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引以為傲,卻會讓孩子覺得丟臉,你做過哪件事?

2020-12-22 閃電新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那孩子又何嘗不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呢?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自己的驕傲,也是自己驕傲的資本。在父母的心中,孩子是自己一點點培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那作為父母的臉上也一定有光,但是,有時候家長的一些行為卻會讓孩子覺得丟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所有,很多家長愁的並不是要不要孩子,而是有了孩子之後該怎麼引導孩子。尤其是母親,做了生育孩子、養育孩子的人,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又和孩子朝夕相處,一定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可是,有的母親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母親卻並不在意自己的行為,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什麼不可做都不知道。也許媽媽會覺得,「我是你媽媽,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但是卻很難意識到,父母的這種做法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

父母對自己的行為引以為傲,卻會讓孩子覺得丟臉,你做過哪件事?1、在外面批評孩子教育孩子確實是父母們應該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教育孩子不分場合和地點,也不能覺得孩子不對就立刻教育。但是,有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真的有些「沒臉色」,很不幸,我的媽媽就是一個非常符合標準的媽媽。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家裡面的條件並不是很好,穿的衣服都是姐姐剩下來的衣服,又一次逛街時,媽媽說要給我買衣服,我高興極了,在一個小商場裡面選我最喜歡的一件。

後來,有兩件衣服我非常喜歡,但媽媽只允許買一件,戀戀不捨的把另一件放了回去,滿滿的不舍也讓我的情緒並不是很高,可母親覺得我不滿意,直接在商場裡面教訓我。看著外人投來注視的目光,我覺得難過極了,覺得自己的自尊心被嚴重的踐踏,而媽媽卻絲毫不以為意。所以,也想請各位家長,教育孩子本身是對的,但是,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方法,在人前教育孩子大可不必,人家不會覺得你是好母親,反而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2、愛貪小便宜有的母親格局不大,在很多事情上都想要佔小便宜,總覺得這樣自己才算是佔了便宜,覺得這樣才不算是吃虧。甚至,在有一些母親的心中,自己出門一趟沒佔被人一些小便宜,那自己就是「吃虧」了,總想在別人身上佔一點小便宜。如果母親總是有這樣的想法,那孩子真的會覺得母親這樣很丟臉,畢竟,孩子都能看出來的套路,其他的大人也可以看懂,沒有說只是不想拆穿。所以,父母節儉並沒有什麼錯,節儉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是,佔便宜就不對了,很可能會教壞孩子,而孩子也會覺得丟臉。

3、背後說家長裡短有一些母親有了孩子之後就成為了家庭主婦,等孩子上學之後也不會找工作,就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上學之後偶爾收拾屋子,或者打打麻將,在不就和其他的寶媽聊天。而有女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一些寶媽在聊天的時候,就很容易聊到別人的家裡事,回家又和家人去說,而孩子就很討厭這種感覺。現在的正能量宣傳很到位,很多孩子的三觀都很正,看到父母在不知道真實情況下說別人的家長裡短會很厭惡,看到母親有聲有色的描繪,還會覺得很丟臉。

心裡話:其實,父母在孩子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母親,在一個家庭裡,孩子和母親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將不好的習慣摒棄掉,正孩子的三觀。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沒有做過以上的事情呢?你覺得母親真的會做出讓孩子丟臉的事情嗎?歡迎留言討論!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這4種行為孩子覺得很丟臉,父母卻沾沾自喜引以為傲,你做過嗎?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注視之下,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現,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有時候,父母自以為做得挺不錯的行為,在孩子看來,卻是很Low的舉動。快來看看你做過嗎?可孩子表現不好,已經很難過了,父母當著外人把自己的醜事展覽出來,只會給孩子的傷口上撒鹽,對自尊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 何猷君奚夢瑤好甜,何猷君要當孩子引以為傲的英雄
    何猷君是賭王的兒子,在外人看來他不苟言笑,霸道總裁,誰知道在老婆奚夢瑤面前,一口一個寶貝喊著,走到哪都想抱著奚夢瑤,就是奚夢瑤身上的人形掛件,反差萌迷倒一眾網友。談到吳京,大家都知道吳京演的戰狼,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吳京孩子吳所謂可以以爸爸為傲,這時的何猷君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讓孩子以後以自己為傲,做孩子的英雄。
  • 媽媽別再有這3種行為,你自己洋洋得意,孩子卻覺得很丟臉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育人好比育樹,從一顆種子的破土而出,但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都離不開父母的灌溉和呵護。其中,母親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是影響最深刻,且最特殊的。郭沫若先生曾說: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反過來,一個精神世界有缺失的母親,害了自己的兒子,也藉由兒子之手,害了無數人。
  • 孩子3歲前,父母要陪他一起做7件事
    俗話說:3歲定終身、3歲定性、3歲看80,在未接觸孩子之前,會覺得這些話語都有些誇大,但隨著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變多,逐漸覺得這些話語大有學問! 以下7個重點,是父母可以陪孩子學會的事: 第1件事:身體律動的發展 0~3歲的兒童動作發展,主要以基本動作的學習為主,例如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等,3歲之後所習得的技巧,不外乎都是這些基本技巧的延伸,這個階段可以把主力放在基本動作的養成上,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平衡、協調與肌肉力量,除了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外,也可以通過感官動作達到情緒的穩定性
  • 孩子為何會對父母頂嘴?孩子只想到自己?真相是家長忽視了這件事
    孩子因為自己喜歡的點心,被爸爸吃了而大發脾氣:「你憑什麼吃我的點心!」孩子在說出來這樣的話時,父母的感受真的特別難受,辛苦養育的孩子,一管他就開始頂嘴,看到好吃的,孩子只想到自己,父母吃一口都不行,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能孝順父母嗎?能成為一個回報社會的人嗎?
  • 孩子成長從小看大,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小時候,孩子不會穿衣,父母寧願每天花時間幫他們穿戴整齊,也不願意去教會他們自己穿;孩子不會自己吃飯,父母就每天花幾個小時去餵他吃;孩子鞋帶鬆了,父母的下意識行為永遠是蹲下幫他們系好,而不是告訴他自己弄。
  • 批評孩子時,這件事千萬別做 | 微言夜讀 · 親子
    原標題:批評孩子時,這件事千萬別做 | 微言夜讀 · 親子核心速讀「都幾點了還不起來,怎麼這麼懶?」「笨死了!我教了幾遍了?還錯。」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總是習慣於通過讓孩子感到羞愧、丟臉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家長批評孩子,應該注意什麼?來聽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錢志亮老師的建議。
  • 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父母一定要陪他做這4件事,你還差幾件?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為了拉近親子間的關係,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他們做這4件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噢!一起放風箏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門口的大哥哥一起放風箏,拿著自己做的「劣質」風箏,一路狂奔到空曠的田野裡,一人拉著風箏線,一人拉著風箏頭,迎著風狂跑,當看到風箏成功飛起來的那一刻,真的覺得無比的快樂與自由,仿佛是自己在天上飛一樣。
  • 過了29歲,有些事再做就丟臉了!
    第二個問20幾歲年輕人的問題是,當自己老了,會讓他們有什麼感覺?答案也很一致,他們會覺得「好些事沒辦法做了……」好吧,20幾歲還年輕,那麼應該做什麼呢?面對這第三個問題,20幾歲年輕人還是答得很相像,「趕快做一些老了沒辦法做的事啊!」
  • 你曾經引以為傲的友誼,也許不過是脆薄如紙的人情
    大學裡,她們一起同吃同睡,一起轟轟烈烈談戀愛,一起校外做兼職,一起去旅遊。畢業的時候,大家難分難捨,彼此約定了,以後無論誰結婚,都要一起赴宴,為她送嫁,共同見證她的愛情。沒有誰懷疑過誰的真心,也沒有誰懷疑過這樣的友誼,大家以為彼此是會一起好到老的。
  • 有些事過了30歲,再做就丟臉了……
    這個年紀的腦子裡,有一個優先順序表,夢想第一,現實第二。當夢想與現實出現糾纏局面時,現實常會被拋諸腦後,拉都拉不住,擋都擋不了,唯一的念頭就是要去追夢!——引言我問過很多20幾歲年輕人,到了幾歲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老了,答案幾乎只有一個,就是30歲!第二個問20幾歲年輕人的問題是,當自己老了,會讓他們有什麼感覺?
  • 職場過了年紀,有些事再做就丟臉了!
    20幾歲時,究竟是哪些事要趁年輕趕快做的呢?大部份都是夢想!20幾歲有理想、有熱情,是最勇於追夢的年齡。這個年紀的腦子裡,有一個優先順序表,夢想第一,現實第二。當夢想與現實出現糾纏局面時,現實常會被拋諸腦後,拉都拉不住,擋都擋不了,唯一的念頭就是要去追夢!我問過很多20幾歲年輕人,到了幾歲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老了,答案幾乎只有一個,就是30歲!
  • 浪姐醉後給自己挖坑?坦言曾經做過一件特別後悔的事,覺得很丟臉
    吳昕從小就是不用父母擔心,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讓她的求學之路很順暢,好的成績加上好的運氣讓她很順利的進入了快本這個人人羨慕的地方工作,她一直都是很順暢的。整整8個月,沒事就會坐在高雄的愛河邊上想事情,想著想著,很多事就想通了。可能這就是走向蛻變的需要的過程吧,總要想辦法解救自己。
  • 5歲前,父母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會更優秀
    呂思清感嘆:其實我小時候都是被父母逼著學的,當時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後我參加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現在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幼年時,孩子往往不具備成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他們不知道有些事如果不去堅持,沒有養成好的習慣,長大以後真的會後悔終生。
  • 《夫人你馬甲又掉了》:有些時候,你會覺得父母給你丟人了嗎
    從小到大,秦語總是比秦苒更能討父母的歡心,秦漢秋和寧晴都偏愛、寵溺秦語,就算秦語住在林家,認了林麒做父親,秦漢秋也總是想著秦語,哪怕他們一個在寧海鎮,一個在雲城,秦漢秋每年都會找機會去雲城,看秦語並給她送零花錢。
  • 有兩件事≠沒教養,父母鼓勵孩子勇敢做,娃長大後可能會給你驚喜
    女兒像是鼓舞,把玩具給要了回來,而婆婆則怨怪楠楠,沒有將孩子教育好,覺得孩子不會分享就是自私,不會禮讓,就是沒教養。生活中,不少父母會強迫孩子「大方」地將自己的心愛之物分給其他小孩,若是反抗,就被指責和沒有教養,其實並非如此。
  • 「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別只圖省錢省事,這件事別再做了
    說起給孩子"把尿",很多人覺得那是老一輩才會做的事,現在還有誰給孩子"把屎把尿"?老人愛給孩子"把尿",無非也是老觀念"作祟":覺得尿不溼不透氣,要麼愛用尿布,要麼乾脆"把尿",儘量讓孩子少接觸尿不溼為好,免得紅屁屁得溼疹。
  •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放下手機不玩遊戲
    甚至會有「上癮」的徵兆,即使在父母的嚴厲警告和勸誡下,仍然只圖一時爽快,不計後果,也不在乎他人感受。一位媽媽心痛的說:我們家孩子就是被手機毀了。上了初中他們班上的同學開始有了手機,有的是父母為了方便聯繫給配的,有的是學生自己買的。就在這時候,兒子開始慢慢的用我的手機聊QQ,當時覺得就聊個天沒什麼。
  • 38歲鳳凰男自稱「單身貴族」,父母引以為傲,卻被7歲小侄子道破
    然而在這當中,還有一批人青年自稱自己是 「單身貴族」。也就是說現在網絡上非常流行的母胎單身,被各大網友調侃為:高傲的自嘲。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就有一個38歲的鳳凰男,對外自稱自己是「單身貴族」,為此他的父母還表示引以為傲,因為這個男孩的學歷很高,研究生畢業,長相也可以說是一表人才,玉樹臨風,身高185,平時的穿著打扮也非常的精幹,可以說是很多女孩理想男友,而他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一直沒有對象,是因為自己的男孩太過於優秀,一般女孩子配不上。
  • 肖戰、王俊凱、任嘉倫都被父母打過?打孩子是個技術活
    這樣的人不但因為被打產生的負面情緒會很快過去,而且他們對父母也沒有任何怨恨之情,他們知道父母都是為了他們好,對「被打」這件事看得很輕,從不覺得自己身心受到了傷害。(2)「成長反思」型有的人被打的當下很憤怒很委屈,但是經過幾年或者一二十年的長大和反思之後,他們明白了,父母當時的行為之下是什麼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