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拍上,有一個寶媽上傳過這樣一個讓人笑哭的視頻。
視頻中的小女孩,名叫布丁,是一位混血寶寶。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美國人。通常,每天晚上爸爸都會陪布丁閱讀英文繪本。但有一天,布丁卻挑選了一本以動物為主題中英文繪本。這下可真難倒爸爸了。
美國爸爸給女兒讀中英文繪本,他的中文發音笑哭網友
一開始,爸爸很自然地教布丁讀一些動物的英文發音。爸爸每讀一個動物的英文發音,布丁就緊跟著爸爸也讀一遍。但讀到中文發音時,爸爸卻一直分不清「魚」和「油」的發音。硬活生生地把「鱷魚」讀成了「鱷油」,把「鯊魚」讀成了「鯊油」,把「熊貓」讀成了「胸毛」。
這時,在旁的布丁媽媽聽到布丁讀成這個這樣子,簡直是哭笑不得。
但是她一直耐心告訴爸爸正確的讀音,可是爸爸就是學不會「魚」的發音,總是把「魚」讀成「油」。而這時,布丁疑惑看看媽媽又看看爸爸,不知道要不要跟爸爸繼續讀下去。
直到最後,爸爸感到這個音太難讀了,我真的扛不住了。而在旁的媽媽笑得停不下來。
大部分網友看到這個視頻後都說,聽到爸爸把「熊貓」讀成「胸毛」時,眼淚都要笑了出來;也有網友說,爸爸活脫脫地把女兒往溝裡帶;還有網友說,爸爸要把女兒帶歪了。
孩子的早期語言學習比較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那麼孩子學習語言就比較順暢。對於我們中國的小寶寶來說,他們都會很自然流利地說出自己的母語中文。
但是對於一個外國寶寶來說,如果一直沒有居住在中國,他們可能說會把英語作為首要語言。對於一遠嫁國外的媽媽來說,她們都會讓自己的孩子接觸到自己國家的語言。
混血寶寶的中文學習,一般會受來自中國的爸爸或媽媽的影響。
其實,看到很多混血的寶寶,媽媽是中國人,爸爸中文說得不是特別的好,但寶寶的中文說得就很不錯。寶寶甚至會反過來去教爸爸讀中文。
一個混血寶寶的家庭裡,爸爸中文說得不是太好,對孩子影響也不會太大。孩子只要在媽媽指導去學習中文就可以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同樣可以把中文說得很好。如果一個家庭裡,爸爸中文說得很不錯,那就更完美了。
混血寶寶Eva的中文說得特別棒。他的爸爸是法國人,媽媽是中國人。從小,爸爸和她交流是通過英語交流,媽媽和她進行中文交流。
在Eva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參加過江蘇衛視的《歌聲的翅膀》這個節目。她能用中文唱出了《螢火蟲》這首歌,很多人都稱讚她唱得很不錯,甚至不相信她在國外長大的。所以大家聽到她能說出一口漂亮的中文,都感到很驚訝。
大家在稱讚寶寶Eva的同時,也在誇Eva的媽媽對她的中文教育做得比較棒。但並不是所有混血寶寶的媽媽都能做到像Eva那樣,畢竟每個人的經歷和時間有限。這時,遠嫁外國的媽媽們為了讓自己的寶寶學習中文,可以讓帶孩子融入有中文的環境中。
父母帶孩子融入中文的環境中,有利於孩子更好地進行中文交流
混血寶寶小瑪雅,是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她的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德國人。他們常年居住在德國。不過,媽媽會在每年的夏天帶她回中國。去年暑假期間,媽媽帶她和弟弟回中國外婆家。
在外婆家,瑪雅接觸到了很多中國的小朋友。暑假期間,媽媽還為她報了補習班學習漢語拼音。除此之外,媽媽也帶她到處遊玩,接觸一些中國小朋友,讓她真正融入學習中文的環境中。
一個暑假下來,瑪雅媽媽深深地感觸到瑪雅的中文交流能力好多了。父母帶孩子融入一個學習中文的環境中,可以提高孩子語言學習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作為一個混血寶寶,意味他有可能要接觸到兩種國家的文化。因此,他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和了解。不過對於他們來說,學習中文也是愛的一種傳遞。希望每個混血寶寶,在中文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和進步。
註: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