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飲水機是去年入手使用頻率最高的小電器,不得不說有了它喝水泡茶太方便了,要推薦一下!
喝工夫茶的標準的茶藝,有後火,蝦須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高衝,低斟,蓋沫,淋頂十法。聽過沒?據說潮州工夫茶包括備器、生火、溫壺、納茶、點茶、請茶、聞香等21道程序。好吧,我承認這些是我百度來的,喝工夫茶還真要有功夫。作為上班一族,應該很少有時間去好好的體驗一次正宗的功夫茶吧!
筆者是北方人,北方人喝茶沒有那麼講究,最多是來個茶壺放點茶葉泡泡。更多的是直接在保溫杯裡泡茶葉,一喝一整天。不知大家是不是這個樣子?不過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能夠讓你輕鬆體驗工夫茶的新設備,LAICA萊卡淨水泡茶一體機,喝功夫茶不一定要會功夫~~
收快遞,開箱
健康飲水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近兩年各種淨水設備的大賣,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萊卡淨水壺就是在眾多淨水設備中比較實惠的牌子,筆者家裡就有一款很省也不貴。萊卡宣傳上是義大利的品牌,難道義大利人也喜歡喝中國的工夫茶?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收到快遞,拆開外包裝就看到了KE9402這款的新設備了,設備是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側直飲淨化,一側是燒水沏茶。看似簡單,其實還是有很多技術含量的:一個是直飲級別的淨化功能,一個是速熱功能。
這個包裝確實讓人頭大,既然在國內銷售就不要搞那麼多英文了,都寫的是啥?因為之前有體驗過萊卡淨水壺,大概知道每個部分的功能。建議廠商在外包裝方面能夠本地化,Germ STOP:是萊卡的一項專利技術,微生物阻斷濾芯(Germ STOP應該是萊卡此項技術的註冊商標)。
開箱能看到兩份說明,一份會員服務卡、一份使用說明。會員服務關注曬單可以免費領水壺,要在抖音、小紅書曬單,話說抖音、小紅書現在這麼火了嗎?「保溫杯一族」也會看抖音、小紅書?我也趕緊去註冊一個。會員服務還是很豐富的,一年免費換新,濾芯免費領取,還有體驗官的活動,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產品體驗才是。
產品包裝整潔,配件不少。之前淨水壺體驗的時候,就一個壺、一個濾芯。這裡七七八八的這麼多,看來要有一個安裝的過程了。
兩個濾芯、一個底座、一個茶壺、還有一個超濾的激活輔助設備。這個第一次使用,需要研究一下。
雙導流高效濾芯,用來濾除水中的雜質。官宣使用時間6~8周,筆者實際體驗大概3個月左右,可能喝水比較少的緣故。萊卡的所有系列產品通用。單個濾芯在有活動的時候,可以三十幾塊拿下,還是很划算的。
玻璃茶壺,採用磁吸方式與水壺連接,安裝的方式還是很簡單的。
接水槽用來安裝在茶壺底部,不鏽鋼表面的材料選擇讓人有一點意外。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是不鏽鋼容易積存水漬,用段時間就需要清洗。是不是可以換一種別的材料呢?
微生物阻斷濾芯,這個就是讓過濾的水能夠達到直飲級別的關鍵了,無需煮沸,可以直接喝。主要作用是微生物阻斷,官宣微生物阻斷效率99.999%(這個比黃金純度還高)。筆者就沒辦法幫大家驗證了,往水裡放個蟲子看它會不會餓死?
Germ STOP微生物阻斷濾芯,官網售價138元,只需要一年一換,使用成本完全可以接受。觀察濾芯內部看上去是好多毛細管道,經過雙導流過濾的水除去了餘氯和一些重金屬雜質之後,經過這個Germ STOP就可以直接飲用了。
LAICA萊卡淨水泡茶一體機,雖然是一體機,但部件還是很多的,需要簡單的裝配,各部件連接設計比較方便,水壺也是分離式,方便加水的操作,開箱就到這裡了。
準備工作
要喝一杯好茶,還是要做些準備工作的。不過一定比那21道工夫茶要簡單一些的。
激活濾芯是第一步,雙導流濾芯就是用水過濾幾遍就可以了,這裡和大家看一下Germ STOP微生物阻斷濾芯的激活步驟。
剛才那個不知道是什麼的就是這個GermSTOP的啟動器,微生物超濾是需要激活後才可以使用的,產品自帶的說明書有詳細的介紹。但是不如官網上彩色的看的清楚,我就給大家COPY過來了,實際操作還是很簡單的。
家裡按了廚下式濾水裝置,應該與雙導流過濾的效果差不多我就直接用這個來激活GermSTOP了。
其實所有的淨水設備在長時間不使用之後,都需要再過濾幾遍才可以使用,這點很重要。所以廠家在醒目的位置重點標識一下,普及這個知識,飲水安全是很重要的。
產品的頂部有兩個類似指示燈的設計,可以提醒濾芯進行更換。常亮提示壽命即將到期,閃爍是已經到期,很簡單就不多講了。
這裡發現了一個問題,分離式的水壺底部這個導流通道的阻斷效果不好。接了水之後會緩慢的漏水,彈簧阻斷設計可能是因為彈力或者矽膠塞接觸面積的關係,沒有辦法完全防止水漏下去,需要改進。
泡,一杯橙汁,幾壺茶,再來杯咖啡?
水接好,我們就可以來泡茶了。LAICA萊卡淨水泡茶一體機,可以泡茶可以快速燒水。這個功能雖然並不高大上,但是它顯然會改變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習慣。最簡單的,如果你要喝一杯熱水,需要多久? 筆者家裡沒有「暖瓶」,不知從何時起家裡就沒有暖瓶這個東西了(小時候踢爆暖瓶的記憶還是很深刻的),每次喝熱水都是現燒,可能是電熱水壺比較方便的原因吧!燒一壺,喝一杯,其實是有些浪費的,你們是這樣麼?
產品的控制單元集中在這個模塊上,打開電源可以看到初始化的狀態是在綠茶的選項上。通過功能鍵可以切換不同類型的茶飲的衝泡設置,總共六種選擇。
泡茶與燒水的功能切換是採用機械式的方法,拿下茶壺產品就自動進入燒水模式。可以通過,功能按鍵對水溫進行調節。25℃、40℃、60℃、80℃、99℃總共五檔調節,還可以通過功能鍵進行自主調節其它的溫度。
這幾個預設溫度應該能滿足日常需要。要喝涼白開25℃,要衝奶粉40℃,喝溫水60℃,泡麵就用開水。這裡有個小建議,需要拿下茶壺才能進入燒水的模式,還是有些麻煩了。
拿下茶壺放在哪裡也是個問題。是否可以採用單獨按鍵設置,或者茶壺採用旋轉分離方式,類似滴漏式咖啡壺的設計。基本的功能就是這麼多,我們還是體驗一下實際的操作吧!
一杯橙汁
家裡的小朋友比較喜歡喝橙汁,所以家中常備果珍。比較方便想喝就喝,有了這個就更方便了。
如宣傳所說,4秒速熱99度的開水,按下出水鍵,一杯橙汁就衝泡好了。最主要的是可以使用預設溫度,直接衝出一杯立馬能喝的橙汁,不必再等待。速熱式電熱水器採用採用非金屬加熱體、磁化防垢,溫度設置也很方便,比傳統電熱壺會更節能,因為浪費的少了。對比傳統水壺燒水,要方便許多,也更節省時間。
幾壺茶
相信大多數用戶都了解不同的茶葉衝泡的溫度、方法是不同的,但是一定很少的用戶會知道具體應該是怎樣衝泡的。這就是這款產品的另一個特點,通過預先設置好的程序模塊錄入設備,泡茶的溫度,時間都是數據化的參數,即使沒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可以可以泡出一壺好茶。(其實就好比現在的電飯煲,不會做飯的人也可以蒸出香噴噴的米飯是一個道理)
喝工夫茶一定要會功夫麼?就讓筆者來試試程序化的泡茶,到底靠不靠譜?
第一壺茶是老樹紅茶,雖然不是很懂茶道,但紅茶的湯色濃厚,味道香甜甘潤筆者比較喜歡喝。衝泡的時間對於紅茶來講比較重要,時間短了味道不夠濃,時間稍長可能會過於濃鬱而發苦。為了對比機器與人的差別,我特意泡了3壺茶,來對比差異。
左邊第一盅是洗茶的茶湯,中間是衝泡三次的茶湯,最右邊的是茶壺浸泡2分鐘後的茶。從顏色上看,一體機在衝泡三次的情況下每次茶湯的色澤一致性較高。所謂聞香看色,自己用茶壺衝茶的經歷告訴我,茶壺的衝泡第三遍時味道就已經索然無味了。問題就在於自己喝茶的時候,很少會一壺一飲而盡,茶葉浸泡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濃厚,但下一杯相應的就會淡一些。
這又是一個對於人來說很困難,但對機器來說很簡單的事情。不同的茶葉在不同的衝泡的次數下需要的時間不同。將標準化的程序,預設在機器裡不需要你了解茶道,也可以正確的衝泡出一壺好茶。如上圖所看到的內容都已經存儲在機器之中,你需要做的只是按一下出茶,設備會自動根據衝泡的次數設置浸泡的時間,來提供最佳的口味。
採用茶壺與茶杯分離的設計,茶湯出淨後沒有水會再析出茶葉中的成分,保證了下一杯也有不錯的口感。這如果不是去茶館有人專門的服務,應該很難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吧!小朋友學學也能衝出來不差的口感。
再來體驗一杯白茶,白茶屬於輕微發酵的茶葉。湯色沒有那麼濃,屬於清淡的口味。衝泡溫度上,選擇了白茶的程式後顯示的是90℃,衝泡時間25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麼少的時間,怎麼能衝泡出茶的味道呢?關於這點因為本身並不太懂茶藝,如果我說味道差不多也可能沒人信。不過廠商確實還為此設計了自主控制的功能,甚至可以通過功能鍵與加減按鍵進行簡單的編程,可以控制每次衝泡的溫度與時間,設置完成後會自動記憶當下的狀態。如果嫌編程麻煩,還有手動模式,出茶按鍵長按兩秒中,可以手動控制泡茶的時間。我信任廠商的設置參數是合理,畢竟自己真的不懂,也怕麻煩。
還有一個小細節,茶壺的中部是凸起的,茶葉倒入後會散落在茶杯四周。衝茶講究高衝低斟,說不能直衝茶葉破壞茶的味道,因為機構設計的原因水流從中心而入,先接觸茶壺的底部再散開浸泡茶葉,不知是有心為之還是無心插柳,就這樣契合了茶道的手法。
這款衝茶淨水一體機,對筆者來說是很新鮮的設備,但是使用起來簡單易懂,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也是這次體驗才有機會去淺薄的了解一下。一定有很多網友會對這樣的衝茶方式感到不屑,工夫茶是一件很講究的茶事活動,精製的茶葉、講究的茶具、優雅的衝沏過程,都是工夫茶的精髓。如果體驗純正的茶文化,當然還是去講究的茶館更合適一些,如果只是自己日常飲用這樣一套設備就在合適不過了,至少比我專業一些。
來杯咖啡,還是現磨的
喝了幾壺茶之後,精神大好,思維活躍。這款茶壺還可以幹嘛呢?觀察了一下衝茶的過程,與滴漏式咖啡機的原理類似,只不過茶壺的漏網孔徑太大,咖啡渣會順流而下,這一點還是很好解決的,只需要一個濾紙就可以搞定。
咖啡的衝泡溫度與紅茶差不多,所以就點選了紅茶。出來咖啡的感覺和自家咖啡壺出來的完全沒有區別,所以這個一體機又被我發現了一項新的功能。平常喝茶不多,喝咖啡倒是不少,所以廠商有沒有考慮設計一個通用的濾網,這樣就不需要在額外用濾紙了。一機多用,用戶群也會更廣泛。
最後,聊聊優缺點
從整體的使用體驗來看,這款淨水泡茶一體機很好的解決了喝水喝茶這件事的方便快捷的需求。時間與方便程度來講,秒殺現在傳統的設備。快捷的工作、生活需要這樣的的設備的出現;在能耗的表現上也會優於傳統設備,產品標稱的功率是2200W,與一般的電熱壺一樣,在實際使用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浪費(想喝多少就衝多少);配合淨化設備一起,無論是喝熱水還是涼水都不用擔心水質的問題。
提一些建議:首先要改善水壺漏水的那個問題,要不每次添水都會讓用戶體驗不好;出水裝置的機械結構設置動作的幅度過大,在打開閥門的瞬間會有水迸出。是否可以設計的更溫柔一些,畢竟茶水濺到外面還要清潔;還有前面講過的,衝茶與燒水之間的切換方式,要麼增加單獨的燒水按鍵,要麼改成類似咖啡壺旋轉式的設計;改變現在在茶壺漏網的設計增加產品的適用功能;能不能送一個正好的茶壺?現有的設計只能放下水杯,拿水杯給客人倒茶總是不太好看,茶壺又放不下,如果有一個自帶的好看的茶壺那體驗會不錯。
最後當然是產品的價格,新品暫時在官網還沒有查到價格,據說售價2399元。市面上雖然是有類似的產品,但可以通過程序控制衝泡不同的茶葉而且自帶淨水的設備還沒有,這是萊卡獨有的競爭力,如果能夠提供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那這款產品會一定會大受歡迎。快速的佔領市場才是王道,你覺得呢?
另外,喝工夫茶不一定要會功夫,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