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韓國桌遊《李智慧生存遊戲》簡介後,就隱隱感到這款遊戲同其他桌遊不一樣,估計很難收穫快樂。李智慧被稱為「桌遊版的金智英」。因為和其他TRPG(桌面角色扮演遊戲)不同,這款遊戲的設計初衷是討論女性在現代社會中面臨的種種問題,所以可以想見遊戲的過程會變成社會問題的辯論賽。
經過近兩小時一輪的遊戲體驗後,證明我的感覺方向是對的,其他玩家也感嘆:「本以為就是來玩桌遊,卻沒想到最後心情如此沉重。」但讓人不那麼愉快的原因並不是趣味性不足,而是因為遊戲主角李智慧一生處境艱難。即使最終贏得了遊戲,讓李智慧平安無事地活到了耄耋之年,玩家也會覺得心裡堵了一口氣,替李智慧覺得委屈,為那些不被尊重、沒有得到公平對待的女性憤憤不平。
《李智慧生存遊戲》如此一來,遊戲設計師權修仁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了,正如她所說的設計初衷:「近年來,韓國對女性人權和性別歧視的討論十分活躍,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對性別歧視沒有認知。我認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更應該揭露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歧視,並對此進行積極的討論。桌面遊戲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因為很多人可以在線下進行遊戲,交流觀點。」
那麼《李智慧生存遊戲》到底是一款怎樣的遊戲呢?
(下文有遊戲關鍵環節透露,還沒有玩過的讀者可以選擇玩過後再來閱讀)遊戲故事中的主角李智慧是一位韓國女性,遊戲進程就是玩家幫助她應對一生中所遇到的12個問題。這些問題存在於她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期,大部分關乎女性一生中遇到的特殊問題,比如重男輕女、性騷擾、顏值排名、生育和職業的衝突等等。
「李智慧生存遊戲」現場@神獸之間書店遊戲中由一位玩家扮演李智慧,其他玩家隨機抽取角色牌,成為李智慧身邊的人。每個角色都負責守護李智慧的某個屬性。這些屬性分別是社會性、自尊感、壓力、順應度和感受性。面對每個問題,選擇不同的答案,屬性的分值會有相應的增減。初始值都是50,如果社會性、自尊感、感受性、順應度的分值變為0,或者壓力屬性分值超過100,那麼李智慧的生命就會終止,所有玩家挑戰失敗。
比如5歲時的李智慧遇到這樣的問題:
鄰居叔叔:智慧長大了想當什麼呀?如果選擇答案A,李智慧的自尊感和感受性會增加10分,但所謂的順應度會減少10分。如果選擇B,那麼自尊感減10分,社會性和順應度增加10分,這裡的社會性應該是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周圍人的觀點。如果李智慧選擇了這個答案,那麼她在表面上順從社會對女性職業的成見之後,自尊感卻會受損。如果選擇C,順應度和社會性都會降低10分,選擇D則會壓力增加10分,感受性和社會性減少10分,叔叔之後每次見她都會稱「我們的韓國小姐」。
遊戲中的玩家角色我在參與的遊戲中扮演李智慧,其實是NPC,主要的工作是念出卡片上的問題和答案、記錄並統計分數。我的隊友們抽到的第一題便是上面這個問題。大家經過一番討論後,選擇了答案C。有意思的是,這句話的涵義在遊戲或韓國社會中同中國社會有些區別。隊友們認為這個答案最合適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提問是在試圖和叔叔進行交流,來理性討論一下女孩子為什麼不能當太空人。結果他們卻沒有想到,「為什麼不行呢」在遊戲中意味著失禮的反問。這樣一來第一題就失去了分數,不過在遊戲的過程中,只有我這個NPC知道選項和分值的關係,隊友們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進行選擇。
隊友們抽到15歲的李智慧遇到的問題:
過年時所有親戚聚到一起,正在聊天。李智慧應該採取的行動是:
A.害羞地把腿遮上雖然有隊員試圖說服大家選擇答案D,但最終結果還是選擇了C,導致順應度和社會性各減10分,自尊感提升20分。
一開始,大家都是根據自己認為的女性應該得到的尊重進行選擇,卻不知道幾道題後,李智慧在遊戲中的生命眼看就要結束了。每位隊員還有特殊功能可以使用,這和一般的狼人殺遊戲一樣。可以查看李智慧屬性值的隊友看到分值後,向大家表述了非常悲觀的情緒,於是在遊戲的後半程,大家為了讓李智慧可以「活下去」,做了很多並不心甘情願的妥協。
比如下列問題:
李智慧意外懷孕,開心是短暫的。公司領導可不覺得李智慧懷孕的消息是值得高興的。在「為了避免工作中斷,考慮墮胎」「主張自己應有的權利」「辭掉工作」「向公司低頭請求無薪休假」四個答案中,大家妥協後選擇了最後一個,使自尊感減去20分,順應度增加10分。
在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的一位學姐看不到女性在公司的升職空間而辭職時,作者引用了一組韓國的統計數據:「二〇〇三年請育嬰假的女性職工只佔百分之二十,直到二〇〇九年才終於突破百分之五十,等於是職場上每十名女性當中,依舊有四名產後婦女沒有申請育嬰假,堅守著工作崗位。當然,在那之前因結婚生子而提早退出職場,連育嬰假申請統計都無法取樣的女性更是數不勝數。」
根據《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的編者注,「在韓國,有八歲以下或是小學二年級以下子女的勞動者最多可以享受一年的帶薪休假,男女皆可申請。從二〇一七年開始,女員工在懷孕期間也可以使用育嬰假。」
那麼拒絕李智慧帶薪休假的公司應該是不合法的,但是為了讓角色生存下去,隊員們選擇了忍氣吞聲,就像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兩難境地一樣——如果父母不能幫忙,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暫停職業生涯,做全職媽媽的女性還是存在的。
桌遊的組織者——神獸之間書店的負責人表示,在參與者的篩選過程中,他們刻意讓男士優先,因為想讓男性在遊戲過程中能夠更多了解女性的處境。
相比故事中時時出現的大男子主義,參與這個遊戲的男生大多數時候都能夠站在女性的角度考慮問題。但還是會有男性的成見存在。
比如在李智慧參加開學典禮的情境中,學長對她的容貌進行了排名,說可以排到第三或第六名,李智慧聽到了他們的議論,應該如何處理。雖然最後大家選擇了「坐在那裡給學長們的顏值進行排名」,但在發表自己觀點時,一位男生試圖安慰我這個NPC,他覺得李智慧得到這樣的排名已經很好了,應該感到高興。
在遊戲最後的自由討論環節,我複述了這個男生的觀點,表示不管被排名第幾,女生在當面被顏值排名時都會不高興的,這應該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在場的女生都很贊同我的觀點。
雖然大家覺得遊戲中李智慧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能表示同情,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是存在著這樣的性別思維差距。在男性眼中,女性的顏值並視為最主要的「屬性」,所以他們傾向於對這樣的「她者」進行排序;但在女生看來,將只能由遺傳決定的容貌作為對一個人的主要評價依據是不公平的。但事實往往是,即使女生覺得這樣的評價體系是有問題的,還是會試圖改變自己來迎合,日趨火爆的醫美就是很好的例子。
現實生活中,「李智慧」真實存在嗎?遊戲結束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體驗,都覺得李智慧活下來太不容易。也有另闢蹊徑者認為,如果不想委屈求全,沒有必要讓李智慧活到90歲,可以讓她在年輕的時候就「死去」,結束遊戲。這在遊戲中的確好辦,但在現實生活中,李智慧恐怕只能選擇委屈求全。不過,小說中的金智英在退縮中內心受到許多傷害,結果最後出現了心理問題。
這款桌遊也出現在了韓國綜藝中,有韓國網友認為其中一些情況已經不會在現實中出現了。也許遊戲的設計者只是把女性可能遇到的所有不公情況都設計成了問題,雖然一個人不會遭遇其中所有的情況,但每位女性至少都會遇到一兩種。
李智慧被出版方稱為「桌遊版的金智英」。《82年生的金智英》銷售了上百萬冊,還被改編成電影,不僅在韓國引起關注,在中國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82年生的金智英》相比李智慧的生活,金智英的處境似乎還幸運一些。雖然她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在職場上雖然能力強,也要因為性別被區別對待,但是她身邊仍有不斷反抗成功的例子,她的丈夫還算善解人意,能夠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問題。她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她雖然不滿自己的處境,但沒有能夠直接表達出來,並且似乎也沒有能力抗爭。
在李智慧的生存遊戲中,如果她抗爭太多,就會導致社會性、順應度迅速減分,早早結束遊戲。遊戲玩家產生了疑問,現在為什麼還有這樣的社會存在,難道韓國女性的地位如此不堪?她們因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有些慶幸。
那麼,李智慧和金智英的生活是真實的嗎?如果桌遊和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都是虛構作品,不能說明問題,小說後附的「譯後記」和「作品解析」給出了肯定答案。
小說譯者尹嘉玄在韓國長大,一共在那裡生活了17年,直到2005年才移居中國臺灣。在她看來,金智英的經歷就是她所知道的韓國女性的真實人生寫照:
她就像真實存在於周圍的朋友、姐妹、同事、鄰居,那麼平凡無奇、隨處可見。她在書中呈現的人生遭遇,更是稀鬆平常到毫無爆點可言,不論是從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還是在學校因為是女生而遭受不當苛責,以及「IMF時代」導致許多家庭頓時陷入經濟困難,女性得儘快步入社會分擔家計,到後來這些女性進入社會以後,在職場中面臨性別歧視、性騷擾、升職阻礙,最後為了結婚生子而不得不放棄自己辛苦積累的事業等,每一頁、每個環節,都如實道盡了韓國女性從上一代到這一代,長期以來遭遇的不平等對待。在女性主義研究學者金高蓮珠的「作品解析」中,她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書中提及的故事十分寫實,從金智英的童年、學生時期、職場生活到婚姻生活,相信只要是女性,都會對這些內容感到很熟悉,甚至在翻頁時都可以想到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在趙南柱的另一本採訪記錄《她的名字是》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雖然比起小說和桌遊更為平淡,有時講述的是很平常的家事,但即使覺得自己已經足夠獨立自主的女性都可能遇到其中一兩件。比如在工作中因為性別遭受的不那麼嚴重,但令人並不舒服的騷擾,比如在穿衣風格上受到長輩的批評,比如婚後婆婆操控屬於自己的家庭生活。就算幸運到沒有經歷過,閨蜜的吐槽中也不乏這樣的故事。如果大家都受到這本書的感染,講出自己的遭遇和感受,用一個不太恰當的詞的字面意思來形容——可謂「罄竹難書」。
《她的名字是》其實不光是韓國女性,全世界的女性依然面臨著性別差異帶來的各種問題,有些註定很難在短期時間內解決,有些或者永遠都無法解決。但是如果大家能夠平心靜氣地進行討論,利用遊戲的方式增進了解,讓「李智慧」「金智英」能夠在沒有輿論壓力的情況下吐露心聲,那麼總歸會離更具包容心的社會再進一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