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哈囉出行成立僅三年多,但其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打造出一個便捷、高效、舒適的出行和服務平臺,所以他們只用了數年時間,就座擁三億多的用戶,這與曾經家喻戶曉的滴滴出行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的。
哈囉出行目前的主營業務中就包括哈羅單車、哈囉助力車、哈囉電動車服務、哈囉換電和哈囉順風車等綜合業務,其中哈羅單車和哈囉助力車分別入駐全國360個鄉鎮、260多個城市,順風車業務也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上線。
哈囉出行主營業務非常的全面以及廣泛,再加上其超過三億的用戶量,其中覆蓋了20%的60後和70後、10%的00後以及70%的80後和90後。
本期話題:哈羅順風車為何不盈利?面對強大的滴滴,未來的路「不好走」
根據這些數據來分析,哈囉出行的整體用戶基礎還是比較健全的,按道理來說他們每年應該都能夠創造很大的收益。但事實上卻是自從哈囉出行自創立以來,他們還沒有正式的完成盈利,而這種十分異常的局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哈囉出行的補貼力度比較小,簡單點說就是沒什麼優惠政策,所以他們雖然擁有大量的用戶群體,但真正使用哈囉出行的人卻很少。
大家都知道,滴滴出行是此前唯一一款能夠盈利的打車平臺,主要原因便是滴滴在正式上線後,曾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補貼車主和用戶,這樣才能讓車主多賺錢,用戶少花錢。
雖然這樣的做法讓滴滴一度虧損超四百億,但是他們卻迎來了廣大的用戶基礎,這才為滴滴奠定了打車平臺一哥的地位,而不久後滴滴便順利進入了盈利模式,同時還打壓了競爭對手,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如果不是滴滴順風車存在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從而被強制關停,說不定現在根本就沒有哈囉出行什麼事了,所以說「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該出手時還是要不吝出手,這樣才有可能做大做強,才能真正實現盈利。
其次,內部制度的不健全,讓哈囉出行毫無競爭性,這從他們的全年訂單量上就能看出,哈囉出行雖然用戶基數比較大,但是因為沒有一個健全的提現和管理政策,再加上平臺高額的抽成,從而遭到了大量車主的各種吐槽。
畢竟車主們使用哈囉出行這個平臺,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來白忙活甚至還要倒貼,哈囉的這種做法無異於傷了廣大車主的心。
而當平臺沒有多少車主時,用戶自然在哈囉平臺很難叫到車,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用哈囉的用戶自然就越來越少了。
據此前體驗過哈囉順風車的車主表示,他們在接單的時候,甚至還接到過距離自己十多公裡外的單子,真是一點也不順路,這樣減去平臺的抽成和油錢,根本就沒什麼利潤可賺得了。
由此可見哈囉平臺的制度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再加上現在市面上還有滴滴出行、Uber、嘀嗒出行以及美團順風車等直接競爭對手,所以哈囉想要實現真正的盈利,還是要從基礎抓起,真正做到服務於用戶,服務於車主。
最後,哈囉為獲得融資,曾將部分共享單車作價五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抵押給了螞蟻金服,即使抵押期限是從2019年12月4日到2022年12月3日止,一共只有36個月的期限,但是這樣龐大的一筆外債,也極大的限制了哈囉出行的發展。
雖然哈囉背後有阿里在撐腰,但是對於一款無法盈利,無法在激烈競爭機制下生存的打車平臺,阿里肯定也不會去為其投入大筆資金。畢竟利益才是商人最看重的東西,而想要贏得阿里的支持,哈囉出行還需要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才行。
總結
無論是順風車還是共享單車,不可控的東西還是太多了,比如季節性、車主的盈利模式、後臺服務,甚至是一些被破壞的車輛,這些都導致了哈囉出行很難有盈利的能力,而想要扭轉這種局面,哈囉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未來的哈羅能否崛起呢?
更多精彩科技內容:
聯想又在「口出狂言」?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需要時間來驗證!
董明珠為格力手機站臺,摺疊式新專利已申請,能否依靠5G崛起?
同等配置的手機,華為售價遠比其他品牌高,只因質量確實信得過
聰明的人不會選變頻空調,維修費就讓你後悔,別再被商家坑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