現在卻連手機都造不好呢?其實我們知道,日本並不是不生產手機,索尼手機就是明顯代表,然而它的手機卻只能蜷縮在本國市場,難以走出國門,甚至逐漸衰落。這其中的原因很直觀,也值得很多企業學習。
第一點:驕傲自大,很多人更喜歡iPhone
其實日本民眾也非常的「崇媚洋外」,總認為歐美國家的產品比較好比較高檔。自從蘋果問世後,憑藉強悍的性能和iOS系統的流暢耐用,迅速吸引了大批粉絲,對市場有較高的佔有率。有數據顯示,2010年iPhone在日本的市場份額還不到10%,到了2016年已經增長到60%,所以iPhone在日本市場中基本上一家獨大的局面。可見日本人有多喜歡蘋果手機,而他們本土的手機在市場中卻表現平平,銷量遠不及蘋果。
第二點:日本的很多企業都比較保守
日本雖然能把某一個部件做得很好,但很多企業都比較保守,他們對很多新技術不願意去嘗試體驗,堅持固有的技術水平。而手機現在已經是個更新換代十分快的科技產品,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中幾乎每個月都有更先進的技術迭代,或者是不斷創新的外觀設計,就連大家都採用的安卓系統也在不斷發展品牌元素。在這樣激烈的環境競爭下,原地踏步就是倒退,不創新只能逐漸被淘汰出局。
第三點:不願意重視中國市場,不願意本土化設計
在中國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為了做好一部手機,可以選擇與索尼、徠卡合作,提高手機的拍攝功能,甚至學習蘋果自研晶片和構建鴻蒙系統,同時在全球市場布局。而日本不願意重視中國市場,早在2G時代,日系手機夏普、三菱、松下、東芝、NEC等品牌就陸續在中國市場中退敗。並且日本的手機廠商也不願意本土化設計,他們的產品沒有一個通用的OS,所以很難走出國門,在全球發展。
第四點:國產品牌的快速崛起
這幾年中國的手機品牌快速崛起,華為手機現在幾乎威脅到蘋果手機地位,還有小米、OPPO、vivo等都開始陸續走出家門,進入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等。國產品牌進入日本市場後,顯然對它們也有很大的影響和壓力,畢竟國產手機如今已發展得比較成熟優秀,也有一定的口碑和實力。
因此,日本的手機行業在眾多因素影響下,逐漸被落後遺忘淡出市場,然而在我們國產手機蒸蒸日上的發展道路上,這些也都是我們需要借鑑思考的。且客觀地看,日本仍然掌握著不少電子科技技術,比如索尼相機傳感器等,這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進步,大家說是不是?(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