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債75萬到產值45億,村組織一班人究竟是怎樣帶領全村村民實現"飛躍",走上快速發展、共建共享之路的呢?
帶著這個問題,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海龍村,看她如何通過三產創業,「六化」成功逆襲,並實現鄉村振興的?
一、海龍村的巨大轉變
1 以前的海龍村
海龍村地處城郊結合部,屬重慶西城規劃區。2001年,集體負債73萬元,集體上訪不斷,罪案頻發。是中國西部地區農村的一個縮影。
2 如今的海龍村
如今的海龍村,全村共引進企業200多家,經濟總產值達40億元,上繳稅收5000餘萬元,集體經濟收入110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萬多元,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文明村」和「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區」等殊榮。經過十幾年的蛻變,一躍成為「中國西部的華西村」。
同一片土地,同一個村莊,同一批村民,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二、海龍村的三產創業
發生變化的前提是村民的口袋富起來,海龍村通過選一個共建共富的領頭雁,通過三次創業走出一條做大集體經濟、共建共富的陽關道。
1 一次創業,租房子
政策機遇 2003年初,重慶市主城區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退二進三」戰略。
順時應勢 海龍村順時應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建起海龍中小企業創業與發展基地。
出租資源村集體通過向企業出租標準化廠房、職工宿舍、商業門面,組建建築安裝、環衛保潔等專業化服務隊伍,開始了做大集體經濟的步伐。
2 二次創業,辦廠子
抓住機遇2007年,海龍村抓住重慶市推進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機遇,通過探索土地流轉規模經營,進行二次創業。
自主創業村集體動員村民入股200多萬元築巢引鳳,並鼓勵村民自主創業,有65戶家庭辦廠開公司,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木業加工為主,兼有建築安裝、商貿服務和觀光農業的產業布局。
3 三產創業,大融合
為做大做強集體經濟這塊「蛋糕」,村「兩委」開始了三產創業。
公司運營海龍村成立經濟發展中心,採取「村委會 公司 股民」運作模式,並制定了經濟分配原則,即:村、社集體按年純收入的10%提取發展資金用於滾動發展,60%用於基礎設施、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等社會事務。
抱團發展海龍村率先試點建設村官產業會館,擬整合中國鄉村資源,抱團發展鄉村產業。
業態融合海龍村創建出一個600畝地的觀光果園,並做大這個觀光果園。修建自行車環道、盆景共享區、沙灘體驗公園、婚慶長廊、壽慶長廊、酒店長廊、水上高爾夫等項目,將產業會館和觀光果園結合起來,發展休閒度假、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產業發展。
三、海龍村的成功「六化」
海龍村搶抓機遇,通過三次創業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但是富了口袋,還不算是全面振興,發展集體經濟只是手段,讓老百姓生活幸福才是目的。
海龍村又積極探索股份制經濟發展模式,並按照產業發展科學化、基礎設施城鎮化、鄉村管理新型化、民生保障均等化、村域環境生態化的「六化」,實現了從落後村向先進村的蝶變。
1 產業發展科學化
近年來,圍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目標,全村共引進中小企業229家;建設花果山農業觀光果園、康居商業街、西南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村官研究生學員產業會館等產業全面、協調發展,2018年實現經濟總產值達60億元。
2 基礎設施城鎮化
海龍村按城鎮化的管理和服務,現代氣息、文化氛圍、鄉村風貌濃鬱。配套修建有海興幼兒園、休閒廣場、醫療診所、農貿市場、商業休閒街等設施。
3 社會管理規範化
海龍村按照鄉村治理的目標,實行民主管理、公共管理、社會化管理。實施「五議三公開」,村域重大事項,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嚴格財務審批、資金管理制度,涉及民生逐一進行公示,確保困難群眾有保障。
4 農村居民新型化
持久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海龍村創建了全國第一支農民女子管樂隊;建立圖書館、村級廉政文化教育展示廳、中國農村博覽館;建立「中國村官課堂」,為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 民生保障均等化
海龍村通過村民入股、集資、分紅的方式,致力打造村民、集體、公司、社會資產股份化經營模式,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海龍村還建立了完善的生活補助、養老幫困、助學獎優等多項福利保障制度。
6 村域環境生態化
海龍村秉承村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同步發展的新理念,打造具有濃鬱鄉村特色的綜合性生態果園、湖心島、木屋、魚主題公園等,在注重經濟效益和商業附加值的同時,保留自然風光,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傳承海龍文化,讓海龍村真正美麗幸福鄉村。
四、地道之見
海龍村的巨變很有參考價值,故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
1 振興前提:發展產業,壯大經濟
鄉村振興建設,最根本的是生活富裕,重要的是農民本身的建設。
要改變農村,首先要改變農民 人天生不服管,何況農民。對於村民來說,沒有什麼比賺錢來得更實際。所以要想調動村民積極性、服從管理,村幹部就得站在市場的角度幫村民解決買家和客源,讓村民有更多賺錢的機會,村民自然和你一條心來振興鄉村。
要發展農村,首先要發展產業 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是生活富裕,如果村民的口袋沒有鼓起來,一起都是空談,而壯大集體經濟的最好途徑建設發展產業,根據本村的資源稟賦確定「一村一品」,完成產業布局。
2 振興保證:順時應勢,改革創新
跟隨大流、墨守陳規只會被時代所拋棄,機遇就是小偷,不抓住它就會讓你損失慘重。
識別機遇村兩委要積極關注政策趨勢、市場需求,發現本村發展的機遇。
抓住機遇 發現機遇,還要打破常規,敢想敢幹,抓住鄉村振興機遇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3 振興根本:公開公正,共建共享
幹部轉變 在鄉村振興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村兩委積極主動,抓住機遇,不斷學習,向有眼光、懂經營、會管理的幹部轉型。
內在造血內在造血功能的關鍵是把蛋糕分的好,通過利益聯結機制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共享成功 懂得聚財,還要懂得散財,使全體村民共同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實現村民收入水平、生活質量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