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漢朝 韓頹當成漢初一代名將

2021-01-17 華西都市報

回歸漢朝 韓頹當成漢初一代名將

  韓王信在當初逃奔匈奴時,帶著一大家人,其中包括太子(韓王信是王,他的繼承人稱為太子)。
  走到匈奴的頹當城時,韓王信雙喜臨門:他的妃子生下一個兒子,太子妃也生下一個兒子。
  韓王信以自己的兒子生在頹當城,取名韓頹當;太子的兒子取名韓嬰。
  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韓頹當和韓嬰率領部下投歸漢朝。漢文帝封韓頹當為弓高侯,韓嬰為襄城侯。韓嬰的孫子後來因犯有不敬之罪,爵位被取消。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發生七國之亂。在平息戰亂中,韓頹當軍功卓著,論為第一,成為漢初一代名將。
  韓頹當生有一個兒子韓儒,承襲韓頹當的弓高侯爵位。韓儒生有韓澤元,韓澤元生了韓間(一說韓則)、韓嫣和韓說3個兒子。


韓嫣自殺
與後宮嬪妃糾纏惹禍

  韓間承襲弓高侯爵位,但他沒有子嗣,爵位在他死後被廢除。
  韓嫣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人,只不過形象非常負面,被《史記》列入「佞幸傳」中。
  韓嫣長得年輕英俊、高大威猛,擅長騎馬射箭,又十分聰慧,嘴巴能說會道,很會來事兒,劉徹喜愛得很。
  劉徹即位為漢武帝後,想討伐匈奴。韓嫣熟知匈奴的兵器和陣法,漢武帝問他,他總是對答如流。
  韓嫣由此更加得寵,仕途上也是一路高歌猛升,官至上大夫。
  錢太多,花不掉,咋辦?韓嫣想了一個一箭雙鵰的辦法。
  西漢末年人劉歆寫的《西京雜記》中記載,韓嫣喜歡玩彈弓,他就用金子做成彈丸,每天都要彈掉10多顆金彈丸。
  長安人為此編了一個順口溜:「苦饑寒,逐彈丸。」長安城的小孩子,只要聽說韓嫣要出來玩彈弓,都跑去跟著,看到韓嫣彈出金彈丸,就跑去撿起來。
  但韓嫣的好運很快就到頭了。
  建元四年(公元前137),江都王劉非進京朝見。劉非是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哥哥,比漢武帝大12歲。
  漢武帝熱情招待劉非,叫他跟隨自己去上林苑打獵。
  漢武帝先派韓嫣乘坐副車去打前陣。劉非以為是漢武帝的御駕,連忙在路邊跪拜。
  韓嫣在車上沒有看到劉非,自顧自地駕著車飛馳而過。
  車隊過後,劉非才知道,剛才跪拜的不是漢武帝,而是漢武帝的寵幸韓嫣,這就非常尷尬了。
  劉非覺得自己受了侮辱,很憤怒,跑到皇太后那裡哭訴說,我不去當什麼王了,我回宮當個站崗放哨的警衛得了,這樣還能與韓嫣同等地位。
  也該韓嫣倒黴。因為他在後宮嬪妃的住地永巷宮可以自由進出。時間一長,韓嫣與後宮嬪妃糾纏在了一起。
  皇太后抓住韓嫣的把柄,派使者命令韓嫣自殺。漢武帝得知後,跑去找皇太后求情,但皇太后沒有答應,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韓嫣死去。


韓說受封
隨衛青出徵匈奴有功

  韓嫣死後,漢武帝把他的弟弟韓說作為韓嫣的替代,韓說也受到漢武帝的寵幸。
  不過,韓說卻是一個很有作為的人。
  韓說曾以校尉的身份,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徵匈奴有功,受封為龍嵒(yán)侯。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漢武帝以諸侯王所獻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藉口,奪掉106人的爵位。韓說位列其中,失去爵位。
  第二年,韓說出任橫海將軍,抗擊東越有功,被封為按道侯。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韓說擔任遊擊將軍,駐軍在五原郡外的一些城池中。
  十年後,年老的漢武帝生病,寵臣江充說是因為有人行巫蠱之術在詛咒漢武帝。漢武帝派韓說等人協助江充破巫蠱案。
  其實,此案是江充意在誣陷太子劉據而策劃的。仁厚的劉據受到誣陷,急切之下,派賓客扮成使者,假借漢武帝詔令抓捕江充。
  韓說知道其中有詐,不肯接受詔令,劉據派遣的賓客就把韓說殺死。
  韓說死後,兒子韓興繼承爵位。一年多後,韓興因涉及巫蠱案被殺。
  韓興的兒子韓增,年輕時做過郎官,承襲父爵為龍額侯。
  漢昭帝時,韓增官至前將軍。他與大將軍霍光擁立了漢宣帝,受到封賞。
  本始二年(公元前72),韓增與田廣明等出擊匈奴。韓增率領3萬騎兵出雲中郡(郡治在今內蒙古託克託縣境內),斬殺匈奴首級上百,到期而歸。
  後升任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位極人臣。五鳳二年(公元前56),韓增去世,諡號安侯。
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

相關焦點

  • 韓王信為什麼甘願淪為漢奸,也不願降漢?韓王信:我有苦衷
    劉邦在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分封幾位同姓諸侯王的同時,將韓王信從原來的韓地遷往北邊的代地,劉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劉邦覺得韓王信是將來的威脅,史書記載韓王信身高有八尺五寸,是個大高個,關鍵這個韓王信武藝超群、驍勇善戰,加之韓地是戰略要地,讓劉邦很不放心,這就是劉邦遷徙韓王信的主要原因。
  • 你如果不知道漢初的八大異姓王,又怎麼敢說了解漢朝的歷史呢?
    漢高祖劉邦,在歷史上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人物,從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泗水亭長,一步一步成長為開國君王,建立漢朝。在這一過程中,劉邦將知人善用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合理地使用張良、蕭何、韓信、彭越等人的才能,這才能做到以弱勝強。
  • 中國古代每戰必勝的十大名將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 徐達北伐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歷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可謂千古奇功。
  • 這個家族祖孫三代皆是名將,卻無一戰死沙場,結局悲涼
    高適這首詩中的李將軍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漢朝名將「飛將軍」李廣。李廣在中國名將史上可謂說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如此,他的兒子、孫子都是當世名將。但老天對老李家祖孫三輩卻是不怎麼友好,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是軍人莫大的榮耀,但這對於老李家來說卻是一種奢望。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 漢初七大異姓王——韓王信——劉氏漢家文化
    -前196),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為避免與同名的名將韓信相混,史書多稱其為韓王信。韓國被滅後一直在韓國故地生活,後隨張良入關任將軍之職,不久又任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韓國平定之後受封韓王。並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 呼韓邪單于降漢,匈奴為漢帝國守國門!
    恰巧匈奴有3個人叛逃降漢,對漢朝廷講匈奴要入侵,漢宣帝就安排霍光組織人馬出塞禦敵,抓了匈奴幾個人,匈奴看漢朝方面有防備,就退軍了。這就是匈奴當時的情況:內部矛盾重重,想對外戰爭轉移矛盾,又誰都打不過。對,你沒看錯,是誰都打不過,不單單打不過漢朝。
  • 復盤李氏家族:三代人都被詛咒了
    ▲李廣 圖源/電視劇截屏2李廣,隴西成紀人,祖上是秦國名將李信。史書說他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但李廣最好的年華正好處於漢朝對匈奴採取戰略防禦時期,一代名將難顯大身手。這對於投降後「忽忽如狂,自痛負漢」的李陵來說,原本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可是,命運又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他壓根兒不知道漢武帝派人營救自己的事兒,因為公孫敖根本沒有聯繫到李陵,只是抓住一個匈奴人,聽說李陵正在為單于訓練軍隊,就返回報告漢武帝了。聽完公孫敖的匯報,漢武帝直接下令將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子女全部誅殺。滅族,徹底斷絕了李陵回歸漢朝的最後一絲可能性。
  • 漢羌矛盾:漢朝西部邊陲的羌族起兵叛亂,成為矛盾徹底激化的標誌
    漢羌矛盾:漢朝西部邊陲的羌族起兵叛亂,成為矛盾徹底激化的標誌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內容是漢羌矛盾,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三月,位於漢朝西部邊陲的羌族起兵叛亂,成為漢朝與這個少數民族的矛盾徹底激化的標誌。
  • 我國古代的十大名將,你認同嗎?
    那,如果要從古代選十員名將,你會怎麼選呢? 此後30餘年,攻取韓、魏、趙、楚等國70餘城。三十六年,領兵入楚,攻克楚都,斬首楚軍35萬人,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國華陽,白起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軍13萬人,淹死趙軍2萬餘人。五十五年,秦趙長平之戰,殲滅趙軍25萬人,坑殺趙俘20萬人,為秦國最終一掃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礙。後為相國範雎所妒忌,於五十八年十二月秦昭襄王令其伐趙。
  • 西漢最後的名將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上回提到匈奴,是匈奴大混戰,呼韓邪單于降漢。呼韓邪降漢,基本上可以認為匈奴對西漢帝國的威脅暫時解除,但並不代表匈奴退出歷史舞臺。漢宣帝對呼韓邪的安置,是作為盟國、而非臣屬國來安置的。呼韓邪單于代表的匈奴,要定時拜見盟主,國君更替要報備,僅此而已。
  • 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部的衛滿朝鮮,並在其舊地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4郡」。那麼問題來了,「漢4郡」其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先說樂浪郡!
  • 橫掃漠北的漢朝名將,卻在24歲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死因之謎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他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漠北之戰,消滅匈奴主力部隊七萬多人,封狼居胥。作為一代戰神,他卻在24歲的時候英年早逝。這在讓後人嘆息的同時也對霍去病去世,疑惑不解。
  • 一漢當五胡,漢匈之間裝備差距原來這麼大?
    中國曆朝歷代中,能對周邊民族、勢力有著絕對軍事優勢的王朝,第一位就是漢。所謂「強漢盛唐」,漢朝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的中國,甚至世界上都可名列前茅,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之一。
  • 漢朝:漢服就是漢朝服飾?NO!
    就是那個什麼漢朝的服裝,你看我說的對不對?那些個小姑娘都個頂個愛穿,我正打算給我們七妹置辦兩身。全金髮:沒想到你也只會跟風罷了,漢服怎麼能偏指漢朝服飾呢?韓寶駒:我這不是門外漢不懂嘛,要不然你給我科普科普?全金髮:也難為你不了解,恐怕大部分人都對漢服有誤解。
  • 從大韓帝國到大韓民國,韓國人為什麼喜歡「韓」字?韓國號的來歷
    以前我在文章中經常用韓國指代1897年至1948年的整個朝鮮半島,很多讀者覺得有問題,說韓國是1948年建國的,怎麼能用韓國指代整個朝鮮半島呢?
  • 各省名將:安徽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公元前196年 秦末漢初 安徽六安市英布又稱黥布。最初跟隨項梁起義,擁立楚懷王繼位,封為當陽君。項梁陣亡後,成為項羽帳下將領之一,屢破秦軍,封為九江王。受到漢朝遊說,叛楚歸漢,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呂雉曾說:「,天下猛將也,善用兵。」
  • 《戎馬丹心:漢匈決戰》漢朝勢力預覽
    秦時明月,灑落在漢時關城。大漠龍城,等待著少年飛將。未央宮的圍牆,束縛不住年輕天子劉徹,他在上林苑獵場的殺戮裡,觀察尋找著未來的天下名將。後世遂以此月開始為漢高祖元年。漢朝建立後,面臨秦末大亂帶來的嚴重經濟凋敝局面,國家貧困,百業凋零。「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於是漢的中央政府採取休養生息的國策,經過文景四十餘年的積累,到了漢武帝初年漢朝開始進入全盛。漢武帝放棄文景時期對匈奴採取的相對保守的政策,開始策劃反擊。元光二年,漢武帝啟動馬邑之謀,漢匈全面戰爭大幕正式拉開。
  • 非劉不封王,劉邦在建漢之初封的異姓王,遭遇了什麼結局
    楚漢之爭之後,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在白馬之盟之前,劉邦封了幾個異姓諸侯王。楚王韓信但是受到漢朝遊說,他叛楚歸漢,項羽被打敗之後,被封為淮南王。看到同為三大名將的韓信,彭越都被除掉,英布心中很是害怕,於是暗中集結軍隊,隨時偵查周圍的異動。英布手下一個叫賁赫的人逃到長安告發英布造反。英布殺死賁赫的全家,起兵造反。
  • 漢代名將周勃:不以出身論英雄
    諸葛長青聖賢明燈國學院校歌漢代名將周勃:不以出身論英雄人人都可以成佛成聖,不要瞧不起別人。就像劉邦的大將、漢初宰相周勃,一開始只是農村的吹鼓手、體格健壯的凡夫,誰料想後來成為大將軍宰相。諸葛長青把漢代大將軍、宰相周勃的故事分享有緣者。周勃(?~前169年),沛郡豐縣(今江蘇省豐縣)人。西漢時期開國將領、宰相,名將周亞夫之父。周勃是沛郡豐縣人,祖籍卷縣,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同為豐縣人)。
  • 北京衛視《了不起的長城》揭開「漢長城玄機」鄭爽「穿越」漢朝成
    由北京電視臺、燦星製作聯合出品製作,五洲傳播中心聯合製作的全球首檔長城文化體驗類節目《了不起的長城》上周六晚在北京衛視播出了第三期節目,搬磚小隊成員劉燁、阮經天、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飛行磚員鄭爽,還有驚喜助陣的李莎旻子、九孔共同開啟「漢長城時空穿越之旅」,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防線最長的長城 ——「漢長城」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