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
序言
十幾年前,一部諜戰題材的電視劇《暗算》在全國熱播,緊湊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和演員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麥家也大受推崇,同名小說《暗算》在頗有爭議的前提下,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其爭議就在於,該獎項一直是頒給傳統文學作家的,而《暗算》是諜戰題材作品,而從分類上來說,諜戰題材又屬於懸疑推理類,應該算通俗文學的範疇。
至於這本書到底該算在哪類?我覺得沒必要爭論,也不會有結果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是一部精彩的小說。
麥家出身於浙江富陽農村,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軍事院校,學習無線電專業,畢業後曾在情報機構工作,為他日後的一系列諜戰題材小說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他在部隊期間就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轉業後從事編劇工作,也開始了小說創作的高產期。《解密》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原稿曾經有一百多萬字,後來經過反覆修改,創作過程長達11年,前後被拒稿17次,甚至還被扣上了「洩露國家機密」的帽子,後經作者多方奔走,終於在2002年得以出版,它的重要價值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麥家的長篇小說主要有《解密》《暗算》《風聲》以及新作《人生海海》。
很多大牌作家的長篇小說處女作,都有著非凡的意義,麥家的這本《解密》也不例外。下面就來聊一聊。
一、命運多舛的數學天才
《解密》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數學天才容金珍。
容家的祖上是商人,後來治學,容金珍的奶奶「容算盤」也是一個數學天才,曾出國留學,名聲在外,萊特兄弟的飛機上天,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後來卻因難產而死,生下來的大頭兒子成了一個紈絝子弟,早早地死於非命,又有一個風塵女子生下了他的後代,這個男孩的頭也非常大,被稱為「大頭蟲」、「大頭鬼」。
由於身世問題,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招人嫌棄。幸好被寄居在容家的一位老師先生收養,在老先生的幫助下,他回歸了容家,並正式取了名字。
在銅陵甚至江南一帶,民間有種說法:男人女相,連鬼都怕。意思是男人生女相,既陽又陰,陰陽相濟,剛中帶柔,極易造就一個男人變龍變虎,做人上人。因此,民間派生出各式各樣指望陰陽相濟的方式方法,包括取名字,有些望子成龍的父親刻意給兒子取個女人名,以期造就一個大男人。
這個男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取名叫容金珍。
容金珍從小非常聰明,在大學裡,有一位外國老師叫希伊斯,對他非常賞識,甚至還和他一起下棋,一起發明了「數學棋」,希伊斯開發出了容金珍的數學天才,甚至還給他辦好了出國留學的手續,他卻因為一場大病而休學了。
《解密》這本書,是一本慢熱型的書,在主人公登場之前,先交待了他的家庭背景,在講他的光輝事跡之前,先講了他孤獨的成長經歷。虛構與史實相結合,令人讀來真實親切。
二、兩位天才的對決
後來,希伊斯去了國外,表面上他和容金珍保持著友好關係,還給他寫過信,實際上卻另懷鬼胎。
有一次,一個神秘人物來到大學裡招聘人才,把容金珍給帶走了。他去做的卻是保密工作,連養父去世也沒有回家,家人都不知道他做的是什麼工作,甚至還以為他已經死了。
在那個特殊年代,他的姐姐受到迫害,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給他發了電報求救。結果第二天他就帶著幾個同志一起回來了,很快救下了姐姐,又匆匆地回去了。
實際上,他做的是破譯密碼的工作。
這聽起來似乎很好玩,像出遊戲,然而人類眾多精英卻被這場遊戲折磨得死去活來。
生來孤獨的他,還沒有享受多久家庭的溫暖,便又踏上了一段更加孤獨而漫長的旅途。但是當家人有難的時候,他卻能立刻回來,由此可見,這位數學天才並不是一個冷血動物,也有著溫情的一面,組織上對他也是非常器重的。
當時,容金珍正在著手破譯紫金密碼,紫金密碼就是當年亦師亦友的希伊斯發明的。他們又開始了另一場無形的對決。
三、孤獨的天才,晚景悽涼
在艱苦的努力下,容金珍終於破譯了紫金密碼。本來他還能在破譯事業上為國家多做貢獻,卻因為一次偶然事件,把他整個人給毀了。他在火車上丟了筆記本,找了好久也沒找到,當筆記本找到之時,他卻已經瘋了。
天才,乃人間之靈,少而精,精而貴,貴而寶。像世上所有珍寶一樣,大凡天才都是嬌氣的,嬌嫩如芽,一碰則折,一折則毀。
容金珍的職業生涯從此告終,常年住在精神病院,最後在妻子的照顧下度過了餘生。
雖然容金珍沒有破譯紫金密碼的升級版——黑金密碼,但是他的同志嚴實卻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很快就破譯了黑金密碼。
容金珍的經歷讓我想到了數學家陳景潤,如果他不破密碼,也會像陳景潤那樣當個數學家吧。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他們學術專攻之外的某些方面,近乎於傻子。
天才到了極致,就是徹底的孤獨。
結語
《解密》這本書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以破解密碼為題材,在該書問世之時,這方面的作品對我國的讀者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給人以足夠的新鮮感。這也與作者經歷有關,他畢業於軍隊院校,掌握了很多一手素材。對於解密的內容,雖然沒有直接描寫,卻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妙趣橫生。
二是語言精妙,敘事流暢,人物有血有肉,特別是容金珍和希伊斯之間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
三是把數學天才個人經歷與家國情懷結合起來,升華了主題,令人感動。
這本書作為一個作家的出道長篇小說,並非是完美的。
它採用了片段式、多角度的敘述方式,對閱讀的連貫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小說的開頭是慢熱型的,主人公遲遲登場,後來的結局寫得也有些含糊。最後附錄的容金珍筆記,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總的來說,《解密》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問世十幾年來,多次再版,持續熱賣。如果你是麥家和懸疑小說的愛好者,這本書當然不應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