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2020-12-23 History歷史

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部的衛滿朝鮮,並在其舊地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4郡」。那麼問題來了,「漢4郡」其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先說樂浪郡!其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郡治在衛滿朝鮮都城王險城,也就是今朝鮮國首都平壤。再來說說玄菟郡!其統治範圍大約在今朝鮮國鹹鏡南道、鹹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東部一帶,郡治在夫租縣,也就是今朝鮮國的鹹興市。

接著說真番郡!其統治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朝鮮國黃海南道、黃海北道、開城工業地區和韓國西北部一帶,郡治在霅縣(韓國首都首爾)。最後說說臨屯郡!其統治範圍大致在韓國東北部和小部分朝鮮國南部領土,郡治在東暆縣(朝鮮國江原道元山市)。

而此時,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並存著3個小部落:馬韓、辰韓、弁韓,合稱3韓。當然了,漢4郡並存的情況只延續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漢昭帝將真番、臨屯2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和南部地區併入樂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鮮國首都平壤。

公元前8年,漢朝立玄菟郡高句麗縣(吉林集安)人高朱蒙為高句麗侯。公元2年,漢廷將樂浪郡分設南部都尉和東部都尉。與此同時,玄菟郡的郡治也移往高句麗縣。9年,王莽把漢朝境內其他王都降級為侯,但是由於高朱蒙本來就是侯爵,所以沒降他的爵位。

12年,高朱蒙帶著高句麗縣人發動叛亂,妄圖獨立建國,但被朝廷鎮壓。之後,王莽殺高朱蒙,高句麗侯位被取消,並將高句麗縣改名為「下句麗縣」。接著,第2代高句麗侯趁著西漢大動蕩發動大規模的叛亂,並建立了有自主權的諸侯國,但未稱王。

28年,東漢遼東郡太守發兵鎮壓高句麗縣人。32年,高句麗侯第1次稱王,正式建國。與此同時,東漢接受高句麗國的朝貢。37年,高句麗第3代國王大武神王(高句麗建國後,稱高朱蒙為開國國王,也就是第1代國王)向東漢的樂浪郡進攻,並一度佔據。

7年後,漢光武帝劉秀派兵渡海收復樂浪郡。49年,高句麗第5代國王慕本王派大軍襲擊東漢的北平、漁陽、上谷、太原4個郡,後被收回。之後,高句麗國開始不斷蠶食樂浪郡、玄菟郡的領土。而東漢忙於對抗北部敵人,無暇顧及樂浪郡和玄菟郡。

因此,樂浪郡、玄菟郡領土一直在減少,郡治也遷到了今中國境內。東漢末年,遼東軍閥公孫康從樂浪郡屯有縣南部的荒地中分治出帶方郡,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三國時期,高句麗國又趁著中原大亂入侵樂浪郡和玄菟郡,但被遼東公孫家族擊退。

238年,司馬懿滅公孫淵,廢侯成縣。而此時的樂浪郡、玄菟郡,在高句麗國的攻擊下,差點成了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飛地」。西晉「八王之亂」爆發後,高句麗國趁機發兵南下,於313年奪得了樂浪郡和帶方郡。404年,高句麗又趁中原大分裂,佔領玄菟郡。

至此,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正式消失,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統治也暫時告一段落。直到唐朝李治時期,中國才再次統治朝鮮半島。而半島南部的3韓,馬韓被扶餘人吞併,建立百濟,辰韓和弁韓合併為新羅。(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第二章 朝鮮設郡 倭人來貢
    公元前128年,漢武帝時期,居住在今中國吉林東部、朝鮮半島東北部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端的東濊人,不堪衛氏的武力騷擾,內遷漢地遼東二十八萬人。漢武帝以其故地為蒼海郡。中央政權的統治觸角首次延伸到了當時的樂浪海(今日本海)。公元前109年,匈奴已遠循漠北,南越亦平。漢武帝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衛氏朝鮮這個不再馴服的屬國身上。起初他對衛氏仍有規勸之意,並未將武力作為必須的選項。
  • 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歷史上到底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在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中,朝鮮半島北段有1200多年(古朝鮮、統一新羅時期)由中國直接統治,半島全域有近800年(漢四郡、三韓、三國時期)由中國直接統治,半島全域有近1000年(高麗王朝、朝鮮王朝時期)、南段有268年(統一新羅時期)與中國是宗藩關係。就是說,歷史上的朝鮮半島有2/3的時間全部或一半是中國領土,1/3的時間全島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可謂淵源頗深。
  • 古代朝鮮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為何始終沒有被中原完全統治?
    2.古代中原王朝與古朝鮮在秦漢交接之際,各國遺民揭竿而起,處處戰亂,當時有一位燕國的遺民,叫做衛滿,他帶著自己的兵馬去了箕子朝鮮,將其徵服,並擴大了原來的統治範圍,建立衛氏朝鮮,當時具有統治和話語權的階層是中原人。
  • 古代中國多次徵服朝鮮,為何不直接佔領呢?其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徵服衛滿朝鮮,並以平壤為中心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了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四郡,合稱漢四郡。當然,四郡並存的時間並不長,後來樂浪郡兼併了真番、臨屯以及玄菟東部,玄菟郡西遷至高句驪縣,在魏晉時期逐漸被高句麗、百濟所吞併。在四郡設立的同時,朝鮮半島南部還有三韓地區,也就是馬韓、辰韓和弁韓。第4次:唐高宗時期,唐朝聯合新羅,滅掉高句麗和百濟。第5次:契丹擊敗當時的朝鮮王,朝鮮向契丹稱臣。第6次:金迫使朝鮮向金朝臣服。第7次:元朝建立後,徵服高麗,改高麗為元朝的一個行省。
  •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
    秦漢之際,燕人衛滿在朝鮮半島稱王,以王險(今朝鮮平壤)為都城。漢惠帝時,衛滿與漢約定,為漢外臣保塞。衛滿逐漸徵服真番、臨屯,疆域達數千裡。傳王位至孫子右渠時,拒絕入朝,並大量引誘漢朝逃亡的人。
  • 屍變朝鮮與中國有關?中國醫學如何影響朝鮮半島?
    以古代朝鮮半島爆發喪屍疫情為主題的劇集《王國》(第二季)迎來結局,裴鬥娜飾演的醫女舒菲將擔負起在醫學上拯救半島的重任。劇集多次呈現中國醫學對半島的影響,主線劇情的展開同樣與中國息息相關。歷史上,中國醫學對朝鮮半島影響究竟如何?本文為您揭曉。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鄰、唇齒相依。歷史上,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均受到過中國的密切影響。
  • 果因悟道No.6: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為什麼會分裂?
    實際上朝鮮和韓國同屬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的歷史大致可分為9個時代:史前時代(從考古學上可劃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古朝鮮時代、漢四郡與三韓、三國時代(麗濟爭雄、新羅崛起、三國統一)、統一新羅時代、高麗王朝時代、朝鮮王朝時代、日本殖民時代、南北分治時代。
  • 為什麼說只有漢武帝劉徹才是最有資格號稱「武帝」的皇帝?
    當時漢帝國只佔據著中原以及湖南四川部分,北有強大的匈奴帝國,東有衛滿朝鮮,東南有東甌、閩越以及南有南越國,西南有滇國、昆明、哀牢等。1.對匈奴公元前133年,對貪婪無厭以及出爾反爾的匈奴人,漢武帝劉徹再也忍不住了,年輕氣盛的他決定和匈奴人撕破臉皮,為此劉徹採用大臣王恢的建議決定在馬邑布置30萬大軍,幾乎西漢王朝整個精銳盡出。
  • 四十年前的朝鮮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平壤
    朝鮮平壤;拍攝於1978年。【攝影:Hiroji Kubota】平壤(朝鮮文:),全稱為平壤直轄市(朝鮮語: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壤歷史悠久,是朝鮮民族的發祥地,在朝鮮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從朝鮮刀劍的變遷,看朝鮮半島文化如何"兼容並蓄"
    韓國人眼中的朝鮮半島5-7世紀朝鮮半島出土刀劍資料目前公布的朝鮮半島早期刀劍考古資料,主要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是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期,在朝鮮半島進行發掘獲得的孫機先生認為中原地區的此類環首對朝鮮半島和日本有明確的影響力,同時也認為部分環首是屬於本地製作,在模仿中原形制的同時,也有局部的創新,但是在工藝細節上露出粗放和造型的簡率。例如龍紋環首刀的銘文,在書寫和表述上明顯能看出是對漢、三國時期銘文刀劍的一種模仿,中國漢時期銘文刀劍多會記載鍛造時間、吉語,字體以漢隸書為主。
  • 箕子朝鮮:共歷四十一代君王,延續一千年
    在朝鮮有自己的歷史記載以來,或者說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前,朝鮮、韓國的史書、教科書都沿襲了這一歷史學說。箕子朝鮮乃殷商遺裔在朝鮮半島上所建地方政權,臣於周,後又臣於秦,為周、秦海外之屬國。箕子朝鮮為衛滿朝鮮所取代,衛氏朝鮮為漢之「外臣」、屬國。漢武帝伐朝鮮,裂其地為四郡,為漢的邊疆轄區。
  • 小眾古代史,朝鮮半島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足鼎立時代
    他要自己去海外創業,他帶著一些商朝的移民,一路跋涉進入朝鮮半島的北部,這時候的朝鮮半島已經有了不少部落,但與殷商的封建文明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的,箕子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很快當地的人就心悅誠服地接受箕子,箕子在平壤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並且把商朝的一些政治、經濟、文化制度都搬到了朝鮮,周武王看著箕子這麼堅決,也沒有為難他,就正式的冊封了箕子為朝鮮的君王,而且聲明這位朝鮮的國君
  • 自卑的棒子,趣侃古代朝鮮半島與中國的關係
    於是立馬發兵,一腳踹了箕準,滅了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不過衛滿死後,王位傳到其孫衛右渠時,此時已是漢武帝當家。因衛右渠阻撓鄰近部族朝貢漢朝,再加上他出兵殺害遼東東部都尉涉何,所以依劉徹那暴脾氣,立馬發兵滅了衛氏朝鮮,並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是為漢四郡。
  • 高句麗是如何跨過鴨綠江的?
    ▲韓國人據考古資料繪製的高句麗人卡通形象,實際上高句麗是中國地方政權,和今天的韓國完全不沾邊西漢時期,漢軍越過鴨綠江,滅掉了當時舊燕國勢力建立的衛氏朝鮮,在遼東和朝鮮半島設立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世界地圖)朝鮮最早的政權是由燕國遺民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建立,稱為衛滿朝鮮。後西漢武帝時期,漢軍徵服衛滿朝鮮,設立郡縣,此時的朝鮮是歸屬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公元4世紀,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朝鮮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麗率先在鴨綠江江畔崛起。隨後高句麗向北方發展,控制了現吉林省南部地區。後在洛東江畔崛起了新羅,在朝鮮半島崛起了百濟,與之前的高句麗並存,稱為朝鮮的「三國」。公元7世紀左右,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公元10世紀,新羅大將王建發動政變,建立了「高麗王朝「,並統治至公元14世紀末。
  • 本是同一個民族的朝鮮和韓國為何分裂至今
    戰國時代燕昭王在打敗東胡部落後乘勝東擊遼水一帶的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在燕國的戰略壓力下將統治中心由中國遼東地區遷到了如今的朝鮮半島,就此與朝鮮半島的歷史產生交集。秦末漢初中原戰亂之際一個名叫衛滿的燕國流民逃到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君主箕準拜衛滿為博士,將箕子朝鮮西部方圓數百裡土地封給衛滿,讓衛滿守護箕子朝鮮西部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