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筆松花釀酒,春水煎茶不知驚豔了多少隱居之士的年華;曾經,一場清風鑑水,明月天衣不知寫盡了多少田園之客的心房。可往往寄情山水之人,都是鬱郁不得志的文墨天人;往往懷古怨今的,都是一生碌碌不順的失意之人。張可久便這樣,入了元朝山水,卻做了徹徹底底的漢家文人。
他本名伯遠,字小山。大抵喚做小山的人,寫出的詩詞佳句都帶著三分失意,五分清麗。宋時的晏小山在父親的光環下生活數十載,可還是一首:「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讓世人讚嘆;元家的張小山也當仁不讓,「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讓無數隱居客,都醉心於他筆下的時令小事中。
1
有關他的故事太過寥落,沒有盪氣迴腸的家國,也沒有青梅竹馬的情愫。若翻開厚重的史冊,也只得一句「生平事跡不祥」的總結。但他仍舊在那個漢人被踩在最底層的朝代裡,留下了傳世的記憶。
他時官時隱,曾做過路吏,做過桐廬典史,但他一生懷才不遇卻是事實。晚年他看遍了塵世悽苦,選擇了歸隱餘杭,遊歷江南。吳越之地皆有他曾來過的痕跡。想來山水才應該是他一生的際遇,安於餘杭一隅,做起了那山水逍遙客,才讓他一生虛名真正流傳至了今人的書卷裡。
他愛山水,愛懷古,是因為今朝的朝堂之上始終不肯認可他的才華。無處發洩,只得惦念聖賢朝,惦念那些英雄不問出處的歲月裡,他能夠讓自己一展才華。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人月圓·山中書事》
興亡的故事成了前塵舊事,他的一腔熱血始終鬱郁不得志。可山中歲月悠長,即使如春水煎茶般浪漫,卻還是時常讓他想起孔林喬木,吳宮蔓草與楚廟寒鴉。
到了會稽風景處,西施的倩影似乎還在溪邊,蘭亭的主人公,還對著墨池揮毫著明日天涯。
林深藏卻雲門寺,回首若耶溪。
薴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
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
荷花十裡,清風鑑水,明月天衣。
——《人月圓·會稽懷古》
可西施終究為國付出了一生,蘭亭父子的才名,足矣後世讚嘆半生。只他一人碌碌一生,究竟為誰而活,自己都看不透徹。只是忽而垂垂老矣,早生了華發。
羅衣還怯東風瘦,不似少年遊。
匆匆塵世,看看鏡裡,白了人頭。
片時春夢,十年往事,一點詩愁。
海棠開後,梨花暮雨,燕子空樓。
——《人月圓·春日次韻》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往事在一瞬間掠過腦海盡頭,再看梨花暮雨的時分,燕子都不肯停留,只剩鏡中人白了頭。
2
想來張小山的這一生,並無幾日歡愉。他的字裡行間處,常常帶著新愁。「黃昏又是愁時候,柳梢頭新月如鉤。」便是那「又」字冷落到了極致,偏偏又是黃昏時分,他的一生光景,到了暮色正濃的時候。這時他再反看這一生,發覺物是人非事事休常有,丈夫歡樂自有時總無。
疏星淡月鞦韆院,愁雲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閒團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塞鴻秋·春情》
他總是落寞孤寂的,黃昏暮雨愁,疏星淡月哀。沉水煙燃盡了,相思還不曾遠傳。那掛在雲端的月,為何不能寄去我的思念?
曾此中,記行蹤,桃花去年人面紅。
門閉重重,春去匆匆,何日再相逢?
眉尖誰畫晴峰?唾痕猶點香絨。
狻猊金落索,鸞鳳玉丁東。
空,塵滿繡簾櫳。
——《越調·感舊》
史書太過呆板,記載的都是他的鬱鬱寡歡。可有關他的思念,卻只能從那書就的詩文裡窺探。想來月下也有他要牽掛的佳人,都城南莊裡,重來我亦為行人。只不過這故事太過破碎,也不曾有一句「那年春,記得奴家字阿蓴。」的結局。
3
他的逆境已然讓人無奈。可偏偏他就在那樣的悲戚之中,活出了自己的浪漫。
【九日山中】白雲與俱,青山無數。笑脫紗巾,臥品瓊簫,醉解金魚。盡一壺,酒再沽,不知歸路,惜黃花翠微深處。
席慕蓉曾經道:「我曾踏月而來,只因你在山中。」他的生命裡,有關山的景致最為常見。白雲青山,不知歸路。一壺濁酒,相逢無數。
【茅山書事】蕉風半箑,藤花一架。劍氣穿雲,丹光漏月,飯顆蒸霞。棗似瓜,酒滿斝,仙翁留話,鶴飛歸隱居松下。
更有那紫藤蘿下的瑰麗故事開場,一把長劍,尋訪仙翁。那山河之間的恣意快活,只有他的詩文為我們留下吉光片羽來驚鴻。
【湖上】松風滿身,蓮花古寺。涼月嬋娟,翠羽參差,小屋茅茨。酒醒時,爭賦詩,西湖清思,訪孤山愛梅處士。
後來的西湖旁,多了一位梅妻鶴子的愛慕人。他沾染上了滿身松風,尋到蓮花古寺裡,只為感受一下酒醒時分的懷念。
浪漫是與生俱來的,似乎與世道並無關聯。世間給予他打擊,他便回饋一壺河山。這位最多產的散曲作家,畢生致力於散曲創作,在世時便享有盛譽。而他也不負眾望,為後人留下無盡的浪漫字句,去想像他當年的隱逸時光。
不知終其一生,他有沒有尋到他想念的秦漢光景,古意流光?
作者:霜見十九,00後自由寫手,喜愛一切古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