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看完《82年出生的金智英》。
整部電影都是平鋪直敘式的敘述方式,平淡沒有波瀾,也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有種溫溫吞吞的感覺,但看完之後感覺心裡堵得慌。
我想,同為80後的女性,估計多多少少都在金智英身上看到了自己。
01
金智英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弟弟在家備受寵愛。從小的時候,她和姐姐就被教育,女孩子要文靜,要給家裡多做家務。
爸爸特別偏愛弟弟,從國外出差回來,給弟弟帶回來一支鋼筆,但她和姐姐只有一個筆記本。
姑姑們來家裡做客,也責怪她們姐妹倆說:「怎麼能讓弟弟搬東西呢,弟弟還小。」雖然當時她的弟弟已經三十歲了。
金智英本來在一家公司上班,後來結婚生子,就做起了家庭主婦。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在打理,她的丈夫雖然看起來還算不錯,但也只是動動嘴,很少能幫上忙,多數都是袖手旁觀。
而金智英卻要扮演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的角色。
她除了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有做不完的家務。自己心裡有苦也從來不說出口,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到了婆家,婆婆同樣對她頤指氣使,一家人都在客廳說笑,金智英自己在廚房忙碌。
每天做著瑣碎的家務,照看年幼的孩子,還要被路人嘲笑:「命真好啊!我也想用老公的錢,來買咖啡,到處逛悠......」
就連她的老公都說:「你的身體不好,就不要去工作了,還是好好休息吧!」
他也竟然把做家務說成是休息。所以,金智英做的工作是不被認可的,在他人看來是沒有價值的。
金智英被困在瑣碎的家務中,感覺透不過去。內心又有另外一個聲音,要走出去,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在內心不斷的對抗和撕扯中,金智英出現了精神分裂的傾向。
02
其實,金智英代表的不是她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女性都在面臨同樣的困境。而根本原因在於整個社會對女性權利的壓制,女性缺少一個同男性平等競爭的社會機制。
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充斥著對女性的不公和不尊重。
比如,金智英在公交車被跟蹤騷擾,還是同車的一個阿姨相助才逃過一劫。爸爸來接她,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說:「女孩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懂得自己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金智英的前同事,遇到了更卑鄙的男人,這個人是公司的保安,偷偷的在女廁所的坐便上方,裝了一個攝像頭,於是女同事們上廁所的畫面被傳到網上。
全公司的人都看到了。但是一位男性科長知道這件事之後,竟然沒有制止,更沒有報警。
女同事們很無奈,只好說,下次上廁所一定仔細檢查一下周圍有沒有攝像頭。女同事們的生存環境真是令人擔憂。
說不定什麼時候,個人的隱私就被曝光於大庭廣眾之下。但是又無力擺脫,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整個社會對女性權利的踐踏造成的。
誠然,我們的生存環境並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麼惡劣,電影中是把無數個女性的遭遇的濃縮,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情點。
03
金智英是想出去工作,但是沒有人幫她照看孩子。如果有人代勞所有的家務,那女性是不是就能享有跟男性同等的話語權?
金智英原公司的領導,金組長,能做到公司的高層,她所付出的是別人無法想像的。
孩子剛剛滿月,沒有歇產假就來公司上班,擔心位置被別人頂替。之後是孩子的外婆替她照顧孩子,她才能安心的工作。
但因為經常加班加點,她很難盡到做妻子做母親的責任。所以,金組長雖然做到公司高層,那是犧牲了對家人的陪伴,對孩子照顧。
但即使這樣一位雷厲風行,事業心又極強的女性,在公司也經常受到男同事的揶揄和嘲笑,甚至排擠,就因為她只是個女人。所以後來她選擇離職,自己出來創業。
既然結了婚有這麼多的牽絆,那不結婚會不會好一些?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金智英的姐姐金智恩,從事教師職業,至今未婚。
雖然日子是她自己的,單身也是她自己的選擇,但依然遭到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就像她的姑姑說的,女孩子遲早是要嫁人的,你不嫁人,老了以後怎麼辦?
04
看了這部電影,就感覺社會給女性套上了一張大網,這張大網就是社會規則,每個人要在這個規則內行事,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追求,要想衝出去,真的是舉步維艱,說不定還會撞得頭破血流。
當然,在我們國家,女性地位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許多新女性在各個行業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的社會也鼓勵女性實現人生的價值。
但是,女性的成長,也同樣需要男性做出相應的調整,因為許多男人的思想,依然保留著大男子主義的烙印。
我們說尊重女性,男女平權,是說無論是誰主內還是誰主外,都要相互配合,互相協作,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我們的目標是讓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
所以,男性應該更多的參與到家庭建設中來,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