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捲心菜

2020-12-22 瀟湘晨報

每當開春,見「鄰居小李用拖拉機,打爛起蕻的捲心菜做肥料時,我想:多可惜!那該流多少汗水呢!那是隔寒的捲心菜,外圍葉子全凍爛了,只有菜心,整畦整畦正待開花呢!

捲心菜是我喜歡的一種蔬菜。因其狀如西瓜,也叫「西瓜菜」。大多在入秋後栽種。其葉始如冠狀,待長到塌棵菜大時,心始捲起來,後續的葉子在內部生長。隨著內部的膨脹,捲心菜越裹越緊,直至成菜。菜卷心無獨有偶,例如茭菜。但茭菜捲成羊奶子形,而捲心菜卻呈西瓜形、燙母子形、心形,而以西瓜形居多。其葉肥厚且韌。其色不類諸菜,青得發藍近紫,表面透出灰白的煙塵色。似時下流行的西蘭花。

我說喜歡,不僅因為上口甜。還在於稀少。捲心菜其實不名貴,只是生長周期長,農民自留地有限,捨不得,還不如種青菜。當年,我們村也就牧場裡有種。我家因毗鄰而近水樓臺。每年晚稻登場,捲心菜也上市了。牧場的豬農將捲心菜割下來,用榻船運往新寺鎮統購,額外的才賣給附近的農民。一斤也就兩三分錢。此時,「老來青」新米飯剛上桌,香而軟糯,再佐以捲心菜下飯,其爽無比。做農家菜簡便,農民整年忙,哪有這麼講究?滴油少許,煮以水,放些鹽,可矣!放糖當然好,那時少糖,而捲心菜則自帶糖分。我們屁孩整天想著玩,那就舀些湯吧!湯中兼具菜味甜味。

捲心菜在當年,真一身是寶,農民捨不得浪費一葉一瓣。西瓜狀的菜供人下飯,那些青藍色的菜落,被人撿拾去餵豬。那是牛羊享用不到的,牛羊吃野外的草,豬圈著,吃得一高興就長膘,換錢。收割盡了的捲心菜田裡,矗著茬茬菜根。那該是沒用了吧?可奶奶說,等幾場霜後去挖,那根是甜的。當然,山芋也是甜的,那時吃多了山芋的我們,想換換口味。就在上凍結冰渣的田裡,跟著奶奶們挖。奶奶用鐮刀削去根皮,菜根顯出青綠的紋理。奶奶不吃,說牙掉了,咬不動。我們忙不迭地嘎嘣著咬。啊,是甜的!像大頭菜、青蘿蔔。那上面一定有泥星,我們才不顧呢,不就是泥嗎,哪會有毒?我曾問奶奶,捲心菜為什麼霜打後才甜呢?奶奶說,那是因為天冷了,它只能靠自己生出糖來驅寒自保。我想想是的,就像我發了寒熱,奶奶用生薑和紅糖煮水給我喝。有了糖,甜了,身上就不冷了。看來捲心菜跟人一樣。

捲心菜在如今,該是賤物,一如小李賣不掉就打爛作肥。現在的捲心菜品種卻繁多,不僅是西瓜形、橄欖形、拳形,個也小很多。餐桌上,也生出了多種吃法,可以醃製成酸菜,也可在開水裡一汆與紅辣椒拌成涼菜,還可以與其他菜搭配,組成蔬菜沙拉。當然還可以炒著吃。特別是減肥的人們,作晚飯的主食。而我還是喜歡當年的吃法,煸之以油,煮之以水,再以鹽少許佐之。儘管如此,我還是吃不出當年的味道。那不知是捲心菜的品種變了,還是我的味蕾老了,抑或是土壤發生了變化。

但不管怎樣,當看到小李開著拖拉機,犁過滿畈的菜田時,在嘆惋的瞬間,就想起當年挖菜根的事。那白水煮捲心菜和青嫩、甘甜的菜根,在齒頰間流淌出甜甜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嗎?(湯朔梅)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日談》| 帕索裡尼電影被忽略的階級意味
    ▲《十日談》截幀 @ Park Circus / MGM Studios對於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在改編薄伽丘的《十日談》時對原著的忠實度,一直有很多的爭論
  • 文藝復興之旅第四講——薄伽丘與他的《十日談》
    在《十日談》中,薄伽丘開始脫離基督教的框架直接講述現實世界的人與人性。義大利評論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談》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稱之為《人曲》。以上是《十日談》的十位講述者,他們在十天中講了100個故事。
  • 《電影節十日談》邀您共同記錄,迷戀電影的滋味
    所以,你需要《電影節十日談》。《電影節十日談》最早誕生於1999年,由中國最早的民間電影社團電影101工作室創辦,它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存一份民間的電影節記憶,以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在電影節期間每日一期的粉飾太平無聊乏味的《每日新聞》形成對應,即官方有官方的電影節記憶,民間也有民間的電影節記憶,而且鮮活生動,知無不言。
  • 十日談 Il Decameron|帕索裡尼生命三部曲之十日談|電影推薦|高分電影|百度雲網盤|電影種子磁連結|在線觀看
    No.1 十日談 Il Decameron(1971)導演: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王吳豬胰子手工皂製作技藝大雪節氣已過冬月已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永康銅器永康銅器產品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
  • 捲心菜有抗癌和美容的功能,但不宜燒的過爛,以三五成熟為好
    捲心菜有抗癌和美容的功能,但不宜燒的過爛,以三五成熟為好捲心菜富含葉酸,每百克含量為100微克。它含有16-40毫克的維生素C。捲心菜的礦物質與其他維生素的含量不高。然而,同一報告還指出,長時間燉和煨煮的捲心菜,不能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只有生的和短時間烹調的半生捲心菜,才能體現出抗癌作用。捲心菜能促進婦女內分泌器官分泌一種雌性激素,該雌性激素可增進青春期女孩乳房發育,也能避免中年後乳房萎縮。捲心菜還有潤膚美容和祛色斑的作用,能防止皮膚色素沉著,減少年輕人臉上的雀斑,延緩老年人出現老年斑。
  • 派克藝術中心首展「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即將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將於2020    以「十日談」為題,本次展覽由《美術》雜誌副主編盛葳擔綱學術主持,青年策展人宋振熙、張予津為策展人,策展團隊以14世紀義大利薄伽丘小說集《十日談》為框架,借其「故事」和「交流」的概念與當下語境並置,進而成為展覽的實踐規則,共邀請10位/組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和與之微妙呼應的——或源自經典譯著、或取自個人經驗的「故事」,通過巧妙串聯形成具有鮮明個性標識的空間場域,暗藏與現實的互文,碰撞煥發出全新的視覺能量
  • 這部迎來送往的影版《十日談》,讓你看到不一樣的R級
    餓死啦,還不去點廣告給我加點口糧~今天的第二篇要聊的電影,是改編自長篇小說《十日談》的一個故事,聽起來這個創作構思很正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IP電影。然而看過《十日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部小說用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繪出人生百態,不乏各種不可描述的段子,在當時教會統治的歷史背景下十分具有人文精神。
  • 【爆炒捲心菜】
    捲心菜學名結球甘藍,又名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等,我們這裡好多人叫大頭菜,其實大頭菜不是捲心菜而是是另一種菜。
  • 怎樣區別捲心菜和包菜?怎樣做捲心菜好吃?
    蔬菜中有很多長得差不多的,大白菜、圓白菜、小白菜、生菜、捲心菜……你能分清楚嗎?它們都是綠色的葉子,看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所以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了,再加上不同地區的叫法也不同,這讓人更難區分出來了。我們俗稱捲心菜為包菜,但是捲心菜就是包菜嗎?捲心菜和包菜就完全沒有區別嗎?
  • 【意語影音】義大利經典電影:十日談 Il Decameron 義大利語發音中文字幕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下載頁(PS:僅支持電腦下載)義大利語經典電影:十日談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藝術演繹當代新寓言
    10月10日,「十日談
  • 電影:「十日談·愛與欲」的驚人瘟疫預感
    在此,倒有一部很應景的電影值得好好談一談,就是2015年出品,由義大利一對兄弟導演Vittorio(時年86)和Paolo(時年84)Taviani編導的《十日談•愛與欲》(Wondrous Boccaccio)。
  • 疫情下的小說家與小說:阿特伍德等作家創作現代「十日談」
    圖源:《紐約時報雜誌》疫情期間,《紐約時報雜誌》邀請了29位作者撰寫受疫情啟發的短篇小說,開設THE DECAMERON專欄,該欄目的靈感來自喬萬尼·博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寫實主義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該書寫成的背景則是14
  • 《十日談》禁慾修女遇上帥氣男僕,整個修道院瘋狂了
    本片改編風靡全球的長篇小說《十日談》中的一個小故事。不奇怪,看看它的原著《十日談》就知道了。薄伽丘的《十日談》一度被網友們當成小黃書來看。但與本片更相符的,是《十日談》的精神所在——
  • 十日談丨第六季收官:新生代,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黃葉紛飛,紅葉漫天秋風漸走漸遠在這個秋天即將落幕的時節十日談第六季也迎來了本季的收官「非遺星球十日談」視頻公開課第六季邀請了10位非遺行業裡的新生代他們在直播中講述這條路上堅守的故事
  • 《綠色健康的捲心菜》及時雨-協助拍攝
    捲心菜因有許多藥用功效而備受推崇,希臘人和羅馬人將它視為萬能藥,捲心菜有綠色、白色、紅色等不同顏色,捲心菜裡面的葉子比外面的葉子略白些。捲心菜重量通常從0.9~3千克不等,直徑在10~20釐米不等。綠色健康的捲心菜【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闞先生在著名的鎮江地區拍攝
  • 捲心菜作畫崩壞史:二次元崩壞到三次元從此動畫界沒人敢畫捲心菜
    這個星期和大家介紹過《學園孤島》真人版前傳出現的捲心菜田引來日本網友的吐槽聲浪,於是捲心菜作畫崩壞的歷史就再次被動畫迷仔細回顧一番,自從2006年的動畫《夜明前的琉璃色》第3話締造了傳說,從此日本動畫界畫起捲心菜都必需接受觀眾嚴格的「捲心菜檢定」,沒有人敢亂畫捲心菜,甚至人物都可以畫到崩壞就是捲心菜絕對不能崩
  • 班迪故事口袋——《怒火捲心菜》
    怒火捲心菜百發百中的捲心菜投手已在屋頂做好準備。 屋頂上擺滿了小捲心菜。 「來吧殭屍們,不管你們從哪來,怎樣來!」 衝在前面的是旗子殭屍。捲心菜投手瞄都不瞄,一揚手,一個小捲心菜飛出去,把旗子殭屍的頭打掉了。 旗子殭屍一直看著他的旗子,突然間他看不到旗子了,他看到八隻跳上跳下的腳,是四個伴舞殭屍在跳舞。旗子殭屍的腦子在他的頭裡想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往前走了好遠了,旗子殭屍的腦子就將他的身體召喚回來,好把他的頭再裝到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