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人的一天」,講述西美人的生活細節。在西美的土地上,有加班工作的教職工、有通宵準備作品的學生、有各個方面的後勤人員等等。但是這些故事,這些歷程將永遠存留在西美歷史上。我們能做的,拿起相機,拿起本子。記錄屬於西美人的真實故事,記錄西美人平平常常的一天。
「四大名捕」——你不知道的武鳳珍老師
相信西美上到大四畢業的學長學姐和下到剛入學的大一學弟學妹們一定對「四大名捕」有所耳聞,所謂西美的「四大名捕」這其中含義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無非是時時刻刻都以高要求嚴標準對學生的四位老師,特別是考試的時候,稍微有一點小動作肯定是不會逃過這「名捕」的眼睛。
武鳳珍老師——四大名捕之首,兼大二年級西方文學的任課老師。
武鳳珍
1962年1月出生
陝西合陽人
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
黃土畫派成員
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在國家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
《在和黃土文化中看作家和畫家的藝術共性》《黃土文化下的共同追求》分別在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陝西省大學生一藝術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
《為克洛德討一個公道的說話》獲「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申請了陝西省教育廳課題《黃土文學流派與黃土畫派的交叉研究》《陝西文學與黃土畫派研究》兩項。
參與課題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關中名儒牛兆濂研究》專著2016年4月出版書籍《劉文西與黃土畫派》。
2017年《劉文西與黃土畫派》獲得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優秀主編教材《中外文學名作選讀》,合編教材《中外文學名作導讀》《訓詁學教程》。
《黃土文學概述》在「第九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陝西賽區獲一等獎,2012年擔任「陝西省教育廳高等學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
我們對武鳳珍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
「武老師,您對西美四大名捕有啥看法不?」
武老師笑著說:「你可能還不知道在這個四大名捕之前還有四大名監,那時候監考最嚴格的四個人,這些年這些人在不停的換,名字也換了,只有我還在。」
「武老師,您為什麼會當上四大名捕」
武老師還是笑:「其實我自己也沒想到,之所以考試十分嚴格,是想給那些平常刻苦學習的孩子一個公平的環境,不想因為其他的學生一些快捷的方式而讓這些孩子們失望。」
「老師,給我們說說你的故事唄。」
「1986年從陝師大畢業之後來到西安美術學院,起初並不是很想當老師,因為學校分配來到了西美,一如小時候自己不愛讀書是父母抓著去的一樣。」
「剛來到美院的時候我很奇怪為什麼學生沒有上晚自習,後面發現因為學校當時教學設備比較簡陋。學生們晚上因為燈光太暗沒法學習就一起約好去看電影,當時的學生沒有現在這麼多,系別也沒有這麼多。總共加起來就四五十個人,年紀也差不了多大,我很快就和學生打成了一片。」
「那時候的條件很艱苦,被譽為「老鼠窩」晚上都不敢一個人睡。」
「雖然環境惡劣,但是想起在老校區的十年時光很感慨,時常會回到那裡,可惜現在物是人非。當初的學生已經不在了,而校區也變了模樣。只剩下了那段青春燦爛的時光。」
談起以前的故事,武老師的眼角流露出眷戀和無限的懷念,也許三十二年的教學生涯,回頭拾起記憶的就像是放電影,一幕一幕閃過。時光流逝留下的只有回憶,「四大名捕」也會柔情流轉,也樂意和學生分享她的故事。
「武老師說現在喜歡這個職業嗎?」
武老師開心的說:「現在是很喜歡的,學生有互動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點頭反饋給我,我也會很開心。而且和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在一起也是我一直留下來的動力」
就像她講課時的笑容,就這樣開心的告訴我們,她喜歡。我也很喜歡這樣的老師。武老師對學生嚴格是全校出名的。特別是在武老師的課堂上,學生都非常認真。除了「四大名捕」的威嚴當然也離不開武老師有趣生動的課堂。更有老師說過課堂要求就按照武老師的要求來。
「武老師,您對學生怎麼嚴格呢?」
老師也是很耿直:「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真正在我這裡學到知識,不說更高的要求,就是出去之後不會胸無點墨,我就無愧於自己了。」
「武老師,咱們西方美術史的作業和其他文化課的作業不太一樣啊。」
武老師:「最開始西方文學的作業是寫論文,而同學們交上來的作業也都大同小異沒什麼意思。」
「而當時基礎部出的中外文學也只有文字沒有圖片,於是想到要讓同學們給文章配畫,成為老師與學生們共同的作品。」
「這個作業布置下去之後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系都有每個系不同的特色,最後還將作品都收集起來為其辦了一次展覽。」
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業的展示
三十二個風吹雨淋的四季輪迴裡不忘初心,願武老師擁有每一個花朝月夕。
|微西美工作室長期歡迎廣大師生前來投稿|
xmgfwx@sina.com
西美人的一天欄目組:陳瑤/張葉
編輯:馬一哲/張鈺蓉
新媒體負責人/指導教師:趙亦菲
學生負責人:劉林/王捷
西安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微西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