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街上的哪個角落突然傳來一首歌,我依稀記得它的名字叫《想和你去吹吹風》。
七月的小城,夏天的風吹得讓人不知所措。那條路已經重複走了很久,不經意之間,還是會在拐角處走出一個白裙子的女孩兒,當你看著她的時候,她會紅著臉。
已經習慣於走著那條路上下班,有些時候,街邊的奶茶店會飄出一些歌聲。我大都沒有聽過,我的節奏、韻律似乎還停留在1990年代。
那個時候,一切都還沒有那麼快,沒有淘寶,沒有美團,美女不用稱呼為小姐姐,甚至周杰倫都沒有出道。
那是「四大天王」的時代,街邊的音像店還很紅火,也許在某一天,當你走在街上的某一個拐角,夏天的風會吹得讓你不知所措,隨風會飄來一首歌,有句歌詞是: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雖然已是不同時空。
那個時候的我們,和現在的他們一樣青澀、純真。聽歌,沒有電腦和手機,只能藉助卡帶式錄音機。
小虎隊的成員還沒有單飛,他們唱著《蝴蝶飛呀》和《紅蜻蜓》,在我們的青春裡呼嘯而過。它們的節奏不激烈,旋律不跳躍,不電子,不搖滾,簡單上口,平易近人。
稍大點的孩子聽beyond,他們總是嘲笑我們,仿佛我們還是那群流著鼻涕渴望著桌上那個紅蘋果的孩子。
可是,我們都在漸漸長大,已經懂得了看著蝴蝶飛呀,就像童年在風裡跑。
女生們,會在放學的路上討論郭富城和黎明哪個更帥。她們的小心思,是在書包裡帶上一本小小的本子,上面寫上滿滿的歌詞。
許多男生會留著郭富城式的頭髮,在體育課上,他們喜歡無憂無慮的奔跑,放肆的讓頭髮在風中飛舞。
有些早熟的孩子會迷戀鄭智化,他唱《水手》、《星星點燈》,他似乎也吐字不清,但他的歌在傳達一份力量和追求,他激勵了那些70後和80後,要勇敢地面對一切,要瀟灑地承受一切。
那個時候,陳坤、周迅、孫紅雷和李小冉還沒有從《像霧像雨又像風》中走出,可是那首叫《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歌,卻像瓊瑤寫的愛情小說的名字一樣,撩撥著女孩子們潮溼溫潤的心。
那個時候,王靖雯剛剛改名為王菲,她唱起《紅豆》的時候,謝霆鋒拿著一把破吉他從日本回到香港,狂放不羈、搖擺不定,眼睛裡似乎噴射出灼人的光。他目空一切,目中無人。也許,在那個時候起,他的眼裡只有王菲。
那個時候,庾澄慶還沒有為《流星花園》唱那首《情非得已》,他在春晚舞臺上的那首《讓我一次愛個夠》,簡單直接而且熾烈,震撼到了我年少的小心臟。
那個時候,一波廣東歌手的歌突然紅遍大江南北,人們說解曉東長得像黎明,而毛寧和楊鈺瑩還是金童玉女。
那個時候,一切都還沒有那麼快,在1998年的那個夏天,謝雨欣在《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唱著《遙望》。
我們還很年輕,在街頭的某個拐角,聽到了那首歌,還是會紅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