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檢測方法或有助快速區分病毒和細菌

2020-12-20 央廣網

有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稱,他們結合理論和實驗方法,開發出一種檢測傳染病DNA的策略,這一新方法可快速區分出病毒和細菌。

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各國都亟須快速而準確地檢測出傳染病。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確區分冠狀病毒感染等病毒感染和與抗生素耐藥性相關的細菌感染。研究人員通常使用與目標基因組選擇性結合的互補序列來檢測這一點——通過靶向病原體唯一的單個長DNA序列來完成。

英國劍橋大學官網在近日的報導中指出,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同時靶向多個較短序列,可實現更高選擇性,這些較短序列在目標病原體中出現的頻率高於患者樣本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生物體DNA的出現頻率。

研究合作者、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埃裡卡·埃澤爾教授說:「我們基於真實細菌和病毒DNA序列開展大量數值計算表明,新方法應顯著優於目前方法。儘管與單個較長序列相比,單個較短序列與標靶DNA的結合更弱,但多種結合強度的增加比短序列數量的線性增加快得多。」

研究人員指出,在設計分子探針時,與其設計與目標DNA某一位置牢固結合的分子探針,還不如設計多個與目標DNA弱結合的分子探針。目前,這樣相對較短的探針序列可以使用標準流程製作完成,用戶可在線訂購此類序列。

當然,研究人員目前僅藉助計算機模擬測試了這一方法,他們計劃接下來對真實的病毒和細菌DNA混合物開展實驗,以驗證其效率。

該研究負責人、愛丁堡大學的羅莎琳德·艾倫教授說:「我們需要開展實驗來測試這種方法在實踐中的效果,這是一項令人振奮的工作,因為我們現在迫切需要快速而可靠的疾病檢測方法,尤其是在那些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快速識別病毒和細菌新方法有了—新聞—科學網
    模擬細菌DNA的多價檢測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病毒感染和AMR相關的細菌感染都可以通過篩查患者樣本中的DNA來檢測。但這種方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病毒DNA的數量很少,而且檢測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的非病毒DNA。 因此,提高當前測試方法的靈敏度,以及設計出簡單可靠的檢測目標DNA的方案是目前的迫切需求。 通常,標準的方法是設計分子探針,它能與病毒DNA緊密地結合,但不能與非病毒DNA牢固結合。
  • 俄發明細菌和病毒「掃描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新儀器能夠分析空氣中的病原體。這款名為Trigger-BIO的儀器可以全天候工作,無需人工幹預。它能在幾秒鐘內確定周圍空氣中是否存在致病性病毒、細菌或毒素。該儀器能識別的病原體達86種,其中包括新冠肺炎病毒。
  • 最牛逼的方法:通過手機來檢測新冠病毒
    該測定法在30分鐘的測量瞬間即可達到約100拷貝每微升的靈敏度,並能在5分鐘內準確地檢測出一對陽性臨床樣品中的預提取RNA。研究人員結合SARS-CoV-2 RNA的crRNA來提高敏感性和準確性,並使用酶動力學直接定量病毒載量。與基於手機的閱讀器設備集成後,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SARS -CoV-2的快速,規範,即時檢查。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是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很多細菌或特殊微生物也可導致。臨床上常用的咽拭子鏈球菌檢測方法有兩種,各有特點:一、咽拭子細菌培養,這是目前診斷鏈球菌感染的標準方法(俗稱「金標準」)。但培養耗時,常需要等待72小時左右出結果。二、咽拭子鏈球菌快速抗原檢測,通常20分鐘內出結果。但不夠準確,假陰性率偏高,可能會漏診多達30%的鏈球菌感染者。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捷克從中國訂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盒
    新華社布拉格3月14日電(記者楊曉紅)捷克總理巴比什14日說,捷克已從中國訂購一批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盒等物資,計劃15日由專機運回。截至14日晚,捷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89例。  巴比什在出席捷克工貿部一場會議後說,捷克本國醫療設備生產能力有限,希望通過全球採購來應對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表示,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捷克社會各界紛紛向中國表示關心、慰問、支持。近日,疫情在捷克發生並呈上升趨勢。中國願意根據捷克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表示,中國願派專家參加維謝格拉德集團衛生部長會議,分享抗疫信息,交流防控經驗。
  • 美國FDA批准低成本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方法 NBA球員已試用
    來源:澎湃新聞FDA批准低成本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方法,NBA球員已試用NBA已經重新開打,並即將進入季後賽。快速簡易,且低成本地對NBA球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核酸監測,是保證NBA順利進行的關鍵。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國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一項緊急授權,允許公眾使用一項基於唾液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該方法由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開發,並得到了NBA的資助,取名為SalivaDirect ,是FDA授權的第五種基於唾液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不妨了解一下
    在2019年底,馬上就要回家過年、享受團圓的喜悅心情,就被「新冠肺炎」徹底給擊碎了。隨著疫情不斷發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確診病例。而此次造成新冠肺炎的元兇,就是之前從未在人體內發現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臨床將其命名為新冠病毒!
  • 核酸剪刀技術將應用於新冠病毒檢測 德媒:精確、快速、廉價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德媒稱,藉助核酸剪刀技術,可以特別輕鬆、精確、快速地進行基因檢測。而且這項檢測方法也很廉價。據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5月13日報導,快速、廉價、精確而且輕而易舉——核酸剪刀的這些屬性今後也將在應對新冠病毒的檢測中結合使用。
  • 感染機理、快速檢測方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代表性科研成果大盤點
    2 月 14 日,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推出 SHERLOCK 技術,依據 CRISPR 原理開發一種檢測新冠病毒 RNA 方法。但目前不能用於臨床上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 2. 鍾南山院士團隊研發出新冠病毒 IgM 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 2 月 14 日,鍾南山院士帶領的團隊聯合多家研究機構表示,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 IgM 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香港理大研發全球最全面的自動快速診斷系統可同時檢測多達40種...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理大)發布一套全球最全面的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下稱「該系統」),該系統由全自動快速檢測儀和多重微流檢測組件組成,可用於即時基因檢測(Point-of-care genetic testing, POCT),區分出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包括2019新型冠狀病毒。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原創 象妹 小象君 AnimalDialogue 來自專輯One health編譯 / Andrea,大地編輯 / Hess,JJJJ能在人-動物之間傳播的新冠病毒著實可怕,但另一種同時影響人類和動物健康的隱形殺手
  • 皮膚病中的真菌、病毒、細菌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病毒?什麼是細菌?醫生:你的病是由於真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什麼是真菌,是細菌嗎?是病毒嗎?國內主要將它分為八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前三種是比較常見的;它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的四周,就是我們的身體裡、衣服上、皮膚上、手上都有許多微生物存在
  • ...地球不同環境中發現351種新的巨大噬菌體,它們模糊了病毒和細菌...
    一方面,這些巨大噬菌體彌合了無生命的噬菌體與細菌和古生菌之間的鴻溝。似乎確實存在一種成功的生存策略:它們被我們認為是傳統病毒和傳統生物體之間的雜交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些巨大噬菌體所攜帶的DNA中,存在細菌用來對抗病毒的CRISPR系統的一部分。
  • 用手機也能檢測到新冠病毒?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北京大學教授黃巖誼:新冠病毒實驗室如何進行檢測研究?
    黃教授介紹了檢測新冠病毒的技術方法、原理、結果判斷及實際應用上的局限性。他表示:新冠病毒的檢測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這兩個檢測方法完全不一樣,目的不同,採樣不同,方法不同,結果解讀不一樣,適用範圍也不同。分子診斷對於疾病診斷來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疾病的診斷是一個複雜問題,尤其是對新發傳染病來說,在已知病原體的情況下分子診斷成為極為重要的指標。
  • 以色列研究表明 細菌抗病毒機制可助人類抵抗新冠病毒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發現細菌在受到病毒攻擊時,會產生保護自己的化合物,並認為細菌的抗病毒機制有望成為人們應對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關鍵。他們認為,將合成的化合物引入受感染的人體細胞後,也可能具有同樣的抗病毒能力,並正在實驗室驗證這一的理論。
  • 為了使新冠病毒檢測更便捷,科學家們對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下手了……
    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大規模快速檢測的可用性,了解誰被感染將為政府和市民提供有關病毒潛在傳播和威脅的寶貴數據。但是,目前的檢測等待時間通常要幾天,如果需要處理實驗室的積壓測試時,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
  • Nature大發現:感染細菌的病毒,也有了超大的size……
    這些傳統病毒和活體生物的混合體看來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生存策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巨大的噬菌體所攜帶的DNA正是細菌用來對抗病毒的CRISPR系統的一部分。一旦這些噬菌體將其DNA注入細菌,病毒CRISPR系統就會增強宿主細菌的CRISPR系統,這可能主要針對其他病毒。
  • 國家藥監局首次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 萬孚生物與金沃夫生物旗...
    作者:中白11月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通過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和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乳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