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師為我們講到豐隆這個穴位,真是奇妙的很,這穴位與列缺、偏歷等,都有極大的關聯。列缺為電神,豐隆為雷神,偏歷為雷電子,這三穴,就如同天空中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又如十二節氣中的驚蟄,能驚醒蟄伏在地中所有潛藏之物,令他們恢復生機。如天地鬧鐘,似乾坤戰鼓!
進而言之,這是個能令萬物回春,讓天地復甦的穴位呢!
而師又從治痰溼的角度,為我們具體解說了這個穴位的真實義。
所謂魚生痰,肉生火。痰火之所生,皆源於魚肉之充足。而豐隆穴,正是在腿上肉都飽滿到要隆起來的地方,師說:「這正是大魚大肉之所,便可對治痰火交阻之疾。」
從這個角度來論豐隆的功效,真是新奇的很。
師說:「只要是苓桂術甘湯能對治的一切疾患,皆可以豐隆治之。此痰溼之氣,如潮漲般豐滿隆盛之象也!」
苓桂術甘湯是由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四味藥組成。而其最主要的功效,便在於祛溼化痰。而看到這四味藥,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它們其實分別就代表這四種治溼之法。
也就是以前師為我們說過的溼毛巾原理。想讓溼毛巾幹,有五種解決方法。
但,之前師都是以藥物來表這除溼之法,今日,師卻以穴位來對應這除溼法,又讓我們眼界一新!
一、昇陽法
想讓毛巾幹得快,首先,就是將原本沾溼的毛巾給拎起來。這叫昇陽除溼法。中醫基礎理論中說溼為陰邪,易襲陰位。而當清陽上升,便能令其蒸化。而最能代表這昇陽之道的穴位,便是百會、大椎、素髎。
這三個穴位很有意思,師說,它們都是高高山頂立的穴位。百會不用說,巔頂之上,自是人體制高點。而大椎和素髎又作何解?
哈哈。人體並不是只有站著時才有制高點啊,坐著、躺著,都有最高的地方。大椎便是當人體俯臥時,最高隆起的位置,素髎(鼻尖)便是當人體仰臥時,最高隆起的位置。
所以這三個最高的穴位合在一起,便能令陽氣上舉,蒸化溼氣。如人登山,溼邪自散,似巾高掛,水溼可化!
二、擰法。
想讓毛巾幹得快,第二個方法,便是用力擰乾。擰乾的前提,便在於要有力量,力量足,才能將毛巾溼氣擰除。而能讓人強健有力的穴位,師告訴我們,有手腳的三裡穴,能通過強健脾胃,脾主四肢,主肌肉,來達到肌肉力壯。拍三裡,有力氣。長力氣,去溼氣!
再者便是氣海。所謂力氣力氣,不單要有力,更要氣足。而這氣海,便是令臟腑之氣都飽滿壯實,如同大海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運用了丹田之氣。
而人體最厲害的,還有背後的命門之氣。這是腰腎之力,亦是人體的後勁之源。故師說,壯腎即是壯力氣。腎主志,能讓人意志堅強的,當屬志室之穴,能壯大你的志向,強壯你的腰腎。
這是壯力氣的擰法。人擰毛巾時,不單要用手腳力,更要動用腰腹之力!氣海主腹,命門主腰!
三、曬法。
顯而易見,將毛巾放置陽光下曬,為最常見的除溼法之一。而能令人體如陽春布德澤般制陽消陰的穴位,便有督脈的至陽,奇經的太陽,以及膽經的日月或光明。
(小註:這些穴位都是師在講課中提到的,但沒有絕對的答案,我們自己都可以根據認識去總結歸類列舉,在此也只是將師之論總結分享與大家而已。)
這三個穴位不用解釋,一看便知道,皆是人體內如太陽日月般存在的至陽之穴。
四、風吹法。
頭髮溼了,我們立馬就會用吹風機去吹乾,同樣,在陽光不強烈的情況下,我們便須運用風力,來使溼地燥幹。
師說:「風能勝溼,氣行則溼自去。」
能為人體製造一股清風,甚至是狂風、龍捲風的,自然少不了風市,諸風會集之市;風府,統領風穴的府衙;風池,風所匯聚之池,這類風穴啦。
五、利水法。
當水淤積在一處,則變成了溼地。溼的形成,與水不能正常運化排通至關重要。於是乎,以利水之法來通利溼氣,便尤為重要。
能專通利人體水道的穴位,如同通溝渠的管道一般,能令水液流動利索的,自是少不了水分,令水有所分;水道,使水能有渠道流動;支溝,便是建立溝渠流通水液;溫溜,令水液溫暖流通,等等此類有流通之性的穴位,皆屬利水除溼之法。
往常師僅為我們講過治溼五法,而今日,師又再加兩法。
六、培土法。
當地面有水窪凹陷,形成水溼泛溢時,表示水溼已經達到一定的深度,而這時,最簡便的方法之一,便是立即蓋土,以土之燥來伏水之溼。
而人體之中,能壯大肥土的,便是如土一般厚實的穴位。如胃經的豐隆,肺經的魚際,大腸經的臂臑,這都是肌肉豐滿隆盛之處,常點按,亦能令人體脾土強壯。好似築堤固壩,水自控下!
七、閃電法。
這個是師從穴道中又領悟到的一條治溼大法。
有句話叫:「譬如陰晦,非雨不晴。」
溼為陰邪,當這些陰晦的東西遮蔽了晴空,這時,天空中一道閃電劈來,便能將這陰晦劈開,令陽光透進來。
而能為人體製造雷電的,師正好今天便說道了這幾個穴位,那就是列缺、偏歷、豐隆,這電閃雷鳴三要穴,便是治溼的最上之穴。
而溼乃痰之母,無溼不生痰!治溼而治痰!此三穴亦擅長治痰也!
這治溼七法,你get到了嗎?
但師告訴我們,穴道之妙豈止於此,學者若能潛心研究領悟,更會有超前人之思維。
師的行持,正是為我們說明了這點,毋庸置疑。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