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類型:劇情
導演:金度英
主演:鄭裕美,孔劉
上映時間:2019年10月23日
「金智英」在韓國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就像我們身邊的小偉、小麗。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金智英」是一個1982年出生於韓國公務員家庭的普通女人,婚後她成為全職太太,既是女兒、姐姐、妹妹,也是妻子、母親、同事、下屬,過著看似平淡幸福的生活。
2019年,金智英的生活突然出現「裂縫」,眼前的完滿生活變成一個牢籠把她困住,不斷地消耗自己維護各種關係,稍有不慎一切就會崩裂。終於,她堅持不住了,塵封已久、不為人知的痛苦與掙扎浮出水面。
智英偶爾會「變身」成身邊各種各樣的女人,有的在世,有的已經不在世,原來她患上了產後抑鬱症,伴有人格分裂的傾向。更可怕的是,她幾乎意識不到自己的變化。
01場景
金智英和丈夫大賢、女兒雅英到婆婆家過節,公婆是普通人,她總是非常客氣甚至有些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婆媳關係,婆婆心疼兒子不讓他刷碗,智英趕緊搶過來。半夜起來和婆婆做飯,白天一個人伺候大姑子一家吃飯,智英在廚房看著他們「闔家團圓」「母慈子孝」,忽然覺得自己是個外人,於是她「變成」了自己的母親,對婆婆叫囂:「親家母,在節日裡看到女兒開心是吧?我也想看自己的女兒,到了女兒來的時間,也放我女兒走吧,連大姑子也伺候了再走,我家智英該多傷心……」
02場景
半夜,丈夫發現從不喝酒的金智英一個人在餐廳喝啤酒,便坐到她身邊,問是不是因為白天的爭執生氣。在交談中,智英「變成」了自己大學時代十分要好的學姐,但在去年因生孩子去世了,智英對丈夫說:「智英雖然斷了奶,身體好像輕鬆了一些,但是心急如焚,有空就多對她說說『做得好,辛苦了,謝謝吧』……」
03場景
母親連夜去看望「生病」的智英,智英正因婆婆的訓斥而傷心,因為婆婆不同意兒子請育兒假讓自己出去工作。母親離開時,智英突然「變成」了自己故去的外婆,對母親說:「美淑啊,想當年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去打工供養哥哥上大學,其實自己心痛死了,沒能抱抱你,沒說句感謝,對不起,智英她再辛苦也會自己看著辦的,你把她培養得很堅強……」
這一切都被丈夫大賢看在眼裡,他默默地呵護著智英,下班後主動照看孩子、做一些家務,在婆婆家盡力維護智英,經常關心她的想法需求,給她聯繫好了精神科醫生。
生活的「裂縫」一直存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變大,這是個無力無奈的現實。現代人的社會角色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多,很少有人能在「傳統」和「現代」的衝擊中全身而退,沒有兩全的選擇。
智英找工作、兼職處處碰壁,各種負面記憶翻湧上來,對周遭一切失去信心,變成了一副「空殼」,對丈夫怒吼:
「別再說什麼為我著想了,說實話,我根本不相信,你和婆婆還有我家裡人都一樣,反正都不關自己的事,只有我處在戰爭中!」
01傳統觀念與現代觀念對女性要求的衝突
智英的姐姐、母親、外婆以及身邊不同時代的女性大多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受害者。所以,智英的母親鼓勵兩個女兒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要重蹈覆轍,活出自己,這份抗爭很珍貴卻微小。
在「重男輕女」觀念下,很多女性都主動或被動選擇為家庭「犧牲」自己。中學時代被不認識的男同學跟蹤騷擾,可父親卻指責她衣著不得體,不應該逢人就笑。智英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從小當記者和作家的理想,早些賺錢減輕家裡負擔。
智英婚前是一個出色的職場女性,但必須面對略帶性別歧視的職場規則和不分場合的職場性騷擾。面對婚育問題時,很多女性又陷入了「媽媽帶大的孩子叛逆期特別嚴重」和「孩子就得呆在媽媽身邊,要不然肯定走歪路,孩子毀了,事業再成功有什麼用?」的悖論之中。而那些看起來事業家庭兩不誤的女性的自我評價卻不高,他們到底犧牲了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02現代女性面臨新舊多重身份的衝突
《82年生的金智英》要告訴我們的其實很簡單——現代女性身份多元化之後的分裂和掙扎。智英的痛苦來源主要是原生家庭、成長經歷以及人生新身份的不適感,這些情況交織在一起極容易爆發成為心理精神問題,至少也是伴隨一生的慢性精神折磨。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更願意這樣理解,這部電影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部分現代女性的成長、家庭、事業、社會等方面的困難處境。
當然,現代男性也面臨著許多難題,很多人都在家庭、職場、社會上「裸奔」,有時候大家寧願裝睡也不願意醒過來,現實太過殘酷,什麼都想做好,結果卻什麼都做不好。
對於遠行的人來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粒沙子,壓垮人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過去每一根以愛和恨的名義丟過來的稻草。
03人處在「社會關係總和」的衝突之中
現代人自我意識覺醒,不再是誰的附屬品,但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生活的「裂縫」。有的人會指責他們為什麼要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受害者」——「你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你毛病太多了。」
善良一些吧,假如你長著一雙能透視別人人生經歷和精神世界的眼睛再說這種話吧,事情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有些人很小的時候就被剝奪了許多權力,小到食物玩具,大到理想志願、婚姻生育,都被外界所幹涉壓制。如不能妥善解決這些「未完成」的事件,那麼它們將在未來某個時間爆發式反彈,有些人會付出更多代價去找尋真正的自己,有些則永遠地迷失在人格的裂隙中。
心理精神問題幾乎成為一種「時代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讓正在承受此類疾病痛苦的人接受這個事實,有時比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還要難。片中的精神科醫生說:
「你知道我在治療病人的時候,最難的過程是什麼嗎?最難的就是讓病人坐到我的面前,能來到這裡,坐在醫生面前,就表示治療是成功的。」
04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假如遭遇了「金智英的困境」,必要時要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一個人走「夜路」很危險,這一點很重要。
不要強迫自己放下過去,人始終不能與過去徹底告別,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可以哭,可以怨,可以恨,覺察那些悄悄「消耗」你的事,最重要的是學會表達真實的想法和情緒,不再用負面思維方式和其所產生的情緒行為「攻擊」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愛」與「接納」,當慢慢找到那些「未完成」事件的合理解釋後,就像採摘歷時多年終於成熟的果實,無論甜蜜還是酸澀,接受它,也能獲得一份釋然,這就是放下。
經常問問自己:你是誰?你喜歡做什麼?怎麼做?
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引入新的能量,突破生活的「桎梏」意味著突破自我,二者相輔相成。改善作息飲食,改變形象,運動,讀書,寫作,唱歌,旅行……調整精神世界的秩序,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一直期待卻沒做的事,保護心中弱小的期待,讓虛幻的設想落地生根,積累獲得感和滿足感,滋養出那個身心豐盈的自己,生活將隨著你的改變而改變。
欣慰的是,智英的丈夫、父母、姐弟因為智英生病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改變舊有的家庭互動模式,家人關係被重新定位,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05回到電影本身
在醫生的啟發下,智英開始寫作,這是她一直想做的事,她打算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就叫《82年生的金智英》。智英慢慢走出了陰霾,沐浴在晨光之中。
本片巧妙之處在於,「借用」智英的嘴說出了近三代女性所面對的各種困境以及遺傳的文化基因,將與之有關的典型事件合理地編織在一起。最難得的是,智英扮演者的哭戲很好,將抑鬱症患者內心大量負面情感爆發時的憤怒、無力、無序和隱忍以及空洞茫然等複雜狀態表現得很準確。
假如人的出生是一種選擇,一旦開始之後,就要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永遠不要喪失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堅持下去,向前看,日子就如溪水般在石縫間跌跌撞撞匯入命運的洪流。
電影粗粗地點到了幾個話題,沒有展開講得很清楚,還留下了一個非常美好的結局。事實上,哪本書能寫出真正的生活呢?沒有,對於個體而言正在經歷的那些就是吧。
越是普通人的故事越難講,這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寫給許多個普通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