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9年,西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部的衛滿朝鮮,並在其舊地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4郡」。那麼問題來了,「漢4郡」其統治範圍在哪?又是如何消失的?
先說樂浪郡!其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郡治在衛滿朝鮮都城王險城,也就是今朝鮮國首都平壤。再來說說玄菟郡!其統治範圍大約在今朝鮮國鹹鏡南道、鹹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東部一帶,郡治在夫租縣,也就是今朝鮮國的鹹興市。
接著說真番郡!其統治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朝鮮國黃海南道、黃海北道、開城工業地區和韓國西北部一帶,郡治在霅縣(韓國首都首爾)。最後說說臨屯郡!其統治範圍大致在韓國東北部和小部分朝鮮國南部領土,郡治在東暆縣(朝鮮國江原道元山市)。
而此時,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並存著3個小部落:馬韓、辰韓、弁韓,合稱3韓。當然了,漢4郡並存的情況只延續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漢昭帝將真番、臨屯2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和南部地區併入樂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鮮國首都平壤。
公元前8年,漢朝立玄菟郡高句麗縣(吉林集安)人高朱蒙為高句麗侯。公元2年,漢廷將樂浪郡分設南部都尉和東部都尉。與此同時,玄菟郡的郡治也移往高句麗縣。9年,王莽把漢朝境內其他王都降級為侯,但是由於高朱蒙本來就是侯爵,所以沒降他的爵位。
12年,高朱蒙帶著高句麗縣人發動叛亂,妄圖獨立建國,但被朝廷鎮壓。之後,王莽殺高朱蒙,高句麗侯位被取消,並將高句麗縣改名為「下句麗縣」。接著,第2代高句麗侯趁著西漢大動蕩發動大規模的叛亂,並建立了有自主權的諸侯國,但未稱王。
28年,東漢遼東郡太守發兵鎮壓高句麗縣人。32年,高句麗侯第1次稱王,正式建國。與此同時,東漢接受高句麗國的朝貢。37年,高句麗第3代國王大武神王(高句麗建國後,稱高朱蒙為開國國王,也就是第1代國王)向東漢的樂浪郡進攻,並一度佔據。
7年後,漢光武帝劉秀派兵渡海收復樂浪郡。49年,高句麗第5代國王慕本王派大軍襲擊東漢的北平、漁陽、上谷、太原4個郡,後被收回。之後,高句麗國開始不斷蠶食樂浪郡、玄菟郡的領土。而東漢忙於對抗北部敵人,無暇顧及樂浪郡和玄菟郡。
因此,樂浪郡、玄菟郡領土一直在減少,郡治也遷到了今中國境內。東漢末年,遼東軍閥公孫康從樂浪郡屯有縣南部的荒地中分治出帶方郡,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三國時期,高句麗國又趁著中原大亂入侵樂浪郡和玄菟郡,但被遼東公孫家族擊退。
238年,司馬懿滅公孫淵,廢侯成縣。而此時的樂浪郡、玄菟郡,在高句麗國的攻擊下,差點成了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飛地」。西晉「八王之亂」爆發後,高句麗國趁機發兵南下,於313年奪得了樂浪郡和帶方郡。404年,高句麗又趁中原大分裂,佔領玄菟郡。
至此,漢武帝在朝鮮半島設立的漢4郡正式消失,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統治也暫時告一段落。直到唐朝李治時期,中國才再次統治朝鮮半島。而半島南部的3韓,馬韓被扶餘人吞併,建立百濟,辰韓和弁韓合併為新羅。(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讚,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