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發現:感染細菌的病毒,也有了超大的size……

2020-1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新發現的巨大噬菌體(紅色)與正常噬菌體。圖片來源:Jill Banfield

噬菌體是一種專門破壞細菌的病毒,它們基本存在於任何有生命的地方。比如,有數十億的它們就在我們的手上、腸道以及眼瞼中。它不算作有生命,也不能說是無生命的。

2月13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數百種異常大的噬菌體。它們具有某些通常與活體生物相關的能力,該發現進一步模糊了其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界線。

這些噬菌體的大小和複雜性達到了生命體的典型特徵,它們攜帶著大量通常在細菌中發現的基因,並利用這些基因來對付其細菌宿主。

該研究團隊通過搜索他們從近30種不同地球環境產生的大型DNA資料庫,發現了這些巨大的噬菌體。這些環境從早產兒和孕婦的腸道到西藏的溫泉、南非的生物反應器、病房、海洋、湖泊和地下深處。

他們總共確定了351個不同的噬菌體基因組,所有噬菌體的基因組都比以單細胞細菌為食的病毒基因組平均大四倍以上。

其中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噬菌體,其基因組長達735000個鹼基對,幾乎是普通噬菌體的15倍。這個已知最大的噬菌體基因組比許多細菌的基因組都要大得多。

該研究通訊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以及環境科學、政策和管理學教授said Jill Banfield說:「我們正在探索地球上的微生物群,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細菌病毒是生物學的一部分,能複製實體,但我們對它們卻知之甚少。這些巨大噬菌體架起了無生命噬菌體與細菌和古細菌之間的橋梁。這些傳統病毒和活體生物的混合體看來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生存策略。」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巨大的噬菌體所攜帶的DNA正是細菌用來對抗病毒的CRISPR系統的一部分。一旦這些噬菌體將其DNA注入細菌,病毒CRISPR系統就會增強宿主細菌的CRISPR系統,這可能主要針對其他病毒。

研究第一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Basem Al-Shayeb說:「有趣的是,這些噬菌體重新利用我們認為屬於細菌或古細菌的系統,使其自身在競爭中受益,以在與其他病毒的戰爭中獲得優勢。」

新型Cas蛋白

其中一種巨大的噬菌體還能夠製造一種與Cas9蛋白類似的蛋白質,該蛋白是世界傑出女科學家Jennifer Doudna和她的歐洲同事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人獲得了以色列2020年沃爾夫醫學獎)改造CRISPR-Cas9的一部分。Banfield的研究團隊將這種微小的蛋白質稱為Cas,因為希臘字母(讀作phi)在傳統上被用來表示噬菌體。

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

Sachdeva說:「在這些巨大噬菌體中,很可能存在用於基因組工程的新工具。我們發現的許多基因都是未知的,我們不了解其功能,它們可能是工業、醫學或農業應用中新蛋白質的來源。」

除了為噬菌體和細菌之間不斷的戰爭提供新的見解外,這一新發現還對人類疾病產生了影響。通常,病毒在細胞間攜帶基因,包括賦予抗生素耐藥性基因。而且由於噬菌體會出現在細菌和古細菌生活的任何地方,包括人類腸道微生物組,所以它們可以將有害基因帶入人體內的細菌。

Banfield說:「有些疾病是由噬菌體間接引起的,因為噬菌體圍繞著參與發病和抗生素耐藥性的基因移動。而且基因組越大,在這類基因周圍移動的能力就越強,向人類微生物組的細菌傳遞不良基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地球上的生物群測序

15年來,Banfield一直在探索細菌、古細菌以及地球上不同環境中噬菌體的多樣性。 她通過對樣本中的所有DNA進行測序,然後將這些片段拼接在一起,組裝出草圖基因組。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對從未見過的微生物的基因組進行完全整理。

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許多新的微生物具有極其微小的基因組,似乎不足以維持獨立的生命。相反,它們似乎依賴其他細菌和古細菌生存。

一年前,她報告說,在人腸道和口腔中發現了一些最大的噬菌體(Lak噬菌體),Lak噬菌體在那裡捕食腸道和唾液中的微生物。

這篇發表在《Nature》上的新論文是對Banfield積累的所有宏基因組序列再加上全球研究合作夥伴提供的新宏基因組中的巨大噬菌體進行了更徹底的探索。元基因組來自狒狒、豬、阿拉斯加麋鹿、土壤、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還包括飲用砷汙染水的孟加拉國人。

圖片來源:Jill Banfield

該團隊確定了351個超過200kb的噬菌體基因組,是平均50Kb噬菌體基因組長度的四倍。他們能夠確定175個噬菌體基因組的確切長度,而其他的可能遠大於200kb。其中一個完整的基因組長達735000個鹼基對,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噬菌體基因組。

儘管這些巨大噬菌體中的大多數基因都編碼未知的蛋白質,但研究人員仍能夠鑑定出編碼對該機制至關重要蛋白(稱為核糖體)的基因。這類基因不存在於病毒中,通常僅存在於細菌或古細菌中。

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用於轉移RNA的基因。這些基因攜帶胺基酸到核糖體中並被整合到新的蛋白中,用於承載和調節轉運RNA(tRNA)蛋白質的基因、開啟轉譯的基因、甚至是用於核糖體自身片段的蛋白基因。

研究人員說:「通常情況下,是否擁有核糖體和進行轉譯的能力是區分生命與非生命的標準, 這是區分病毒和細菌、非生命和生命的主要定義特徵之一。一些大型噬菌體具有很多這種轉譯機制,因此它們使這條標準變得有些模糊。」

巨大噬菌體可能使用這些基因來重定向核糖體,它們以犧牲細菌蛋白為代價,製造更多自己的蛋白質副本。一些巨大噬菌體還具有其他的遺傳密碼,即編碼特定胺基酸的核酸三聯體,這可能會擾亂解碼RNA的細菌核糖體。

圖片來源:Nature

此外,一些新發現的巨大噬菌體攜帶了在各種細菌CRISPR系統中存在的Cas蛋白變體的基因,如Cas9、Cas12,CasX和CasY家族。一些巨大噬菌體也有CRISPR陣列(這是細菌基因組中存儲病毒DNA片段以備將來引用的區域),從而使細菌能夠識別返回的噬菌體,並驅動其Cas蛋白靶向並切割它們。

Banfield說:「總體結論是,具有大型基因組的噬菌體在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中都非常突出,它們並不是一個生態系統的特例,而與具有大基因組的噬菌體有關,它們都來自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型基因組譜系。擁有大型基因組是一種成功的生存策略,而我們對這種策略所知甚少。」

參考文獻:

Clades of huge phages from across Earth’s ecosystems

DOI: 10.1038/s41586-020-2007-4

相關焦點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不妨了解一下
    而此次造成新冠肺炎的元兇,就是之前從未在人體內發現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臨床將其命名為新冠病毒! 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很多人都聯想到了03年的非典疫情、至今還未攻克的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是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很多細菌或特殊微生物也可導致。以A組β溶血性鏈球菌(GABHS,是導致扁桃體炎的最常見細菌)為例,5~15歲扁桃體炎患者中,GABHS佔比最高,約15%-30%;成人扁桃體炎患者中,GABHS佔5%-10%;3歲內扁桃體炎患兒中,GABHS感染少見;所以相對其他年齡段,3歲內兒童扁桃體炎更可能是病毒感染。
  • 細菌與病毒誰更小?
    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病毒和細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約1000倍。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大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細菌有一整套生長和繁殖的裝置(細胞器),通常是無性繁殖的。而病毒必須找到一個寄主細胞來繁殖。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病毒和細菌一樣,都是微生物,但其實只有細菌是微生物,因為細菌有自己的細胞組織,能夠在很多環境中存活,而細菌感染一般都是通過接觸感染,進入到人體內之後,細菌會對人們的身體組織造成破壞,引發一系類的病變。雖然病毒的組織也同樣微小,但病毒本身是不可以自我生存的,它需要別的細胞來作為寄主,這樣才能夠生存下去。
  • 專家詳說細菌和病毒-光明日報-光明網
    細菌是細胞,有細胞壁,有DNA,有細胞器,可以自行生產合成需要的酶並且代謝,可以自行分裂繁殖。而病毒比細菌小很多了,主要結構是蛋白質衣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DNA或者RNA),而且病毒不能自我複製。病毒需要通過感染宿主細胞來複製自身的遺傳物質,然後釋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他的宿主細胞。    細菌可以是無害甚至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是可以獨立生存的。
  • 如果太空中也有細菌和病毒……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撰稿:尼安吉校對:王茸 王婧彧 張硯斌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地球上,近日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大家人心惶惶;而太空中,細菌病毒這類的微生物也是一直以來令科學家和太空人們頭疼的難題
  • 病毒為什麼讓人類措手不及?我們沒認識到,病毒與細菌的區別
    實際上,病毒並不是細菌,二者在本質上擁有很大的差異,只有認識到這些區別,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病毒和細菌在外觀以及內部結構、代謝方式方面都有不同。根據相關研究,細菌的體積往往較大,在顯微鏡中就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而病毒則需要用數萬倍的電子顯微鏡才能顯露身形。
  • 以色列研究表明 細菌抗病毒機制可助人類抵抗新冠病毒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院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發現細菌在受到病毒攻擊時,會產生保護自己的化合物,並認為細菌的抗病毒機制有望成為人們應對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關鍵。他們認為,將合成的化合物引入受感染的人體細胞後,也可能具有同樣的抗病毒能力,並正在實驗室驗證這一的理論。
  • 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這些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叫作病原微生物,也叫作病原體。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等等。病毒就是一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據說,人類疾病中有50%都與病毒有關,而且病毒性疾病基本都是傳染性疾病,例如,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危害極大。因此,了解病毒有利於我們增長防病治病的知識。
  • 細胞支原體汙染與細菌、病毒、真菌汙染的區別
    然而在支原體汙染早期,細胞大多症狀並不明顯,實驗人不易發現。汙染到中後期,細胞才會有如下表現: 由於支原體汙染早期不易被發現,建議實驗室定期對細胞上清做適當監控(可使用德國MB公司的Verno Gem OneStep試劑盒或Verno Gem qOneStep試劑盒,取
  • 科學家警告:85萬種未知病毒可能感染人類。大流行病還將到來?
    對於人類來說,毀滅我們的,除了戰爭之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災難性的生物風險,包括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蠕蟲,朊病毒和病毒。從古猿時期,人類就開始了和這些微生物的抗爭,人類更是差點因為微生物引發的大流行病而消亡。
  • 「雙語彙」Bacteria vs Virus/細菌與病毒
    病毒只包含一份遺傳物質(genetic material)和被稱為衣殼的蛋白質外層(a protein shell called a capsid)。以細菌為宿主的病毒就叫細菌病毒(bacterial virus),又稱噬菌體(phage)。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抗微生物藥物的耐藥性產生,為什麼要引起重視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醫學專家們除了對新冠病毒本身的愈發了解之外,也開始擔心起了另一種隱形殺手——超級細菌。「普通」和「超級」細菌 © TEDEd在重症住院患者中,繼發感染是一種非常易發的併發症。
  • 科學家新的發現噬菌體的秘密,如何殺死細菌超級細菌!
    這項由Monash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副教授Fasséli Coulibaly和Trevor Lithgow教授領導的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它概述了高解析度成像技術的應用,揭示了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如何攻擊和殺死傷寒沙門氏菌(傷寒的病原體),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了解它們如何被用於正在進行的抗藥性(Amr)鬥爭。
  • 抗生素無效時 古老病毒大戰超級細菌
    更糟糕的是,醫生很快發現,躲在帕特森內臟中,使他受到感染的細菌,並不是什麼容易被收拾的傢伙,而是鮑曼不動桿菌。這是個臭名昭著的超級細菌。這種細菌被人類發現也有些年頭了。起初,它的脾氣還算溫和,算不上非常致病,醫生將它劃拉到不會造成明顯臨床困難的那一類當中。但在最近的15到20年中,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
  • 病毒感染遠比恐怖片可怕,推薦六部病毒感染類電影
    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 追捕過程中,警員不小心將實驗品鼠疫細菌打碎濺到罪犯身上。一名歹徒當場感染腐爛而死,另一名 竄到一列開往斯特哥爾摩的火車上。病毒感染非常快,整個火車上許多人都給傳染上了這種細菌,國際警局為這種鼠疫細菌不傳染給其他人,對火車進行控制,不許在任何車站停留,並要將其開到卡桑德拉大橋給毀掉。
  • 噬菌體:猶如機器人的病毒,人類應對超級細菌的救星!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到了超級細菌,這一類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並且隨著超級細菌的不斷基因突變,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就會出現任何一種抗生素都沒有作用的究極細菌。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一旦有人類感染了,就相當於宣布了S刑。並且極有可能不斷傳染,直到每一個人都被感染,最終有可能全軍覆沒,種族滅絕。
  • 新型肺炎由病毒引起,那麼病毒和細菌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此次新型肺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可以大家會有疑惑,這病毒和這肺炎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又怎麼有效對付它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病毒到底怎麼回事。病毒發現的時間比細菌要晚。早在1892年時,有個俄國的科學家,叫伊萬諾夫斯基,觀察了一種菸草的病毒,叫菸草花葉病。所謂的菸草花葉病,就是植物也會感染病毒,我們平常抽菸的那個菸絲,其實就是通過這個菸草葉子,通過處理得到的。可如果得了這種菸草花葉病的話,這個菸草就長不好,表面就會皺。
  • 淨空法師開示:什麼樣的人細菌,病毒感染不上他?
    裡面有毒,病毒;嚴重的病毒,佛講三毒貪瞋痴。裡面有三毒,外面就容易感染;如果裡面沒有三毒,外面什麼樣的細菌都感染不上。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什麼病都不會感染,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染上病毒的時候,大慈大悲能夠化解,慈悲能夠化解一切病毒,所以他不需要用藥物。沒有信心,你就要找藥物來幫助。
  • 皮膚病中的真菌、病毒、細菌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病毒?什麼是細菌?醫生:你的病是由於真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什麼是真菌,是細菌嗎?是病毒嗎?國內主要將它分為八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前三種是比較常見的;它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的四周,就是我們的身體裡、衣服上、皮膚上、手上都有許多微生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