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來孤獨,一生孤獨!一個數學天才的命運——麥家小說《解密》

2021-01-12 黃銅騎士談藝術

#麥家#

序言

十幾年前,一部諜戰題材的電視劇《暗算》在全國熱播,緊湊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和演員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電視劇《暗算》劇照

與此同時,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麥家也大受推崇,同名小說《暗算》在頗有爭議的前提下,獲得了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其爭議就在於,該獎項一直是頒給傳統文學作家的,而《暗算》是諜戰題材作品,而從分類上來說,諜戰題材又屬於懸疑推理類,應該算通俗文學的範疇。

至於這本書到底該算在哪類?我覺得沒必要爭論,也不會有結果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是一部精彩的小說。

麥家出身於浙江富陽農村,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軍事院校,學習無線電專業,畢業後曾在情報機構工作,為他日後的一系列諜戰題材小說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麥家

他在部隊期間就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轉業後從事編劇工作,也開始了小說創作的高產期。《解密》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原稿曾經有一百多萬字,後來經過反覆修改,創作過程長達11年,前後被拒稿17次,甚至還被扣上了「洩露國家機密」的帽子,後經作者多方奔走,終於在2002年得以出版,它的重要價值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麥家的長篇小說主要有《解密》《暗算》《風聲》以及新作《人生海海》。

很多大牌作家的長篇小說處女作,都有著非凡的意義,麥家的這本《解密》也不例外。下面就來聊一聊。

一、命運多舛的數學天才

《解密》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數學天才容金珍。

容家的祖上是商人,後來治學,容金珍的奶奶「容算盤」也是一個數學天才,曾出國留學,名聲在外,萊特兄弟的飛機上天,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後來卻因難產而死,生下來的大頭兒子成了一個紈絝子弟,早早地死於非命,又有一個風塵女子生下了他的後代,這個男孩的頭也非常大,被稱為「大頭蟲」、「大頭鬼」。

由於身世問題,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招人嫌棄。幸好被寄居在容家的一位老師先生收養,在老先生的幫助下,他回歸了容家,並正式取了名字。

在銅陵甚至江南一帶,民間有種說法:男人女相,連鬼都怕。意思是男人生女相,既陽又陰,陰陽相濟,剛中帶柔,極易造就一個男人變龍變虎,做人上人。因此,民間派生出各式各樣指望陰陽相濟的方式方法,包括取名字,有些望子成龍的父親刻意給兒子取個女人名,以期造就一個大男人。

這個男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取名叫容金珍。

容金珍從小非常聰明,在大學裡,有一位外國老師叫希伊斯,對他非常賞識,甚至還和他一起下棋,一起發明了「數學棋」,希伊斯開發出了容金珍的數學天才,甚至還給他辦好了出國留學的手續,他卻因為一場大病而休學了。

《解密》這本書,是一本慢熱型的書,在主人公登場之前,先交待了他的家庭背景,在講他的光輝事跡之前,先講了他孤獨的成長經歷。虛構與史實相結合,令人讀來真實親切。

二、兩位天才的對決

後來,希伊斯去了國外,表面上他和容金珍保持著友好關係,還給他寫過信,實際上卻另懷鬼胎。

有一次,一個神秘人物來到大學裡招聘人才,把容金珍給帶走了。他去做的卻是保密工作,連養父去世也沒有回家,家人都不知道他做的是什麼工作,甚至還以為他已經死了。

在那個特殊年代,他的姐姐受到迫害,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給他發了電報求救。結果第二天他就帶著幾個同志一起回來了,很快救下了姐姐,又匆匆地回去了。

實際上,他做的是破譯密碼的工作。

這聽起來似乎很好玩,像出遊戲,然而人類眾多精英卻被這場遊戲折磨得死去活來。

生來孤獨的他,還沒有享受多久家庭的溫暖,便又踏上了一段更加孤獨而漫長的旅途。但是當家人有難的時候,他卻能立刻回來,由此可見,這位數學天才並不是一個冷血動物,也有著溫情的一面,組織上對他也是非常器重的。

當時,容金珍正在著手破譯紫金密碼,紫金密碼就是當年亦師亦友的希伊斯發明的。他們又開始了另一場無形的對決。

三、孤獨的天才,晚景悽涼

在艱苦的努力下,容金珍終於破譯了紫金密碼。本來他還能在破譯事業上為國家多做貢獻,卻因為一次偶然事件,把他整個人給毀了。他在火車上丟了筆記本,找了好久也沒找到,當筆記本找到之時,他卻已經瘋了。

天才,乃人間之靈,少而精,精而貴,貴而寶。像世上所有珍寶一樣,大凡天才都是嬌氣的,嬌嫩如芽,一碰則折,一折則毀。

容金珍的職業生涯從此告終,常年住在精神病院,最後在妻子的照顧下度過了餘生。

雖然容金珍沒有破譯紫金密碼的升級版——黑金密碼,但是他的同志嚴實卻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很快就破譯了黑金密碼。

電視劇《解密》劇照

容金珍的經歷讓我想到了數學家陳景潤,如果他不破密碼,也會像陳景潤那樣當個數學家吧。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他們學術專攻之外的某些方面,近乎於傻子。

天才到了極致,就是徹底的孤獨。

結語

《解密》這本書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以破解密碼為題材,在該書問世之時,這方面的作品對我國的讀者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給人以足夠的新鮮感。這也與作者經歷有關,他畢業於軍隊院校,掌握了很多一手素材。對於解密的內容,雖然沒有直接描寫,卻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妙趣橫生。

二是語言精妙,敘事流暢,人物有血有肉,特別是容金珍和希伊斯之間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

三是把數學天才個人經歷與家國情懷結合起來,升華了主題,令人感動。

這本書作為一個作家的出道長篇小說,並非是完美的。

它採用了片段式、多角度的敘述方式,對閱讀的連貫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小說的開頭是慢熱型的,主人公遲遲登場,後來的結局寫得也有些含糊。最後附錄的容金珍筆記,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麥家與他的新作

總的來說,《解密》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問世十幾年來,多次再版,持續熱賣。如果你是麥家和懸疑小說的愛好者,這本書當然不應錯過。

相關焦點

  • 《解密》:關於天才的心靈密碼
    誰也沒法想到,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孩子,其實是個數學天才;更沒有人能想到,他將來會成長為秘密戰線的領頭者,成為了那群「隱秘而偉大」的破譯者中最特別的那個。而他的命運,因為與密碼的糾纏,而變得曲折離奇,這個特別的天才,容金珍,出自於一本書《解密》。書的作者麥家,是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作品有《暗算》、《風聲》和《聽風者》等等。其中《風聲》《聽風者》還被改編成電影。
  • 麥家:我不怕孤獨,怕被世俗煙火過分薰染
    麥家筆下的那些主人公,那些數學天才們,一旦進入解密局,把自己的青春和天才都交付給黑暗的密碼藝術,就把一生變成一則悖論。解密者如容金珍與黃依依,在701都變成「薛丁格的貓」,懸在生死之間。想活著走出密匣,天賦、隱忍、創造性、運氣,缺一不可。當《解密》中的容金珍坐在火車上時,他是無堅不摧的天才。
  • 《解密》涉及國家機密的小說,「傻瓜天才」的傳奇人生
    文:豆豆再愛一次導語:《解密》這部小說大多數人耳熟能詳,因為一部同名電視劇的出現。實際上小說和電視劇有很大的不同之處。而這部小說更是經歷了多次的磨難!寫這部書的作家是麥家,而麥家用了11年的時間才將其完成。但要出版卻屢遭退稿,最後又由121萬字縮減成了21萬字。但出版後又被緊急叫停,而原因是涉及到國家機密!
  • 《解密》|我們沒有活成傳奇,卻可以做一個這樣的人
    可誰又能想得到,2002年這本書剛出版時,麥家就接到電話:不能再版,不能宣傳,現有的書要下架。不甘心自己十年的心血就此付之一炬,他重新組織評審,這部小說才得以與大家見面,所以,他說:《解密》於我,不是一部小說,而更像是一段長達十年的歷史。
  • 致正在孤獨和絕望中的你:我們註定孤獨,也註定堅韌
    2019年,麥家在沉寂了8年之後,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新作《人生海海》。作品一經發表便在文學界掀起了巨浪,一舉拿下豆瓣2019年度中國小說榜第一名,首年發行量超過百萬冊。麥家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卓絕中的道德。
  • 創作11年退稿17次,麥家《解密》揭露了密碼奇才容金珍多少秘密?
    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就讀期間,約翰·納什在僅僅27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重要發現,這就是日後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當時,納什只有22歲。兩年後,納什開始了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書生涯,由於他行事獨來獨往、特立獨行,又熱衷解決折磨人的數學問題,被人們稱為「孤獨的天才」。
  • 麥家:少年,不能被人瞧不起
    麥家在《人生海海》裡寫到:「這是我的勝利,我饒過了他,也饒過了自己。我戰勝了幾十年沒戰勝的自己,仿佛經歷了一場鏖戰,敵人都死光了,一個不剩,我感到既光榮又孤獨,孤獨是我的花園。如今的故鄉,生了一些煙火氣。 有人在歌唱,有人駐足觀看,有人投來好奇的目光……
  • 解密數學天才容金珍原型是誰?
    《解密》電視劇劇照由麥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解密》中有著高超的數學天賦的容金珍,被選入了神秘組織701之中,從事破解密碼的工作。這部電視劇本來是一部小說,因此人們對容金珍原型十分的感興趣,那麼容金珍原型是誰呢?
  • 【口述歷史·第七季】走近麥家:「在黑暗中寫作的人」
    兒時他就品嘗過孤獨的味道、恐懼的味道、痛苦的味道。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兒時的家庭,因為家庭成員在所處時代的政治地位低下,使得麥家從小就被別人歧視。備受欺辱的童年,孤獨過早地壓迫了他,把他變成了一個奇怪的孩子,不愛跟人說話。他將內心的恐懼都寫成了日記,這也為他後來的寫作生涯奠定了基調。「我的內心跟我童年經歷有關係,我本身是一個悲觀主義者。
  • 做個《解密》人,這本書讓你見證了天才的誕生與末路!
    就像電影《史密斯夫婦》中,結婚多年夫妻倆甚至都不知道對方是情報員……《解密》這本書裡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神秘人物,一位另類的信息收集專家--密碼破譯專家。不像許多網絡小說裡的主角,生來自帶光環。本書主角金珍是個非常不起眼的矮小個子。一位生來不祥的人。他是不被父系承認的私生子。在風塵娘肚子裡時,父親就去世了,緊接著母親又因為他難產過世。
  • 麥家 戰爭曠日持久
    他出一篇的時候,別人可能五六篇、六七篇出了,這個對阿滸(當時的筆名)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壓力。」兩人有時散步聊天,麥家會憤怒地說:「我怎麼就寫不出小說來?我怎麼就寫不出好小說來?」那種焦躁又憤怒的語氣,海波到現在都清晰記得,「一般作者都盼望寫出好作品,但阿滸的表達是一種憤怒,那個情緒比別人要強烈得多。」麥家急躁、憤怒,想要在文學上殺出一條路,可他一直失意。
  • 高曉松和麥家命運交錯的故事,早在3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漸漸地,青銅器有了名氣,被海南一歌廳邀請駐唱,高曉松二話不說,買了張票就奔了過去。 但他堅持不唱粵語歌,又沒有粉絲基礎,沒幾天就被炒了魷魚。 高曉松心氣兒上來了,跟同來的老狼說:「你先走,別管我,回去告訴同志們,我們堅持住了,沒有唱粵語歌,沒有投降變節!」
  • 解密分集劇情介紹(1-40集)大結局電視劇全集
    電視劇《解密》是由陳學冬、穎兒等人主演的勵志諜戰劇,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解密》劇中圍繞數學奇才容金珍破解超級密碼(紫密和黑密)展開。容金珍是從事破解密碼的特殊職業者,但由於國家利益和事業的需要,他們的故事往往隱匿於世俗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傳奇的人生、家族的秘史、天才的智慧、詭異的想像、莫測的命運在劇中交織糾纏,給人強烈的藝術震撼。接下來由小編為您介紹電視劇《解密》的劇情內容。
  • 他寫《暗算》封閉6個月,僅靠一隻老鼠陪伴:孤獨才是作品的溫床
    以至於後來,麥家的語文老師聽說他在寫小說,都笑了:他能寫小說,本身就是一篇小說。可見人生有諸多變數,都是不可預測的。沮喪的麥家還是去醫院參加體檢。體檢前,他到一棵樹下乘涼。就是在這棵樹下,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以至於,多年後對當時的細節,他都能侃侃而談。正在等待的麥家,看到一個50多歲的帶著眼睛的同志走了過來。天氣很炎熱,他看到來人,本能的讓出一片陰涼。這個中年人很友好的和他攀談起來。
  • 夜讀|麥家:我不怕孤獨,怕被世俗煙火過分薰染
    2020年9月,麥家獲得2020南方文學盛典·年度傑出作家。麥家筆下的那些主人公,那些數學天才們,一旦進入解密局,把自己的青春和天才都交付給黑暗的密碼藝術,就把一生變成一則悖論。解密者如容金珍與黃依依,在701都變成「薛丁格的貓」,懸在生死之間。想活著走出密匣,天賦、隱忍、創造性、運氣,缺一不可。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種理解傾向,對於高功能孤獨症覺得是「天才啊、孩子愛鑽研、沉浸自己的興趣多好啊」的另一種極端思想。給一段對白:「你現在可以休息了,你去玩會吧?」「看數學書。」「」「三年級數學書!」「馬上你就要生日了,送點什麼給你呢?」「四年級數學書。」「如果能做到堅持自己起床穿衣服,打卡完成15天,媽媽要給你一個獎勵,你想要什麼獎勵或玩具?」「五年級數學書」 ... ...
  • 《風聲》丨麥家諜戰小說的經典之作,「白色恐怖」下的密室逃脫
    麥家曾任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是首位被英國"企鵝經典文庫"收錄作品的中國當代作家 。其小說作品有長篇小說《人生海海》《解密》《暗算》《風聲》《風語》《刀尖》,電視劇《解密》《暗算》《風語》《刀尖上行走》(編劇),電影《風聲》《聽風者》等。麥家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 0和1是這世上最複雜的密碼:麥家《解密》
    2002年至2011年,是麥家作品的高產時期,《暗算》、《風聲》、《風語》、《刀尖》等長篇小說掀起諜戰小說的狂潮,之後是八年沉寂,《人生海海》才終於脫離諜戰桎梏。所以《解密》算是麥家密碼和文學的第一次高度和長度雙重激情的結合,儘管有諸多邏輯硬傷,但我認為瑕不掩瑜。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 《美麗心靈》一位孤獨的天才的偉大抗爭
    如果沒有偶然間看了《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我可能沒有機會了解到這位擁有傳奇一生的諾獎數學天才。我震撼於一個外表看起來很普通甚至有些呆滯的老頭子身體裡蘊含的與病魔抗爭一生的勇氣和力量。《美麗心靈》,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數學天才極富戲劇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