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順風車」為何不盈利?面對強大的滴滴,未來的路「不好走」

2020-12-27 U科技

雖然哈囉出行成立僅三年多,但其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打造出一個便捷、高效、舒適的出行和服務平臺,所以他們只用了數年時間,就座擁三億多的用戶,這與曾經家喻戶曉的滴滴出行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的。

哈囉出行目前的主營業務中就包括哈羅單車、哈囉助力車、哈囉電動車服務、哈囉換電和哈囉順風車等綜合業務,其中哈羅單車和哈囉助力車分別入駐全國360個鄉鎮、260多個城市,順風車業務也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上線。

哈囉出行主營業務非常的全面以及廣泛,再加上其超過三億的用戶量,其中覆蓋了20%的60後和70後、10%的00後以及70%的80後和90後。

本期話題:哈羅順風車為何不盈利?面對強大的滴滴,未來的路「不好走」

根據這些數據來分析,哈囉出行的整體用戶基礎還是比較健全的,按道理來說他們每年應該都能夠創造很大的收益。但事實上卻是自從哈囉出行自創立以來,他們還沒有正式的完成盈利,而這種十分異常的局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哈囉出行的補貼力度比較小,簡單點說就是沒什麼優惠政策,所以他們雖然擁有大量的用戶群體,但真正使用哈囉出行的人卻很少。

大家都知道,滴滴出行是此前唯一一款能夠盈利的打車平臺,主要原因便是滴滴在正式上線後,曾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補貼車主和用戶,這樣才能讓車主多賺錢,用戶少花錢。

雖然這樣的做法讓滴滴一度虧損超四百億,但是他們卻迎來了廣大的用戶基礎,這才為滴滴奠定了打車平臺一哥的地位,而不久後滴滴便順利進入了盈利模式,同時還打壓了競爭對手,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如果不是滴滴順風車存在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從而被強制關停,說不定現在根本就沒有哈囉出行什麼事了,所以說「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該出手時還是要不吝出手,這樣才有可能做大做強,才能真正實現盈利。

其次,內部制度的不健全,讓哈囉出行毫無競爭性,這從他們的全年訂單量上就能看出,哈囉出行雖然用戶基數比較大,但是因為沒有一個健全的提現和管理政策,再加上平臺高額的抽成,從而遭到了大量車主的各種吐槽。

畢竟車主們使用哈囉出行這個平臺,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來白忙活甚至還要倒貼,哈囉的這種做法無異於傷了廣大車主的心。

而當平臺沒有多少車主時,用戶自然在哈囉平臺很難叫到車,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用哈囉的用戶自然就越來越少了。

據此前體驗過哈囉順風車的車主表示,他們在接單的時候,甚至還接到過距離自己十多公裡外的單子,真是一點也不順路,這樣減去平臺的抽成和油錢,根本就沒什麼利潤可賺得了。

由此可見哈囉平臺的制度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再加上現在市面上還有滴滴出行、Uber、嘀嗒出行以及美團順風車等直接競爭對手,所以哈囉想要實現真正的盈利,還是要從基礎抓起,真正做到服務於用戶,服務於車主。

最後,哈囉為獲得融資,曾將部分共享單車作價五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抵押給了螞蟻金服,即使抵押期限是從2019年12月4日到2022年12月3日止,一共只有36個月的期限,但是這樣龐大的一筆外債,也極大的限制了哈囉出行的發展。

雖然哈囉背後有阿里在撐腰,但是對於一款無法盈利,無法在激烈競爭機制下生存的打車平臺,阿里肯定也不會去為其投入大筆資金。畢竟利益才是商人最看重的東西,而想要贏得阿里的支持,哈囉出行還需要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才行。

總結

無論是順風車還是共享單車,不可控的東西還是太多了,比如季節性、車主的盈利模式、後臺服務,甚至是一些被破壞的車輛,這些都導致了哈囉出行很難有盈利的能力,而想要扭轉這種局面,哈囉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未來的哈羅能否崛起呢?

更多精彩科技內容:

聯想又在「口出狂言」?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需要時間來驗證!

董明珠為格力手機站臺,摺疊式新專利已申請,能否依靠5G崛起?

同等配置的手機,華為售價遠比其他品牌高,只因質量確實信得過

聰明的人不會選變頻空調,維修費就讓你後悔,別再被商家坑了

-END-

相關焦點

  • 哈羅順風車,想說愛你不容易?
    哈羅順風車上線已經快2個月了,上線前被大家寄予了厚望,奈何上線後卻讓大家大失所望,哈羅順風車究竟經歷了什麼?來看看大家怎麼說!而按照哈羅公布的計費規則來算,乘客的車費大約為34元,可是到司機手中只有20.8元,也就是說,其中近14元都被哈羅順風車抽走了!如此算來,哈羅順風車收取的佣金甚至比滴滴30%的佣金還高!暫且不說佣金比例,哈羅順風車在上市前承諾最高抽取佣金為10元,如今的做法,算不算是在剝削辛辛苦苦為哈囉順風車打工的司機呢?乘客:訂單被隨意取消卻沒有處理結果!
  • 哈羅順風車又遇麻煩事,打車坑出新高度,網友:還是滴滴好用!
    自滴滴順風車惡性事件後,滴滴下架順風車平臺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時間裡滴滴在安全方面做了全方位了整改,不過在滴滴順風車「修煉」期間,已有多名玩家闖進了順風車賽道,其中就包括高德、滴答以及哈羅順風車等。不過,順風車市場似乎從來都不太平靜。
  • 就在今天,哈羅單車全國上線順風車業務,這是你期待的順風車嗎?
    滴滴順風車在2018年不到半年時間連發兩起嚴重安全事故。之後,滴滴出行無限期下線了順風車業務,給大家帶來巨大不便。2月14日,滴滴出行報出2018年虧損109億元,次日滴滴出行便宣布人員優化,「裁員」規模涉及2000人,佔比達到了15%。各大公眾號也相繼發文各抒己見。
  • 滴滴順風車下線325天後
    「(滴滴順風車)歷經一年的整改為什麼還不上線?」「怕,就是害怕。」7月18日,在滴滴順風車下線後的首個媒體公開活動上,滴滴總裁柳青在面對媒體提問時,如是回答。此時,距離滴滴順風車下線,已經過了325天。她坦陳,「我們比較慫的,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內心有這麼多糾結,這麼多彷徨,誰那麼篤定就能推出一個100%安全的產品。
  • 哈羅司機:接到4人的順風車訂單,跑150公裡,收入以為看錯了
    導讀:哈羅司機:接到4人的順風車訂單,跑150公裡,收入以為看錯了!哈羅順風車從出現到現在,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對於哈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哈羅能取代滴滴,也有人說哈羅還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
  • 哈羅出行上線「順風車」,目前已開通6城,砸3000萬補貼!
    眾所周知,提及國內的網約車平臺,網友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滴滴出行,畢竟滴滴在先後啃掉了中國優步與快的之後,儼然成為了國內第一大網約車平臺!但就在2018年的時候,滴滴爆發了多起「順風車」事件,這讓滴滴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為此不少網友們還表示:滴滴不死,天理難容!
  • 哈羅順風車司機:看到計價規則後,寧願空跑也不接單,原因很現實
    導讀:哈羅順風車司機:看到計價規則後,寧願空跑也不接單,原因很現實!不知道大家是否坐過哈羅順風車,對它的價格是否滿意,但是對於順風車司機來說,他們肯定是不滿意的,乘客給的車費太少了。最近就有司機這麼說,哈羅計價真是太少了,寧願空跑也不想接單,原因很現實。
  • 達摩克利斯之劍,滴滴順風車不是那麼「一路順風」
    近日,廣東發生一起網約車司機遭乘客毆打砸車的事件,滴滴順風車發布微博表示,經核實該事件為滴滴順風車訂單,該順風車司機與乘客因80元高速費產生糾紛。行程中,乘客因趕時間要求司機走高速,車主收取乘客80元高速費用。後期乘客質疑車主未退還多收的高速費,並動手毆打車主。
  • 「花小豬」養成記:滴滴要再造一個順風車?
    上述出行公司高管表示,滴滴之所以要在這些城市運營,是滴滴希望花小豬不要在剛面世的時候就被扼殺在搖籃裡,頗有一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意味,這也是為何花小豬在剛推出的時候顯得尤其低調。隊友還是對手既然是一個面向三四線城市、走低價路線的出行品牌,為何花小豬在對外傳播的節奏上,選擇在此時由「低調」走向「高調」,開始靠補貼挺進一線城市?目前,花小豬在一些城市仍難以避開被管制。
  • 滴滴的輪迴——順風車的性暗示
    ——時至今日,某個媒體拿到的資料顯示: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總額)達到250-270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2億多美元,整體虧損3-4億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公司整體「微賺錢」。滴滴方面對上述數據未予置評。新聞還提到:「滴滴還對司機抽取了比之前更高的平臺費,達到20%。」
  • 滴滴快的為什麼這麼大聲量搞順風車?
    其中3000次萬計程車,2億多次私家車、2億多次公交。 一個城市,最基礎的運力,依然還是公交。如果沒有潮汐一般的波谷起伏,是用不是多少外力就可以解決出行難問題的。但這不可能存在,許多時候,正是這種波谷起伏,導致整個城市交通賭塞加劇。在多種出行方案無法根本變化的情況下,私家車市場的利用空間,就成為關鍵的籌碼了。
  • 嘀嗒搶跑滴滴,能否一路「順風」
    更耐人尋味的是,嘀嗒崛起之年,恰逢滴滴順風車下架之秋,大有趁滴滴之危成功上位國內順風車市場第一把交椅之嫌,並率先實現盈利。滴滴股東們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儘管搶先滴滴一步,業內對這家公司的前景並不齊刷刷看好。僅憑現有的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核心業務,「小而美」的嘀嗒能在資本市場一路順風嗎?
  • 再見,滴滴出行;你好,哈囉出行!
    2018年,可以說是滴滴出行被「水逆」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滴滴出行所存在的各種隱患逐漸被大面積暴露出來,特別是在順風車這一業務板塊兒上,雖然,滴滴方面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但是這些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因此而選擇放棄使用滴滴出行。
  • 滴滴順風車成為了約炮工具
    滴滴順風車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打車業務(快車、專車、計程車)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這兩者是母子公司關係,但在法律上並不是同一主體政府對於網約車有明文的規定和制約,而合乘車則不適用於網約車的條款。在一篇文章中作者說:順風車出行坐副駕駛,司機可能是你未來的男朋友文末總結道:「單身的你多去和順風車司機聊聊天,記住:坐在副駕駛。」這種宣傳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它的確可能會起到誤導的作用,讓乘客覺得這個世界美好的不行,放鬆了自身的警惕性,在本可以打更有保障的專車時,卻懷著一份期待邂逅的心情,去監管不力的順風車裡找Mr. Right。
  • 預約「哈羅出行」順風車,結果被司機「放鴿子」,車費也被提現了
    來源:1818黃金眼杭州的小王反映,他通過哈羅出行叫了一輛順風車,送父母回老家。結果還沒出行,訂單就結束了,車費直接進了對方車主口袋。約了順風車,司機讓先點「確認上車」小王是安徽人,在杭州工作。最近他父母過來玩了幾天,定在26號早上回老家。
  • 為什麼滴滴司機都排斥順風車的單子?經驗所談,順風車單子不好惹
    為什麼滴滴司機都排斥順風車的單子?經驗所談,順風車單子不好惹滴滴打車的問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很多的年輕人是非常喜歡使用這個打車軟體的,有些不想擠公交,也不想擠地鐵的小夥伴,通常們都會拿出手機叫個滴滴。這個不僅方便,還給我們上班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呢。
  • 滴滴順風車本月強勢回歸!交通部回應:將嚴厲整治私家車主!
    但還是沒有撼動滴滴網約車霸主的地位,這也許就是滴滴一家獨大,造成今年多起「命案」的客官原因。而滴滴一方,從「網約車」大戰,到順風車被下線,半年虧損40億的滴滴還會好嗎?順風車的「社交」功能,可能是犯罪的誘因究其原因,一個字:「性」如果說當年微信用這種「社交」功能「搖一搖」,搖死了TalkBox。那麼今年滴滴則用這種「社交」功能順風車,順走了她們的生命。
  • 再見,資本的寵兒「滴滴」!
    這個周末過得最不太平的恐怕是滴滴了,距離空姐乘順風車遇害不過百天,輿論再一次將滴滴推向風口浪尖。
  • 被職業黑車佔領 滴滴順風車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是我第一乘坐滴滴順風車,這名司機,是一名專門跑中短途的客運司機。搶單、路邊拉客,堪比那些在車站拉客的老練的中巴售票員。最終,這位司機只拉到我和另外一名乘客。出發前,司機告訴我們,取消訂單,直接把錢給他,比訂單價格便宜5塊錢。司機說,滴滴平臺會從訂單價格中抽成,他這一趟人少,不賺錢。看著司機真誠,我取消了訂單,把車費直接轉給了他。
  • 順風車歸來49日 滴滴艱難破壁435天
    入職滴滴後,她原本以為,都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崗位,區別不大——直到5.6事發。這場打擊來得很突然。那一年,順風車剛剛在春運中「大放異彩」,形勢一片大好,團隊人人都對未來滿懷希望。當順風車業務的未來被甩進一隻名為「不確定」的箱子,等待的成本就變得無比高昂,尤其對於那些剛出校門沒多久的年輕人,他們需要證明自己,以及在這座城市裡更好生活的資格。但這些願景,在當下的順風車業務之中,都是無法被滿足的。吳麗也考慮過,順風車面臨的問題超出了她對網際網路工作的認知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