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年羹堯被雍正除掉冤枉嗎?

2020-12-20 紫林木

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湖北巡撫年遐齡的次子,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出道較早,二十一歲時考中進士,後來分別任四川、廣東鄉試正考官、侍講學士。1709年,被授內閣學士,不久升任四川巡撫,才三十多歲年羹堯就成為了一方封疆大吏。

從年羹堯前期的經歷來看,他絕對稱得上是文武全才。而且他的仕途「出身」十分清白,沒有買官或者因為世襲破格提拔的「汙點」,還是屬於有才能的人。

拉攏調教

由於第二次廢皇太子後,康熙帝明確規定不準皇子與大臣擅自私下往來,以防皇子結黨圖謀皇太子之位。當時正處於西北用兵前夕,統領西徵軍的大將軍人選還未公開,皇子們謀存皇太子之位又掀起了一個高潮。

韜光養晦的皇四子胤禛也在暗中積極活動,其中一個重要步驟就是進一步拉攏有軍事才能的年羹堯。

胤禛拉攏調教年羹堯的活動,始終是在隱秘狀態下進行的。

胤禛與年羹堯有雙重關係。第一,他們是郎舅關係,因為年羹堯的妹妹嫁給胤禛做側福晉;第二,他們還是主從關係。因為胤禛晉封為雍親王后,兼任了鑲黃旗旗主,因為年羹堯妹妹嫁給了雍親王胤禛,所以年氏一家的旗籍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按旗人的規矩胤禛為主子,年羹堯為奴才,胤禛在年羹堯面前以「本門之主」自居。胤禛娶年羹堯妹妹為側福晉那年,正好是年羹堯爬上四川巡撫位置的時候。

胤禛借著與年羹堯的這層特殊關係,軟硬兼施,將少年得志、恃才傲物的年羹堯降服,網羅到自己帳下。

成功籠絡年羹堯,使他心甘情願聽從調,是皇四子胤禛在謀取皇位戰略上的一大成功。

棋子發揮作用,遏制大將軍王

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廢皇太子後,康熙帝的身體狀況明顯走了下坡路。後來,雖身體有所好轉,但總體上是日薄西山、體弱多病。

作為康熙末年的一顆政治明星,有心問鼎皇權的撫遠大將軍、皇十四子胤禵身在遙遠的西北地區,內心卻密切關注著京師朝廷的動向,關注皇父的身體狀況。他私下曾向九阿哥胤塘交待,京城和宮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及時通知他。

身在京師的四阿哥胤禛,則密切關注著西北十四阿哥胤禵的動向。到康熙末年,和四阿哥胤禛爭奪皇位的主要對手有兩個。在內廷是八阿哥胤禩,在外省則是十四阿哥胤禵。當時,十四阿哥胤禵被朝野普遍看好,連四阿哥胤禛、八哥胤禩都認為,康熙帝在萬年之後要將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胤禵。

一直覬覦皇位的皇四子胤禛為了對付同胞弟胤禵,早就在西北咽喉之地布下一枚棋子。

這枚棋子就是年羹堯。

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起,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胤禵所率大軍基本上都駐紮在年羹堯地盤上,年羹堯辦公駐防地西安,是西北前線通往內地和京師必經之地。

康熙六十ー年十ー月十四,也就是康熙帝去世後第二天,尚未正式即位的雍正皇帝胤禛就下令大將軍胤禵於二十四日前馳驛來京,不得有誤。

大將軍胤禵左思右想,察看周圍各方情況,迫不得已,只好無奈的撇下十幾萬大軍孤身返回京師。

實際上,當時,勇猛善戰的川陝總督年堯,對胤禵起著重要的威懾作用。有年羹堯的牽制,胤禵不敢輕舉妄動,他若想在青海、甘肅舉兵,首先年羹堯就會切斷大軍的糧草,更別說想揮師進京了。

關鍵時刻,川陝總督年羹堯這枚棋子,實現了遏制大將軍胤禵的戰略意圖,對把控舉足輕重的西北局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老十四胤禵這個隱患的解除,雍正帝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踏實了許多。

穩定朝局,賜予高官厚祿

雍正繼位後,政局並不穩定,內憂外患層出不窮。內有朝中八爺黨時時作祟,外有青海羅卜藏丹津虎視眈眈,蠢蠢欲動。

這年十月,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侵略青海各部。雍正帝欽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並諭令四川、陝西、雲南等地的總督、巡撫等軍政要員,軍事上一切事宜都須向年羹堯報告。年羹堯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北王,不久,晉封年羹堯為二等公。

年羹堯勇謀兼具,運籌帷幄,打得羅ト藏丹津的軍隊望風而逃,基本把叛軍的人馬牲畜全部包了圓。狼狽的羅ト藏丹津喬裝成一婦人才逃脫。

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平息羅ト藏丹津暴亂大功告成。外部隱患解除,雍正帝異常高興,他稱讚年羹堯為自己的「恩人」。晉封年羹堯為一等公;另授精奇尼哈番(即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封其父年遐齡為一等公,加太傅銜,以示榮寵。

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年羹堯一躍爬上當時世爵制的頂端,當時的年羹堯一大家子上上下下,皆風光無比。

此時,太保、一等公、川陝總督年不僅獨攬陝、甘、川軍政大權,而且兼預雲南政事。

十月,年羹堯入京陛見,雍正帝賜給他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金幣。次月,授予年年羹堯一等阿思尼哈番(即一等男爵),以其次子年富承襲。異寵如此,不一而足。不到兩年時間,年羹堯得到賜爵賜金、賜第、賜園、世職、賜佐領的恩寵,風光至極。

其間,雍正帝還行文,評價年羹堯:

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雍正帝還命遠在西北邊陲的年羹堯參與朝中事務,治民生的得失、朝廷大小官員的好壞等等,都要求年羹堯條奏提出意見,一些拿不準的政事,則密送年羹堯,讓他出主意、當參謀。雍正帝還讓年羹堯參與對允禩集團的處理,並讓他參與執行,將允塘交他監控和管理。

在用人、吏治上,雍正對年羹堯言聽計從,在年羹堯管轄區內,無論文官武官從提督、巡撫,到總兵到千總等一切任用,都有年羹堯做主。雍正帝在給年羹堯的奏摺中硃批:「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看這內容,好像是熱戀情人的答覆。

雍正帝甚至讓他超越職權參與樞機大事。正二年(1724年)冬,年羹堯進京,雍正帝說他是「藩邸舊人,記性甚好,能宣朕言,下筆通暢,能達朕意」,因此「令其傳達旨意,書寫上諭」,命他與總理事務大臣允祥、馬齊、隆科多等一道辦事,好像他成了總理王大臣。

雍正帝還時常鼓勵年羹堯,希望他不負期待,他們鐵哥們兩人要成為「千古君臣知遇榜樣」。

得意忘形,妄自尊大,引起猜忌

位極人臣,志得滿意的年羹堯自恃建有殊勳,為官為人、處事接物開始不知檢點,甚至做出許多出格之事。

年羹堯作為總督,任用屬員,巡撫、布政使、提督等ー二品大員,都按自己意志行事,皇帝成為形式的存在。年羹堯僕人魏之耀的姻親黃起憲,經他推薦當上了南贛總兵,官至從二品。真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年羹堯身為大將軍,在以軍功保薦官員時用了很多自己人,而吏部、兵部又對他另眼相待,大開綠燈,只要是年某人報功請封的名單一律照準。按照規定,家僕未出籍不準做官,年羹堯卻不理這個茬,將家僕桑成鼎以軍功議敘,讓他出任西安知府,後又提拔為直隸道員,當上了四品官。對此,當時有一說,稱之為「年選」。

論封爵,年羹堯為一等公,要比親王低好幾等。按說其權力難與清開國之初統兵親王相比,更不能與皇十四子、大將軍允禵相比,但年羹堯以繼任者自居,不僅繼承大將軍之職,而且繼承他的權勢。

作為大將軍,他與其他總督、巡撫往來文書,應用諮文,以示平等,但他卻用諭令,將其他總督、巡撫、將軍等文武大員視為其下屬。

雍正帝發往陝西的侍衛,都是皇帝身邊近人,年羹堯卻無視這一層,將他們充入儀仗隊,為其前後導引,甚至執鞭墜鐙,當下人使喚。

雍正二年(1724年)冬,年羹堯進京覲見雍正,抵京時黃韁紫騮,在郊外迎候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坐而過,連瞧都不瞧一眼。

王公下馬恭敬地向他問候,他高傲輕視,僅點點頭而已。在軍中,蒙古王公見他必須下跪,就連額駙阿寶謁見他也是如此。可見年羹堯頭腦發昏,真是玩大了。

權勢滔天的年羹堯還與最高統治集團內部骨幹人物不和。他自以為,論與皇上關係,論功,論名望,論能力,自己都比隆科多強,因而瞧不上隆科多,以至還要皇上出面當和事老。

他甚至譏諷十三阿哥、怡親王允祥。他對李維鈞說;「怡親王第宅外觀宏廣,而內草率不堪,矯情偽意,其志可見。」連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允祥都不上眼,可見年羹堯尾巴翹得是何等之高。

對於雍正集團的其他人,年羹堯更不放在眼裡以致他在雍正帝營結的最高統治集團內部處於高度孤立的境地。

得意忘形的年羹堯,完全忘記了自己身份,也忘記了雍正皇帝的為人。他開始上折讓雍正帝給自己編的書寫序,並且還沒等雍正帝答應,他就已經呈上代擬的序言;在謝恩折中希望雍正帝「為善日強」,大有教導和想當皇帝大哥的意思。

雍正帝親筆寫蘇東坡《中秋詞》一幅及餅果等物賞賜年羹堯,硃諭中有「但願人常好,千裡共嬋娟」,而年羹堯回折竟然寫「萬裡共蟬娟」,改皇帝的「千裡」為「萬裡」,自作聰明,實際有「大不敬」之嫌。

隨著年羹堯的膨脹自大逐漸引起雍正帝對他的猜忌。但年羹堯仗著自己曾經的功勳和親戚關係,一度真迷失了我,還以對待「鐵哥們」的態度對待雍正。

不久,京城和各地又有傳言:當今皇帝的封賞,都是年大將軍要求的。與其說是御賜,不如說是年賞!

當時外患已除,朝局穩定,現在卻聽到很多的像這樣的傳言,雍正帝內心憎惡,殺心陡起。

兔死狗烹,鐵哥們兒變仇人

雍正帝要對年羹堯下手,把柄多多,都不用處心積慮去找碴兒。於是,雍正帝開始有意的明示、暗示有關的官員,特別是年羹堯的親信們,要他們認清形勢,不要站錯隊,儘快和年羹堯劃清界限。

當時,四川巡撫蔡珽因工作是的事得罪了年羹堯,被彈劾,押入朝中會審後判處了「斬監候」。而後,年羹堯又推薦他的自己人出任四川巡撫。雍正帝藉此為突破點,忽然親自了接見蔡珽。

當月二十二,此案發生了戲劇性變化。雍正帝對大學士等大臣下旨:「蔡珽系年羹堯參奏,若置之於法,人必謂聯聽年羹堯之言而殺之矣!朝廷威福之柄,臣下得而操之,有是理乎?」

出人意料的是雍正帝不僅沒治蔡珽的罪,還任命他為左都御史。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當時被視為罕見的祥瑞,文武大臣紛紛上表祝賀。

年羹堯也具本奏賀,頌揚雍正帝朝乾夕惕,勵精圖治。對於奏摺的處理,大員們一般都不是自己動手處理的;給皇帝的奏章,許多都是師爺捉刀,但最後定稿後,大臣們都是自己親自拿筆以館閣體抄錄一遍封好,派人送到京城。可這次年羹堯所奏表疏字跡潦草不說,還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

雍正皇帝大發脾氣,於三月二十三降旨:此誠年羹堯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歸之於聯耳。由此奏本可以看出,年羹堯恃己之功,顯露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絕不是出於無心。

既然皇帝都這樣認為,群臣紛紛附和。牆倒眾人推,這是古不變的法則。

於是,在雍正帝授意下,朝廷開始對四川和陝西的官員進行大換血,把年羹堯的勢力全部清除掉,使這些人日後不能成為對清朝的威脅。

雍正三年四月,雍正下詔,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之職,貶為杭州將軍。

京城內外的大小官員,看到皇帝親自打「老虎」,都不甘落後,和年羹堯熟與不熟,但凡有過交往的,都紛紛上表,揭發年羹堯的「罪惡」,以示和他劃清關係。

隨著罪名的增多,曾經呼風喚雨、勢焰熾天的撫遠大將軍、一等公、川陝總督年羹堯。以平均每個月降一等的速度,在被降了七級二十一等後,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淪為了自裁之囚。

終 述

年羹堯位高權重,妄自尊大,違法亂紀,這些都是實情,肯定會導致同僚們的忌恨及雍正帝的不滿。但雍正帝之所以一定要年羹堯死,不僅是因為他功高震主,妄自尊大這麼簡單。最深層次的還是出於這樣一個出發點:年羹堯和隆科多一樣,事先秘密參與了雍正皇帝爭帝位的活動,知道奪嫡的各種內幕。

這樣的人,只要他活著,對皇帝的將來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所以,一但時機成熟,年羹堯肯定要被清除掉。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吧。

謝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前往西北指點年羹堯?兩個目的,很陰暗!
    那麼,既然鄔思道好不容易從雍正皇帝手中逃脫,他又為何親自前往西北,為年羹堯指點迷津,讓其一舉取得對羅布臧丹增的勝利,重新出現在雍正皇帝的視線裡呢?為了刷存在感,好讓幾乎忘了殺自己的雍正皇帝,重新提起對除掉自己的興趣?為了彰顯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田文鏡處無所事事之後,實在技癢,忍不住略施手段?當然不是!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毫無疑問四阿哥胤禛能夠繼位,完全就是得益於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其中年羹堯對穩定西北局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當然雍正登基後,也很重用和信任年羹堯。可惜的是年羹堯太不懂得「伴君如伴虎」這幾個字了,所以僅僅三年,年羹堯於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甲戌日,被雍正皇帝賜其獄中自裁,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 年羹堯手握重兵,掌控西部,為何雍正還能輕輕鬆鬆把他除掉?
    ——《清史稿》年羹堯被處置之前,他還是川陝總督加撫遠大將軍,手裡權力極大,兵力極多,整個西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為什麼就被雍正輕易除掉了?分析一下前前後後,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慢慢吞噬的過程。換句話說,雍正剛剛上位後,他就有了除掉年羹堯的想法了。
  • 雍正皇帝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為何沒有向老臣張廷玉下手?
    雍正能順利即位,也是有幾個大臣穩住了局勢。外有年羹堯牽制十四爺,內有職位居高的隆科多穩定大局。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繼位,他們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隆科多,年羹堯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張廷玉這文官大臣,這是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雍正請年羹堯吃飯提出三個要求,年羹堯為何敢全部否決
    導讀:雍正頂著巨大的壓力,傾盡全國財力、物力、人力支援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雍正繼位之初,國庫僅剩800萬兩銀子,而年羹堯的二十多萬大軍每個月需要開支600多萬兩銀子。雍正縮減大內開支,從全過各地籌款籌糧,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頂著抄家皇帝的罵名抄了曹家、李家等大戶才勉強夠支撐西北的大軍。
  • 雍正為什麼要殺死年羹堯?
    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哲理,等待您的關注,歡迎加入QQ群:423261292,共同交流!  康熙寵臣、雍正親信、摯友兼郎舅、清代名將年羹堯為什麼會被雍正所殺,因為眾說紜紛,一直被史學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從不同角度探析雍正為何翻臉除掉「兩朝重臣」年羹堯,對於我們今天借鑑歷史不無意義。
  • 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妾兒女的?雍正的做法真狠
    雍正元年,雍正更是將西北一切事務交與年羹堯處理,成為了雍正在西陲前線的親信代理人,其權勢地位早已超過全國的總督乃至是當時的撫遠大將軍延信。 雍正和年羹堯的「蜜月期」 在雍正初年的時候,年羹堯一直以來都是雍正帝眼中的大紅人,特別是在他處理西北戰事的時候,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是年羹堯的軍事才能被一一展現了出來
  • 雍正對年羹堯:愛的濃烈,殺的決絕
    年羹堯已然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雍正是一個心細如髮、城府極深的皇帝。在雍正的甜言蜜語中,年羹堯早已迷迷糊糊,失去了理智。結果,一不小心就栽進了歷史的爛泥潭裡。愛情是令人嚮往的,古詩說:「願做鴛鴦不羨仙」,人世間真摯純潔的愛情讓人豔羨。然而世間的愛情,僅限於異性之間嗎?
  • 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雍正皇帝登基後,首先解除了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兵權,然後任命了「殺伐決斷、難以控制」的年羹堯接任「大將軍」,統帥二十多萬兵馬、節制西北四省。「大將軍」較之「陝甘總督」,權力更勝;西北邊塞較之「蜀地」,距離京城更遠;再加上昔日的雍親王,已經成為雍正皇帝,年羹堯能夠「捅出簍子」的機率更大、能夠造成的麻煩更大。
  • 雍正殺年羹堯前,一隻老虎跑到年羹堯家中,雍正:這不是偶然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包裹,這包裹是兵部寄給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急件,從京城到西安,八百裡加急跑了六天,各驛站一刻不敢耽擱。年羹堯正在大帳中和幾個參將議事,聽聞有兵部急件,連忙出營帳迎接,打開一看,竟然是兩個青花瓷瓶。另附一封信件,是雍正親筆所寫。原來,嶺南的大臣給雍正進貢了一批荔枝,雍正念及年羹堯在西北辛苦,因此將荔枝裝在瓷瓶中,火速送往西安,給年羹堯嘗嘗鮮。
  • 年羹堯殺孫嘉誠後為什麼雍正就開始動年羹堯了?
    雍正動年羹堯,僅僅是因為他殺了孫嘉誠嗎?這只是雍正找的一個藉口,一個空有名正言順地剷除年羹堯的藉口。畢竟年羹堯可是西北的邊疆大吏,掌控著四省的軍政大權,權傾朝野,牽一髮而動全身。要說年羹堯恃寵而驕,他倒也是有這個本錢的。他1679年出生,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父親父年遐齡,歷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廣巡撫,是一方封疆大吏。其妻子的祖父是當時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
  • 年羹堯被賜死後,他的家人結局如何?雍正的處理很微妙
    雖然自古以來盛極而衰的事情很多,但是年羹堯倒掉的速度之快卻實屬罕見。顯赫一時的年羹堯雍正即位後,權力最大的兩個大臣就是年羹堯和隆科多,隆科多是雍正的親娘舅,此時的雍正將年羹堯當作心腹和自己人。當時西北戰事緊張,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發出上諭稱:「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堯大破羅卜藏丹津,雍正非常高興,將其晉升為一等公。雍正還讓年羹堯的兒子年斌可以承襲子爵,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則被封為一等公加太傅銜。
  • 雍正王朝:詳解雍正與年羹堯的那次飯局,告訴你什麼才是權謀算計
    再者,雍正也曾「大方」過,在「火燒百官行述」時,同樣是政治飯局,同樣是火鍋,那菜餚就要好上許多。最後,關於年羹堯在西北的「腐敗」生活,雍正是十分了解的。故而,小編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此時雍正的「簡樸」之舉,絕對是有意為之。果然,年羹堯上鉤了。
  • 年羹堯看透了人心,只不過配合雍正做了一場戲
    年羹堯與雍正的關係正印證了這句話。《雍正王朝》這部神劇裡,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大勝仗,到達人生巔峰,此時正是他最得意的時候。但從回京受到百官跪迎的崇高待遇後,年羹堯越發沒有自知之明,更沒有明哲保身的智慧,而是變本加厲、越發驕橫跋扈,憑著功高震主,慢慢走向人生的陌路。可事實果真如此嗎?至少,年羹堯就不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年羹堯引薦的,為什麼不報恩還用計害死了?
    雖然說此時的年羹堯已經被雍正所忌憚,功高震主,雍正也有心收拾年羹堯。但實際上,可以點這個炮的人大有人在,按說怎麼也輪不到鄔先生。仔細分析,其實鄔先生得罪年羹堯欲要將年羹堯置於死地,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首先,雍正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年羹堯雖然是門下奴才,那個時候已經不安分有反骨,鄔先生曾多次勸諫打壓。這對雍正來說,始終是一個心腹大患。
  • 雍正請年羹堯吃飯,雍正:朕希望你答應3個要求,年羹堯:不行
    年羹堯即將離京時,雍正設宴款待年羹堯。席間,年羹堯看著桌上樸素的飯菜,還小小感嘆了一會兒皇帝的樸素,這正是雍正想要的,於是他趕緊自嘲了一下「國庫空虛」之類的云云。 做完這番鋪墊,雍正帝提出來自己的第一個請求:西北軍能否裁減一些?
  • 隆科多幫雍正登基,為何僅僅4年就被除掉?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別是陝甘總督年羹堯、九門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這三個人中年羹堯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區的民政軍務,實力頗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門兵馬,是北京城的實權人物,不可小覷。
  • 雍正王朝:明知道是死,孫嘉誠為何還毅然前往西北?這才叫錚臣
    就連張廷玉都能將孫嘉誠視為知己,就連雍正皇帝都數次敗給孫嘉誠,也難怪看官們會戲稱,如果「八王逼宮」的時候,孫嘉誠還在,壓根就不需要胤祥的擎天保駕,也不需要張廷玉的舌戰諸王,孫嘉誠自己就可以團滅「八爺黨」!也正因如此,年羹堯取得西北戰功,囂張返回京城以後,孫嘉誠才會不顧一切的彈劾之;才會敢於正面硬鋼雍正皇帝,下跪求雨,為雍正皇帝除掉年羹堯奠定了一切輿論基礎。
  • 雍正誅殺年羹堯後,派人抄家卻看到7個字,當即把雍正給氣的吐血!
    年羹堯生於安徽鳳陽,是一位地道漢人,他後來的成功也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也是有真才實學的進士出身,之後官路通暢,一路連升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最後率軍把守西北,被當地人稱為「西北王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什麼玩不過雍正?那得從嶽鍾琪不聽調遣說起
    不然,年羹堯在初任大將軍王之際,雍正也不會派嶽鍾琪助陣幫忙了。但是,在不久之後,年羹堯與嶽鍾琪這兩個曾經合作無間的工作夥伴,就慢慢開始有了齷齪:在年羹堯誘殺了不聽指揮的八爺黨大將富寧安之後,嶽鍾琪便毫無疑問地接手了西北大軍的二號位置(副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