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田成旺 Drugfocus藥研視界 今天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武漢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至此,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正式拉開序幕,並迅速在全國及世界各地開展起來。
一、新冠肺炎的發生與診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圖1 新型冠狀病毒示意圖
從2019年12月8日湖北武漢出現第一例感染病例至今兩個月的時間,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非常迅速,至今全球感染病例已超過6萬例,死亡人數1300餘人,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疫情發生後,國家衛健委等組織專家迅速撰寫並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從1月16日到2月3日,短短18天就更新了五版。最新版診療方案指出,新冠肺炎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狀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乏力、乾咳。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圖2 新冠肺炎進程示意圖
新冠肺炎的治療包括藥物常規治療、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呼吸支持治療等, 但目前尚無根本的治療手段或藥物。但無論針對輕症患者的一般治療還是危重患者的特殊治療,營養支持性治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機體免疫與新冠肺炎的防治
1、機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病毒的防禦過程
免疫系統是人機體抵抗外來病原體侵犯的最有效武器,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後天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是在人一出生時就具備的,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皮膚、黏膜,它們阻止細菌、病毒等在皮層駐紮繁殖,禁止其進入上皮層;另外,黏膜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作用。
第二部分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通常情況下,非特異性免疫可有效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
(2)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通過不斷接觸外部刺激逐漸建立起來的,並針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特異性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免疫細胞(如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等)、免疫因子(抗體、細胞因子、補體等)構成。
機體免疫器官(胸腺、骨髓等)中包含有大量的免疫細胞,如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等。淋巴細胞分布於身體的每個部位,可以幫助機體識別體內的毒素和廢物或外來的病原體(有害菌、病毒等)。吞噬細胞在血液循環中,遇到任何外來的細胞都會一口「吞掉」,並通過巨噬細胞內的酶蛋白將病原體消滅。吞噬細胞作用範圍很廣,但是精度和殺傷力較差;淋巴細胞精度高,但作用範圍受限。二者結合採用有效抗擊病毒。
吞噬細胞在吞入病毒後,還能夠識別吞入病毒的抗原(病毒表面的一些蛋白),然後將這個信息傳送給淋巴細胞(可分為T 細胞和 B 細胞)。T細胞負責在身體裡搜索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並快速的殺死它們,最終與病毒同歸於盡。與此同時,B 細胞開始根據抗原信息製作特殊的蛋白質武器——抗體。抗體可以有效限制病毒的侵染和移動,並與病毒結合,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並消化掉,直到機體最後戰勝病毒。
在身體發揮免疫作用時,還會產生一些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補體以及各種各樣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等,它們會跑到身體各處參與協作。
免疫系統中成員眾多,且功能各異,分工明確。在人體患病時,無論是非特異性免疫,還是特異性免疫,都將奮力作戰,保家衛國。
圖3 機體免疫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示意圖
2、提高機體免疫對新冠肺炎防治的重要性
近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為一種自限性疾病,新冠肺炎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上海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指出,目前尚無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療藥物,人體免疫力是最有用的「特效藥」。聞玉梅院士指出,群體免疫力的提高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拐點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提高機體免疫對新冠肺炎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但是如果機體免疫功能不夠強大甚至功能低下,遇到病毒侵襲則會產生嚴重後果。
(1)新冠病毒的感染機率大大增加。無論是先天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形成良好的防禦屏障,還是後天免疫中的特異性抗體,不能精準識別病毒,或者不能與病毒緊密結合,造成病毒侵入人體,即發生新冠病毒的感染。
(2)新冠病毒的危害程度增加。一方面,病毒突破防禦屏障,直接侵蝕人體的器官,若侵蝕肺泡產生肺炎,侵蝕心臟造成心肌炎,侵蝕腎臟造成膜性腎病,甚至危害加重至肺衰、心衰、腎衰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死亡。另一方面,及時免疫系統能夠吞噬病毒,但若不能及時代謝掉,那麼就會形成大量代謝複合產物的堆積,從而器官間質化,如肺部間質化,肺纖維化甚至缺血性壞死。
自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和爆發以來,在同樣的環境和條件下,個體的感染情況存在較大差別,有的被感染,有的不被感染,有的病發後很快治癒,有的治療效果較差。這就充分體現了個體免疫功能差異帶來了新冠肺炎防治效果巨大差異。
既然機體免疫對防治新冠肺炎具有重要價值,如何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呢?首先要清楚免疫力的獲得方式。非特異性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遺傳基因中帶有轉錄合成免疫細胞、免疫蛋白或多肽的基因,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這些基因逐漸表達(基因缺陷除外),從而建立是身體的免疫力,相對穩定。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是一種經由與特定病原體接觸後,產生能識別並針對特定病原體啟動的免疫反應,是後天通過外力給予性獲得,如母體乳液、免疫接種、病原體感染、共生微生物(益生菌)、食品、藥品、身體鍛鍊等。其中尤以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針對性強,安全和有效性較為突出。
三、特醫食品與機體免疫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 FSMP),簡稱特醫食品,是指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
特醫食品在食品中屬於口服營養補充劑(Oral Nutrition Supplement,ONS)。ONS起源於18世紀遠洋航海過程中為抵抗壞血病等而在正常飲食以外而補充的富含維生素C食物(橙汁、檸檬等)。伴隨著現代營養學的發展,特別是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進一步被認知以及在臨床中的實踐,推進了該領域的迅速更新和發展。
特醫食品的特性主要集中在「醫」和「食」兩個字上。所謂「醫」是指特醫食品必須服務於特定的臨床需求和患者人群,因此特醫食品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患者使用以達到特定營養補充,而非患者盲目的採購和服用。所謂「食」是指特醫食品為患者日常膳食的替代品或補充品,為患者地生存生活提供必需的能量和為機體運轉提供調節作用,因此具有食品的日常性、功效性、安全性和口感適宜性等特點。臨床研究發現,特醫食品能顯著地減少術後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從而降低治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特醫食品因為在減少住院周期及住院醫療費用這兩個方面得到客觀數據的支持,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獲得政府立法批准和列入醫保。目前特醫食品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
通常情況下,特醫食品由宏量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和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等)組合而成。
研究表明,多種營養素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1)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如果攝入不足會影響組織修復,使皮膚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擴散,降低抗感染能力。
(2)不飽和脂肪酸。ω系列脂肪酸增可強機體免疫力,還可以輔助形成關節腔內潤滑液,提高體內白細胞的消炎殺菌的能力
(3)維生素A。維生素A對免疫系統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細胞角化變性,容易受細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腸道感染疾病的風險。
(4)維生素E。維生素E是體內的抗氧化劑,同時又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節劑,可以提高抗感染能力。
(5)維生素C。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是人體免疫系統必需的維生素。
(6)鐵。缺鐵是常見的營養病,會導致貧血,降低抗感染能力,嬰幼兒、孕婦及乳母更易發生。
(7)鋅。鋅是人體內100餘種酶的組成成分,尤其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8)硒。硒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強抗氧化作用。硒幾乎存在於所有免疫細胞中,補硒可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
四、特醫食品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價值
當前新冠肺炎流行,病毒毒力、個人易感性和抵抗力等是發病的關鍵,良好的個人營養狀況可以降低發病風險並改善疾病預後。
特醫食品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價值如下:
(1)快速提高能量,緩解身體疲勞,滿足機體機能正常運轉。無論患者還是醫護人員,抗擊新冠病毒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腦力,身心處於極度疲勞狀態,急需提供機體正常運轉所需能量。特醫食品不同於普通食品,具有能量係數高,快速供能的特點,可快速供能,緩解疲勞。
(2)特醫食品可快速提升機體免疫功能,顯著提升機體新冠肺炎防控能力。維生素、鐵、鋅、硒等多種營養素成分作為特醫食品的營養素組成,可提升免疫細胞對新冠病毒的識別、吞噬、清除等能力,大大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預防、治療和康復效果。
(3)減少用餐時間,有效降低病毒接觸機會。新冠病毒傳染性非常強,儘量縮短在病毒環境中的暴露時間是降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特醫食品具有流質化、服用便捷、能量係數高等特點,可有效縮短病毒接觸時間,減少用餐次數,降低病毒感染機率,從而對醫、患起到較好病毒防護作用。
(4)特醫食品可營養患者神經,舒緩精神壓力。新冠肺炎患者及醫護人員多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狀態,特醫食品中特定營養成分具有營養神經和舒緩壓力的作用,有助於提高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精神耐受力。
(5)特醫食品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輔助抗炎、止痛等效果,與正常治療手段聯合使用具有潛在的協同增效臨床價值。
五、加快新冠肺炎特醫食品研發和生產,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招商局集團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央企,始終秉承「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堅持開拓創新,2016年提出培育發展以「三醫兩康」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並於2018年通過國企混改的方式牽手天津藥物研究院,搭建了大健康產品研發與生產的重要平臺。
疫情面前,勇於擔當。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銀行第一時間向湖北疫區捐款2億元,天津藥物研究院向疫區捐贈伊諾舒(鹽酸氨溴索注射液)110400支、盈一元複合蛋白營養粉2100盒,積極支援國家抗擊疫情。
招商局集團天津藥物研究院近年來集中大量科研人員從事特醫食品的研發工作,並研製出盈一元等系列產品。近期已加大新冠肺炎特醫食品研發力度和生產能力,並積極加強特醫食品的臨床推廣應用,力助全國早日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後勝利。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醫藥人,我們責無旁貸。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