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薛覺先最後一幕粵劇時,小木蘭眼含熱淚。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她萬萬也沒想到,粵劇宗師薛覺先先生與自己合作的第二次,便是這位久負盛名粵劇大師生前的最後一場表演。她就是小木蘭(藝名,原名為馮小娟),與薛覺先合作過粵劇的三個健在人物之一。
昨日(11月27日)在龍江鎮舉行的紀念粵劇宗師、順德先賢薛覺先先生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回憶到動情處,小木蘭眼含熱淚,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她與薛覺先兩次的合作表演。
第一次:1954年
高興又緊張,感受到了粵劇大師的包容
1954年,被譽為「萬能泰鬥」、「粵劇伶王」的薛覺先從香港舉家回廣州定居,投身新中國文藝事業。這時,剛好廣州劇團要到上海演出,薛覺先是代表隊的成員之一,由於時間比較緊,也只能挑選現成的粵劇來表演。小木蘭就有一幕劇要與之合作,為《賣怪魚龜山起禍——藏舟》,這是她表演過多次的劇目。
一直以來,眾多粵劇從業者都知道薛覺先的大名,也希望與之同臺表演。不過,得知消息的小木蘭高興又緊張,小木蘭當時只有24歲,學習粵劇8年左右,「我當時只是做過幾個劇目的主角,自己覺得經驗還是有點不足。」小木蘭說,因為薛覺先是一個自編自導自演的全才,她擔心薛覺先看過了導演和劇本後,會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粵劇來說,如果一個小改動,那很多都要動,況且當時我也練過好多遍了,都很熟了。」
不過,當時導演徵求他的意見時,薛覺先沒有任何意見,小木蘭這時放心多了。隨著排練的鄰近,小木蘭的擔心更少了。於是,小木蘭打了十二分精神做好在上海的表演,「認真做了,就沒有感受到負擔。」並且,薛覺先也帶著小木蘭投入更多感情在表演中。
回憶起這次合作,讓小木蘭感受到了他的包容,「要知道,這是他第一次接受其他人導演的劇目,而沒有任何更改。」
第二次:1956年
扶著帶病堅持表演的他,觀眾因他動容
在之後的幾次同臺表演中,小木蘭也都不是作為主角一起與薛覺先演出,直到1956年10月30日,這是第二次合作,卻也想不到這是薛覺先生前的最後一臺戲。
當晚,在廣州海珠戲院急管繁弦,舞臺上正在上演粵劇《花染狀元紅》,主角便是小木蘭與薛覺先,薛覺先飾演主角茹鳳聲,小木蘭飾演花染,前期進展順利。
而演出至「主角茹鳳聲拜母起身」這幕時,薛覺先突然站立不穩,幸虧是小木蘭及時扶住。不過,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次起身不了是因為腿部有毛病的原因,也就用了一些藥塗在腳部,大家都不知道是腦部的原因,「那天剛好他的夫人不在現場,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病情。」
腿部不靈活,大家都勸他不要再演了,「他卻一直對我們說不怕不怕,堅持要把戲演完。」之後的表演過程中,主角花染往左右兩邊走,薛覺先帶病堅持著跟著步伐左右兩邊走,小木蘭此時也隨時注意著他的動態,看到腿堅持不住了就趕緊幫忙扶著。這時,臺下的粵劇發燒友也發現了薛覺先腿部不好,大家一邊看劇,也不斷地在臺下叮囑演員扶好他。
就這樣,薛覺先在全場表演過程中,唱腔、表情仍然與前無異,觀眾最後報以熱烈掌聲。表演結束後,薛覺先堅持要向觀眾謝幕,完成整場劇目。沒辦法,考慮到腿部不適,卸妝之後,只能讓他坐在藤椅上向觀眾謝幕。謝幕後,他被送去醫院急救,被診斷為腦溢血,第二天便離開了……
回憶起一代粵劇大師薛覺先留給世人的這「最後一幕」,小木蘭眼含熱淚,也令現場的座談會成員為之動容。
■相關新聞
緬懷粵劇宗師薛覺先 傳承精神就是最好的紀念!
省港澳粵劇名家齊聚,再現薛覺先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