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鄭風 將仲子》

2021-02-23 徐步而行
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仲子哥啊你聽我說,別翻越我家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捨不得杞樹啊,我是害怕我的父母。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的話也讓我害怕。仲子哥啊你聽我講,別翻越我家圍牆,別折了我種的綠桑。哪是捨不得桑樹啊,我是害怕我的兄長。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兄長的話也讓我害怕。仲子哥啊你聽我言,別越過我家菜園,別折了我種的青檀。哪是捨不得檀樹啊,我是害怕鄰人毀讒。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鄰人毀讒也讓我害怕。將(qiāng):願,請。一說發語詞。仲子:兄弟排行第二的稱「仲」。逾:翻越。裡,居也,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外有牆。越過裡牆。杞(qǐ):木名,即杞柳。又名「櫸」。落葉喬木,樹如柳葉,木質堅實。樹:種植。一說樹桑、樹檀,即桑樹、檀樹,倒文以協韻。

《鄭風·將仲子》所表現的,便正是一位青年女子在春秋時期社會輿論壓迫下的畏懼、矛盾心理。首章開口即是突兀而發的呼告之語:「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這呼告初聽令人摸不著頭腦,細細品味又不免莞爾而笑:詩行中分明透露著,有一對青年男女正要私下相會。熱戀中的男子(仲子)大約有點情急,競提出了要翻牆過園前來相會的方案。這可把女子嚇壞了,須知「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是要遭父母、國人輕賤和斥罵的;她想:「倘若心上人也如此魯莽,可教我把臉兒往哪裡擱?」於是便有了開章那三句的突發呼告。這呼告是溫婉的,一個「將」(願)字,正傳達著女子心間的幾多情意;但它又是堅決的,那兩個「無」(不要)字,簡直沒有商量的餘地。如果讀者讀得再深入些,當還能想見女主人公此刻因惶急而變得蒼白的面容,還有「仲子」那因被拒絕而失望的神情。

這失望也為女主人公感覺到了,詩中由此跳出了一節絕妙的內心表白:「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前一句反問問得蹊蹺,正顯出了女主人公的細心處,她唯恐「無折我樹杞」的求告,會被心上人誤會,故又趕緊聲明:「豈敢愛之?畏我父母。」——我不是吝惜杞樹,我只是怕我父母知道;因此雖然愛著你,卻不能讓你翻牆折杞前來,我實在是迫不得已啊。這番對心上人作解釋的自白,一個「畏」字,吐露著她對父母的斥責,竟是如何的膽戰心驚。這樣一來,仲子卻也不是完全絕望。「仲可懷也」三句表明,可憐的女主人公在擔心之餘,畢竟又給了心上人以溫言軟語的安慰:「我實在是天天想著你呀,只是父母的斥罵,也實在讓我害怕呀……」話語絮絮、口角傳情,似乎是安慰,又似乎是求助,活脫脫畫出了熱戀中少女那既痴情、又擔憂的情態。

第二、三兩章初看只是對首章的重複,其實卻是情意抒寫上的層層遞進。從女主人公呼告的「無逾我裡」,到「無逾我牆」、「無逾我園」,可推測她那熱戀中的「仲子」,已怎樣不顧一切地翻牆逾園、越來越近。但男子可以魯莽行動,女子卻受不了為人輕賤的閒話。所以女主人公的畏懼也隨之擴展,由「畏我父母」至於「畏我諸兄」,最後「畏」到左鄰右舍的「人之多言」。讓人覺得那似乎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從家庭一直布向社會,誰也無法掙得脫它。這就是不準青年男女戀愛、私會的禮法之網,它經了「父母」、「諸兄」和「人之多言」的重重圍裹,已變得多麼森嚴和可怕。由此品味女主人公的呼告之語,也難怪一次比一次顯得急切和焦灼了——她實在孤立無助,難於面對這眾口囂囂的輿論壓力。

字面上只見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懼,詩行中卻歷歷可見「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試圖逾牆來會的魯莽,那被勸止引發的不快,以及唯恐驚動父母、兄弟、鄰居的猶豫,連同女主人公既愛又怕的情態,俱可於詩中得之。中國古代詩論,特別推重詩的「情中景」「景中情」,《將仲子》所創造的,正是這種情中見景的高妙詩境。

關於此詩的背景,《毛詩序》認為是諷刺鄭莊公的,但後人多不贊同這種觀點。朱熹《詩集傳》認為「此淫奔之辭」。對這種觀點,清人姚際恆和方玉潤都提出反駁。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位熱戀中的少女在舊禮教的束縛下,用婉轉的方式請情人不要前來相會的情詩。

相關焦點

  • 【詩經賞析】國風·鄭風 將仲子
    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譯文仲子哥啊你聽我說,別翻越我家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捨不得杞樹啊,我是害怕我的父母。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的話也讓我害怕。仲子哥啊你聽我講,別翻越我家圍牆,別折了我種的綠桑。
  • 魏天無細讀《詩經·鄭風》中的愛情詩
    >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語氣的特定性特別明顯地表現在「將」和「兮」兩個詞上,一個是表開端的發聲詞,一個是表句尾結束的發聲詞,都重在傳遞「聲氣」而沒有實在的意義。「兮」在《詩經》中使用頻繁,一般是補綴音節的不足以便於歌詠;這裡則與「將」字首尾呼應,別有一種說話者的情緒意味在其中。
  •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先民的一見鍾情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先民的一見鍾情 2020-12-08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鄭風·溱洧》——兩千多年前的相親大會 | 從詩經開始
    《鄭風·溱洧》是寫一個古代的情人節聚會相親的場面。
  • 風、《鄭風》與鄭聲淫
    閱讀理解《詩經·鄭風》的幾個要點公田《鄭風》是《
  • 《詩經》裡動人的戀慕之情
    文心清賞|《詩經》裡動人的戀慕之情多情最是春庭雪,年年落滿離人苑。當我們談到《詩經》,其作為中國文學最早的文學載體,是先秦諸子散文中將抒情一類題材表現的繪聲繪色。《詩經》《詩經》按體裁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就是民歌,它原是「風俗、風土」的意思,因為從這些民歌中可以「觀民風」,所以就把它稱作「風」。《詩經》共有十五國風,160篇作品。
  • 鄭風 出其東門 秀秀書院古琴茶道詩經讀書會
    《鄭風出其東門》古琴茶道詩經讀書會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廣西方方,長安二寶,長安蓮蓮,長安李居士。整個畫面美好一如往日,安靜,清雅。慣常活潑的二寶同學已經漸入佳境,凝神不語,只是目不轉睛地盯緊了對面虔誠吟詩的同學。此時國學誦讀的種子大約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已經生根發芽,一遇了合適的土壤機遇,也許就會破土而出,茁壯成長吧?
  •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偶然的相遇,寫下了曠世纏綿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偶然的相遇,寫下了曠世纏綿文/成長新視點詩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 《詩經》中最美的20種感情,字字動人心,句句皆人生
    有人說,我們躲過了唐詩宋詞的風花雪月,卻躲不過《詩經》的草木年華。在《詩經》中,有動人的愛情,真誠的友情,感人的親情,我們總能被這些情感打動,因為,跨越千年,感情不息。今天,隱娘要分享《詩經》「最」美的感情,有沒有一句,會打動你呢?
  • 詩經段子十五| 《將仲子》:求你了,別翻牆
    先秦 佚名《詩經.國風.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您好,朋友!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經》
    孔子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遙遠的民歌,裡面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面更蘊含著智慧的成語。今天,詩詞君分享30個來自《詩經》的成語,一直感受千年前的智慧與情感。【窈窕淑女】【來源】《詩經·周南·關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品讀詩經中《鄭風·子衿》,如何藉此詩優雅表達對戀人失約的不滿
    下面我們來品讀詩經中的這首《鄭風·子衿》,窺視古代女子約會戀人久未到的內心獨白是什麼?全詩分為三部分,以便於誦讀。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2.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3.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其中,「衿」:衣領。「寧」:難道。「嗣」:傳達。
  • 【詩經賞析】國風·鄭風 出其東門
    《鄭風·溱洧》一詩說,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蘭」相會、笑語「相謔」,互相贈送著象徵愛情的「芍藥」之花。此詩所展示的,則是男女聚會於鄭都東門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動人,也決不遜色於「溱洧」水畔。「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二章復疊,妙在均從男主人公眼中寫來,表現著一種突見眾多美女時的驚訝和讚嘆。
  • 詩經‖《國風.鄭風.女曰雞鳴》
    《鄭風宿巢鳥雀將翱翔,射鴨射雁去蘆蕩。野鴨大雁射下來,為你烹調做好菜。佳餚做成共飲酒,白頭偕老永相愛。女彈琴來男鼓瑟,和諧美滿在一塊。知你對我真關懷呀,送你雜佩答你愛呀。知你對我體貼細呀,送你雜佩表謝意呀。知你愛我是真情呀,送你雜佩表同心呀。注釋昧旦:天色將明未明之際。興:起。視夜:察看夜色。
  • 女孩詩經起名: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大全!
    女孩詩經起名: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女孩起名 出自《詩經》中的女孩名字大全1、清婉:出自《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3、如風:出自《詩經·蕩之什·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4、惠然:出自《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5、舜華:出自《詩經·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 《詩經》裡那些名字好聽的花花草草
    那麼,這些詩經名物究竟長什麼樣子呢?江戶時期的日本儒學家細井徇撰繪了一本《詩經名物圖解》,其中細膩精緻的配圖,讓典雅詩句中的花草蟲魚都生動起來,宛若眼前。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鄭風·溱洧 》
  • 詩經名句:自成風流千古絕唱,句句讓人心動不已
    ——《詩經 國風 鄭風 子衿》 【譯文】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 國風 衛風 木瓜》 【譯文】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僅為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0、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林徽音、梁思成、袁克定……他們的名字都出自《詩經》
    杜如晦出自:《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周邦彥出自:《鄭風·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彥矣。」貳《詩經》的志向,顯然不僅僅是用來取名字而已。《詩經·周南·漢廣》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芍藥為何叫「將離」?詩經裡兒女情長的唯美惜別
    芍藥為叫「將離」?(原創)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說起「花魁」,在人們心目中,牡丹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王」。其實,還有一種花可與牡丹媲美,那就是被譽為「花中之相」的芍藥。也許正因如此,芍藥被賦予表白定情之物,寓意男女惜別之時,依依不捨之意,故又名「將離」。而這一美譽,源遠流長,甚至可追溯千年,有詩經為據。《詩經·鄭風·溱洧》有載:「溱(zhēn)與洧(wěi),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