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導演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10月在韓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1982年出生的平凡女性金智英,不知不覺放棄事業,轉變成全職媽媽後,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將她逼入絕境的故事。
2019年有不少關於婚姻關係的電影, 包括詹森·斯嘉麗的「衝奧」之作《婚姻故事》。孩子、家庭、事業這三個詞經常作為評價女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如果三個指標正相關,那絕對是口口相贊的「人生贏家」,但如果女人自身事業學業的發展與作為妻子母親的職責發生衝突,後項作為社會潛意識的認可,是人們心照不宣的「正解」。沒人敢說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堅持夢想,為自己前途而拼命的女人是犯了多大罪,可她們面對來自身邊親友的不解甚至指責,足夠稱得上是給她們判了刑。
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女主人公金智英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當金智英打算重新走上社會參加工作時,丈夫主動提出請假回家帶孩子,但婆婆一通電話過來狠狠地訓斥了她。金智英放下電話,那沉寂中的背影,讓我想起身邊年長的女性們,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瞬間。
當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去尋找自己的世界的時候,作為母親的她們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生命似乎變成空殼,迷茫而不知所措,正如影片中金智英所說:「我覺得這樣活著也不錯,作為別人的媽媽,別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我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麼地方,我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應該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還是碰壁」。
奉獻一直是母愛的代名詞。為人妻、為人母的女人們,除了完成持家內助和傳宗接代的工作之外,她們還可以有別的選擇嗎?我一直對別人說我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因為我總覺得,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做好,有什麼資格和能力去愛別人?
女權主義已經出現200多年了,上個世紀的伍爾夫和波伏娃將這種思潮推到頂峰,但現在一些地方的女性依然沒有完全得到解放。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從金智英的婆婆陰陽怪氣地誇金智英找了一個好丈夫,到後來送給金智英一條圍裙作為禮物,再到咖啡廳中年輕人對年輕媽媽的信口貶損,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社會還是男權為重,女性更多地是作為「第二性」存在。但可悲的是,包括金智英和她母親在內的女人們,因為長期以來接受的傳統教育,一直容忍著,甚至認可這樣的自我犧牲。
影片在韓國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大多數女性觀眾打了高分,而男性觀眾普遍評分超低,他們並不認為女主金智英的努力是值得讚賞的事情。男女不平等在我們的鄰邦確實是一個肉眼可見的社會問題,據韓媒報導,最新調查顯示,近80%的韓國女性表示希望離開韓國,大部分韓國女性意識到韓國社會性別公平問題和安全威脅的嚴重性。
讓我欣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活出自我,變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她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啟真湖畔、麻雀山上的那些精彩的女生,還時常會出現在我腦海裡,看見她們灑脫的姿態,我總會微微一笑:「真帥氣!」就像身穿職業裝自信滿滿的金智英,比那個灰頭土臉做著家務的寂寞女人酷多了。
作者:貧道法號無恥
換個角度看電影,歡迎關注「慄子木的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