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

2020-12-23 哈爾濱新聞網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行動指南。作為黨員幹部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就要學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執政宗旨和一心為人民的崇高人生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為人民謀幸福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與崇高的人生追求,是他為之不懈奮鬥的根本動力和永恆支撐。從任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的執政生涯,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總書記治國理政全部實踐中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是他永恆的初心和使命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也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總書記在會見出席「2017從都國際論壇」外方嘉賓時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他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弄明白,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們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義大利眾議長菲科時發出的鏗鏘有力的錚錚誓言。

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質、政治本色和黨性的充分彰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正是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執政宗旨和不懈的追求,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心為人民的赤子之心、赤誠之心、赤熱情懷與對人民深情厚意的最真實的體現、最生動的表達。因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激勵我們黨員幹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行動指南和精神指引。

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就是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明確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作為人民的勤務員,就要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為人民謀幸福。我們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任何私利與特殊利益。

作為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為中心,永遠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謀幸福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

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明確我們黨的一切奮鬥和努力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也是唯一的標準。

黨員幹部要把學習成果轉化成為人民謀利益的生動實踐

學以致用,學習理論的目的是為了用理論指導實踐,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黨員幹部要把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成果轉化為為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生動實踐,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作為黨員幹部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努力方向。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關心群眾的疾苦冷暖,了解群眾的企盼訴求,為群眾排憂解難,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做好民生工作。要堅持民有所需、我有所應,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需求,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帶領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時再次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作為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政績觀,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
    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實踐中,「人民」始終是最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把人民擺在第一位是毫不含糊的立場。這個立場有兩個集中表現: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二是密切聯繫人民群眾的根本組織路線。黨中央歷任領導人始終不渝堅守人民立場,形成了豐富的思想。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訪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雅婧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宗旨,從「一五」到「十四五」,「人民」二字貫穿始終。如何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於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韓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和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堅持的根本原則,是我們黨始終不變的根本立場、執政理念和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黨員幹部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優良作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牢牢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對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 紅辣椒網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黨的價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生動體現,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詮釋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是牢記「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以人民為中心是唯物史觀的本質體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就要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之中。一、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在漫長的中華民族發展史中,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鑄造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宣講家網評論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義主要體現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一個堅持」,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六個方面的重要論述中。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此進程中,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 ...電力保障消防救援疫情防控等工作時強調:堅持人民至上價值取向...
    他強調,要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厚植為民情懷、保障基本民生,堅持底線思維、抓好疫情防控,確保元旦春節期間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幸福安樂。任振鶴首先來到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了解甘肅電力工業發展史,調研電網運行、新能源消納和電力供應保障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保電準備工作。
  • 新時代文化文藝工作的根本遵循
    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些重要論述,賦予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更加清晰的歷史方位和更加突出的戰略定位,旗幟鮮明地提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立場。   二是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 【圖說新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理念 堅持以便民利企為導向...
    【圖說新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理念 堅持以便民利企為導向 開發區領導調研接訴即辦指揮調度中心 2020-12-1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人民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 人民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 張兵| 國土空間規劃的價值取向
    對比過去城市總體規劃和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內容,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不是過去兩規的拼合,而是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新發展理論下更加全面綜合的治理方式。需要特別重視以下三個方面:對自然地理格局及演變規律的認識與尊重、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建設,它們體現了國土空間規劃的價值取向。
  • 以人民為中心 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確保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貴陽、貴安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將全會精神真正貫徹到工作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七一客戶端微黨課(22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戰勝前進道路上...
    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必須鞏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直面挑戰,堅定發展信心,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 《傑克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如果把AI換成摩登家庭裡的大姐,加上男主角,又是摩登家庭第五六七季的情節,男主角也不用改自己的人設和表演風格,直接演就好。何苦文以載道,簡簡單單講個故事,傻不拉幾的展開一段人物或者人機關係不挺好。大家看著開心,看完小小的有一點代入感就很成功了。除了豆瓣那些打飛機的小處男用low來證明自己品味想釣文藝女青年外,其他都挺好,若有TMT的商家買單,幾乎就是完美。
  • 全媒體時代軍事記者的政治擔當和價值堅守
    關鍵詞:軍事記者;政治擔當;價值堅守;職業情懷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軍事記者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繼承和發揚我軍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辨是非,明大道,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原則和價值標準,以奮發有為的精神努力工作,在強軍興軍實踐中可持續地推出優質內容產品,提高對部隊戰鬥力的貢獻率。
  •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總結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強調「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作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要求。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獲取的寶貴經驗,凸顯了我們黨矢志不渝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
  • 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就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是成功的秘訣。《楓葉紅了》創作團隊正是如此。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把握人口發展大趨勢和老齡化規律,作出的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