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這部電影名字很熟悉,因為它有一本同名小說很暢銷,只是還沒來得及去看書,就先欣賞了這部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上映首日,就拿到了當日的票房冠軍,而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卻褒貶不一,男性觀眾看過之後大多覺得,影片把當代女性的遭遇誇張了,哪有那麼悲慘?而女性觀眾看過之後,卻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太寫實了。
一、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電影的開篇,女主角金智英推著嬰兒車坐在一個長椅上喝著咖啡,我想那時候她的內心是在說:"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享受一下陽光,喝一杯咖啡讓自己休息一下了。"而就在此時,她的耳邊卻響起這樣的話語:"我也想因為老公能掙錢,喝著咖啡到處瞎轉。"聽到如此刺耳的評論,而且是來自於陌生人的評論,金智英立刻站起身,推著嬰兒車離開了。
她怕繼續聽到他們的評論,就好像她真的就是陌生人眼裡的那個好命的女人,而其實,她每天面對的是照顧年幼的孩子的瑣碎和家務的繁忙。
在我看來,金智英的丈夫還是比較能理解自己的妻子的,所以才會提出過年去旅行的建議,希望能帶著妻兒去放鬆放鬆,可是金智英聽到丈夫的話,第一反應並不是開心,她反問了丈夫一句:"你覺得不回去,誰會被說閒話?"
與其享受一時的快樂換來會被婆婆說教,還不如放棄這种放松的機會,金智英想到的是別人對他的看法。
當金智英想要上班,卻被婆婆說自己太自私,為了自己一點微不足道的想法,就要犧牲老公的前途,回了老公的光明未來。
後來,金智英自己也覺得婆婆說的有道理,自己出去工作也許給孩子上幼兒園和保姆費都不夠。就這樣,放棄了去上班的念頭。
就像電影哪吒裡申公豹所說的一句話:"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這個社會賦予一個女人的使命就是照顧孩子照顧家,所以,可想而知,金智英承受了多少壓力。
二、活著活著就活丟了自己
影片在描述金智英的狀態時,是她得了一種精神怪病,她會沒有意識的變成別人,以別人的口吻說話。比如,過年在婆婆家,做了很多家務,隨後,大姑子一家回了家,婆婆熱情的與女兒一家交談時,還會讓金智英切點這個,端點那個,假惺惺的和金智英說:你要是累了就到房間裡歇會兒吧!
這時候,金智英瞬間變成了她的媽媽,變成了婆婆的親家,說了下面一段話:"親家母,想讓她休息就讓她回家吧。親家母過年看見女兒高興,我也想看看我的女兒,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的女兒走了。照顧大姑一家再回去,也該想像我家智英該有多傷心吧。親家,我也很寶貝我女兒。"
我想這個設計,正是說明了金智英內心真正的想法,卻從來不敢說出口,只能讓自己變成別人說'出來,慢慢活丟了自己,而自己卻不知道。
金智英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天的時間她都在不停的忙碌中度過:孩子哭鬧要哄她、陪孩子玩耍、給孩子做飯、餵飯、洗澡等等,一天中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是黃昏時,一個人在陽臺上閉著眼享受暫時的平靜和放鬆,而下一秒,卻又是孩子在喊叫著媽媽,以結束這難得的寧靜。
金智英對心理醫生說:"作為某人的媽媽某人的妻子,偶爾也會感到某種幸福。可是有時,會感覺被困到牆裡,掙扎著出去,以為有出口卻是另外一堵牆,換一條路走還是一堵牆,還不如當初不奢望有出口,這麼一想還是生自己的氣。我也全想明白了,其實都是我自己的錯,換做別人沒準就能找到出口了。因為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金智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一個妻子,一個媽媽,但是她忘記了她還是他自己,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總會說:我是某某的愛人,我是一個幾歲孩子的媽媽,而其實我們就是我們自己。
三、誰說媽媽不能有自己的理想
當一個生命降臨到我們的世界裡,我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我們的心態、想法也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一個全職媽媽,就像金智英,結婚前,她考上了好大學,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進了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工作,而且工作上做的也很好,收到領導的賞識,但是自從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她放棄了所有的一切,做起了全職媽媽,不再追求什麼,就連她的姑姑都說應該去打扮打扮,而她卻不以為然。
我看到影片中的金智英在決定返回職場,得到丈夫的支持時,眼裡都在放光,好像她又可以去追尋她的理想,而當她的婆婆嚴厲反對時,她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瞬間就被擊垮。
我始終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就是全職媽媽,沒有一個職業可以做到全年無休,還可以付出那麼多的耐心和辛苦,這其中的艱辛只有真正做過的媽媽才會體會到。
所以當金智英的老公大賢安慰她說:"再休息一陣吧,你也多休息一下,等女兒長大點會好起來的。"金智英在聽到這句話時,相信內心就像被針扎一樣痛:"你覺得我在家看孩子是休息嗎?"
但是,有一點大賢說的很對:女兒長大點會好起來的。孩子會慢慢長大,有一天她一定會不需要我們的照顧,有她自己的世界去探索,而這個時候我們又去做什麼?
就算是全職媽媽,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去為之努力,我們的孩子其實也在看著我們,將來等他長大了,如果你和他說:"我都是為了你,所以放棄了一切!",或者這麼和他說:"媽媽一邊照顧你,一邊也在為自己的理想所努力!"這兩種話語,你覺得孩子會喜歡哪種?
我很喜歡影片的結局,因為金智英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她當了一名作家,把自己寫成了書出版,而她沒有這些年全職媽媽的經歷,又怎能寫出深刻的內容?
很巧的是,我也是82年出生的,我也和金智英一樣是一個媽媽,但不是一個全職媽媽,不可否認的是,做了媽媽以後,生活確實和以前大不一樣,從關注自己到關注孩子,也放棄了一些,犧牲了一些,然而,照顧孩子的同時,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就像原著寫到的:由衷盼望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