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笑先生談歷史」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等等內容
探究歷史的真相,挖掘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一輩講述腳下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正文
很多人對於佔領朝鮮有一種千年的情愫,就是一直感覺那塊土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地。可是呢事實上中原王朝控制朝鮮的日子還是真的不高,一直以來他是作為一個鄰邦的存在。只要你不來打我們,我們很少找上門去。這種和諧共生的關係一直持續千年也算是一段佳話。
中國歷史上徵服朝鮮共計8次第1次: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帶著五千商朝遺民遷至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鮮」。第2次:漢初,燕王盧綰叛漢逃至匈奴,其部將燕國將軍衛滿則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了「箕子朝鮮」,建立「衛氏朝鮮」。第3次:漢武帝時期派兵滅了「衛氏朝鮮」,並在朝鮮中部及北部建立四郡。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徵服衛滿朝鮮,並以平壤為中心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了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四郡,合稱漢四郡。當然,四郡並存的時間並不長,後來樂浪郡兼併了真番、臨屯以及玄菟東部,玄菟郡西遷至高句驪縣,在魏晉時期逐漸被高句麗、百濟所吞併。在四郡設立的同時,朝鮮半島南部還有三韓地區,也就是馬韓、辰韓和弁韓。
第4次:唐高宗時期,唐朝聯合新羅,滅掉高句麗和百濟。第5次:契丹擊敗當時的朝鮮王,朝鮮向契丹稱臣。第6次:金迫使朝鮮向金朝臣服。第7次:元朝建立後,徵服高麗,改高麗為元朝的一個行省。第8次:後金攻佔朝鮮全境,朝鮮向後金朝貢,成為其附屬國。
像元朝和清朝這樣,雖然沒有進行實際上的佔領,但是對朝鮮半島有著威嚇性的控制。元朝曾設置徵東行省,這是一個有濃厚的羈縻色彩的行政建制。徵東行省的最高長官是高麗王,但是受到元朝的控制。稍次於元朝的是清朝。清朝靠著丁卯、丙子兩次徵伐徹底擊潰了李氏朝鮮,後者對清朝是發自內心畏懼的。不僅如此,19世紀中後期,清朝還通過了《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來加強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以抵消列強對其封貢體系的挑戰。
在這8次中,有幾次是中原軍隊去朝鮮建立政權,有幾次是朝鮮是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庸國,中原王朝實際統治的只有漢武帝時期、唐高宗時期、元朝時期3次。
為什麼中國沒有長久地佔領朝鮮?中國古代只有在漢朝的時候佔據了大部分的古朝鮮的領土,但是後世雖然放棄了對朝鮮的軍事佔領,然而中原王朝並沒有完全失去對朝鮮的控制,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就是雙方的各自的妥協,通過朝鮮的臣服來換取自治權。畢竟古代的朝鮮雖然不夠強大,但是也絕對不是隨便就可以滅掉的。
朝鮮的人口並不少,高句麗滅亡時總人口是69萬戶,按戶均5人計,約340萬人(同時期的中原王朝總人口近六千萬)。而朝鮮當時分為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國,由此可以推斷朝鮮人口有多少。雖然人口遠遠少於中原王朝,但是高句麗再怎麼樣也是可以聚集起一支十幾萬的大軍的,而中原王朝要對付這樣一支軍隊也需要費很大一份勁的。
這裡的對比可以看看隋煬帝,隋煬帝東徵高句麗三次,尤其是第三次發動了百萬大軍才基本上算是穩操勝券了,可見高句麗也並非是薄弱不堪的。
地理條件上,朝鮮半島如同雞肋我們說的朝鮮概念即現在的朝鮮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緯度高,天寒地凍,又多山,3/4地方是山地,不適宜耕種。放在現在,朝鮮也不是資源豐富的地區,更何況在農耕文明時代,土地和人口才是最重要的。朝鮮這個地區,適合耕種的面積少,人口自然也有限,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如果要對朝鮮實施有效管理,既要派部隊駐紮,又要派官員,而且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朝鮮遠離中原王朝的政治和商業發達中心。像漢唐時期,首都在長安、洛陽,直線距離都有1600公裡,實際距離超過2000公裡,按當時的交通條件,實屬偏遠地區。
中國古代是強大,可農墾文明運輸有限,若想完全佔領這裡,先運輸大量物資、兵力來到這裡。運輸補給很難,山海關以北,並未得到充足發展,運輸補給極難。就算走到鴨綠江邊,朝鮮境內山地較多,一旦補給線遭到襲擊,軍心易動搖。
朝鮮處在當時中原王朝的東北面,三面環海,一面和中原王朝相鄰,並不是什麼世界交通樞紐地區,同時也不產馬,靠海最多是魚資源豐富,難道要進貢魚嗎?所以無論從地理條件還是從地理位置,中原王朝如果從投入與產出比來考慮,在朝鮮實施直接管理,是非常不划算的。
中華千年歷史,傳統核心圈在長城以南,長城以北蠻荒之地,馴服難於教化,不宜統治。再加上這裡嚴寒,不適宜農墾,發展意義不大。古朝鮮若富裕,秦漢時期就已被中原王朝拿下,哪有可能獨立建國。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朝鮮半島其實就是一塊雞肋之地。因為要發兵徵服朝鮮半島的話還需要經過遊牧民族的勢力範圍,而遊牧民族在上千年的歷史中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從先秦時期的林、胡,到後來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女真等等,北方的威脅始終得不到解決,所以遊牧民族的威脅不解決,徵服朝鮮半島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朝鮮作為附屬國,本就老實,又年年納貢,這樣個聽話小弟留著很有用,沒必要花費巨大精力佔領這裡,還不定討好。中國古代不是不想佔領,而是不想佔領這塊蠻荒之地,任其自由發展不好嗎。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吧,每天更新不一樣的奇聞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